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禀:时势造英雄!靖康之变中出现的英雄!

王禀:时势造英雄!靖康之变中出现的英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174 更新时间:2023/12/29 6:06:51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王禀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公元959年,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年纪轻轻就一病而亡,他儿子柴宗训年仅6岁,继位登基当上后周皇帝,符太后垂帘听政,辅佐幼帝治理国事。周世宗之死,后周文武百官一时群龙无首,一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对皇权有了觊觎之心,后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就是其中之一。尽管周世宗柴荣生前对赵匡胤视为心腹,但在诱惑力巨大的皇位面前,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野心勃勃的赵匡胤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赵匡胤如愿以偿当上皇帝,但却并不安心。正所谓做贼心虚,他最担心的是,部下的武将有样学样,也给他来个“陈桥兵变”取而代之。这种心态,从此成为北宋皇帝的“遗传心病”,片刻不能释怀。

从此为了防止这种局面出现,北宋皇帝们处心积虑,费尽心机,采取种种措施,对武将集团进行打压和监管。概括而言,宋朝皇帝最常用的手段是“将从中御”和“以文制武”。

所谓“将从中御”,是指武将带兵出征,所有作战计划和军事行动,必须上报皇帝,经过批准方可实施,不得自专。皇帝还在军中派遣亲信大臣或者宦官担任监军,随时监控武将一举一动。监军有凌驾于武将之上的绝对权威,可以对武将的进退行动横加干涉,武将必须听从。

所谓“以文制武”,是指军队的最高指挥机关枢密院,主要负责人全部由文官担任。武将只能俯首帖耳接受调动,仅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调动军队、任免武将、出兵征伐,大权全部归枢密院掌控,武将很难进入决策高层。

宋朝皇帝的重文抑武之道,固然有效防止了武将叛乱,但也带来了极为恶劣的副作用。宋朝武将长期处于被刻意打压防范的低下地位,既无尊严也无实权,被层层清规戒律捆住手脚,逐渐变得萎靡不振,无所作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结果宋朝的对外战争连遭败绩,立国167年,几乎被外国欺压167年,堂堂天朝大国,被迫向周边小国交纳岁币换取和平,辽国、西夏、金国,都让宋朝瑟瑟发抖,令人叹息。

时势造英雄。北宋覆灭时的靖康之变中,宋朝终于有个血性汉子站了出来,给大宋保住最后一点尊严。金国灭掉辽国后,很快与宋朝翻脸,宋金战争爆发。靖康年间,金国调集15万人马,兵分两路挺进中原,东路军直扑北宋都城开封,一路斩关夺隘势如破竹,很快推进到开封城下。

西路金兵却遇到了大麻烦。西路金兵的目标是山西重镇并州,也就是太原。谁知在并州城下结结实实吃了大亏。并州宋军守将名叫王禀,祖籍河南开封。历任宋朝婺州观察使,步军都候、步军统制、宣抚司都统制之职,是宋朝权奸童贯的老部下,先后参加了平定方腊、宋辽战争等重大战役。

王禀勇武善战,更兼对宋朝忠心耿耿。金军包围并州后,王禀日夜坚守城头,修缮城池,督造守城器械,组织军民布置防务,把太原打造成金城汤池。在金国人发起的一轮又一轮疯狂进攻中,王禀始终心如铁石,站立城头死战不退,让金兵折戟沉沙,寸步难进。

金国主将完颜宗翰眼见强攻无效,只得改为长围久困,在并州城外挖掘绵延数十里壕沟,切断城内外联系,让王禀陷入粮尽援绝的绝境。但王禀毫无惧色,他一面加强防务,一面想尽办法筹集粮草,勉力支撑。

经过长达九个月的守卫战,并州城中最终粮草耗尽,守军伤亡殆尽。靖康元年九月十三,并州城终于被金兵攻破。王禀依旧勇气百倍,带领亲兵与金兵展开巷战,直至手下全部战死,王禀也身负重伤无力再战,他怀抱太宗皇帝画像,投河而死,终年五十九岁。

王禀的忠义勇烈,堪称古今军人楷模。如果宋朝武将都具有王禀那样的决心和血性,北宋又岂会亡于敌国铁蹄之下。王禀也成为宋朝末日的最后一抹亮色,给宋朝保住最后一点尊严。

标签: 之变时势造英雄靖康

更多文章

  • 两宋书画极盛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书,是因为,极盛

    书画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宋朝统治延续300多年,其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宋代绘画集中国绘画之大成,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通过绘画突出表现广泛的现实生活。运用多

  • 北宋雁门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之战,北宋,历史背景

    辽乾亨二年(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宋辽战争中,辽军进攻雁门(今山西代县),被宋戍边军将潘美偕杨业率部击败的作战。宋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讨伐辽国大败而归,只得退守国内休养生息。辽国则不愿放弃这个天赐良机,正在雁门关一带屯兵,准备大举进犯雁门关。雁门关之战一触即发。宋攻辽高粱河之战后,太宗

  • 历史上济公的原型:竟然成功阻止了一场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原型,济公

    明末清初,动乱四起。在四川,南明的势力,与清军争斗繁多,更兴起了诸如张献忠之类的人物,流传了不少关于大屠杀的传说。四川人口骤减,政府也不得不调动湖南、江西、广东等地方的人口填补这个人口缺口。但是在这个时期,却又有一个人,站到了一个杀人无算的将领面前,成功阻止了一场屠杀……且说这人身份,原是一个和尚,

  • 宋朝灭亡之际,大家都在做什么?看了皇上的表现,别人做啥都不为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做什么,宋朝,看了

    宣和7年(1125年)冬,金军初次北上侵宋,围太原市,破燕京,无坚不摧,直抵开封市。大难临头,宋徽宗匆匆忙忙禅坐落于宋钦宗,自号“教主道君太上皇上”,到一边歇息来到。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还要开封市军民提升防御、抵挡金军之时,托词敬香还愿,南躲避难,惶惶似丧家之犬。直到开封市相

  • 雍熙北伐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意义,简介

    雍熙北伐(北宋)北宋帝国意气风发,志在收复幽云十六州,结果却很苦涩战争概述:雍熙三年(986年),为收复后晋石敬塘割让给辽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二十万大军分兵四路伐辽。最初,四路大军进军顺利,收复了不少失地。但随着西北路军米信部新城会战失利及东路军曹彬在岐沟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被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

  • 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甘州回鹘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政权,河西

    甘肃地区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在吐蕃占领河、陇及其走向衰落的进程中,通过河西走廊,出现了又一次民族大迁徙。至北宋时期,河西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逐渐形成,吐蕃、党项、回鹘成为河西地区的主要民族。他们部族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建立了政权,对甘肃乃至全中国的历史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开成五年(840年)

  • 宋璟:“大周”朝时期的御史中丞,武则天都让他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御史,武则天,让他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宋璟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宋璟(公元663年——737年)是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人。自小博学多才,17岁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后,经历了则天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房玄龄、杜如晦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宋璟平时为人耿介超

  • 宋璟是什么样的人?文学水平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多高,水平,的人

    你真的了解宋璟一个性格倔强的丞相,才学是不可否认的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宋璟生于(公元663年),早在北魏和北齐时期,宋璟的祖上便是着名的官宦之家。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加上宋璟自已既聪明又努力,年少的宋璟就博学多才十七岁的时候,宋璟就进土及第。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因为

  • 蔡京的故事:见风使舵终成黄粱——“六贼”之首蔡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之首,蔡京,见风使舵

    蔡京北宋末年,朝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除徽宗贪图享乐外,一群奸臣也是这黑暗的制造者。他们就是被称为“六贼”的蔡京、朱勔、王黼及宦官李彦、童贯、梁师成等人。而蔡京则被称为“六贼”之首。蔡京(1047-1126),字元长,福建仙游人。熙宁三年(107

  • 《愁风月(生查子)》贺铸词作鉴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生查子,贺铸词作,风月

    【原文】愁风月(生查子)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心将熏麝焦①,吟伴寒虫切②。欲遽就床眠③,解带翻成结。【注释】①熏(xūn)麝:熏炉中的香料。②寒虫:蟋蟀。③遽(jù):速。【白话译文】正是风清月国的好时节。因与思念的人长年隔绝,每逢见到清风明月就产生了忧愁。点起香,对香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