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是什么问题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暴发?

是什么问题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暴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611 更新时间:2024/1/8 22:42:03

“强汉、盛唐、富宋”是中国历史上三个盛极一时的朝代,其国力、GDP、科技都达到当时的世界第一,没有之一!但是,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盛唐,却发生了一场大动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那就是有名的“安史之乱”。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破长安,自立为帝,年号圣武,改国号大燕,俨然与唐王朝分庭抗礼。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多,历经三代皇帝,终于平定。

这一仗,唐王朝虽然险胜,但却使其元气大伤,并逐步造成了后来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严重的历史后果?在我看来,导致这场动乱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君主,二是时势。

唐玄宗的一生非常有戏剧性:他对唐朝的功太大——开元盛世;过也太大——安史之乱。开元年间的唐玄宗,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赶超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而天宝年间的唐玄宗,却与开元年间判若两人,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有些人将安史之乱归罪于一个女人——杨玉环。其实,“安史之乱”是唐王朝命中躲不过的大劫,杨玉环的出现只不过是加速了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时势。

有人分析:“李世民之所以没有象李隆基一样堕落,是因为他活得太短了;李隆基之所以没有象李世民一样伟大,是因为他活得太长了。”的确,李隆基在位时爆发安史之乱,杨玉环的出现并不是问题的根源,这个根源非常出人意料——老糊涂。实际上,历史上并不乏此类例子:乾隆帝英明神武,晚年却宠信奸臣和珅;汉武帝武功赫赫,晚年却好大喜功,迷信巫蛊……

总而言之,安史之乱的爆发,问题还是出在当政者身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应该记住历史的经验,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

标签: 安史之乱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狱是否真有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真有

    我们知道,李世民为一代明君,成就了大唐盛世,虽然在玄武门之变这个事上,李世民做的有点不近人情,可谓手段冷血,但是,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无论哪个朝代,帝位的争夺都是非常残酷的,话道,一将成则万骨枯,一个强者就是靠着无数人的牺牲而诞生的。在西游记里面写到,李世民错杀泾河龙王,曾死后返阳,也就是梦

  •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兵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兵变

    唐太宗李世民说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被逼的,赵匡胤笑了;宋太祖赵匡胤说“黄袍加身”是被逼的,曹丕笑了;魏文帝曹丕说接受汉帝禅让是被逼的,司马炎笑了;晋武帝司马炎说以晋代魏是被大臣们逼的,石敬瑭笑了;后晋高祖石敬瑭说给契丹人当“儿皇帝”是被逼的,张邦昌笑了;伪楚皇帝张邦昌说替金人统治中原是被逼的,刘协笑

  • 一家的男人竟然合用一妻:揭开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之谜

    《唐书》上有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李渊惧,欲杀此人,书生已杳然不知所踪。归家,二子诞,故起名"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李世民一家祖籍应在今河北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

  • 贵为一朝的宰相却娶了六旬的老妇人为妻,能忍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宰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的等级有分很多种,一般文臣比武将的地位要高一些,许多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这些文臣提出来,宰相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能屈能伸才是重要之处,在唐朝的一位宰相尽然因为皇帝一句话取了年纪六旬的老妇为妻。纵观唐朝的历史,朝廷上出了很多的优秀宰相,比如说

  • 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的大将 为何就背叛了李世民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汗马功劳

    隋末唐初,有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叫做罗艺,他的父亲是隋朝的一个将军。在他的父亲的影响下,罗艺从小就学习功夫以及兵法。因此,罗艺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个擅于领兵作战的将军。在隋朝没落的时候,每个势力都占山为王。罗艺当时为隋朝效力,镇守涿郡,并且在当地有着了较高的威望。后来,由于隋朝末年,政府腐朽无能,罗艺投奔了

  • 第五讲 江山美人,千古英雄竞折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江山

    汉有飞燕舞轻盈,西子吴越相争艳。昭君出塞琵琶伴,貂蝉轻笑吕布亡。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却为英雄亡。强极一时的唐朝,曾有哪些女子沾染了笔墨,牵得后世读者梦里梦外欲睡难眠?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帝王男子背后的女人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太宗治理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

  • 王佐之才李靖:勇败萧铣威震岭南 挥兵江南击败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王佐之才遭逢李氏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父亲李诠,为隋赵郡守。青少年时期的李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体貌魁梧秀美,通史书,有文武才略,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要遇主逢时,必建功立业,以取富贵。”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李靖常与他谈论兵法,韩擒虎常赞不绝口地说:

  • 唐朝“排佛反佛”:佛教的地位在唐朝起起伏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

    唐朝虽然诗歌很发达,但统治者意识里却“重武轻文”,地方官员都委以军政大权,人权、财权、治权都在各藩镇,结果尾大不掉。玄宗时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重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

  • 唐宫秘史:武则天治国本领当了李世民生活秘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秘史

    武则天治国本领,武则天14岁入宫,到了26岁还是五品才人,当了李世民生活秘书12年。武则天不讨李世民喜欢,觉得她文化不够,她苦学文化2年。有文化,记录和起草公文也有可能。唐朝皇宫不养闲人,嫔妃们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内部竞争激烈,武则天也是兢兢业业工作。李世民很多治国方法,例如提拔大贵族以外的寒门官员

  • 李治为何娶武媚娘?一切都出自李世民事先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切都

    李世民临终,把武媚娘安排到感业寺为尼。感业寺是一座皇家寺庙,在未央宫附近,庙名是隋炀帝起的。隋炀帝自负文韬武略空前绝后,被自己一生创建的大业感动了,所以盖了一座庙夸夸自己,起名感业寺。李唐没有毁掉这座夸赞前朝功业的寺庙,但是意义却变了。感业的意思是,被先辈的创业艰难感动。所以李治来这里上香,就是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