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死而后已,诸葛亮治蜀

死而后已,诸葛亮治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25 更新时间:2024/1/16 20:00:54

赏罚分明,任人唯贤>>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临危受命,他面对的是一个经济破败的国家。夷陵大败后,蜀汉势力明显受挫,蜀国的一些强权地主也借机兴兵叛变,云贵地区的“南蛮”更是跃跃欲试,想要侵犯蜀地。而在关中的曹魏势力积蓄了大量兵马,内部安定的孙权势力也极有可能逆江西上。蜀汉这个三国中实力最弱的政权危机四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这一切,诸葛亮忧心忡忡,却镇静自若。他自辅佐朝政以来,就把“法治”作为管理国家的关键。为了巩固朝政,诸葛亮还相继公布了一系列成文的法规,如《科令》《蜀科》等。他素来赏罚严明,非常重视选拔廉吏,力争从源头上避免“赏罚不明,无功得赏,权贵免责”等现象的出现。>>诸葛亮对待豪强的政策,主要是赏罚分明,用罚限制他们的为恶,用赏来给他们开辟政治上的出路。只要他们肯忠心地为蜀汉政权服务,便可以获得官爵禄位。因此诸葛亮的法治政策,不但收到了限制豪强的效果,也取得了利用豪强的成绩。同时也使蜀汉在政治上呈现了某种程度的清明。陈寿称诸葛亮之治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刘璋时代,对益州地方豪强无法控制,只得纵容。诸葛亮辅政,则厉行法治,他说:“刘璋暗弱,自焉以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礼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今吾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诸葛亮所施行的裁减官职、简化机构的措施,对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来说,也有些好处。>>诸葛亮治蜀是刑法和德化并用。他能够以身作则,他的品质作风同他的能力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除了以法律治理蜀地外,诸葛亮也建议皇帝广开言路,积极听取文武百官的提议和忠言。在处理军政大事时,诸葛亮也十分注重采纳各位大臣的建议。首次北伐惨败而后,他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名叫《劝将士勤攻己阙教》。在这篇文章中,他首先指出是由于自己部署不对而导致了失败,并希望所有的将士都能够随时指出自己的毛病和过失,这样才能“集思广益”。人们很敬佩他这种虚怀若谷、严于律己的品行。>>此外,诸葛亮主张兴修水利,鼓励发展农业、商业。这些举措使得原本亏空的国库逐渐充实起来。由于诸葛亮品德和才能俱佳,因此治理蜀国成效卓著,使得蜀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呈现出朝政稳固、社会安定的局面。>>诸葛亮的用人,还是以其本人及蜀汉政权为中心,而不容许部下有结党成派之事。土著地主在本地总是容易养成党派势力,为此,诸葛亮对土著地主虽注意擢用,但对他本人的继承者始终只从外来地主中培养。不仅籍隶荆楚的蒋琬、费因他的授意而相继辅政,就是降将兖州人姜维,也因为受到他的培植而成为蜀汉政权的最后支撑者。这一方面因他们有相当的才干,同时也因他们是外来人,在益州没有什么亲党关系的缘故。不过,诸葛亮对益州土著地主的团结和重用,还是超过了以前的统治者。从两汉以来,在政治上一直受着歧视的益州人,对于诸葛亮向他们开放政权是乐于拥护的。诸葛亮连年北伐,向益州征兵要粮,未见有土著地主的反对,在军事前线,还得到他们的积极参加,这是与诸葛亮笼络土著地主、缓和客主矛盾政策的成功分不开的。>>蜀汉的政治,在诸葛亮的统治下,不但较刘璋时代大有起色,就是与同时的魏、吴两国相比较,也要好一些。正因为如此,所以吴臣张温使蜀回去以后,曾赞美蜀政,以至于引起了孙权的忌恨。当时魏国有才智的大臣刘晔贾诩也说诸葛亮善治国。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反复称颂诸葛亮治蜀的政绩,说得好似尽善尽妥,而陈寿对魏、吴两国的统治者则未有若此称述。诸葛亮死后,蜀汉的人民思念他,几十年不曾稍减。可见诸葛亮之受人歌颂,在当时已经达到如此高度,若不是诸葛亮的政治措施能够符合人们的某些愿望和利益,岂能如此?>>总之,诸葛亮德才兼备,其治蜀政绩是历史上罕见的。他的为政行事,对蜀国人民有一定程度的益处,有些地方还可供后世借鉴。所以我们说:诸葛亮确实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联吴与南征>>刘备死后,南中诸郡又皆反叛。诸葛亮为了让民休养生息,医治战败创伤,暂时撇开南中问题,首先从整顿内政和改善对吴关系着手。>>诸葛亮始终是主张联吴的。他知道以弱小的蜀与强大的魏为敌,非先联吴不可。把吴国联络好以后,它纵然不能协同攻魏,蜀亦可无东顾之忧,而得全力对魏;魏则不能不以相当大的一部分兵力防吴。因此,诸葛亮于辅政之初,即派邓芝使吴,重申旧好。孙权这时还没有与魏断绝来往,迟迟不肯接见邓芝。邓芝给孙权上表说:“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孙权才接见了他,谈话中仍以蜀弱魏强为虑。邓芝向孙权解释说:“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当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孙权觉得邓芝的话确实有道理,于是便与魏断绝关系,与蜀联合。从此蜀吴盟好,不但诸葛亮伐魏之师得以大举,就是终蜀之世,两国和好关系亦始终维持,说明诸葛亮的外交政策确实是正确的。>>蜀汉南部的益州(郡城在今云南晋宁县东)、永昌(郡城在今云南保山市)、柯(郡城在今贵州福泉县)、越(郡城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四郡,自秦代以来,就是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之地。这里的人民因为不能忍受当地官府的榨取,经常进行反抗。当地的豪强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则趁机进行叛乱活动。刘备在时,益州大姓雍已经开始反蜀活动,杀益州太守正昂,继位太守张裔也被缚送到吴。雍接受孙权永昌太守的封号,并派郡人孟获煽动各族上层分子反蜀。柯太守朱褒、越叟帅高定一齐响应。诸葛亮因为蜀汉被吴击败不久,元气大伤;且刘备刚死,蜀人有些不安的情绪,故未用兵镇压。一方面派人到吴与孙权重新建立起盟好关系;一方面务农植谷,闭关息民。等到后主刘禅建兴三年(225年)三月,诸葛亮亲自率兵南征,参军马谡送之数十里,诸葛亮对马谡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

标签: 死而后已

更多文章

  • 蜀汉四相 蜀汉后期为什么无人可用?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

    蜀汉四相蜀汉后期为什么无人可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蜀国在三国之中算是整体实力较弱的,加上刘备那一代人的离去,更加日暮西山。到了蜀汉后期,国中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这是为什么?蜀汉四相: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t。蜀汉政权四位有名的治国能臣,都怀相国之才。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

  • 曹操和荀闹翻了吗 荀为什么反对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翻了

    曹操和荀闹翻了吗荀为什么反对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和荀荀,字文若,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政治家。他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本该享受第一谋士的待遇,可在曹操称王之后,却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这又是为什么呢?荀雕塑其实,荀忠心曹操,但他更忠心的是汉朝,他之所以帮曹操,是觉

  • 汝南袁氏为什么会被称为“五世六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汝南

    汝南袁氏为什么会被称为“五世六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汝南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是东汉第一大家族。在《三国演义》中提到袁氏时往往会提到四世三公。而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刘备却提到袁绍家世四世五公。为何会出现两种描述呢?它们究竟谁对谁错呢?所谓三公,是历朝历代一人之下万人之

  • 转: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人生真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告诉我们

    转: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人生真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转: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2、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4、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

  • 偏执的气节:揭秘张飞古城欲杀关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气节

    偏执的气节:揭秘张飞古城欲杀关羽的原因读报上一篇文章,说到旧时河南某地的关帝庙,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评价关云长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老实讲,在所有的关帝庙里,都是极颂其武艺功勋,操行德守,

  • 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刘禅的老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婆

    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刘禅的老婆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两个皇后都是大将张飞之女。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以张飞的长女为刘禅太子妃,刘禅即位后,封张飞的长女为皇后。15年后,张飞的长女死去,刘禅又娶张飞的二女儿,先封为贵人,后立为皇后。又还娶有众多妃妾,生了许

  • 吕布与貂蝉之见不得人的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见不得人

    吕布与貂蝉之见不得人的事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貂蝉画像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

  • “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之战

    “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哪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大军南下官渡。曹操用计烧毁了袁军的粮草,击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

  • 大乔嫁给了谁 三国美女大乔的老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嫁给

    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他是三国时期的,弟弟是吴国国主。人称“小霸王”,其父是江东一方军阀。战死时,孙策只有十七岁,相貌英俊,武艺高强,胆识过人,治军很严,是一位英俊的少年。大家都知道,的媳妇是小乔,小乔和姐姐大乔,可都是当时的美女啊,还掳走过她们呢、那么,大乔的老公究竟是谁呢,正是咱们本文的男主

  • 三国时期谁才是玩政治的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才是

    三国时期谁才是玩政治的高手?都说曹操、刘备是政治家,然而,比较起来,刘备比曹操还是差了一些。曹操不为汉献帝干,不被董卓拉拢,是自己单干打下了曹魏江山,后任用曹氏宗亲巩固政权。而刘备借荆州、夺汉中、取西川(张松劝刘璋迎刘备)有巧取之嫌。刘备在军事方面比不过曹操,在政治上却输给了曹丕。曹丕逼汉献帝让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