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偏安:宗泽留守,赵构南渡

南宋偏安:宗泽留守,赵构南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35 更新时间:2023/12/16 1:19:01

当北宋王朝在皇帝被掳掠的一幕中退出了历史舞台后,赵宋王朝却依旧在新的统治者的治下苟延残喘。南渡的赵宋王朝,被人们称之为南宋,而南宋的开国君主就是因杀害岳飞而为后人唾骂的宋高宗

高宗爬上皇帝宝座后,一心考虑如何确保帝位。他深恐徽、钦二帝返回,自己的帝位得而复失,决意向金朝统治者妥协退让,以求苟安于东南。在高宗的支持下,黄潜善、汪怕彦加紧割地求和、避敌东南的妥协投降活动,不断派使者前往金国,以探望、迎请二帝为名,试探投降条件。甚至叫张邦昌致书金帅,表达“愿以黄河为界,割让两河之地”的意向。为了表示诚意,禁止把高宗即位的敕文下达两河各地。黄、汪深恐宗泽被任职朝廷,割地求和会毁于一旦,暗中唆使高宗将他调任襄阳知府。但为了对付混乱的局面,防备金兵再次南下,也不得不起用深军众望的主战派首领李纲为宰相,“以收人心”,稳定政局。

建炎元年(1127)六月一日,宗泽晋见高宗。此前他曾在《贺康王即位表》中提出,希望高宗担负起“嘉靖中兴之事,戡除外侮之凶残”的重任。这次进京后,所见所闻与自己的意愿完全相反,割地求和的气氛笼罩着整个朝廷,自己竟被安置到后方的襄阳。于是,他接连给高宗上了《条画四事札子》、《乞毋割地与金人疏》。前者着重批评高宗用人不当,赏罚不公,这里显然是指责用黄潜善、汪伯彦主持朝政不当,也包括对自己的安排不妥;后者猛烈抨击割地求和的主张,指出“为是说者,不忠不孝之甚也”。高宗也感到将战功卓着的老将置于后方难以自圆其说,便改任宗泽为青州知府。李纲也是六月一日到达的,再接受任命后积极部署两河的抗金工作。宗泽感到青州并非抗金的要冲之地,难以实现自己抗金卫国的抱负,便上书表达自己抗金的决心,反映了河东各界盼望收复失地的强烈要求。李纲非常敬重这位老帅,视为是自己最可信赖的战友。当时开封尹、东京留守相继出缺,就极力推荐由宗泽出任。高宗接受李纲的建议,先任命宗泽为开封尹,不久又加职延康殿学士、迁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

宗泽受任开封尹后,对前景充满信心,立即走马上任,正如他在途中所作《雨晴度关》诗中所写的:“燕北静胡尘,河南濯我兵。风云朝会合,天地昼清明。”认为只要训练好军队,会集各方面力量,必能打败金兵,恢复昔日开封的和平繁荣景象。面对残破不全的开封城和混乱不堪的社会秩序,他首先从安定民心、解决民生问题入手。下令逮捕了一批勾结金兵、为虎作伥者,就地正法,以清除金兵的内应;同时在全城张贴告示,严禁盗窃,犯者不论赃物多少,一律按军法处置。

于是,“豪强退缩,盗贼屏窜”,迅速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鉴于物价飞涨,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他密令衙内厨子和监库使臣,买来米、面制成笼饼和酒,核计成本,发现笼饼只有市价的三分之一,酒只有市价的十分之一。他传唤一个作坊饼师审讯,并以“哄抬物价罪”斩首示众,杀一儆百,从而煞住了哄抬物价的歪风。他深知物价暴涨源于货物缺乏、要稳定物价必须开辟货源。于是发动群众疏通汴河、五丈河,“泛应纲运”,使各地货物源源不断运到开封。他还恢复了“税盐制”,允许百姓贩盐,盐价随之下降。由于宗泽理财有方,开封很快重现了货物充盈、物价平稳、人心安定的繁荣景象。在驻军中也积储有半年的粮草,为抗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金兵占领期间,开封城的防御设施被破坏殆尽。金兵撤离开封后,仍屯留在黄河北岸,距开封不足200里,鼓角之声朝夕相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战事。整军布防是面临的最急切任务。宗泽大力修复楼橹,开浚壕河,修造守御之具,把分散在开封内外的宋军组织起来,按城的四壁分为四区,各置统领为守御使臣,选派四位“有谋略勇敢之士”分任四区提领,规定各区的防守范围和职责,把召募来的义兵,分隶各区统领管辖,与正规军协同作战。

为了对付金国的骑兵,宗泽汲取他人的经验,制造了“决胜战车”1200辆。每辆战车就是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每辆用55人,一卒使车,8人推车二人扶轮,6人执牌辅车,20人执长枪随牌辅车,十有八人执神臂弓弩,随枪射远。”每十辆战车为一队,共120队。宗泽派两位将领担任指挥和操练。每日操演“回旋曲折之阵”,协同步兵作战。宗泽在加强城防建设的同时,还极力扩大防守范围。在城郊选险要之处,建立了24座坚固的壁垒,派兵数万驻防;沿黄河修筑纵横相联的“连珠寨”,分兵把守;同时把开封府濒河72里,平摊给府属16县负责守卫,令挖掘深阔各丈余的壕沟,沟南密植鹿砦等,以防金国骑兵的冲击。这样,从开封城至黄河南岸建起了纵深的防御体系,这是开封有宋以来的最强固的防御设施。

九月初,宗泽获悉金兵在真定一带调兵遣将,蠢蠢欲动。他渡过黄河,前往视察河北各地驻军,约集河西忠义统制共商对策;同时致函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邀他出兵配合。早在八月间,主和派为了打击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极力低毁招抚、经制两司的设立,猛烈攻击张所、傅亮。李纲上疏为张、傅辩解,高宗置之不理,李纲仅做了75天宰相就被迫辞职。

朝廷接着下令免去张所的河北西路招抚使职务。正在部署战斗的张所,突然接到免职谕令,因而不能领兵出战。其部将都统制王彦决心按张所的部署,率军渡过黄河,袭取卫州新乡。金帅以为宋朝派大军进击,急忙调集数万金兵围攻王彦部。王彦战败后,退守共城西山,吸纳两河忠义民兵,组成名闻遐迩的“八字军”。宗泽感到王彦部孤处敌后,有被歼灭的危险,函约王彦到开封共商,建议他移师黄河南岸,以壮宋军声威。王彦接受宗泽的建议,移师黄河南岸,拱卫开封。

宗泽历来关心民生疾苦,注意民心向背,他从广大群众风起云涌的抗金斗争中,看到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抗金力量。宗泽被派往磁州时,就是凭藉对广大人民的信赖,勇敢地奔赴抗金第一线,组织群众抗金,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尹后,目睹“河东、河西、河北、京东、京西之民,咸怀冤负痛,感慨激切,想其慷慨之气,直欲吞此贼虏”,他们纷纷自动组织起来抗金。

标签: 南宋赵构南渡

更多文章

  • 他在岳飞坟前自杀殉国,百姓都祭拜他,封成当地守护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他在,守护神,岳飞

    在东南沿海的地区到现在还有着祭拜妈祖的传统习俗,而且当地人称其为海上的保护神,听说有一个和妈祖齐名的人物出现,他就是抗元的名将陈文龙。他被尊称为地境神灵,住在那个地方的人都这么传,在海上游荡的官船他们常常选择祭拜陈文龙,而在海上游走的民船都会选择祭奠妈祖,如此就可以看出陈文龙的地位不次于妈祖。陈文龙

  • 济公和尚为什么要给西门庆送夜歇十女的壮阳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尚,济公,要给

    大师酒足饭饱之后,对西门庆说:“我有一枝药,乃老君练就,王母传方,非人不度,非人不传,专度有缘。既是官人厚待于我,我与你几丸罢。”大师说着,从褡裢取出一只葫芦,倾出百十丸。吩咐西门庆道:“每次只一粒,不可多了。用烧酒送下。”然后大师又拿出一个葫芦,从中取出二钱一块粉红膏儿,道:“每次只许用二厘,不可

  •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再造南宋的虞允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流,南宋,我欲

    虞允文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这首词是南宋状元张孝祥听到采石矶大捷的消息后,有感而作。采石

  • 南宋时期作坊的兴盛与纸币的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兴盛,南宋,纸币

    纸币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那么普通,那么容易让人忽视。当我们每天享受着充当交换媒介的纸币带来的便利时,你是否想过,纸币是从何而来?为何出现?何时发明?当我们探寻纸币历史发展的足迹时,另一项世界之最的发现震撼了我们。除了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对人类文明发展影响深远的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造纸

  • 在骑兵短缺的时候,为何岳家军还能再短时间内组件成功一直骑兵强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岳家,时间内,骑兵

    北宋王朝覆灭以后,统治者放弃领地往南逃奔,在淮河以南建立南宋政权,南宋领地大致在长江以南,照理来说,江南地区物产丰富,唯独缺少战马,南宋军队只能以步兵为主,其实真实情况并飞如此,南宋初年,岳家军脱颖而出,成了宋朝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岳飞手下足足有10之众,其中有两万多名骑兵,岳飞的军队中为何会有这么多

  • 宋代淘金与脉金矿的开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代,金矿

    卢本珊、王根元在《中国古代金矿的采选技术》一文中指出:“金矿资源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脉金矿,矿床大部分分布在高山地区,由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形成。脉金矿又称山金矿、内生金矿;另一类为砂金矿,由山金矿露出地面后,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破碎成金粒、金片、金末..又通

  • 《宋史论稿》二、北宋枢密院长贰出身变化与以文驭武方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宋史,枢密院

    提要“以文驭武”及“重文轻武”是宋朝历史上突出的政治现象,即使是在最高军事决策组织的枢密院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从统计、分析北宋时期枢密院长贰出身情况入手,全面考察了其长贰由武将向文臣过渡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了“以文驭武”方针在当时枢密院机构中的具体表现及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北

  • 爱国的陆游:壮志难酬,请缨无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壮志,无路,爱国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春,越州山阴遇大旱,草木枯萎,赤地千里,了无生机。坐落在山阴镜湖之滨西村的陆府内,两棵杨树被太阳暴晒干死了,但是,管家陆福无暇顾及这些,因为陆府的主人陆游生了一场重病。卧床月余,服药百剂,陆游的病时好时坏,没有康复的迹象。陆游陆游在病榻上昏睡,他已经70岁了,头发白了大半,

  • 包拯与紫云砚的故事:端州墨砚天下闻名,百姓受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包拯,百姓,紫云

    端州墨砚天下闻名,端州砚中极品名紫云砚。紫云砚采自肇江千米峭壁的水岩磨制而成,水岩吸天地灵气,坚硬无比。岩石内质像书页一般层层叠叠。经过一番制作之后,砚显紫蓝色,砚池白云片片,砚架上为笔架山山峰。清雅呼之若出。一方紫云砚贵比黄金。庆历元年(1041年)的春天,刚刚赴任还不到一个月的端州知州包拯接到仁

  • 爱玩蟋蟀的“亡国宰相”贾似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亡国,宰相,蟋蟀

    古代不仅斗兽,也斗禽虫。斗禽,如斗鸡、斗鹌鹑;斗虫,如斗蚁、斗蟋蟀。禽虫虽小,性尤好斗。争斗起来,或羽飞肢残,或横尸疆场,少有畏惧。其勇敢拼搏的战斗精神,令人感动,惹人爱怜。其最为憨勇者,恐怕莫过于蟋蟀了。养蟋蟀本是一件怡情养性的有益活动,古人曾把养菊与斗蟋蟀二事称为“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