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集团派系林立,失败在于其不会用人和用错人

袁绍集团派系林立,失败在于其不会用人和用错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98 更新时间:2024/1/16 10:03:32

袁绍集团派系林立,失败在于其不会用人和用错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袁绍集团以派系林立著称,内部大约有三个派系:一是逢纪、许攸那样早年就跟随袁绍的旧部;二是田丰沮授那样的冀州本土实力派;三是不属于以上两方面的其他人士,主要是袁绍老家汝南郡以及前冀州牧韩馥老家颍川郡来的人。

在这三派之中有一个人的情况最特殊,他虽然是冀州本地人,却不属于本土实力派,情况反而与汝颍人士有点类似,这就是审配。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袁绍掌握冀州政权后审配的地位不断上升,袁绍对审配委以心腹之任,委任他为冀州别驾,相当于副州长,成为袁绍的副手,地位反超许攸、逢纪等人。

袁绍重用审配,说明审配不是只会拍马屁和吹牛,他是有些本事的。审配到底有什么本事史书记载不多,只说他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他善于处理日常政务,袁绍让他总幕府,就是处理州政府的日常工作,审配干得也不错,一向对人挑剔的孔融曾经奉命到冀州出过一趟差,他接触过袁绍身边的一些人,审配给孔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孔融认为审配是智谋之士。

但是,在袁绍那里呆过一段时间的荀对审配却没有多少好印象,荀对审配的评价是专而无谋,这点出了审配要命的缺陷。事实上,审配作为袁绍身边上升最快的政治明星,自身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个是专,就是专权,霸道,胸怀不够大,跟大家搞不好团结,除了跟许攸、逢纪、郭图关系紧张外,平时跟张A等人处得也不好;另一个是无谋,也就是缺少大谋略,干些具体工作还行,判断大局和走势,对未来进行规划高度就不够了。但是,袁绍偏偏欣赏他,一再给予重用,使审配焉然成了首席谋士,但若论才能,审配与刘备跟前的诸葛亮、曹操跟前的郭嘉、孙权跟前的鲁肃都有太大差距。

除了审配外,袁绍身边其他主要谋士还有许攸、逢纪、郭图、荀谌、田丰、沮授等人,武将则有颜良文丑、张A等人,综合有关记载,审配似乎跟这些人关系处得都不好,尤其是与许攸、郭图、张A,简直水火不容。审配与许攸有矛盾,两个人斗得很厉害,他与郭图的矛盾主要来自于政治选择不同,审配与袁绍的三儿子袁尚关系很近,郭图支持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审配与田丰、沮授的关系也处得不好,他总想取田丰、沮授而代之,窃取冀州本土派的实力。

审配从没带过兵,既没有带兵经验,在军中也没有什么威望,他作为袁绍的首席谋士和主要带兵将领,遇事只凭主观臆断,结果误导袁绍屡屡犯错。为了掩盖这些错误,推卸责任,审配又把矛头指向竞争对手,结果袁绍败得一踏糊涂。乌巢军粮被烧是袁军官渡之战被对手逆转的关键,这件事是由许攸临阵投敌引起的,而许攸之所以投敌,完全是审配一手所促成。

袁绍的用人看来有些问题,有才干、又听话的人当然要用,要重用,但还要看看这个人为人处事怎么样,有没有群众基础,能不能跟人合作,如果跟谁的关系都处不好,这样的人既使再有才也最好别重用。

袁绍死后,审配继续推波助澜,挑动袁氏集团内战,他与逢纪关系素来不好,但为了对付郭图、辛评等人,他们化解恩怨,支持袁尚与袁谭展开长达数年的内斗,袁氏集团最后一点希望也化为乌有。

虽然审配后来负责守邺县打得很顽强,多次打退曹操的进攻,城破之后他表现得也大义凛然,最后被曹操杀死,但这些掩盖不了他对袁氏集团犯下的大错,由于他的狭隘和无能,助长了袁氏集团内部的纷争,成为导致袁氏集团最终被消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左宗棠有一首诗: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监牢且作玄都观,我是刘郎今又来。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人生总要遭受困境磨难,能坚持挺过来的才算上是真汉子。

才华横溢必定遭人嫉妒,倘若无人嫉妒,那只能说明他是个庸才。这是没错的,一个人会对处于与自己同一竞争领域的另一个表现的比自己强、比自己优越的人产生强烈怨恨和深深的恐惧,甚至会做出伤害对方人身或破坏对方财物等的行为,这是人类的正常心理,也就是嫉妒心理。

但是,被人嫉妒的滋味并不好受,嫉妒你的人不仅从内心嫉妒你,还会明里暗里使出各种手段对付你。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不会让别人总是嫉妒自己的。被人嫉妒虽然说明你的能力和价值,可如果每个人都嫉妒你,那就说明你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所欠妥了,如果不能及时反省和纠正自己,就一定会吃大亏。

标签: 派系

更多文章

  • 赵云的妻子是谁?是马超的妹妹吗?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叫什么名字

    赵云的妻子是谁?是马超的妹妹吗?叫什么名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对于他有几个妻子,历史上存在着几种说法,一个叫樊夫人,一个叫马云J,还有孙夫人、李夫人。可能赵云的妻子没有什么花边可以说吧,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三国演义》记载,赵云的妻子是马超的妹妹,叫马云J

  • 诸葛亮北伐不成 只因不重用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只因

    诸葛亮北伐不成只因不重用魏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北伐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一直饱受争议,对他的看法大致分成两派:一派以《三国志》作者陈寿和北魏的军事家崔浩为代表,认为诸葛亮善于治军,不善于打仗,“治戎卫本,奇谋为短”,善于治国,不善于用兵,“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另一派则认为诸葛亮是伟大的

  • 三国赤壁之战是孙刘抗拒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赤壁之战

    三国赤壁之战是孙刘抗拒统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赤壁之战是孙刘抗拒统一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事的关键。倘使当时没有这一战,或者虽有这一战而曹操又胜了,天下就成为统一之局而不会三分了。所以这一战,实在是当时分裂和统一的关键。成都武侯祠内的刘备塑像要知道赤壁之战的真相,先要知道当时曹、刘、孙三方面

  • 诸葛亮选才用人的七大特点:破除了门阀的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门阀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的千古绝句道出了人们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佩与惋惜之情。那么诸葛亮治蜀用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诸葛亮看到人的美恶既殊,情貌不一,但能坚持这七条,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致错用坏人,庸才。内修政理是诸葛亮治蜀的一个中心问题,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在蜀国唯一不敢惹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国

    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写给西晋武帝司马炎的奏章中,陈寿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政绩评价极高,认为诸葛亮治理蜀国时:“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达到了:“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的完美程度。但是,诸葛亮不是一个真正执法如

  • 揭秘:诸葛亮的岳父为何救出大敌吴国上将陆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吴国

    揭秘:诸葛亮的岳父为何救出大敌吴国上将陆逊?,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说八十四回名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在刘备兵败之后,陆逊去追,追到江边,看到几堆乱石,可乱石中却隐隐有杀气流露。陆逊大疑,寻访当地百姓询问,说是诸葛亮在入川之时,曾经在此地布阵,因此阵中经常有云起涌出。陆逊到山顶

  • 三国名将魏延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国名

    是个被神化了的。本文倒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个神人多疑的一面。《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攻取长沙,降服黄忠、魏延后,对说:“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此说虽是家罗贯中之虚构,但也近乎写实。诸葛亮对魏延多存疑虑,不予重用,且借机除之,以致最终被杨仪乘机以所谓“叛逆”之罪将魏延杀害。魏延是蜀汉举足轻重的

  • 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两位帝王到底差距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奸雄

    枭雄刘备与奸雄曹操:两位帝王到底差距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寄居曹操门下时,曹操曾从容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见刘备之雄。较之曹操、孙权,“枭雄”虽不及“奸雄”,但胜过“英雄”。《三国演义》中,魏、蜀、吴三方的代表人物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可称得上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三

  • 第一百一十六章 诸葛亮与博望锅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第一百一十

    第一百一十六章诸葛亮与博望锅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的时候,诸葛亮初出茅庐,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佳话。这火烧博望一战,直杀得曹军死伤无数,尸横遍野,曹将夏侯淳、于禁、李典仓惶溃逃。蜀军得了博望城,留下五虎上将关羽领兵驻守。那年,正值天旱,

  • 贤妻卞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贤妻

    武宣卞皇后(160-230)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妻子卞氏,也是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母亲。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唐代演变成娼妓的代名词,但汉代只是指艺人),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废,卞夫人成为曹操的正妻。曹丕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曹叡继位后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