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三名臣韩琦、富弼和文彦博——社稷之臣,威重八方

北宋三名臣韩琦、富弼和文彦博——社稷之臣,威重八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51 更新时间:2023/12/14 22:23:38

北宋着名学者邵伯温曾经盛赞仁宗朝盛治局面,他说:“盖帝知为治之要,任宰辅,用台谏。畏天爱民,守祖宗法度。时宰辅曰富弼韩琦文彦博,台谏曰唐介、包拯司马光范镇、吕诲云。呜呼,视周之成、康,汉之文、景,无所不及,有过之者,此所以为有宋之盛欤?”

宰辅身系天下之治乱,韩琦、富弼和文彦博这3人均是北宋中期着名宰相。3人并举,皆名重一时。功垂万世,堪称社稷之臣。这3人的年龄差不多,富弼生于1004年,文彦博生于1006年,文彦博生于1008年。从年龄上差不多是3兄弟的样子。韩琦是河南安阳人,富弼是河南洛阳人,文彦博是山西人。

韩琦和文彦博均于天圣5年(1027年)中进士,富弼天圣8年(1030)中进士。韩琦去世最早,68岁去世;富弼活到了80岁;而文彦博最是一个老寿星,一直活到90多岁。

这3人中韩琦最有胆识,富弼最有气节,文彦博最有威望。

韩琦成名最早,在与范仲淹一起负责对西夏用兵的时候,他就获得了与范仲淹齐名的声望。当时的人就以“韩范”并称,而范仲淹比他大10多岁,不过他最大的声望是处理皇位继承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果断与坚强。

在家庭生活上,仁宗皇帝是很不幸的。他的3个亲生儿子连着夭折了,不得已只得把侄子赵宗实养在宫中,但是又寄希望于自己能再生个儿子。53岁的时候,仁宗突然发病驾崩。而半年之前赵宗实已经被立为皇子,改名叫“赵曙”,仁宗的曹皇后急忙召韩琦入宫。

韩琦一到宫中,就请曹皇后宣赵曙即位。赵曙到了宫中竟然吓得转身就跑,口中直喊“我不敢做,我不敢做”。韩琦等人把他抱住,把黄袍给他穿上,然后叫来翰林学士王珪写遗诏。王珪惊恐万分,不知如何下笔。韩琦说我说你写,于是才将遗诏写好。第2天早朝,韩琦宣布遗诏。新皇登基,就是宋英宗

英宗登基后,曹皇后成了曹太后,由她来垂帘听政。但是英宗有病,帝后关系很紧张,韩琦从中调解,使得帝后关系得以缓和,朝政得以安宁。

太后听政一年有余,没有还政的意思。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因为处理不好就是女主干政,这在儒家士大夫看来是绝对要不得的。韩琦于是请太后归政,当时他连连追问:“台谏大臣请太后撤帘,不知道定在哪一天?”太后觉得很不是滋味,起身就走,韩琦大声宣布仪鸾司撤帘。

帘落之时,还能看到太后的衣裙在屏风的一角。不过事已至此,大局已定,太后也无可奈何。

英宗的身体很差,登基3年后就病得很严重。在病榻上处理国事,韩琦关照英宗长子颖王赵顼朝夕不离皇帝。

这年12月的时候,英宗病情加剧。不会说话,只会用笔写。韩琦把纸笔给他让他立太子,英宗在纸上写“立大王为皇太子”。韩琦看了说:“一定是颖王,请皇上写明白。”英宗又加上“颖王顼”3个字,赵顼被正式确立为皇太子。

15天之后,英宗就驾崩了。韩琦急忙召太子前来即位,太子尚未到。突然英宗手动了一下,另一大臣提醒韩琦想暂止召太子,韩琦说:“先帝复生,乃太上皇。”一语定乾坤。于是赵顼顺利即位,就是宋神宗,从而完成帝位的顺利交接。

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号称“贤相”。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不动声色,称得上是社稷之臣。

富弼也是能臣,他在处理外交关系上很有一手,是有名的外交能臣。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双方保持了近40年的和平局面。但由于宋夏之战,西边战事吃紧,北部边防空虚。于是契丹决定趁火打劫,以武力相要挟。于庆历2年(1042年)正月,派使者前往宋朝“索地”。当时大兵压境,宋廷上下一片惊惶失措。举朝大臣以前途莫测,怕出意外,不敢应命。宰相吕夷简和富弼有私怨,乘机向仁宗推荐富弼。当此危难之际,年届不惑的富弼挺身接受举荐,慷慨奔赴国难。他被任命为接伴使,向仁宗辞行说:“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富弼到契丹,辽兴宗接见了他,双方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

富弼说:“两朝和好达40年,突然要割地,为什么?”

兴宗说:“你们南朝违约,大搞军事建设,用意何在?群臣都请求用兵,而寡人以为不如遣使求关南地。求而不得,举兵未晚!”

富弼说:“北朝忘了真宗皇帝的恩德了吗?澶渊之战,要是听将军们的话,你们一个兵都别想活。两国和好,皇帝获利,臣下无所获;若用兵,臣下获利,皇上遭殃。北朝的大臣们争劝用兵,这全是为自己打算,而非为国家着想。”

辽兴宗也觉得很有道理,不好反驳,于是他又说:“寡人想得到的只是祖宗的故地罢了。”

富弼说:“祖宗故地,这都哪朝的事了?宋朝兴起已有90年了。若宋朝也想求前朝旧地,恐怕对你们没有好处吧?”

辽兴宗一时无言以对。

第2天,辽兴宗邀请富弼一同打猎,仍然坚持得到地盘两国就可以友好。

富弼说:“我们皇上说了,北朝要祖宗故地,南朝怎么能丢弃祖宗故地?北朝觉得得到地盘光荣,南朝就不会觉得耻辱吗?咱是兄弟之国,一荣一耻,不好吧?所以朕虽然没忘记幽州那块地方,但是也不去要了,就是考虑到兄弟之国的面子啊。”

辽兴宗没再说什么,只能进入议增岁币的实质性谈判。

8月,富弼再次出使契丹,辽朝要求宋朝在所增岁币的名称上改称为“献”或“纳”。富弼据理力争:“宋辽乃兄弟之国,宋帝为兄;辽帝为弟,岂有以兄献弟之理!”辽兴宗无法折服富弼。然而宋廷却不敢过拂契丹之意,竟同意了今后书词中称“纳”的条件。

富弼在宋朝明显不利的情势下,不辱使命,在对辽外交上展现了卓越才能,次年就迁为枢密副使。其后,他在仁宗至和2年与神宗熙宁2年(1069年)两度入相,与韩琦同为三朝重臣。

文彦博早年很大的一项功绩就是平定了王泽之乱,王泽本来是士兵,后来抓住时机发动兵变。朝廷派兵难以解决,文彦博领命迅速将其平定,他就当上了宰相。

文彦博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他跟王安石和宋神宗有一场关于祖宗之法的着名辩论。

文彦博说:“祖宗法制俱在,不便更张,以失人心。”

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处不便?”

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宋神宗说:“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王安石说:“法制俱在,那就会国富民强,现在不是这样。”

文彦博说:“关键是要合适的人推行。”

很快文彦博就被王安石安排到地方上去了,不过他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主张喊出了宋代士大夫的心声,表现出宋代士大夫精神上的豪迈与自信。

直到宋哲宗即位之后,文彦博再次当了宰相,这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

辽国的使臣看到了他,用一个字来称赞他,那就是“壮”!苏轼说:“使者只是看到了他的容貌,没有听见他的语言。文彦博处理日常事务,干练的年轻人不一定比得上。贯穿古今,议论风发,即使专门名家也有所不如。”使者说:“真是天下异人啊。”

西羌有个首领叫“温溪心”,有名马,就告诉边疆官员说要把马送给文彦博。宋朝宰相为外国人所敬重到这种程度,可见其威望。

标签: 三名北宋社稷

更多文章

  • 宋代采矿技术:银矿中火爆法、灰吹法的应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代,火爆,银矿

    有关宋代银矿的开采冶炼技术,南宋人赵彦卫在开禧二年(1206)写就的《云麓漫钞》中有以下记载: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十数丈,烛火自照。所取银矿皆碎石,用臼捣碎,再上磨,以绢罗细。然后以水淘,黄者即石,弃去;黑者乃银。用面糊团入铅,以火煅为大片,即入官库。俟三两

  • 清官唐介为民申冤犯颜直谏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民,清官,犯颜直谏

    唐介(?~1071年),字子方,江陵(今江苏南京市)人。他年轻时,曾做过沅江县知县、岳州知州、任丘知州和德州通判;进人中年后,开始在中央政府任职,先后担任过谏官、御史、龙图阁直学士知太原府和参知政事。由于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被时人誉为“真学士”。一、为民申冤唐介始任沅江知县

  • 宋朝热心和辽国联姻,然辽国却对宋公主并不感兴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并不,感兴趣,辽国

    宋朝其实并不反感和辽朝联姻,但是辽朝对娶宋朝的公主的兴趣反倒不大。比起宋朝的公主,辽朝对宋朝的金帛更感兴趣。宋朝和辽朝从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后,基本上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期间双方关系基本上是好的,便双方确实没有皇室的联姻现象,主要原因不是宋朝看不起辽朝,而是辽朝觉得娶个公主也没什么好处。比如10

  • 猛将牛皋是什么结局?它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怎么,猛将,结局

    猛将牛皋的死亡真相!并非喜极而终,而是被奸臣毒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岳家军的大将牛皋,可谓是家喻户晓,那么这位猛将是怎么死的呢?民间一直流传着“气死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据说兀术被宋军活捉,牛皋骑在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四狼主”身上放声大笑,因过于兴奋且年事已高,最终牛

  • 北宋对秦陇地区的统治与经营:秦陇地区堡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地区,堡寨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历代封建王朝均将修筑长城、设置关隘、据险扼守,作为固边御敌的重要措施。北宋立国后,由于党项的崛起,北宋王朝与党项的矛盾逐渐激化,对西夏党项的防御,使北宋战区不断扩大,因而在沿边地区修筑许多城、寨、堡。据《宋史·地理志》所载,北宋时期,陕西沿边秦凤、泾原、环庆、鄜延、熙河五路所辖州

  • 宋、辽、金朝大事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事记,金朝

    宋、辽、金朝大事记⊙陈桥兵变: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开封东北),被部下披上黄袍,拥戴为皇帝。⊙杯酒释兵权:公元961年,宋太祖与赵普定策,召禁军将领石守信等宴饮,解除他们兵权。⊙澶州之盟:公元1005年,辽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宋与辽军在澶州(今河南濮阳)订立和约,由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

  • 元朝时期的甘肃:元朝对甘肃的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时期,甘肃

    一、元朝建立与南宋灭亡(一)元朝建立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至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亲王合丹、阿只吉率西道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忽剌忽儿、爪都率东道诸王皆来会商,在诸大臣的再三劝说下,于三月二十日“即皇帝位”,时年46岁。同年四月,颁布即位诏书。此时,阿里不哥

  • 被骂作误国监军的太监——童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监,监军,被骂作

    当此时,大观二年即公元1108年,童贯与蔡京之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龃龉。起因是皇帝下令授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时人称这一官职为“使相”,一般是在宰相外放为节度使时加官所用,极为尊贵,其含义是待遇、地位、荣耀已经相当于甚至于超过了宰相。过去,这一官职从来

  • 史上巨奸之一,遗臭万年永世不被原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史上,永世,遗臭万年

    宋朝出过很多的名臣名将,也出现一些遗臭万年的人物,至今这个恨呀!人们还是不能遗忘叫他永世长跪不起!宋朝统治中原的时期非常久,可以说是历史中的大王朝,宋朝时期,国内的经济非常发达,甚至比唐还要好,同时,宋朝在文化上继承了唐的遗风,诗词有了长足发展,绘画方面也诞生了很多名家,可以说,宋朝时期,国内的景象

  • 宋光宗赵惇“惧内”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谜,宋光,惧内

    帝王档案赵惇:1189年-1194年在位,孝宗第三子,性格软弱。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孝宗内禅而即位。在位5年,痼疾缠身,受制宫闱,无功绩可表。退位后病死,终年54岁,死后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绍兴东南35里处宝山)。谥号循道宪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