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家的男人竟然合用一妻:揭开李世民身世之谜

一家的男人竟然合用一妻:揭开李世民身世之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2 22:13:53

《唐书》上有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李渊惧,欲杀此人,书生已杳然不知所踪。归家,二子诞,故起名"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

李世民一家祖籍应在今河北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原山东太行山地区有五大望族姓氏–王、卢、崔、李、郑,其中李姓又是鲜卑族中的一大姓氏。有人推测说李氏一门是破落贵族,也有人说李氏是鲜卑族大野部的姓氏……

但这仍存在疑点,其一便是李渊一门在此之前到底如何,无法从历史上考究得知;二是李渊自称为西凉王李皓后代,到底是事实如此还是自抬身价?这其中没有足够的史料作为证明。

唐朝时候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界限划分没有那么清楚,在唐朝,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现象广泛存在,如在隋炀帝时,突厥人就曾被强制性地改穿汉装;北魏孝文帝推行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政策,同一等级的人可以被允许通婚。

不仅如此,大臣中也有许多是少数民族。一是因为文化起了联结各民族纽带的作用,只要对文化发展有益,不管是什么少数民族,都会采取接受态度,国家结合的共同体在于相同的东方礼乐文化。二是唐朝经济非常繁荣,所以更多采取对各民族宽容的政策。

据可考证的历史资料证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皇后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

陈寅恪当年曾详细考证此事,但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什么新的历史遗留下来的资料或实物可以供此问题得到深一步的结论。

在胡人的风俗中,有父死子娶母为妻的习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合用一妻的典故。昭君出塞的典故中,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后就嫁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唐朝帝王史中,也有类似的尴尬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乱伦。唐太宗李世民在武氏则天14岁时,正值其雏女妙龄之际,召其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则天入感业寺为尼。唐高宗即位,复召武氏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几年后,竟做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其间,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裴炎及程务挺等人,曾力谏唐高宗李治,武氏"曾侍先帝,众所共知",结果唐高宗李治根本没有在意。

历史上,杨贵妃也是一例。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妻,却被玄宗讨来做了贵妃。这些为李唐王朝大臣们所不齿的关系是不是李氏家族身体里流淌的粗犷的血液在作怪呢?也难以定论。但有一点则是可以明确的,那就是李唐王朝深受胡人风俗的浸染。由于在魏晋时期长期与胡人混住,即使汉人,也从各方面都沾染了大量的胡俗。从唐朝女子的穿着到蹴鞠、骑马打猎的自由生活来看,当时女性享受了历代女子不曾享受的解放;对于开放、繁荣,各民族已有了相当程度融合的大唐朝而言,这种开放却算不了什么问题。

贞观年间,唐太宗平定东突厥,俘虏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五年后,平定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贞观十四年,又平定高昌氏,于其地置西州,并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晚年,唐太宗战志犹存,亲征高句丽。唐太宗善骑射,一生过着不倦的戎马生涯。

李世民的身世问题,考古学家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息之所–昭陵的考察研究,找到了新的证据。史书中关于昭陵记载,昭陵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坟墓,有内外两城。外城遗址已难考证,门内当年建有献殿,存放李世民生前服用器物。北门曰玄武门,又称司马门。原有14个"蕃酋"的石雕像和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等浮雕。

时至今日,那十四个"蕃酋"的石雕像现已人像不知何处去了,那"蕃酋"的石雕像到底有些什么来历已是无人知晓。可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浮雕还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陈列室里。

"昭陵六骏"的确是李世民留下的又一个疑点。有专家用突厥语的全新解释,解开它们产地来源、马种、名号含义、陪葬习俗,揭开了沉寂千年的唐昭陵六骏之谜。《突厥问题研究论文集》上面记载:马是突厥人不可离开的伴侣,平时生活游牧,战时驰骋沙场。在突厥的葬俗中,有一种奇特的祭祀悼念马功劳的习俗,一般有三种仪式。主人死后,随从会骑着马绕着死者墓地转圈,然后把马杀掉或者活埋到坟墓里。无论是突厥贵族,还是一般牧民,死后都要与马共葬,只是数量多少不同。

中国所有帝陵中,为什么只有在李世民的昭陵里会有战马石刻?唐太宗独特的墓葬形式是否真的显示了突厥的习俗?昭陵是李世民的坟墓,至今未被打开,或许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从昭陵那里得到最确切的答案。

标签: 之谜

更多文章

  • 贵为一朝的宰相却娶了六旬的老妇人为妻,能忍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宰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的等级有分很多种,一般文臣比武将的地位要高一些,许多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这些文臣提出来,宰相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能屈能伸才是重要之处,在唐朝的一位宰相尽然因为皇帝一句话取了年纪六旬的老妇为妻。纵观唐朝的历史,朝廷上出了很多的优秀宰相,比如说

  • 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的大将 为何就背叛了李世民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汗马功劳

    隋末唐初,有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叫做罗艺,他的父亲是隋朝的一个将军。在他的父亲的影响下,罗艺从小就学习功夫以及兵法。因此,罗艺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个擅于领兵作战的将军。在隋朝没落的时候,每个势力都占山为王。罗艺当时为隋朝效力,镇守涿郡,并且在当地有着了较高的威望。后来,由于隋朝末年,政府腐朽无能,罗艺投奔了

  • 第五讲 江山美人,千古英雄竞折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江山

    汉有飞燕舞轻盈,西子吴越相争艳。昭君出塞琵琶伴,貂蝉轻笑吕布亡。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却为英雄亡。强极一时的唐朝,曾有哪些女子沾染了笔墨,牵得后世读者梦里梦外欲睡难眠?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帝王男子背后的女人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太宗治理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

  • 王佐之才李靖:勇败萧铣威震岭南 挥兵江南击败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王佐之才遭逢李氏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父亲李诠,为隋赵郡守。青少年时期的李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体貌魁梧秀美,通史书,有文武才略,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要遇主逢时,必建功立业,以取富贵。”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李靖常与他谈论兵法,韩擒虎常赞不绝口地说:

  • 唐朝“排佛反佛”:佛教的地位在唐朝起起伏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

    唐朝虽然诗歌很发达,但统治者意识里却“重武轻文”,地方官员都委以军政大权,人权、财权、治权都在各藩镇,结果尾大不掉。玄宗时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重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

  • 唐宫秘史:武则天治国本领当了李世民生活秘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秘史

    武则天治国本领,武则天14岁入宫,到了26岁还是五品才人,当了李世民生活秘书12年。武则天不讨李世民喜欢,觉得她文化不够,她苦学文化2年。有文化,记录和起草公文也有可能。唐朝皇宫不养闲人,嫔妃们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内部竞争激烈,武则天也是兢兢业业工作。李世民很多治国方法,例如提拔大贵族以外的寒门官员

  • 李治为何娶武媚娘?一切都出自李世民事先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切都

    李世民临终,把武媚娘安排到感业寺为尼。感业寺是一座皇家寺庙,在未央宫附近,庙名是隋炀帝起的。隋炀帝自负文韬武略空前绝后,被自己一生创建的大业感动了,所以盖了一座庙夸夸自己,起名感业寺。李唐没有毁掉这座夸赞前朝功业的寺庙,但是意义却变了。感业的意思是,被先辈的创业艰难感动。所以李治来这里上香,就是缅怀

  • 朱温代唐:史称梁太祖,中国历史上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祖

    朱温唐昭宗李晔即位时,刚刚22岁,年轻有为,志向宏远。他喜欢读书写文章,尤其重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鉴于僖宗时朝廷软弱,国家多难,昭宗特别注意尊礼大臣,寻求治国之道,以便复兴王室,重整朝纲,号令天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昭宗越来越感到,他的这一愿望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昭宗没有力量控制藩镇。他即位之后

  • 唐太宗李世民用“美人计”套牢父亲夺皇位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位

    红潮导语:当天夜里,在两位美人的服侍下,李渊左拥右抱,醉卧晋阳宫。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方才醒来。恍惚之间,李渊鼻中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不由得揉开双眼,左右一瞧,竟有两个冰肌玉肤的裸体美人躺在身边,李渊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急忙穿上衣服,夺门而逃。隋朝义宁元年,即公元617年,

  • 《别样晚唐史》第二篇 转瞬消失的又一春_第五章 在细雨中呼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唐

    ——元和中兴始末冷雨,淅淅沥沥地,从深秋下到了初冬。整个大明宫都浸泡在白茫茫的水汽中。诗人告诉我们,“寒雨萧萧不可闻”。可我要为你讲述的晚唐,就从雨中的一扇雕窗说起。窗前,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小手托着腮帮,默默地听阶前雨落鸳鸯瓦。一声、两声、千百声……深宫岁月,好像才刚刚开始。小李纯(唐宪宗)当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