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都护府

1、都护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68 更新时间:2023/12/29 2:52:37

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边疆用以统辖羁縻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长官是都护,其职能是“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都护下设有副都护、长史、司马,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犹如内地的州府职能。唐代的都护府有大、上、中之分,大都护府一般由亲王遥领大都护,另置副大都护主管辖区内的羁縻州府,处理日常事务。

都护府的官员,地位相当高。“大都护府:大都护一员,从二品。副都护四人,正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上。……上都护府:都护一员,正三品。副都护二人,从四品上。长史一人,正五品上。司马一人,正五品上。录事参军事一人,正七品下。”(《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都护府官员地位显赫,说明都护府在政治军事活动中作用重要。

有关唐代都护府的记载,最早见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夏四月……初置都护府官员”。(《旧唐书》卷1《高祖本纪》)武德年间设置的都护府已难以详考,记载较详的都护府是从贞观十四年(640)设“安西大都护府”开始的。下面简单介绍较大的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

贞观十四年(640)八月,侯君集率兵平定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九月,以其地为西州,置安西都护府,治所在西州交河城(今吐鲁番西北)。二十二年(648)闰十二月取龟兹,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国城(今新疆库车),统领龟兹、疏勒、于阗、焉耆四镇,又于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部置瑶池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发动叛乱,唐朝放弃安西四镇,都护府内移于西州。显庆二年(657)十一月苏定方平定贺鲁,分其地为羁縻濛池、昆陵两都护府,各领都督府州若干;次年复移安西都护府于龟兹,统领天山南北西突厥部落及其附属国诸羁縻府州。“于是,西尽波斯国(今伊朗),皆隶安西都护府。仍移安西都护府理所于高昌故地。”龙朔元年(661)又招抚吐火罗(今阿富汗)等国,“乃于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十六国,皆置都督,督州八十,县一百一十,军府一百二十六,仍立碑于吐火罗以志之。”辖境东起金山(今阿尔泰山),西抵西海(今里海,一说咸海),包括葱岭东西,东接西州,西至药杀水(今锡尔河)、乌浒水(今阿姆河)流域诸国的广大地区。后安西都护府曾几次移徙,直到长寿元年(692)恢复安西四镇以后,才又把治所迁到龟兹。

长安二年(702),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将安西都护府一分为二,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两都护府大致以天山为界;天山以北西突厥、葛逻禄各部族归北庭都护府统辖,辖境约今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天山以南、葱岭东西诸城邦国仍属安西都护府。开元、天宝时,北庭所领西突厥故地已为突骑施所并,葛逻禄则役属于突厥、回纥,都护府所能控制者仅为府治附近一带;安西都护府所领葱岭以西诸国大部分役属于大食、吐蕃。安史之乱以后,河西军镇多为吐蕃占领,安西、北庭二都护府失去了与中原地区的直接联系。“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府,二镇与沙陀、回纥相依”,抵抗吐蕃的进攻。“其后,吐蕃急攻沙陀、回鹘部落,北庭、安西无援,贞元三年(787),竟陷吐蕃。”从上元元年(760)起,安西、北庭两都护府经过近30年的孤军奋战,陷落之后被罢废。

安西、北庭都护府是唐朝镇守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两府的常驻兵力都不少于2万人。安西都护府“管戍兵二万四千人,马二千七百匹,衣赐六十二万匹段。”北庭都护府“管兵二万人,马五千匹,衣赐四十八万匹段。”(《旧唐书》卷38《地理志一》)强大的军事力量,是保证唐朝西部安全和维持中亚地区政治稳定的基础。

安北大都护府与瀚海都护府

“安北大都护府,本为燕然都护府。”(《新唐书》卷47《地理志一》)贞观二十年(646)唐军击败薛延陀后,铁勒诸部内附,次年正月置瀚海(回纥部)、燕然(多滥葛部)、金微(仆骨部)、幽陵(拔野古部)、龟林(同罗部)、卢山(思结部)六都督府,皋兰(浑部)、高阙(斛薛部)、鸡鹿(奚结部)、鸡田(阿跌部)、榆溪(契苾部)、?林(思结别部)、寘颜(白霫部)七州,各以部帅为都督、刺史,不久设置燕然都护府以统之。八月,铁勒诸部中最远的骨利斡部来附,置为玄阙州。后又以结骨、葛逻禄诸部置坚昆、阴山、大漠、玄池等都督府和浑河、狼山等州,均归燕然都护府统领。都护府治所设在故单于台(今内蒙古杭后旗东北乌加河北)。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蒙古人民共和国全部、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阿、贝加尔湖周围地区。龙朔三年(663),燕然都护府移于漠北回纥本部,治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西北,改名瀚海都护府,与云中都护府以碛为界,领碛北诸羁縻府州。总章二年(669)改为安北都护府。

高宗末年后突厥兴起,铁勒故地皆为所并,安北都护府遂废。武后时回纥、契骨、思结、浑等部南迁到甘州(治于今甘肃张掖)、凉州(治于今甘肃武威)一带。垂拱元年(685)侨置安北都护府于居延海西之同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不久又内移至西安城(今甘肃民乐西北),圣历元年(698)又迁至单于都护府旧治云中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景龙二年(708),张仁愿于河套北筑东、中、西三受降城,遂移安北都护府治西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乌加河北)。开元三年(715)移治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西南黄河北岸)。天宝八载(749),都护府复移治横塞军(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酉南阴山南麓),由军使兼理府事。十四载(755)又移沿大安军(乾元后改名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加河东)。至德二载(757)改名镇北都护府。兴元后遂不复见。会昌年间复改单于都护府为安北都护府。五代地入契丹,遂废。都护府在同城、西安时,当领有内迁甘、凉间的回纥等部,仍有瀚海等府州名号。其后回纥等部北还投突厥,都护府东迁碛南,所领部落府州无考。

瀚海(云中、单于)都护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探秘:太平盛世的李世民 为何险遭太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平盛世

    李承乾是帝后的嫡长子,生来尊贵无比,他本人的素质也非常高,不足6岁时,唐太宗便让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家陆德明教导他,长指八岁时候就被为太子,李承乾聪明伶俐,深受李世民喜爱,他十几岁就经常替太宗监国,而且表现相当不错。根据历史记载,随着李承乾年级增长,他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

  • 唐朝流行儿娶母、公娶媳,关系很复杂,辈分有点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辈分

    众所周知,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原本是他老爸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话句话说,武则天原本是李治的“老妈”一辈。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则是他儿子寿王的妃子,等于是公公娶儿媳。李元吉影视形象,弟死老婆被哥哥继承以中国的伦理道德看,这种差着辈的婚姻是被人们所嗤之以鼻的事,说白了就是乱伦。然而,在中国封建社

  • 李渊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多愤怒?发下毒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着名帝王,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唐宗宋祖,秦皇汉武。这四位皇帝,个个都是天之骄子,他们所做的功绩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影响了后世百年甚至是千年的时间,而唐太宗以他的雄才伟略,开拓了大唐的广袤疆土,现在在海外的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喜欢穿的衣服也被称为唐装,足

  • 唐僖宗与唐德宗——有说谎者,必有信谎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说谎者

    在中国历史上,谁是说谎的冠军,一是由于我读的书少,二是由于五千年来,中国当官者又有几个不说谎的?还真是难以有个准确答案。但小官也好,大官也好,凡政治家撒谎,大半皆为烟幕弹,无非为了遮掩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们之所以敢于撒谎,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统治者,也就是皇帝老子需要谎。根子就在这里。《资治通鉴》

  • 唐太宗李世民没登基前担任的天策上将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上将

    李渊成功开创大唐霸业,功劳得分二儿子李世民一大半。李世民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建功无数,他大破金城薛举薛仁杲父子,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大片山西土地,更是在虎牢关以少胜多大胜王世充、窦建德联军。虎牢关大胜之后,唐朝统一了中国北方,基本奠定了版图。不过此时,李渊却犯了难,为何?李世民有定鼎之功,却已经封

  • 李世民杀兄夺权,真的是被逼无奈吗?看看李建成的墓碑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的是

    唐代是在我国在历史上名气最大,阵营最富强的1个时期。不久唐太宗变成皇上以后,唐代慢慢踏入了正规,而且日渐强劲,强劲到周边的国家迫不得已把唐太宗尊为天可汗。那样的工资待遇在历史上的皇上也许也只能唐太宗可以享有来到。只有唐太宗尽管是在历史上的一名明君,可是他都是一名备受异议的历史名人。大家对他的政绩都是

  • 《别样晚唐史》第四篇 长庆元年春_第十章 青云得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青云

    ——唐代科举之弊制度被社会如此重视,自然有它的原由。也许,事情应该从很久以前说起——那时候,四百年的汉朝气数已尽。社稷犹如一只脆弱易碎的玉斝,突然间被无数只强劲的手高高举起,狠狠地掼碎在尘土覆盖的大地上。这样那样千疮百孔的权威,摇摇欲坠地维持了很久。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或真或假的脉脉温情瞬间消逝得无

  • 魏征与唐太宗:谏臣魏征给李世民出的“选择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征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拨乱反正,刚坐稳位子,就开始了内部人员的整改与肃清。这次,魏征必死无疑。因为,是他献计献策给李建成,让李建成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如何处置他的政敌李建成的谋士魏征呢?就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魏征不请自来。魏征来后,摆弄起两个透明的杯子,每个杯子都是半杯水,一个杯子里水

  • 此人一家出了六个皇帝,各个争权夺势。六味帝皇丸就是这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帝皇

    今天要跟大家讲一味皇帝中的名药——六味帝皇丸。唐朝早期和唐朝后期政治比较动荡,皇帝的宝座大多都是靠篡位夺取的,有的皇帝登基称帝后,龙椅还没暖热就被拉了下来,之后竟然还能在大臣的辅助下,第二次登基。唐朝能有两次称帝的就有唐中宗李显,而唐中宗李显还有一个光荣的名字,六味帝皇丸,六味帝皇丸的来头可不小。李

  • 3、李辅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李辅国(704~762),唐肃宗时的宦官,他本名静忠,长相非常丑陋。玄宗时曾在高力士手下当差,后来到东宫侍奉太子。天宝十五载(756)六月,马嵬驿兵变,陈玄礼率禁军杀杨国忠,鼓动百姓遮留太子,背后都是李辅国给太子出的主意。太子北上灵武即位,就是肃宗,以李辅国为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将其视为心腹,给他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