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惧内皇帝宋光宗

惧内皇帝宋光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271 更新时间:2023/12/18 1:20:58

“惧内”是一种主要见诸于书面的雅说,世俗通常名之为“怕老婆”,现代又引申为“气管炎”。反正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常见而世代难绝的流行“病”。而且此“病”与五花八门的器质性疾病有着绝对的相似之处,即无论朱门豪富,还是寒门赤子,都可能患上此症(如胡适先生就坦承自己怕老婆,且几乎甘之若饴)。所以从古到今,怕老婆的桥段汗牛充栋,最引人发噱也为人乐闻。如冯梦龙在《笑林广记》里就收有这样的段子:

说的是有一个官吏惧内,一日被妻挝破面皮,翌日上堂,太守见而问之。吏对曰:“晚上乘凉,葡萄架倒下,故此刮破了。”太守不信,曰:“这一定是你妻子挝破的,快差皂隶将她拿来。”不意太守内人在后堂潜听后大怒,抢出堂外,太守一见,慌忙对吏道:“你且暂退,我内衙葡萄架也要倒了。”

这还不算稀罕,还有说皇帝也怕老婆的。比如:

一官吏的乌纱帽被妻子打架时踩破了。他很生气,第二天上朝向皇帝奏了一本:“奏陛下:臣妾很是啰嗦,昨天与臣吵架,踩碎臣的纱帽。”皇上劝慰道:“爱卿你要忍耐,皇后也有此毛病,与朕一言不合,即将皇冠打得粉碎。你的纱帽算个什么,顶多是个布口袋!”

笑话终究是笑话,皇帝贵为天子,又是朕即天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绝对威权者。而皇后尽管也是人中之凤,母仪天下的贵人,毕竟还是(在通常情况下)只主中宫,仰命于帝,且从封建法理上说,是随时可被皇帝废立或打入冷宫甚至赐死的主儿。她们能有多大的能耐或胆量,敢叫皇帝怕自己?

还别说,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凡事都有例外,中国历史上,惧内的皇帝虽然不多,却还不能算稀罕。最着名的要算是晋惠帝之遇上贾南风,唐高宗李治之受制于武媚娘。前者还可理解,毕竟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先天不足的痴愚儿,听说穷人吃不上饭,会怪问“何不食肉糜”;这样的主儿,再碰上妒悍成性的贾南风,不怕或不被其玩弄于股掌中倒是奇怪的事了。而李治不痴不聋,却也奈何老婆不得,恐怕只能从其个人及其老婆武则天的性格上去找原因了。事实上,古今中外怕老婆者,多半未必真怕,实在还是性格及情感因素或某种经济因素乃至政治格局在起作用。具体说起来,也各有各的逻辑,要认真探讨起来其实是相当复杂的,故且作罢,还是来看看历史上另一个比较典型却不像上述两位皇帝那么着名的惧内皇帝的故事吧。

这位“苦主”就是庙号光宗的南宋第三任皇帝赵惇(1147年1200年),他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别看他谥号漂亮,其中不光有“圣哲”,还有“慈孝”两字。其实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懦弱的一位,其不仅处处受制于皇后李凤娘,以至权柄旁落,还因对上皇不孝而闻名于世。慈孝云乎哉!至于其惧内和不孝的深层原因,则不仅与他娶了个刁狡毒辣的妒后有关,还与他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的政治格局有关。

光宗是受父亲宋孝宗内禅而登基做皇帝的。其时他已42岁。此前他先是当了9年的恭王,之后,又当了18年太子。太子是皇室储君,按说应该风光无限、踌躇满志。实际上历朝历代的东宫向来都是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众多的皇叔皇子在窥伺着这一宝座。太子言行稍有疏忽,不仅储君之位不保,而且还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因而长期谨小慎微的储君生活,对光宗的性格不可能不产生特殊的影响。比如,赵惇在小心翼翼地作了十几年孝子,年已不惑,却仍不见孝宗有将皇位传给他的意向,终于有些耐不住了。一天,便向孝宗试探道:“我的胡须已经开始白了,有人送来染胡须的药,我却没敢用。”孝宗听出了儿子的弦外之音,答道:“有白胡须好,正好向天下显示你的老成,要染须药有什么用!”太子碰了软钉子,从此不敢再向孝宗提及此事,但其心中的压抑与失望则可想而知了。加上他一向体弱多病,登基后父亲寿皇仍在心理上和实际上多少对他有着种种制约与影响。因而他最大的特点是就是疑神疑鬼,缺乏安全感,什么人也不敢相信,对父皇也由于李后的挑唆而日渐充满疑惧,尤其还日益惧怕老婆,以致患有“心疾”,就是精神疾病。

实际上,光宗即位之初,心里也是有着一线之明,且想有些作为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太太李后所以厉害,依仗的主要是宫里的宦官。因此他一度是想将宫里的宦官诛逐一批,免得他们为虎作伥。只是计划虽有,暗弱寡断的个性又使他迟疑不决。而宦官们早已窥透上意,便愈加谄媚李后,求她庇护。于是两下里沆瀣一气,互为臂助。每当光宗流露出嫌恶宦官的意思,李后便极口包庇。弄得光宗虽心有不甘却又有口难言,有意难伸。渐渐地便加剧了“怔忡症”,索性心灰意冷,得过且过了。

偏偏李后不让他得过且过。她不仅为人悍毒阴险,还经常在光宗和寿皇孝宗之间搬弄是非,致使其父子失和,关系越来越差,最终落下“不孝”之骂名。

至于李后,她之所以搬弄是非,离间光宗父子关系,主要缘于寿皇孝宗曾公开流露要废她后位和反对立她的儿子嘉王为太子等事情上。当然,这首先也与李后的个性有关。李后一向对孝宗夫妇傲慢无礼,一次,孝宗皇后谢氏好言规劝她注意礼仪,她竟恼羞成怒,反驳道:“我是官家的结发夫妻!”言外之意是讥讽谢氏当年是由嫔妃册为中宫的,在场的孝宗闻此勃然大怒。以前他说废黜还只是想警告一下李氏,希望其有所收敛,经过此事以后,他真的有此打算了。他召来老臣史浩,私下商议废后之事,但史浩认为光宗初立,此举会引起天下议论,不利于政局稳定,执意不从,废后之事只得作罢。寿皇废后的警告对李氏来说,时时如芒刺在背。为了保住凤冠,她更得牢牢地控制住光宗,使其疏远孝宗,只相信和依赖自己。

寿皇为给爱子光宗治病,搜集到民间秘方,照方和好了药,本可差人给光宗送去,但寿皇恐怕被李后所阻,就准备等光宗来重华宫问安的时候让他服用。李氏此前已经听说寿皇不同意立自己的儿子嘉王为太子的事情,认为寿皇是借机来发泄对自己的不满,此番他让光宗过宫服药,更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以为这是寿皇要毒害光宗的一个阴谋,自己的皇后之位也会因此而受到极大的威胁,便极力阻止光宗去见孝宗。不久以后的一次宴会上,李氏又当面向寿皇提出立自己的儿子嘉王为太子,寿皇沉吟不决,李氏竟然责问道:“我是你赵家正式聘来的,嘉王是我亲生的,为什么不能立为太子?”寿皇大怒,拂袖离席。

标签: 宋光惧内皇帝

更多文章

  • 梁山好汉的生计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好汉,梁山,生计

    提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我们常说某某人是逼上梁山的。一个“逼”字,首先让人觉得物质极其匮乏,难以果腹,只能铤而走险。实际而言,起来造反的,不见得必是缺吃少衣的人。你看那些梁山好汉,有几个是吃不上饭的?或许《水浒传》是文艺作品,不能以它为据作论点的注脚,其实此类事情历史上也很

  •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为何会有“濂溪先生”这个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会有,周敦颐,理学

    周敦颐世称什么,指的是世人对周敦颐的敬称。大家都知道周敦颐的世称是“濂溪先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称号呢?说起周敦颐我们更多的是想到他的爱莲说,但是很少人知道他是中国古代理学的创始人。他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顺理成章的当上了朝廷命官员。在为官方面他总都是清正廉洁,积极地为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

  • 南宋最英明的君主是宋孝宗赵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宋,君主,英明

    由于专制君权是一种不受制约的最高权力,它使得王朝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君主的个人素质。中国的君主制社会长达四千年之久,先后出现了几十个王朝,没有一个王朝是葬送在英明的君主手里的。高宗的惟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眘,是为

  • 揭秘:历史上唯一青楼出身的女神医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出身,神医,青楼

    说起宇文柔奴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若提起点酥娘,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震北宋京城的歌舞伎。可民间更多的赞美是柔娘,尤其是在岭南一带有口皆碑,被老百姓们誉为“神医”。宇文柔奴,即柔娘,点酥娘。此女堪称是很特殊的一位,不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音律歌舞方面也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她医术高明

  • 钱乙的历史影响——妙手仁心奠定中医儿科之圣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医,儿科,妙手仁心

    钱乙是杰出的医学家,专注儿科近四十年,被誉为中医儿科之圣。在钱乙离世后,其学生阎季忠将他的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着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孤儿寻父尽孝道北宋

  • 第二节 恢复生产,农业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农业,第二节

    在“澶渊之盟”签订的第二年,宋真宗便下令地方各级长官官衔内一律加入“劝农使”或“劝农”等字,要求他们鼓励管下百姓努力务农,发展生产。随后,又颂行《景德农田敕》,这是一部关于农业的立法,在此后长期沿用,且受到后人称赞,大约其内容是

  • 宋真宗:天子亲征,澶渊会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天子,澶渊,真宗

    今天的人们在阅读杨家将的悲壮故事时,不会忘记一个角色,他就是宰相寇准,一个地道的忠臣形象。而他的出现,是北宋前中期的一大亮点;尽管他最终也没能改变北宋王朝军事上积弱的局面。论及这位宰相,要从宋真宗即位说起。经历高粱河之战、雍熙北伐之后,北宋统治者采取了“守内需外”的军事策略,

  • 顺昌之战:刘锜率兵于顺昌大败金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之战,率兵,顺昌

    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6月,刘锜率兵于顺昌大败金兵。5月,金军背盟,分四路南下攻宋。完颜宗弼(兀术)率主力10余万进攻东京。南宋河南、陕西各地守臣多系议和之前的伪齐旧官,故闻知金军进犯,纷纷献城迎降。时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锜,率王彦旧部八字军自水路赴任,北上行至顺昌,闻金军毁约破东京,进入陈州,遂在

  • 宋太宗立太子的那些麻烦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子,宗立,麻烦事

    哥哥的两个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和弟弟赵廷美先后去世,宋太宗赵光义松了一口气,觉得可以安安稳稳地把皇位传给儿子了,谁知又出了新的麻烦。宋太宗有九个儿子,最有可能继承帝位的是长子德崇。德崇不仅占着老大的位置,而且从小聪明机警,相貌也像太宗,深得太宗钟爱。他十三岁那年,跟随太宗到近郊打猎。突然,一个兔子窜

  • 大宋朝的盛世——宋真宗时期,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时期,真宗

    宋太宗驾崩后,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幸亏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庙号真宗。宋朝也开始进入全盛时期。1.澶渊之盟辽朝欺侮宋朝无能,多次进犯边境。到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原准备拜毕士安为相,问毕士安还有谁可以和他同时出任相职。毕士安表示:“寇准忠义双全,善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