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今猜想:三国历史上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如何

古今猜想:三国历史上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14 更新时间:2024/1/15 2:59:49

古今猜想:三国历史上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大败,两个女儿被俘,自己都差点成了曹操的阶下囚,因关张赵奋力保卫,得以退兵到夏口,和江夏太守刘表的长子刘琦互为犄角。当时情况,夏口只有关羽的一万水军,这支部队算是刘备军团的最后力量,另外,就是江夏太守刘琦手上,约摸有一万人马。刘琦为自身利益考虑,自然会和刘备结为统一战线,因此,可以说,当时,在夏口和江夏的刘备军团,最多只有两万人马。而曹操则是气势汹汹,指挥二十余万人马,一弹未发,就踏平荆州,两万对二十万,结局可想而知。难怪刘备会对鲁肃说:“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这自然不是刘备的真心话,然而,如果曹军真的步步紧逼,往夏口而来,刘备为了保命,向南遁逃,也是无奈之举。结果孙权这个晚辈是个宁为凤头,不为牛后的人物,铁了心要和曹阿瞒开战,阿瞒的“与将军会猎于江夏”的企图破灭。

曹操败回北方后,原荆州约十万兵马,瞬间陷入群龙无首之地,此时,孙刘要做的事,就是接收部队,整编部队。然而,由于诸葛亮在荆州的谙熟,加上刘备在荆州十年,广结人缘,荆州各派势力定然愿在刘备麾下接受驱使。事实上,连孙权最终都不得不退出江陵,让刘备在前线帮他挡着曹军。赤壁之战前,原本最狼狈的刘备,赤壁之战后,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扣除曹仁还占据的襄阳和樊城,刘备的军马估计从两万迅速扩至六到八万。这样的军事力量,使得刘备可以在两年后,211年,就可率兵近三万入蜀。当时,刘备对是否能顺利夺取益州持怀疑态度,所以,他最为倚重的心腹,诸葛,关,张,赵等中坚力量都留在了荆州。而只带着庞统,法正,黄忠,魏延等甫加入集团的新生力量入蜀。结果入蜀不过一年,刘备就尝到甜头,两年,战果神速,攻城掠地,如履平地。原先带来的三万人马,用来守城都已经捉襟见肘,刘备急召荆州骨干力量来援。

诸葛亮,张飞,赵云此时带着约两三万人马,兵分两路,溯江而上,进入蜀地,而荆州重任,就落在关羽身上,此时,关羽手上约有三万人马。从213年,到219年,这六年的时间里,关羽做为蜀汉的一方大员,在荆州,北防曹操,南拒孙权,其实,也是颇费心思的。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阵斩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曹操心灰意冷,无心争夺汉中。刘备顺利进位汉中王。当此时,天下形势与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已经映衬的分毫不差。打铁要趁热,汉中王若继续挥军北进,锋芒可直逼长安;关羽此时出兵襄樊,从战略上考虑,并无过错。让曹魏两线作战,腹背受敌,则北方形势必然有变。

我估摸,219年,关羽手上约有六万人马,关羽进攻曹仁驻守的樊城,动用了约三万兵力,因为樊城约摸只有数千守兵。因此,曹操急调于禁率七军援救,估计也有三万余人。结果,碰上夏天,汉水暴涨,把于禁的七军淹没。于禁完败,关羽信心更足,马上抽调江陵守军,北上支援自己,开始同时攻击襄阳和樊城。正是此时,吕蒙和陆逊在关羽的后方发动了突袭,吕蒙白衣渡江,直逼江陵城下,陆逊沿江而上,突袭各蜀汉据点,断关羽入蜀通道。公安的士仁不战而降,江陵的刘备小舅子糜芳本来还想打一打,一看,城中精锐都被关羽调前线去了,只剩老弱残兵,怎么打?左思右想,为了保命,也开城降了。

糜芳这一降,将关羽从天堂瞬息打入地狱,当时,事实上,关羽西退蜀地和南还江陵都已是死路,不过,形势变化太快,关羽听到江陵失陷,下意识提兵撤樊城之围,准备全力夺回江陵,并无过错。关羽这一手,其实还为曹魏的下一步行动明确了方向。曹操知道关羽南退后,并没有让徐晃和曹仁随后追击,目的就是要隔岸观火,让关羽和孙权去拼个你死我活。从樊城到麦城,不过三五天的路程。关羽到麦城时,军心已经涣散,部队散去大半,从史料看,他确实是派人到上庸求救,上庸到麦城,不说路途遥远,两者之间,正是魏国的防地,你说徐晃和曹仁能让你刘封孟达从容的穿过自己的防线,去援救关羽?关羽等不来救兵,要设法突围,也是人之常情,向南回江陵已经不可能,向东过汉水,都已是吴国的防地,向北是魏国的防地,向西退入四川,仿佛是唯一的选择。

但是关羽在麦城呆了半个来月,不可能不知道,入川的通道都已被孙吴控制,若向西撤,绝对是自投罗网。然而,关羽还是做出了最坏的选择,向西突围,主动进入孙吴的包围圈,也许,关羽认为自己武功独步天下,当年万军丛中,取河北袁绍上将颜良首级,如探囊取物;东吴一群鼠辈,又如何能挡住我关公坐下赤兔马,手中偃月刀?只是,关羽可能忘记了,自己已经59岁了,已经步入花甲之年,如何能像20年前青壮年时期的如日中天。其实,我个人认为,关羽在麦城突围后,东西南都是死地,然而,向北却是生地,活路。或曰:北有曹仁驻军,又有徐晃大批援军,关羽若向北,一样是曹魏囊中之物。这里,我有两个假设:

1、关羽南撤之时,曹魏人马已经接到不追击命令,那曹魏的部队,必然心存懈怠,在防线上会有疏漏,既然有人能够突破曹魏防线,到上庸求援,关羽若筹划周密,在麦城虚张声势,而自己及关平则化妆出城,接近曹魏防区时,趁夜急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穿过曹魏防线,向上庸奔走,入上庸后,再从水路,直抵汉中,转到成都,安全过关。这种假设,也未必说是不可能。春秋时期的吴子胥,就是一夜白头,顺利过了把守严密的昭关。

2、当然,我们必须清楚,现实没有想像的简单,很有可能,关羽北向上庸,在穿过曹魏防线时,会遭到魏军重重围困,力战被擒。

那我认为,关羽也不会命丧魏将之手,为什么,关羽和东吴诸将没有交情,况且关羽来自中原,东吴那时算是边陲远镇,关羽连东吴之主孙权都看不起,怎么看得起孙权下面的诸将,因此,东吴诸将如吕蒙,陆逊,潘璋等,对关羽也只有仇视,一旦抓到,你关羽不降,他们就杀,一点也不必顾及谁谁谁的情面。落在曹魏的手中则不同,个人认为,以关羽的脾气,不论落在东吴还是落在曹魏手中,关羽都是不会降的。那关羽要是就不降,曹魏诸将会不会盛怒之下杀了关羽?我看不会。首先,关羽在曹魏阵营里人头熟的很,那个徐晃,张辽等人还是关羽的老乡,而且这些人常常惺惺相惜。要让徐晃下重手杀关羽,我个人认为他不太下得了手,至于曹仁答应不答应,曹仁是听曹操的,曹操能杀关羽吗?要杀,二十年前就杀了。我估摸曹操会将关羽软禁在许昌,好像蒋介石将张学良软禁一样。当年,刘皇叔和曹丞相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后园,将成为关羽栖身地。

虽然,关羽不可能再在沙场纵横捭阖,但是,在后园青梅煮酒,和徐晃,张辽等同乡议论时事,商讨兵法阵法,对一个年届六旬的老人来说,岂不快哉!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将成为一个“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贻养天年。若是这个结局,也许,张益德也不会每日酗酒,鞭打兵士,终于身死小人之手;也许,刘皇叔也不会惊怒之下,倾蜀汉全国精锐,东向伐吴,也就不会有七百里连营火烧的惨烈收结。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当刘皇叔声嘶力竭的吼出:“联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时,刘,关,张三兄弟用自己的鲜血悍卫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中国式兄弟情义。“上庸之路虽可行,吾不往矣!”――关云长。

标签: 古今

更多文章

  • 孙权64时33岁太子孙登去世 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

    孙权64时33岁太子孙登去世揭开东吴大乱的序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公元241年,对于步入60岁的孙权来说,是极为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长子孙登死了,才33岁。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已伤心欲绝。而孙登又是他耗尽大量心血培养的接班人,寄托了无限的希望。他的死如同一把尖刀刺过孙权胸膛,痛

  • 震撼:历史名将吕布被杀全都是因为刘备的私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是因为

    震撼:历史名将吕布被杀全都是因为刘备的私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图割据一方,作一个诸侯罢了。例如,他答琅e相萧建的一封信颇能说明其抱负。“(吕)布与(萧)建书曰:‘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布杀卓,来诣关东,欲求兵西迎大驾,光复洛京,诸将自还相攻,莫肯念国。……莒与下邳相去不远

  • 诸葛亮老婆为何要发明新娘子的红盖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新娘子

    诸葛亮老婆为何要发明新娘子的红盖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如今,我们只知道新娘子结婚的时候,头上有红盖头,但却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个。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发明新娘子红盖头的黄月英。黄月英是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三国时期荆州沔南白水(今湖北襄阳)人。因为从小就很好学,熟读兵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韬

  •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人是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取得益州之后,法正作为首功之臣,受到刘备无上尊崇。可是法正不知节制,竟然擅自杀害自己的私仇,引起官场轰动。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当时益州的大局是稳定人心,让刘备的统治迅速稳固下来。法正的行为看似是破坏和益州的和谐氛围,

  •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郭嘉念道:袁绍十败、明公十胜如下:‘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

  •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霸王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

  •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国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所擒后被杀,荆州落入东吴手中,后张飞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张达杀死后投降东吴,此时,刘备执意举兵伐吴,诸葛亮和赵云都力劝刘备,后来伐吴失败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更是让很多人后悔当时的决定,为什么刘备一定要伐吴而不

  • 水镜荐诸葛亮与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

    水镜荐诸葛亮与刘备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有一次,他摸摸自己的大腿,心里有了感触,流下了眼泪。刘表发现了,就问他

  • 解密: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杀

    解密: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高顺和张辽都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大将,都曾经在吕布手下领军打仗,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出色呢?在个人勇武、领兵等方面谁更厉害呢?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呢?高顺和张辽都曾经是吕布手下的大将,但是吕布战败之后,高顺不降英勇赴死成全了自己的气节,而张辽

  • 揭秘三国时期铜雀台之谜 曹操真的它金屋藏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屋藏娇

    揭秘三国时期铜雀台之谜曹操真的它金屋藏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到底是为什么建造铜雀台的呢?公元810年,唐朝诗人杜牧与友人在黄州赤壁游玩时以赤壁为题做了一首诗《赤壁》绝句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说,如果将当年沉沙的战戟重新磨洗,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