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43 更新时间:2024/1/10 4:43:32

法正擅杀已经投降的愁人是刘备批准的?还是诸葛亮默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取得益州之后,法正作为首功之臣,受到刘备无上尊崇。可是法正不知节制,竟然擅自杀害自己的私仇,引起官场轰动。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当时益州的大局是稳定人心,让刘备的统治迅速稳固下来。法正的行为看似是破坏和益州的和谐氛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推进刘备的统治。也就是说,法正擅杀很可能是刘备批准,诸葛亮默许,法正出面的一场政治阴谋。

为何怎么说?

在刘备取得益州之后,史书上没有写法正到底打击甚至杀害了哪些人,只是讲到那些人曾经毁伤法正。法正本是益州中下级官员,在刘璋手下混得很不好,只有益州别驾张松和法正比较谈得来,于是二人联手向刘备献策,阴谋夺取益州。当刘备取得益州之后,法正得势,他会打击那些人呢?一是他在担任基层干部的时候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二是在大家知道法正已经背叛了刘璋,做了奸细的时候,嘲笑、讽刺、甚至向刘璋献计斩杀法正的人。第一种人都是小人物,既然因为法正不得志而看不起法正,自然也会因为法正得志而追随、吹捧法正。很可能当初说话最恶毒的人会变成现在说话最谄媚的人。

但是第二种人就不那么简单了。他们属于坚定的反刘派,对于刘备入川,很多官员很早就曾经公开表示反对。当刘璋明白过来的时候,也斩杀了法正的恩人兼朋友张松,刘璋对于益州第二号汉奸法正自然也是欲除之而后快。这些人在刘备夺权之后,有的人选择了归顺,虽然归顺的态度可能会扭扭捏捏一些,但毕竟是归顺了,可还是有一些人会顽抗到底。这些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或许是他们的名气不够大,或许是他们的名字被刘备人为掩埋,但肯定会有这么一批人。

古来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就算是关系再融洽,也很难交心,彼此地位不同,利益不同。可是法正却说对待许靖不妨敬重,敬重的目的不过是以眩远近,话说的这么直接,可见二人关系非常不一般。

刘备采纳了法正的建议,在任命自己的属官的时候,许靖以益州老臣的身份名列第一。

刘备对待围而后降的许靖尚且如此鄙视,对待那些一心追随刘璋的死忠分子会如何呢?答案估计只有一个,毫不留情的斩杀。

可是,仁德之君刘备不能出面,贤明睿智的诸葛亮不会出面,算来算去,法正是做刽子手的最好人选。

于是法正杀了自己的仇人,大家议论纷纷,但是矛头都指向法正,把法正的行为看成是他个人横行不法。可是刘备却任命这位擅杀私仇的法正为尚书令,和诸葛亮一起打理益州政。若非法正为了刘备冲锋陷阵怎能如此?

法正斩杀的不但是法正的私仇,更是阻挡刘备入川的敌对势力。一个政治家,允许文人们有点个性,有点出格,但是绝对不允许在政治路线上和自己对着干。这一点,刘备如此,曹操也如此。只是相对而言,曹操做在明处,而刘备做在暗处,借法正的手斩杀。

法正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好,对于诸葛亮在蜀中严格执法,法正也公开表示异议,不过彼此之间还算尊重。我看并非是什么相互理解,更不是什么惺惺相惜,或许有些像两个刺猬,有时候彼此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标签: 人是

更多文章

  •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郭嘉念道:袁绍十败、明公十胜如下:‘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

  •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霸王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

  •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国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所擒后被杀,荆州落入东吴手中,后张飞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张达杀死后投降东吴,此时,刘备执意举兵伐吴,诸葛亮和赵云都力劝刘备,后来伐吴失败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更是让很多人后悔当时的决定,为什么刘备一定要伐吴而不

  • 水镜荐诸葛亮与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

    水镜荐诸葛亮与刘备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有一次,他摸摸自己的大腿,心里有了感触,流下了眼泪。刘表发现了,就问他

  • 解密: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杀

    解密: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高顺和张辽都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大将,都曾经在吕布手下领军打仗,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出色呢?在个人勇武、领兵等方面谁更厉害呢?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呢?高顺和张辽都曾经是吕布手下的大将,但是吕布战败之后,高顺不降英勇赴死成全了自己的气节,而张辽

  • 揭秘三国时期铜雀台之谜 曹操真的它金屋藏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屋藏娇

    揭秘三国时期铜雀台之谜曹操真的它金屋藏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到底是为什么建造铜雀台的呢?公元810年,唐朝诗人杜牧与友人在黄州赤壁游玩时以赤壁为题做了一首诗《赤壁》绝句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说,如果将当年沉沙的战戟重新磨洗,也许

  • 袁准所记“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三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权能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袁子》曰:“张子布荐诸葛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袁子》,晋初袁准撰。“准,字孝尼。以儒学知名,注《丧服经》,官至给事中。”①袁准即为名儒,其必学识渊博,具有严谨的治学学风。从这点出发,袁准所记“张子布荐

  • 晋文帝司马昭简介 灭蜀汉,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

    晋文帝司马昭简介灭蜀汉,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帝曹髦,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

  • 刘备为什么两次都成功地说服了袁绍而死里逃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地说

    刘备为什么两次都成功地说服了袁绍而死里逃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关张三兄弟被曹操打散之后,各奔东西。关羽在下邳投降了曹操,张飞在芒砀山落草为寇,而刘备则去投奔袁绍。在此期间,?羽帮助曹操先后斩杀了袁绍的两员大将颜良、文丑,从而给寄人篱下的刘备带来了两次灭顶之灾。但刘备两次都成功地说服了袁绍

  • 公元263年 刘禅降魏,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

    公元263年刘禅降魏,蜀汉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十一月,邓艾带军从小道突至成都城下,蜀国毫无防备,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共历二帝43年(221-263)。当邓艾兵临成都,蜀君臣见魏军犹如天降,惊惶失措。后主刘禅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主投降魏国,群臣大多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