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人流行用香料建房子

唐朝人流行用香料建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72 更新时间:2024/1/16 0:48:29

香料是人们生活中珍贵的用品,不但一般人难以有条件使用,而且使用上一般制成粉剂和香水,只是微量地用来香身除臭。然而,在唐朝香料还有惊人的用法,譬如用来建造房子。

令人更为惊讶的是,用沉香建造房子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流行成风。

沉香是一种香木,近些年的价格曾达到3000元/克。木材与树脂,可供细工用材及薰香料。其黑色芳香,脂膏凝结为块,入水能沉,故称“沉香”。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

唐朝贵族官僚对香料或香材的使用真正可以称得上是奢侈无度。据称唐朝皇帝“宫中每欲行幸,即先以龙脑、郁金藉地”,直到宣宗时,才取消了这种常规。宁王每与人谈话,先将沉香、麝香嚼在口中,“方口发谈,香气喷于席上”。

皇室如此,权臣也不甘后人。最着名者当属杨国忠的“四香阁”,此阁“用沉香为阁,檀香为栏,以麝香、乳香和为泥饰壁”,甚至比皇宫中的沉香亭更为奢华。长安富商王元宝在床前置木雕矮童二人,捧七宝博山炉,彻夜焚香。柳宗元收到韩愈寄来的诗后,“先以蔷薇露灌手,薰以玉蕤香,然后发读。”这些记载虽然属小说家言,但它至少反映了唐朝普遍使用香料或香材的社会背景。中宗时,宗楚客兄弟、纪处讷、武三思以及皇后韦氏诸亲属等权臣常举办雅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

在这种社会风气的薰染下,唐朝香料或香材的需求量非常巨大,而本土出产又非常有限,所以进口就成了唐朝香料的一个重要的来源。由于唐朝市场的吸引,有许多商胡专门从事东西方间的香料贸易。

标签: 香料

更多文章

  • 历史的谎言:唐太宗李世民到底为什么不杀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在旧唐书里记载,魏征少年家境贫寒,还曾为生活所迫做过导师,哦不,做过道士。且对“纵横之术”极感兴趣。后来魏征做了太子门下的谋士,李世民登基后曾质问魏征“为何要挑拨我兄弟之间的感情”?那么好了,魏征此时该作何回答呢?如果说“我就挑拨了怎么着吧”,肯定嗝屁。如果说“对不起我错了我罪该万死”,要么还得死,

  • 1、都护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边疆用以统辖羁縻地区的最高军事行政机构,长官是都护,其职能是“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新唐书》卷49下《百官志四下》)都护下设有副都护、长史、司马,又置录事参军事、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犹如内地的州府职能。唐代的都护府有大、上

  • 探秘:太平盛世的李世民 为何险遭太子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太平盛世

    李承乾是帝后的嫡长子,生来尊贵无比,他本人的素质也非常高,不足6岁时,唐太宗便让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家陆德明教导他,长指八岁时候就被为太子,李承乾聪明伶俐,深受李世民喜爱,他十几岁就经常替太宗监国,而且表现相当不错。根据历史记载,随着李承乾年级增长,他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及长,好声色,慢游无度,然惧太

  • 唐朝流行儿娶母、公娶媳,关系很复杂,辈分有点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辈分

    众所周知,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原本是他老爸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话句话说,武则天原本是李治的“老妈”一辈。唐玄宗李隆基的爱妃杨玉环则是他儿子寿王的妃子,等于是公公娶儿媳。李元吉影视形象,弟死老婆被哥哥继承以中国的伦理道德看,这种差着辈的婚姻是被人们所嗤之以鼻的事,说白了就是乱伦。然而,在中国封建社

  • 李渊对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多愤怒?发下毒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着名帝王,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话,那就是唐宗宋祖,秦皇汉武。这四位皇帝,个个都是天之骄子,他们所做的功绩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时代,影响了后世百年甚至是千年的时间,而唐太宗以他的雄才伟略,开拓了大唐的广袤疆土,现在在海外的华人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海外华人喜欢穿的衣服也被称为唐装,足

  • 唐僖宗与唐德宗——有说谎者,必有信谎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说谎者

    在中国历史上,谁是说谎的冠军,一是由于我读的书少,二是由于五千年来,中国当官者又有几个不说谎的?还真是难以有个准确答案。但小官也好,大官也好,凡政治家撒谎,大半皆为烟幕弹,无非为了遮掩自己的政治目的。他们之所以敢于撒谎,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统治者,也就是皇帝老子需要谎。根子就在这里。《资治通鉴》

  • 唐太宗李世民没登基前担任的天策上将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上将

    李渊成功开创大唐霸业,功劳得分二儿子李世民一大半。李世民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建功无数,他大破金城薛举薛仁杲父子,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大片山西土地,更是在虎牢关以少胜多大胜王世充、窦建德联军。虎牢关大胜之后,唐朝统一了中国北方,基本奠定了版图。不过此时,李渊却犯了难,为何?李世民有定鼎之功,却已经封

  • 李世民杀兄夺权,真的是被逼无奈吗?看看李建成的墓碑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的是

    唐代是在我国在历史上名气最大,阵营最富强的1个时期。不久唐太宗变成皇上以后,唐代慢慢踏入了正规,而且日渐强劲,强劲到周边的国家迫不得已把唐太宗尊为天可汗。那样的工资待遇在历史上的皇上也许也只能唐太宗可以享有来到。只有唐太宗尽管是在历史上的一名明君,可是他都是一名备受异议的历史名人。大家对他的政绩都是

  • 《别样晚唐史》第四篇 长庆元年春_第十章 青云得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青云

    ——唐代科举之弊制度被社会如此重视,自然有它的原由。也许,事情应该从很久以前说起——那时候,四百年的汉朝气数已尽。社稷犹如一只脆弱易碎的玉斝,突然间被无数只强劲的手高高举起,狠狠地掼碎在尘土覆盖的大地上。这样那样千疮百孔的权威,摇摇欲坠地维持了很久。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或真或假的脉脉温情瞬间消逝得无

  • 魏征与唐太宗:谏臣魏征给李世民出的“选择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征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拨乱反正,刚坐稳位子,就开始了内部人员的整改与肃清。这次,魏征必死无疑。因为,是他献计献策给李建成,让李建成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如何处置他的政敌李建成的谋士魏征呢?就在李世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魏征不请自来。魏征来后,摆弄起两个透明的杯子,每个杯子都是半杯水,一个杯子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