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曹氏归义军政权

北宋河西地区的民族政权:曹氏归义军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3/12/18 20:12:42

归义军是唐末五代宋初,以甘肃敦煌为中心建立的地方政权。自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率领民众在沙州起义,推翻吐蕃统治,并遣使奉瓜(治今甘肃瓜州市)、沙(治今甘肃敦煌市西)、伊(治今新疆哈密市)、肃(治今甘肃酒泉市肃州区)、鄯(治今青海西宁市)、甘(治今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西(治今新疆吐鲁番市东40余里高昌故城)、河(治今甘肃临夏市东北)、兰(治今甘肃兰州市)、岷(治今甘肃岷县)、廓(治今青海化隆县)十一州图籍归唐,在沙州置归义军,大中五年(851年),唐朝授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至北宋皇祐(1049-1053)年间,曹贤顺领归义军事,前后百余年间,归义军政权可分为张氏归义军政权,张承奉西汉金山国,曹氏归义军政权三个时期。北宋立国初期,甘肃河西瓜、沙地区正是曹氏归义军统治辖区。

一、曹氏归义军的兴起

唐咸通八年(867年),建立归义军政权的张议潮入朝,侄张淮深代主归义军事。当时张淮深一方面积极发展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控制甘、凉及其以东诸州,使与长安的交通畅通无阻,对西边,则倾全力与东侵的西州回鹘争战。在归义军与回鹘斗争中,唐朝一方面嘉奖与声援张淮深,另一方面,派使节宣抚回鹘,对其采取绥靖政策,利用本身的影响以缓和回鹘对归义军的压力,帮助张淮深击败回鹘势力。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以后,形势发生了转折。是年,黄巢占领长安,唐僖宗逃到四川,各藩镇借勤王名义出兵扩大地盘。在镇压黄巢起义中,归义军也参与了勤王战事,却因此卷入藩镇之间的矛盾,被人利用,削弱了自身力量。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二月,张淮深及其六子在内乱中同时被害。此后十年,沙州政权处于内乱之中,力量削弱,甘、凉州相继失守,疆域急剧缩小。

张淮深死后,归义军节度使由张淮鼎(890-892)、索勋(892-894)作了短暂的过渡。唐乾宁元年(894年),张议潮第十四女、凉州司马李明振妻推翻索勋,立侄男张承奉为节度使,但李氏三子分别任沙、瓜、甘州刺史,掌握了归义军的实权。乾宁三年(896年)初,瓜、沙州一些大族推翻李氏统治,张承奉重新掌握归义军实权,称为将军。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八月,唐朝正式任命他为节度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后梁开平四年(910年)秋,张承奉建西汉金山国,号“白衣帝”,不再奉唐朝为正朔。张承奉在位时,甘州回鹘兴起,张承奉改变与中原王朝结盟的旧有国策,西结于阗,南联吐蕃、吐谷浑诸部以抗击回鹘。由于当时吐蕃人散居陇右、河西等地,力量分散,不能有力地支援归义军政权。金山国屡次抗拒回鹘,虽初有小胜,后战争不已,国力损耗,百姓怨愤。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回鹘兵临沙州,承奉不敌,沙州百姓上书甘州回鹘可汗请和,遂订城下之盟,奉甘州回鹘可汗为父。

后梁乾化四年(914年),张承奉卒,州人奉长史曹议金为主。继张承奉之后执掌瓜沙政权的曹仁贵(议金),开始了归义军的曹氏时代。

二、曹氏政权的发展及其衰亡

曹议金接受张承奉自称天子、尽失人心的教训,废除国号,奉中原为正朔,恢复了归义军政权的旧称。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归义军逐步恢复元气,积蓄力量,终在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乘甘州回鹘内乱之机发动进攻,曹议金亲率兵围攻酒泉、张掖,大败回鹘,打通了经甘州、肃州通往中原的道路。

曹议金去世后,其子元德、元深、元忠相继执掌归义军政权。元忠死后,其侄曹延恭继任。曹延恭死后,元忠子曹延禄继任。在曹氏兄弟及其后代任归义军节度使的数十年间,基本上遵行曹议金时确定的内外政策。每一任节度使去世,都要向中原王朝告哀,继任者照例要争取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与任命,并经常向中原王朝派遣使团,进贡物品。曹元德时,还与辽朝建立了贡使关系。在对外方面,他们继续努力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与甘州回鹘可汗以兄弟相称,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以后,双方虽不时发生小的摩擦,但友好往来始终成为主流。与高昌回鹘、于阗的关系则一直比较平稳,双方使臣往来不断。这些措施不仅使归义军在五代宋初复杂的民族关系中得以生存、发展,而且给河西及西域绿洲诸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提供了便利。在归义军的带动下,甘州、高昌、于阗诸国也不断向中原王朝入贡,中原王朝有时也派使臣西行,从而密切了中原王朝与西部地区的关系。

曹延禄执政时期,归义军与甘州回鹘再度发生战争。战争给瓜、沙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曹延禄在处理归义军内部事务时也不能秉公办事,使不少人含冤受屈,终于在咸平五年(1002年)激起兵变。当时曹延禄与其弟瓜州防御使曹延瑞居于瓜州,愤怒的士兵与百姓包围了瓜州府,延禄兄弟被迫自杀。族人曹宗寿在众人推举下掌握了归义军政权。北宋政府承认这一既成事实,任命曹宗寿为节度使。此后,曹氏归义军一方面继续与宋朝保持臣属关系,另一方面,却又在宋景德三年(1006年、辽统和二十四年),朝贡辽国,开始了与辽国的交往。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曹宗寿卒,子曹贤顺继立。曹贤顺仍然向宋称臣。天禧三年(1019年),宋朝封曹贤顺为敦煌郡王。在归附宋朝的同时,曹贤顺也加强与辽朝的联系,得到辽朝的册封,辽开泰三年(1014年)四月,沙州回鹘曹贤顺遣使进贡。开泰八年(1019年)正月,辽朝封沙州节度使曹贤顺为敦煌郡王。曹贤顺多次遣使臣赴辽朝贡,得到辽朝的宠遇。开泰九年(1020年)七月,辽朝遣使赐其衣物,九月,归义军又遣使赴辽朝贡,遣使人为沙州回鹘敦煌郡王曹贤顺。曹贤顺本为汉人,但《辽史》却称其为“沙州回鹘”,说明此时沙州回鹘势力已相当强大,其声势在归义军之上,甚至控制了归义军政权。此后,文献中不见记载。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王元昊“再举兵攻回纥,陷瓜、沙、肃三州,尽有河西之地。”这里未提归义军政权,仅提到回鹘。据推测,大约在景祐三年(1036年)前,归义军政权即被沙州回鹘所灭。

三、与甘州回鹘的关系

曹议金继位之后,在恢复归义军节度使旧称,奉中原王朝为正朔,积极向中原王朝靠拢的同时,加强了与甘州回鹘的关系。

一是与甘州回鹘结为姻亲。敦煌长期处于回鹘、吐蕃、吐谷浑、羌、龙家等民族的包围之中,金山国的败亡,更加剧了归义军政权的危机。为了缓和与甘州回鹘的紧张关系,曹议金首先娶甘州回鹘天公主为夫人,与甘州回鹘英义可汗结为翁婿,同时又嫁女给英义可汗之孙仁裕。这种关系,在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的供养人题名中有真实的反映。如曹议金在莫高窟所开功德窟(第98窟)主室东壁北侧画有题名为“敕授汧国公主是北方大回鹘国圣天可汗(下缺)”的女供养人。在曹议金之子、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德所开洞窟(第100窟)甬道北壁,画有回鹘装女供养人,题名为“……郡……人汧……圣天可汗的子陇西李氏一心供养”。主室南北壁的下方,还分别绘有曹议金与此公主的出行图。在曹元忠及夫人浔阳翟氏所开功德窟(第61窟)主室东壁南侧,亦绘有回鹘女供养人,题名结衔为“故母北方大回鹘国圣天的子敕授秦国天公主陇西李(下缺)”。这些题名给我们揭示出曹氏政权与甘州回鹘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这必然有利于化解两政权之间的矛盾,使河西地区获得短暂安定与经济复苏,有利于曹氏政权的巩固。

二是尊重甘州回鹘在丝绸之路上的既得利益,注意发展通贡关系。曹议金上任伊始,即遣使臣出使甘州回鹘,二者建立起较正常的关系,沙州派往中原的使臣也得以通行无阻。由于甘州地处沙州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上,故甘州回鹘在与沙州的交往中常能处于主动地位,沙州不得不默认甘州的优势,否则,甘州一旦切断沙州通往中原的道路,就会严重阻碍沙州与中原的贡使往来与经济贸易。曹议金上任后,吸取前代教训,注意改善与甘州回鹘的关系。这一政策,在后继者中长期得到继承,确保了二者友好关系的发展与延伸。

标签: 北宋政权河西

更多文章

  • 北宋三名臣韩琦、富弼和文彦博——社稷之臣,威重八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名,北宋,社稷

    北宋着名学者邵伯温曾经盛赞仁宗朝盛治局面,他说:“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富弼、韩琦和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宰辅身系天下之治乱,韩琦、富弼

  • 宋代采矿技术:银矿中火爆法、灰吹法的应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代,火爆,银矿

    有关宋代银矿的开采冶炼技术,南宋人赵彦卫在开禧二年(1206)写就的《云麓漫钞》中有以下记载: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十数丈,烛火自照。所取银矿皆碎石,用臼捣碎,再上磨,以绢罗细。然后以水淘,黄者即石,弃去;黑者乃银。用面糊团入铅,以火煅为大片,即入官库。俟三两

  • 清官唐介为民申冤犯颜直谏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民,清官,犯颜直谏

    唐介(?~1071年),字子方,江陵(今江苏南京市)人。他年轻时,曾做过沅江县知县、岳州知州、任丘知州和德州通判;进人中年后,开始在中央政府任职,先后担任过谏官、御史、龙图阁直学士知太原府和参知政事。由于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被时人誉为“真学士”。一、为民申冤唐介始任沅江知县

  • 宋朝热心和辽国联姻,然辽国却对宋公主并不感兴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并不,感兴趣,辽国

    宋朝其实并不反感和辽朝联姻,但是辽朝对娶宋朝的公主的兴趣反倒不大。比起宋朝的公主,辽朝对宋朝的金帛更感兴趣。宋朝和辽朝从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后,基本上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期间双方关系基本上是好的,便双方确实没有皇室的联姻现象,主要原因不是宋朝看不起辽朝,而是辽朝觉得娶个公主也没什么好处。比如10

  • 猛将牛皋是什么结局?它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怎么,猛将,结局

    猛将牛皋的死亡真相!并非喜极而终,而是被奸臣毒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岳家军的大将牛皋,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么这位猛将是怎么死的呢?民间一直流传着“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据说兀术被宋军活捉,牛皋骑在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四狼主”身上放声大笑,因过于兴奋且年事已高,最终牛

  •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秦陇地区堡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地区,堡寨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历代封建王朝均将修筑长城、设置关隘、据险扼守,作为固边御敌的重要措施。北宋立国后,由于党项的崛起,北宋王朝与党项的矛盾逐渐激化,对西夏党项的防御,使北宋战区不断扩大,因而在沿边地区修筑许多城、寨、堡。据《宋史·地理志》所载,北宋时期,陕西沿边秦凤、泾原、环庆、鄜延、熙河五路所辖州

  • 宋、辽、金朝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事记,金朝

    宋、辽、金朝大事记⊙陈桥兵变: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开封东北),被部下披上黄袍,拥戴为皇帝。⊙杯酒释兵权:公元961年,宋太祖与赵普定策,召禁军将领石守信等宴饮,解除他们兵权。⊙澶州之盟:公元1005年,辽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宋与辽军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订立和约,由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

  • 元朝时期的甘肃:元朝对甘肃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时期,甘肃

    一、元朝建立与南宋灭亡(一)元朝建立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至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亲王合丹、阿只吉率西道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忽剌忽儿、爪都率东道诸王皆来会商,在诸大臣的再三劝说下,于三月二十日“即皇帝位”,时年46岁。同年四月,颁布即位诏书。此时,阿里不哥

  • 被骂作误国监军的太监——童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监,监军,被骂作

    当此时,大观二年即公元1108年,童贯与蔡京之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龃龉。起因是皇帝下令授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时人称这一官职为“使相”,一般是在宰相外放为节度使时加官所用,极为尊贵,其含义是待遇、地位、荣耀已经相当于甚至于超过了宰相。过去,这一官职从来

  • 史上巨奸之一,遗臭万年永世不被原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史上,永世,遗臭万年

    宋朝出过很多的名臣名将,也出现一些遗臭万年的人物,至今这个恨呀!人们还是不能遗忘叫他永世长跪不起!宋朝统治中原的时期非常久,可以说是历史中的大王朝,宋朝时期,国内的经济非常发达,甚至比唐还要好,同时,宋朝在文化上继承了唐的遗风,诗词有了长足发展,绘画方面也诞生了很多名家,可以说,宋朝时期,国内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