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3/12/24 17:38:30

十胜袁绍:郭嘉为何断言曹操劣势下却必胜袁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郭嘉念道:袁绍十败、明公十胜如下:‘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用以击败绍无难也。

一份又一份军情急报连同讨曹檄文送进相府。

曹操这两日又患头风病。曹丕和白芍在大堂值守。台案上堆满了各处送来的讨曹檄文。白芍对曹丕说道:是否禀报丞相?曹丕说:父亲前些日犯头风病,吃了吉平太医的药好了。昨日又犯,今日躺下说,除皇上召见与军情急报,均勿打扰。白芍说:这还不算军情急报吗?曹丕点头说:算,只不过这个消息太恶,父亲正病,报给他是否妥当?白芍说:不妨。

曹丕点头,拿起一份讨曹檄文,卷在手中而去。

曹操正躺在榻上迷糊,听到曹丕进来的声音,问:何事打扰?曹丕说:有一军情急报不得不报。曹操闭着眼问:哪里来的?曹丕说:四面八方。曹操说:如此多事。什么军情?曹丕犹豫了一下,说道:袁绍发出的讨曹檄文。曹操仍没睁眼:这又如何?曹丕说:先是在袁绍占据的诸州郡遍布张挂,而后各州郡都出现。再后,从北东南西四面逼近许都。大前日,离许都百里外路口已见。前日,离许都五十里路口已见张挂。今日,离许都二三十里外的路口也出现此檄文。曹操闭着眼说:怎么没挂到许都城门上来,为何不挂到我相府门口?曹丕说不上话来。曹操睁开了眼:能挂到许都四周二十里处,还不是其细作来到我家门口了?各路防卫如此疏漏,该查则查。

曹操问:檄文写得如何?曹丕说:蛊惑煽动人心,无所不用其极。曹操倦怠地说:念念。曹丕说:太长。曹操不耐烦地说:拣下嘴狠的话念。曹丕展开布告一般大的檄文,从上往下边看边说:这一开始,先把父亲的出身、来历糟蹋了一番。曹操又闭上眼,爱搭不理地插话道:不如他袁绍四世三公、出身富贵。曹丕接着往下看:又接着,把父亲这些年贬的、杀的人罗列一番。曹操依然闭着眼插话道:往下要贬要杀的还多呢。他袁绍可能也在此列。曹丕接着往下看,说道:这句话稍有点概括:‘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枭雄。’曹操依然闭着眼淡然说道:老生常谈,这样的话这些年多了去了。

曹丕接着说道:往下,袁绍吹嘘他这次出兵讨曹了:‘今乃屯据敖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若举炎火以x飞蓬,覆沧海以沃咸浚有何不灭者哉?’曹操微微睁开眼,评论道:前面罗列我的罪行,无非说他直我曲,他占着理;后面无非是讲他强我弱,他占着势。

曹丕往下看着说:这一段比较毒:‘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杨之余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疮痍,人为仇敌。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曹操点头道:这段言之有物。照他这么一说,我的部队皆为乌合之众:思乡的思乡,盼北归的盼北归,互相猜忌的互相猜忌,不得不苟且偷安的只是苟且偷安。上上下下危机四伏。略有一两分煽动性。

曹丕又往下念道:‘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现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曹操眼睛睁大了:这段话听着有精神了,我身上也开始发汗了。他那里‘幽、并、青、冀四州并进’,都出兵了。建忠将军不过是指张绣,此话乃说荆州刘表和张绣也会勒兵相助他。这样有袁绍,有刘备,有张绣,有刘表,是真是假有那么点阵势。

曹丕说道:最后这段悬赏呢:‘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曹操一听坐起来了,说道:几日来头痛想发汗,发不出来,这一下汗出来了。悬赏要我的脑袋,赏钱五千万。我前些日下令征徐州攻刘备,悬赏五百万要刘备的脑袋,看来我的头比刘备贵十倍。这个赏钱还可以,不算低。若我要悬赏袁绍的脑袋,或许也就是刘备那个价钱,五百万上下。

说到这里,曹操起身下榻,说道:此檄文何人所做?

曹丕说:听说是陈琳之笔。曹操笑了:有文事者,必得以武略济之。陈琳文事虽佳,但袁绍武略不足实有遗憾啊。好,通知文武要员,商议迎敌!

曹操又抖起精神,在相府厅堂召集文武要员数十人商会。除了郭嘉、荀攸、曹丕、李典、许褚、张辽等人外,这次又增加了孔融与刚从袁术处投诚来的杨刚。

曹操一指台案上堆放的檄文说道:声讨我的檄文你们可能都看见了。袁绍出兵四十万,分几路来攻打许都,你们大概也都知道了。听说他商议出兵时,大殿里召集文武官员就一二百人,超过许都朝会人数。袁绍讲排场啊!总之,这次孤惹了袁绍、刘备,算是把仗约下了。但临开打,孤还是多少有些迟疑。孤是主意大的人,若拿定主意,众说纷纭不为所动。但孤又是主意小的人,汝等任何人反对我的意见,只要有理,孤脸上都挂得住。让刘备领兵去徐州实是孤错了,对刘备确如你们所说,想当然,看走眼了。今日该如何迎战,请诸君大胆陈言。与过去不同,中丞御史孔融和这位曾经是袁术密使的杨刚今日也加盟了,都是赤胆忠心之人,都直言不妨。

孔融跃跃欲试。曹操看出来了:孔融初来乍到就要抢先发言,请吧。

孔融出列,说道:都知道曹丞相麾下人才济济,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融今日承蒙丞相信任加入此决策。但首先发言,恐让丞相不悦,融以为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就这一句话,完了。荀攸立刻出列道:袁绍手下无可用之人,何必与其议和?孔融争辩道:袁绍地广兵强,其部下如郭图、许攸、审配,所谓三大军师皆智谋之士,奋武将军沮授、别驾田丰皆忠臣也,颜良、文丑二位虎将勇冠三军,其余名将不可胜数,不可谓手下无可用之人。荀攸一笑:袁绍兵多而不整,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沮授、田丰虽忠心耿耿言出有理,然袁绍未必采纳。这几个决策人物彼此势不相容,必生内变。至于颜良、文丑之流,不过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碌碌无为之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孔融一时语塞。曹操哈哈一笑。

曹丕接着说道:据情报,这次袁绍战前会议上,奋武将军沮授曾建言‘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提出要献捷许都;将袁绍征服公孙瓒的捷报送至朝廷,向天子献战俘,献战利品,在演兵场操练凯旋仪仗,接受天子检阅。他估计父亲绝不会同意。曹操说:肯定不能同意他来这里耀武扬威。曹丕接着说道:第二步,他就以父亲阻拦其朝见天子为由,进兵黎阳,屯边对我施加压力,经营战争准备。第三步,则选多路精骑,东西袭击我方,使我首尾难顾、疲于招架,折腾三年,使我方坐而待毙。曹操思忖道:这一招确有些狠毒,不好对付。

杨刚接着说道:启禀丞相,袁绍那里有我的内线,也是从袁术这边过去的。他得到的消息,沮授的提议被袁绍否决。当殿一二百文武官员看袁绍喜怒行事,都站到了主张当即出兵一边,只剩沮授和别驾田丰二人死谏。沮授不得已建议‘虚张声势,出兵惊扰我方’,一而再再而三,等我方麻痹后出兵攻刘备相互厮杀时,再径直攻许都。曹操插话道:这一条也狠毒。杨刚把话说完:结果袁绍大怒,说再如此动摇军心,以军法论处。曹操说道:正合了荀攸刚才讲的,袁绍有这样忠心耿耿、言之有理之人,却不能用,还不是败军之道?

孔融又争辩道:袁绍那里有沮授、田丰死谏,我这里也死谏,建议暂与袁绍讲和,等丞相势力壮大后,可战时再战。

郭嘉出列道:沮授独自与众人争辩,与今日孔大人之独自争辩有不同。不能单说敢独自争辩就一定有理,要看言之何物。丞相和袁绍有多种分别。不说别的,袁绍虽有一二百人战前会议,但不过一二日,会议情况这里尽知;丞相在这里开会,袁绍再过三个月也难闻只言片语。仅此一条,袁绍还不败,丞相还不胜?说到这里,郭嘉于袖中掏出一张纸,展开道:我认为袁绍有十败,明公有十胜。曹操笑道:你还写有小布告?荀攸插话道:知丞相战袁绍有所犯难,郭嘉昨夜通宵未眠思悟此事,不到五更,就到攸家共同商议。曹操点头。郭嘉念道:袁绍十败、明公十胜如下:‘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用以击败绍无难也。

曹操笑道:如公所言,孤何以当之?荀攸,你又跃跃欲言,何讲?

荀攸说:郭嘉十胜十败之说,正和愚见相合。袁绍兵虽众,又何足惧哉?杨刚跃跃欲言,看左右又止。曹操说:杨刚有何话要讲?杨刚说:郭嘉兄‘十胜十败’之说实为精辟。我如丞相所说,新来乍到,但仅举一条,就知袁绍必败、丞相必胜。袁绍那里,沮授、田丰死谏,若袁绍最终兵败,证明沮授、田丰之见正确,袁绍决断错误,袁绍脸上挂不住,必杀二人;而丞相方才讲,派刘备领兵去徐州一事是自己错了,认错之言坦坦然然,无丝毫脸上挂不住一说。白芍一直在不停书记,这时瞄了曹操一眼,插话道:穷才怕人说没钱,丑才怕人说难看。众人不解。曹操转头问:主簿此言何讲?白芍一边书记着一边说道:丞相平日足智多谋,高人一筹处多了,认一两次失策,无损于明公之号,还落个‘谦虚大度’之名。曹操先一愣,而后笑了。杨刚一直注意着白芍,听完此话说道:杨刚一到许都就听说主簿出语不凡,果然。

曹操站起思忖着踱了踱,站住说道:看来诸位大多建议我坚决迎战袁绍。李典、许褚、张辽,你们以为如何?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二虎将,袁绍那里颜良、文丑是虎将,你们与战如何?李典先说。李典拱手道:张飞丈八长矛别人怕,我独不怕,张飞我包了。曹操说:许褚讲。许褚拱手道:关羽用刀,我也刀,刀对刀,我将关羽抵了。曹操说:张辽呢?张辽拱手道:颜良、文丑和我是一个师父学出来的,必为我手下败将。

曹操刚点头,郭嘉那里却一阵晕厥,荀攸在一旁将他扶住。曹操问:郭嘉,这是为何?荀攸替郭嘉解释道:郭嘉母病,前几日夜夜守护,昨日母亲刚好,又连夜谋划迎战袁绍。曹操点头:累着了。

郭嘉扪了下额头,站定,正神,说道:袁绍虽地广人多势大,但反应迟缓,明公将强兵精,又多谋善变。只此两方相对,如久稳不动,对袁绍有利;若动起来,越乱越好,丞相便可寻机变化。正值此时,万不可踌躇,错过时机。郭嘉愿死战。凡进攻,愿督前军。凡后退,愿督后军。

荀攸说:攸也愿随丞相死战。万不可错失良机。

曹操深肯地点头,而后问白芍:主簿认为胜负如何?白芍说:我不懂军事,但感觉能胜。曹操问:为何?白芍说:但看丞相手下,个个心齐无猜忌。《易经》说,‘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孔子注释此语:‘一人行,三则疑也。’意思是:一个人独行其是,比较简单;两个人也还可以;三人以上必生猜忌、相疑。这里文臣武将如此心齐,实因丞相为人质朴简约,至正至均,调理得当。曹操备受鼓舞,说道:好,孤有战捷,立刻驰信报许都主簿这里。白芍说:我要随军。曹操愣了:孤没有想过让你随军。战事多危险。白芍说:我不怕。打起仗来,你们一走,相府挺闲的,一人在此无趣,不如去看丞相怎样打仗。荀攸说道:若主簿随军,实能鼓舞全军士气。曹操说:为何?荀攸一笑:容攸戏言:丞相把镇府之宝都带上了,还不是说明胜券在握?曹操笑了:荀攸鬼才,言之有理。好,曹操对着白芍说,你本相府主簿,现中军主簿你也兼吧。

说到这里,曹操又当中坐下,对众人郑重说道:孤决定出兵,迎战袁绍。既然得失已然权衡,胜败已然清算,就不再生疑,须鼓舞全军上下同仇敌忾!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霸王

    三国名人之小霸王孙策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

  •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魏国

    刘备生前不伐魏国有何难言之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所擒后被杀,荆州落入东吴手中,后张飞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张达杀死后投降东吴,此时,刘备执意举兵伐吴,诸葛亮和赵云都力劝刘备,后来伐吴失败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更是让很多人后悔当时的决定,为什么刘备一定要伐吴而不

  • 水镜荐诸葛亮与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

    水镜荐诸葛亮与刘备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有一次,他摸摸自己的大腿,心里有了感触,流下了眼泪。刘表发现了,就问他

  • 解密: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杀

    解密: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高顺和张辽都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大将,都曾经在吕布手下领军打仗,那么这两个人到底谁更出色呢?在个人勇武、领兵等方面谁更厉害呢?曹操为什么不杀张辽杀高顺呢?高顺和张辽都曾经是吕布手下的大将,但是吕布战败之后,高顺不降英勇赴死成全了自己的气节,而张辽

  • 揭秘三国时期铜雀台之谜 曹操真的它金屋藏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屋藏娇

    揭秘三国时期铜雀台之谜曹操真的它金屋藏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到底是为什么建造铜雀台的呢?公元810年,唐朝诗人杜牧与友人在黄州赤壁游玩时以赤壁为题做了一首诗《赤壁》绝句一首:“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说,如果将当年沉沙的战戟重新磨洗,也许

  • 袁准所记“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三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权能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袁子》曰:“张子布荐诸葛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袁子》,晋初袁准撰。“准,字孝尼。以儒学知名,注《丧服经》,官至给事中。”①袁准即为名儒,其必学识渊博,具有严谨的治学学风。从这点出发,袁准所记“张子布荐

  • 晋文帝司马昭简介 灭蜀汉,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汉

    晋文帝司马昭简介灭蜀汉,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帝曹髦,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

  • 刘备为什么两次都成功地说服了袁绍而死里逃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地说

    刘备为什么两次都成功地说服了袁绍而死里逃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关张三兄弟被曹操打散之后,各奔东西。关羽在下邳投降了曹操,张飞在芒砀山落草为寇,而刘备则去投奔袁绍。在此期间,?羽帮助曹操先后斩杀了袁绍的两员大将颜良、文丑,从而给寄人篱下的刘备带来了两次灭顶之灾。但刘备两次都成功地说服了袁绍

  • 公元263年 刘禅降魏,蜀汉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

    公元263年刘禅降魏,蜀汉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景元四年,蜀炎兴元年十一月,邓艾带军从小道突至成都城下,蜀国毫无防备,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共历二帝43年(221-263)。当邓艾兵临成都,蜀君臣见魏军犹如天降,惊惶失措。后主刘禅召集百官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主投降魏国,群臣大多响应

  •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孔明的“空城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故事大概大略如此: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大军尽去,时孔明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县。一日,忽接探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