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西路:太平兴国二年(977)置广济军;
至道三年(997)定天下为15路,为京东路,治宋州,以宋州、兖州、徐州、曹州、青州、郓州、密州、
齐州、济州、沂州、登州、莱州、单州、濮州、潍州、淄州、淮阳军、广济军来属;
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
皇佑五年(1053)析曹州改属京畿路;
至和二年(1055)京畿路废,曹州仍来属;
熙宁四年(1071)省广济军;七年(1074)分置京东东、西二路,西路治应天府,以郓州、兖州、齐州、濮
州、曹州、济州、单州来属;
元丰元年(1078)析齐州改属京东东路,并析京东东路徐州来属;
元佑元年(1086)仍置广济军;
政和八年(1118)升兖州为袭庆府;
宣和元年(1119)升曹州为兴仁府;二年(1120)析京畿路拱州来属;
建炎年间沦于金国,废。
绍兴七年(1137)宋金议和归宋,八年(1138)仍沦于金国,九年(1139)宋金议和仍归宋,置应天府路,十
年(1140)仍沦于金国。
嘉定十一年侨置京东路于淮南东路楚州。
应天府:南京,睢阳郡,归德军节度。初为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建为南京。
宋城县:赤,倚。景德三年(1006)升为"次赤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赤县"。
宁陵县:畿。景德三年(1006)升为"次畿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畿县";崇宁四年(1105)改属拱州,大
观四年(1110)复属应天府;政和四年(1114)又属拱州,宣和六年(1124)仍属应天府。
穀熟县:畿。景德三年(1006)升为"次畿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畿县"。
下邑县:畿。景德三年(1006)升为"次畿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畿县"。
虞城县:畿。景德三年(1006)升为"次畿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畿县"。
楚丘县:畿。景德三年(1006)升为"次畿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畿县";崇宁四年(1105)改属拱州,大
观四年(1110)仍属应天府。
袭庆府:大都督府,鲁郡,泰宁军节度。初为兖州、"防御州";建隆元年(960)升州格为泰宁军节度,大中祥符
元年(1008)升为"大都督府";政和八年,升为袭庆府。
瑕县:上,倚。初为瑕丘县,大观四年(1110)更名为瑕县。
奉符县:上。初为乾封县,开宝五年(972)徙治岱岳镇,大中祥符元年(1008)更名为奉符县。
泗水县:上。
龚县:上。初为龚丘县,大观四年(1110)更名为龚县。
仙源县:中上。初为曲阜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更名为仙源县。
莱芜县:中。
邹县:下。熙宁五年(1072)省入仙源县为邹镇,元丰七年(1082)仍置邹县。
徐州:大都督府,彭城郡,武宁军节度。熙宁七年(1074)属京东东路,元丰元年(1078)来属京东西路。
彭城县:望,倚。
沛县:望。
萧县:望。宋自旧城徙治南半里南城。
滕县:紧。
丰县:紧。
兴仁府:辅,济阴郡,彰信军节度。初为曹州,皇佑五年(1053)改属京畿路,至和二年(1055)仍属京东路;建中靖
国元年(1101)更州格名为兴仁军节度,崇宁元年(1102)升为兴仁府,仍更州格名为彰信军节度;政和元年
(1111)升为"辅州"。
济阴县:望,倚。
宛亭县:望。初为冤句县,元佑元年(1086)更名为宛亭县。
乘氏县:紧。
南华县:上。
东平府:大都督府,东平郡,天平军节度。初为郓州、"紧州",大观元年(1107)升为"大都督府",宣和元年(1119)
升为东平府。
须城县:望,倚。
阳穀县:望。太平兴国四年(973)徙治上巡镇;景德三年(1006)徙治孟店。绍兴三年(1133)又徙治新桥镇。
中都县:紧。
寿张县:上。
东阿县:紧。开宝二年(969年)徙治南谷镇,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徙治利仁镇。
平阴县:上。
四年复置,政和二年复废,宣和二年复置,后仍废。
济州:上,济阳郡,防御。
钜野县:望,倚。
任城县:望。
金乡县:望。
郓城县:望。
单州:上,砀郡,团练。建隆二年(961)升州格为"团练州"。
单父县:望,倚。
砀山县:望。
成武县:紧
鱼台县:上。
濮州:上,濮阳郡,团练。建隆元年(960)升州格为"防御州",雍熙四年(987)降州格为"团练州"。
鄄城县:望,倚。
雷泽县:紧。
临濮县:上。
范县:上。
拱州:辅,保庆军节度。崇宁四年(1105)析开封、应天二府于襄邑县置拱州,建为东辅,属京畿路,大观四年
(1110)省入开封、应天二府;政和四年(1114)仍置拱州,又建为东辅;宣和二年(1120)仍罢东辅,改属京
东西路。
襄邑县:畿,倚。初属开封府,崇宁四年(1105)来属拱州,大观四年(1110)复属开封府,政和四年(1114)仍属拱
州。
柘城县:畿。初属应天府,景德三年(1006)升为"次畿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升为"畿县";崇宁四年(1105)来
属拱州,大观四年(1110)复属应天府,宣和六年年(1124)仍属拱州。
广济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977)于济阴县定陶镇置广济军,熙宁四年(1071)省入曹州,元佑元年(1086)仍置
广济军。
定陶县:上,倚。初为曹州济阴县定陶镇,太平兴国四年(979)析曹州、澶州、濮州、济州置定陶县,来属广济
军;熙宁四年(1071)改属曹州,元佑元年(1086)仍属广济军。
萧县(旧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鱼台县:今鱼台县西;莱芜县:今莱芜市莱城区苗山镇南文字村;
东阿县(开宝徙治):今东平县旧县乡;虞城县:今虞城县利民镇;曲阜县/仙源县:今曲阜市书院乡旧县村;
东阿县(绍兴徙治):今平阴县东阿镇;东阿县(太平兴国徙治):今东平县旧县乡大吉城;
阳谷县(旧治):今阳谷县东30里;郓州/东平府/须城县:今东平县州城镇;
阳谷县(太平兴国徙治):[无考];
穀熟县:今虞城县谷熟镇;下邑县:今夏邑县;应天府/宋城县:今商丘市睢阳区;
奉符县:今泰安市;龚县:今宁阳县;雷泽县:今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
邹县:今邹城市;宛亭县:大致今菏泽市牡丹区王浩屯镇通堌集村一带;
临濮县:今鄄城县临濮镇;拱州/襄邑县:今睢县;曹州/兴仁府/济阴县:今定陶县马集镇力本屯一带;
乘氏县:今菏泽市;中都县:今汶上县;南华县:大致今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李庄集村一带;
寿张县:今梁山县寿张集村;任城县:今济宁市;濮州/鄄城县:今鄄城县旧城镇;
乾封县(旧治):今泰安市泰山区邱家店镇旧县村;楚丘县:今曹县安蔡楼乡楚天集村;
莱芜监:今莱芜市;利国监:今铜山县利国镇;
注①:具体仍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