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偏执的气节:揭秘张飞古城欲杀关羽的原因

偏执的气节:揭秘张飞古城欲杀关羽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39 更新时间:2024/1/18 12:52:43

偏执的气节:揭秘张飞古城欲杀关羽的原因

读报上一篇文章,说到旧时河南某地的关帝庙,有一副对联,是这样评价关云长的:“匹马斩颜良,偏师擒于禁,威武震三军,爵号亭侯君不忝。徐州降孟德,南郡丧孙权,头颅行万里,封称大帝耻难消。”老实讲,在所有的关帝庙里,都是极颂其武艺功勋,操行德守,忠贞刚烈,义薄云天的光辉,还少见这样两分法看待关羽的持平之论。

关羽投降曹操这个污点,和关羽成为神灵的不朽形象,这是一个令文学家难以为之圆其说的矛盾。有一出京剧,叫《古城会》,就表演的这段故事。在芒砀山落草的张飞,因为关羽降过曹操,不信任他,一时间产生出要杀掉他的念头。他也为无法辩白而苦恼,怎么讲,他是真正投降了的。正好,蔡阳追来,为关云长洗清自己,献上了一颗头颅,一刀下去,兄弟尽释前嫌。

当时,诸侯混战,盗贼蜂起,争城夺地,干戈不息。背叛或者投降,反戈一击或者不告而别,并不是很了不起的事。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吕布。他一杀义父丁原,再杀也是他拜为义父的董卓,连眼皮也不眨一下的。张飞与他对阵时,骂他是“三姓家奴”,算是责备得厉害的了。看来张飞不仅猛,还很具有革命大批判精神,一下子揭了吕布的老底。

再譬如刘备,投吕布时,对付过曹操;奔曹操后,回过头来共除吕布;在曹操麾下效力时,讨伐袁术;依托袁绍时,又与曹操为敌。不到十年期间,变幻莫测,真称得上是朝秦暮楚,但这一切似乎和叛降了无关系,只不过被看作权术罢了。

至于曹操属下的文臣武将,很多都是从对立阵营被曹操招降纳叛来的。如张辽原事吕布,如徐晃是杨奉部下,如张郃为袁绍旧臣,如庞德乃马超袍泽,如文聘曾事刘表……至于那位大谋士贾诩,曾经和曹操作过对,最后也投到曹操手下,至此也已是三易其主;至于许攸,则是官渡战役中背袁向曹投诚,并献计立了大功的。这些人,谁也没有觉得他们的行为,有什么荒谬的地方?

张飞要杀关羽,就因为他降了曹操。他之所以那样怒不可遏,是从结义弟兄这一点上不能饶恕他的背信弃义。如果没有拜过把子,成为异姓手足,情同生死,张飞也许不会对关羽耿耿于怀了。

关羽降曹后,在许都,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礼遇优渥,有收买笼络之心不计在内,其余将领对关羽也是敬服的。没有因他背叛刘备而看不起他。只有一个例外,那是蔡阳,后来被关羽祭了刀,倒使关张和好如初,兄弟相聚了。

种种迹象表明,在三国,或者还往后的年代里,放下武器投降,或者背叛原先的主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在西方人观念中,认为生命价值是高于一切,如果确实再战斗下去惟有死亡一途的话,那么缴枪投降,按照日内瓦公约,(三国历史www.lishixinzhi.com)作为战俘,要求敌方应以人道主义待之,是极其正常的。根据关羽被曹军围困在土山的情况,还有刘备的两位夫人在,他放下青龙偃月刀,是无可非议的。

但后来的中国人,讲究气节,讲究到偏执的程度,就过分了。若从这个角度,关羽哪怕有一丝动摇,都属于叛变行为。应该在土山上杀身成仁,马革裹尸,誓死捍卫,抵抗投降。所以,张飞把关羽杀掉,绝对是可能的。试想,在文革期间,那些造反派认定,凡曾在白区工作过的,都是叛徒,不是叛徒才怪,多少人为此关进牛棚,饱受凌辱,屈打成招,含恨而死,便是这种极端偏执的思想所造成的。那当然是绝顶荒唐的逻辑,可一时间却成了十分正经的革命行动。

所以,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对关羽降曹这一节操问题,就颇费周章了。因为写小说的时候,国人已经到了被礼教束缚得快要窒息的地步。连妇女都“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地钉在贞节牌坊上了,何况反臣贼子,叛兵降将乎?于是把东汉建安年间不是太当回事的事,弄得严重化了。

这样,罗先生下笔时踌躇了,若是痛批狠揭,声讨问罪,必有损关羽的正面人物形象。若是只字不提,也难说得过去。于是想出了一个降汉不降曹的似乎义正词严的借口。这当然是自欺欺人,汉即操,操即汉也。

为什么后来的中国人,就格外地不能宽容呢?因为封建礼教窒息得国人,几无一点思想自由,而不能自由思想的人,必失去大度,易趋向极端,凡事绝对化,看问题形而上。于是,这种自我桎梏的人,对别人缺少最起码的谅解,同情和信任,只有猜忌和警惕,只有怀疑和恐惧,圈子越来越小,视野越来越窄,朋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最后,甚至要求百分之百的纯净,于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只能逼使更多的应该团结的人,走向自己的反面。

司马迁为被围而降匈奴的李陵,向汉武帝反映了贰师将军救援不力,不得不败的真话,结果受了宫刑,关进蚕室。从此,谁也不敢为这些败而不以一死来殉国的人多说一句话。

大是大非,当然是应该泾渭分明,否则还有什么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区分呢?但是,若偏执到全凭意气用事,疑虑到不讲实事求是,狭隘到人皆为敌的程度,那么,《古城会》将以关老爷人头落地的结果告终。回顾历史,甚至不久以前的文革,这种不死于真正的敌人手里,而被自己人残害的悲剧,难道还少吗?

标签: 气节

更多文章

  • 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刘禅的老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婆

    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刘禅的老婆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的老婆是哪位大将的女儿?两个皇后都是大将张飞之女。章武元年,刘备称帝,以张飞的长女为刘禅太子妃,刘禅即位后,封张飞的长女为皇后。15年后,张飞的长女死去,刘禅又娶张飞的二女儿,先封为贵人,后立为皇后。又还娶有众多妃妾,生了许

  • 吕布与貂蝉之见不得人的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见不得人

    吕布与貂蝉之见不得人的事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貂蝉画像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

  • “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之战

    “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哪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0年,袁绍率领大军南下官渡。曹操用计烧毁了袁军的粮草,击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起

  • 大乔嫁给了谁 三国美女大乔的老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嫁给

    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他是三国时期的,弟弟是吴国国主。人称“小霸王”,其父是江东一方军阀。战死时,孙策只有十七岁,相貌英俊,武艺高强,胆识过人,治军很严,是一位英俊的少年。大家都知道,的媳妇是小乔,小乔和姐姐大乔,可都是当时的美女啊,还掳走过她们呢、那么,大乔的老公究竟是谁呢,正是咱们本文的男主

  • 三国时期谁才是玩政治的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才是

    三国时期谁才是玩政治的高手?都说曹操、刘备是政治家,然而,比较起来,刘备比曹操还是差了一些。曹操不为汉献帝干,不被董卓拉拢,是自己单干打下了曹魏江山,后任用曹氏宗亲巩固政权。而刘备借荆州、夺汉中、取西川(张松劝刘璋迎刘备)有巧取之嫌。刘备在军事方面比不过曹操,在政治上却输给了曹丕。曹丕逼汉献帝让位称

  • 三国历史简介:简单描述三国时期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鼎立时期(公元208—公元280年)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特殊的时期,它既是东汉的末年(220年之前)又是西晋的开端(公元265年之后),国家既是分裂状态又各自在不断争取统一,既是群雄混战又各自在努力发展经济。东汉末年,随着各地割据势力之间的兼并,很多小的集团被逐渐消灭,幸存者的实力不断增强,终于到了

  • 顾雍幼年曾拜谁为师?东吴重臣顾雍是谁的徒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吴

    顾雍幼年拜谁为师?顾雍是谁的徒弟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

  • 王允简介,计诛国贼王允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国贼

    王允算得上是古代标准的知识分子,读五经,习六艺,史书记载: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可谓是文武双全了。同许多官僚子弟一样,王允很早就投身仕途,他为人秉直,有股子牛脾气,这就注定了他的仕途必然是坎坷不平。王允虽有除乱臣于朝堂,缓危局于一时之壮举,却无挽狂澜于倾倒,救百姓于水火之

  • 英雄难过美人关 揭秘关羽和貂蝉之间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

    英雄难过美人关揭秘关羽和貂蝉之间的那些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和貂蝉的那些事: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骨子里都希望:男子个个是英雄,女子个个是贤妻。按照中国文人的说法,“声妓晚景从良,十年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节,―世之清名俱非”。民间传说中“西施随范蠡,关羽纳貂蝉”,将“四大美

  • 曹植简介,曹植为什么会会在夺嗣之争中输给曹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植

    曹植简介,曹植为什么会会在夺嗣之争中输给曹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植广为流传的七步诗的故事,尤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大家耳熟能详。文学成就斐然、史称建安之杰的曹植,怎样从一个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狂放豪迈之斗士,沦落为饥者易食,寒者易衣的摇尾乞怜之狗奴?这还得从他与同母之兄曹丕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