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兵变”?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兵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92 更新时间:2024/1/3 7:33:40

唐太宗李世民说发动“玄武门兵变”是被逼的,赵匡胤笑了;宋太祖赵匡胤说“黄袍加身”是被逼的,曹丕笑了;魏文帝曹丕说接受汉帝禅让是被逼的,司马炎笑了;晋武帝司马炎说以晋代魏是被大臣们逼的,石敬瑭笑了;后晋高祖石敬瑭说给契丹人当“儿皇帝”是被逼的,张邦昌笑了;伪楚皇帝张邦昌说替金人统治中原是被逼的,刘协笑了;汉献帝刘协说当傀儡皇帝是被逼的,石弘笑了,不过他哭得更难看。

在古代,皇帝乃王朝最高首脑,一国之主,有志向、有抱负的人无不为之折腰,为之倾倒,即使这个位置是傀儡,是象征。虽说当傀儡有较大风险,搞不好就会被废,甚至被杀,但由于其身在明处,权臣尚不会轻易动粗,除非触痛权臣的既有利益。所以,明知是玩偶,是符号,只要有机会上位,多数人内心还是愿意的,但也有极个别的例外。后赵第二任皇帝石弘就不想当这个傀儡,他是被权臣掐着脖子逼着就范的。

石弘(314年—335年),字大雅,羯族人,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次子。石勒最初没有姓氏,单名一个“訇”字,从戎后,其上司清河人汲桑“命勒以石为姓,勒为名焉”,石勒才有了姓名。石弘生于汉地,受中原文化影响,“幼有孝行,以恭谦自守,受经于杜嘏,诵律于续咸”(《晋书》),仁孝恭谦,精通经律。因当时天下不太平,石勒又让他学习兵法和武功,意在将其培养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

东晋太兴二年(319年),石勒自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因长子石兴已死,故立次子石弘为世子。后赵太和三年(330年)二月,石勒称天王,立石弘为太子、大单于。石弘当上太子后,不留心政治,而是更加热衷文学,喜欢亲近儒士,“虚襟爱士,好为文咏,其所亲昵,莫非儒素”(《晋书》),大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石勒也觉得石弘沉静有加,威武不足,不像将门之后。

当时,石勒的侄子(一说从弟)石虎因战功卓着,自认为是“成大赵之业者”(《晋书》)而只被封为中山王、尚书令,而石弘却坐享其成,故内心非常不满。当着石勒的面,石虎恭敬乖顺,但“自陛下之外,视之蔑如”,除了石勒,石虎视朝中文武大臣如同草芥,连太子石弘也不放在眼里,甚至扬言“待主上晏驾之后,不足复留种也”(《资治通鉴》),等石勒一死,他就要对石弘动手,气焰非常嚣张。

鉴于石虎跋扈,大臣程遐、徐光建议石勒“宜早除之,以便大计”,但石勒对石虎却非常信任。在石勒看来,石虎追随自己多年,忠诚可靠,屡建奇功;再者,天下未平,战事不断,外敌虎视,而“大雅冲幼,宜任强辅”,石弘年纪还小,正需要石虎这样的刚猛之人来辅政。即便如此,石勒还是不放心,故让石弘提早参与朝政大事,“渐夺中山威权”(《晋书》),希望他在政治上树立权信,在威望上盖过石虎。

对于石虎,石弘是非常了解的。石虎为人雄暴霸气,武功高强,杀戮太重,“至于降城陷垒,不复断别善恶,坑斩士女,鲜有遗类”,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再者,石虎多奸多诈,见利忘义,且“父子爵位之重,势倾王室”(《晋书》),早有不臣之心,早就对占据储君之位的石弘虎视眈眈。有石勒压制,石虎还算老实,还能摆正位置,一旦石勒离世,石虎必会发飙。届时,石弘自知绝不是石虎的对手。

石弘希望父亲多活几年,以寻求庇护,但石勒还是于后赵建平四年(333年)七月去世。石勒病重时,石虎已经按捺不住,有所行动,“勒寝疾,中山王虎入侍禁中,矫诏,群臣亲戚皆不得入;疾之增损,外无知者”(《资治通鉴》),并秘密派儿子石邃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在广阿(今河北隆东)一带游戈,随时准备组织武装行动。石勒死后,石虎旋即控制京城内外,石弘六神无主,生怕遭到石虎父子的毒手,故不敢露面。

没敢离开太子宫,更没敢顺理成章地以太子身份即位,此时的石弘从内心里实在是不想也不敢当这个皇帝。石弘不出头,石虎只有动粗,遂用武力劫持石弘入殿临朝。对此,《晋书》载“及勒死,季龙(石虎)执弘使临轩”,《资治通鉴》载“勒卒,中山王虎劫太子弘使临轩”。按说文解字,执,捕罪人也;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或以力止去。无论是“执”还是“劫”,都能想象出当时石虎逼迫石弘即位的一幕。

按理说,石虎如果当时索性杀掉或废掉石弘后自立为帝,一步到位也决非难事,但石虎并没那么做。笔者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石勒虽死,余威尚在,石虎不敢轻易造次;其二,石虎冷血,朝中反对势力不少,贸然行动,他心有顾忌;其三,石勒临终前曾再三嘱咐石虎“宜深思周、霍,勿为将来口实”(《资治通鉴》),应当深深追思周公霍光,像他们那样竭力辅佐幼主,石虎不想因为不忠给后人留下口实。

把石弘摁在龙椅上后,石虎干了两件事,一是派人将程遐、徐光收捕,交付廷尉治罪;二是让儿子石邃带兵入宫宿卫。一看这阵势,文武大臣纷纷逃散。石弘非常恐惧,自言软弱无能,表示让位于石虎,石虎不同意,石弘哭得泪流满面坚决辞让,石虎仍不同意,并狠狠地教育了他一番,“遂……逼立之,改年曰延熙”(《晋书》)。石弘即位后,封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后赵的军政大权完全操控在石虎手中,石弘成为傀儡。

石虎掌权后,旋即将程遐、徐光二位辅政大臣诛杀,并削减了石勒妻刘氏的待遇。刘太后与儿子石堪密谋除掉石虎,因事机不密,石堪被石虎活活烤死,刘太后被弑。不久,石生、石朗起兵讨伐石虎,被镇压后被石虎用酷刑处死。石弘赖以牵制石虎的势力全部覆亡,处境岌岌可危。在位期间,石弘目睹了石虎的血腥,终日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延熙二年(334年)十月,石弘亲携皇帝印玺到魏王宫,哭着请求将皇位禅让给石虎,石虎仍不答应。

石虎不是不想当皇帝,而是不愿意接受石弘的禅让。石虎认为,石弘“昏昧愚暗,处丧无礼,不可以君临万国,奉承宗庙,便当废之”(《十六国春秋》),一个根本不配当皇帝的人还谈什么禅让,应该直接废掉。当年十一月,石虎将石弘赶下皇位,废为海阳王。石弘被废后,安步就车,容色自若,对群臣说:“不堪纂承大统,顾惭群后,此亦天命去矣,又何言!”《(晋书)》。意思是说,我才能低劣,不配当这个皇帝,真是愧对大家了,天命如此,我没什么可说的。

没有丝毫沮丧,而是如释重负,一身轻松,一代帝王这般淡然离宫。当时,文武百官莫不流涕,妃嫔宫女莫不恸哭,纷纷为石弘的命运担忧。

废黜石弘后,石虎自立为天王,并幽禁石弘及其生母等人。建武元年(335年)正月,已经坐稳天下的石虎将石弘及其生母杀害,并将毒手伸向了石弘的诸位弟弟,“乃杀大雅及其母程氏,并大雅诸弟”(《魏书》)。时年,石弘二十二岁。牛不喝水强摁头,石弘被逼即位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饱尝了屈辱、恐惧和折磨,欲让不能,欲退无路,生不如死,但最终还是逃不出被废杀的命运。政治斗争,历来就分明写着残酷二字。

标签: 兵变

更多文章

  • 一家的男人竟然合用一妻:揭开李世民身世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之谜

    《唐书》上有一个关于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渊二子即将诞生之时,李渊路遇一书生为其看相,书生惊呼:"李渊贵人也,其子也贵,有济世安民之大任。"李渊惧,欲杀此人,书生已杳然不知所踪。归家,二子诞,故起名"世民",取"济世安民"之意。李世民一家祖籍应在今河北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

  • 贵为一朝的宰相却娶了六旬的老妇人为妻,能忍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宰相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官员的等级有分很多种,一般文臣比武将的地位要高一些,许多国家的政策都是以这些文臣提出来,宰相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这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能屈能伸才是重要之处,在唐朝的一位宰相尽然因为皇帝一句话取了年纪六旬的老妇为妻。纵观唐朝的历史,朝廷上出了很多的优秀宰相,比如说

  • 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的大将 为何就背叛了李世民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汗马功劳

    隋末唐初,有位骁勇善战的将领叫做罗艺,他的父亲是隋朝的一个将军。在他的父亲的影响下,罗艺从小就学习功夫以及兵法。因此,罗艺长大后也成为了一个擅于领兵作战的将军。在隋朝没落的时候,每个势力都占山为王。罗艺当时为隋朝效力,镇守涿郡,并且在当地有着了较高的威望。后来,由于隋朝末年,政府腐朽无能,罗艺投奔了

  • 第五讲 江山美人,千古英雄竞折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江山

    汉有飞燕舞轻盈,西子吴越相争艳。昭君出塞琵琶伴,貂蝉轻笑吕布亡。英雄难过美人关,美人却为英雄亡。强极一时的唐朝,曾有哪些女子沾染了笔墨,牵得后世读者梦里梦外欲睡难眠?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帝王男子背后的女人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太宗治理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

  • 王佐之才李靖:勇败萧铣威震岭南 挥兵江南击败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王佐之才遭逢李氏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父亲李诠,为隋赵郡守。青少年时期的李靖,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体貌魁梧秀美,通史书,有文武才略,曾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要遇主逢时,必建功立业,以取富贵。”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李靖常与他谈论兵法,韩擒虎常赞不绝口地说:

  • 唐朝“排佛反佛”:佛教的地位在唐朝起起伏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

    唐朝虽然诗歌很发达,但统治者意识里却“重武轻文”,地方官员都委以军政大权,人权、财权、治权都在各藩镇,结果尾大不掉。玄宗时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由中央派重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

  • 唐宫秘史:武则天治国本领当了李世民生活秘书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秘史

    武则天治国本领,武则天14岁入宫,到了26岁还是五品才人,当了李世民生活秘书12年。武则天不讨李世民喜欢,觉得她文化不够,她苦学文化2年。有文化,记录和起草公文也有可能。唐朝皇宫不养闲人,嫔妃们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内部竞争激烈,武则天也是兢兢业业工作。李世民很多治国方法,例如提拔大贵族以外的寒门官员

  • 李治为何娶武媚娘?一切都出自李世民事先安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切都

    李世民临终,把武媚娘安排到感业寺为尼。感业寺是一座皇家寺庙,在未央宫附近,庙名是隋炀帝起的。隋炀帝自负文韬武略空前绝后,被自己一生创建的大业感动了,所以盖了一座庙夸夸自己,起名感业寺。李唐没有毁掉这座夸赞前朝功业的寺庙,但是意义却变了。感业的意思是,被先辈的创业艰难感动。所以李治来这里上香,就是缅怀

  • 朱温代唐:史称梁太祖,中国历史上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祖

    朱温唐昭宗李晔即位时,刚刚22岁,年轻有为,志向宏远。他喜欢读书写文章,尤其重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鉴于僖宗时朝廷软弱,国家多难,昭宗特别注意尊礼大臣,寻求治国之道,以便复兴王室,重整朝纲,号令天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昭宗越来越感到,他的这一愿望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昭宗没有力量控制藩镇。他即位之后

  • 唐太宗李世民用“美人计”套牢父亲夺皇位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位

    红潮导语:当天夜里,在两位美人的服侍下,李渊左拥右抱,醉卧晋阳宫。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方才醒来。恍惚之间,李渊鼻中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不由得揉开双眼,左右一瞧,竟有两个冰肌玉肤的裸体美人躺在身边,李渊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急忙穿上衣服,夺门而逃。隋朝义宁元年,即公元6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