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主一直就有灭吴之意,因朝议多不同意,因此。羊祜镇守襄阳时,因为陆抗反战被撤职,又见孙皓失德,认为有可乘之机,于是上表请伐吴,大臣贾充、荀勖等人力言不可,因此没被批准。羊祜病危,荐杜预以代,司马炎于是拜杜预为镇南大将都督荆州事务。>>这时吴国大将丁奉、陆逊已死,吴主孙皓暴虐,国政日坏,人心怨弃,杜预便上表请求伐吴。表略说:凡事当以利害相比较。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自秋以来,讨贼的形势已见端倪;今若中止,孙皓恐怖,重并武装起来,完修江南城廓,迁其居民,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亦不及了。>>当时司马炎正与张华下围棋,看完杜预的奏表,征求张华意见,张华突然站起,推却棋盘,拱手上奏说:“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民忧国敝。今若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晋主司马炎点头称是。>>杜预于是陈兵江陵,令牙将周旨等率奇兵泛船夜渡,以袭乐乡;白天,大张旗帜于山林之间,夜间就在山上点火,出于要害之地,以攻取敌心,斩获吴都督孙歆。既得江陵、沉、汀一带,直抵荆州诸郡,守令都望风而降。>>杜预令人持节安抚,秋毫无犯。进军武昌,武昌亦降。杜预军威大振,于是大会诸将,共议取建业之策。胡奋说:“百年之寇,未可尽服。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可待来春,更为大举。”杜预说:“昔乐毅济西一战而并强齐;今兵威大振,如破竹之势,数利之后,都,无复有着手处。”于是持檄约会诸将,一齐进兵,水陆并进,所过城邑,吴人望旗而降,一举平孙皓。>>晋终于统一天下。>>羊祜与杜预曾前后上表要求伐吴,其根据都是认为东吴有破之势,而所谓势者,乘势。因为这时吴主孙皓淫虐,,且国弱民穷,因此主张乘势取之。而反对的,大都鉴于过去曹魏时期屡战屡败的教训,因此认为“百年之寇,未可尽服。”>>其实,东吴这时已非昔比,孙皓与愚贤不同。孙权能举贤任能,因此人归附,上下一心,使长江成为不可逾越的天险;而孙皓残暴无信,却宠信小人,人心已离,无人为之扼守长江,天险已变通途。>>对东吴,主张讨伐或不讨伐,主要是因审时度势不同,杜预深懂“因势破之”的兵法道理,因此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更多文章
刘备身上出现过哪些典故?这些典故都与谁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典故
刘备身上出现过哪些典故?这些典故都与谁有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问裴潜《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死里逃生《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
司马懿竟承认自己败给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承认自己
刘禅称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揭秘曹叡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侍从?曹叡杀皇后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后
揭秘曹叡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侍从?曹叡杀皇后谜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明悼毛皇后(?―237年),毛氏,河内郡人,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黄初年间,因才貌入选太子宫。当时魏明帝还是平原王,对毛氏非常宠爱,进出常同乘一副辇同车。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即位,封为贵嫔。太和元年(227年),封为皇
谁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凶
谁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四大名著”研究学者汪宏华撰文指出,《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他人恶意放纵的外因;除了有下属范疆、张达近身操刀之外,还有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远程攻心,长
揭秘三国真实历史: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神
揭秘三国真实历史: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这个人很有本事,年少就继承江东霸主的位置。尽管大多是孙策留下的老臣,不过经过孙权的努力,这些人都对孙权心悦诚服,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居然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
曹操优秀的儿子众多,为何选曹丕为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位
三国时期的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就是枭雄曹操。曹丕和父亲曹操,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曹植,在文学上都有着非凡的造诣,因此后世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曹丕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出征打仗,出生入死,所以在后来被曹操选为接班人。曹丕虽然贵为太子,且在文学上造诣极高,但是其人却非常有意思。喜欢读
一代英才周瑜真的如《三国演义》中一样是肚量小的人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肚量
大家都知道一个歇后语,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就是三气。其实啊史料中记载的周瑜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也是个宽宏大量之人,并不是《演义》中的那种肚量小的。今天(qiwen.org)小编就为您揭秘一代英才周瑜。据史料记载,公元208年,亲率80万大军攻打东吴,命周瑜为大都督应战,双方对峙于三江口南北两岸
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火烧
“火烧连营”选自《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火烧连营”主要讲述了为报吴夺荆州、被杀之仇,率军攻打吴国时的一个故事,当时正是酷夏,陆逊坚守不战,刘备的队伍士气低落,酷热难耐,于是他们就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躲避暑热。吴国大将陆逊发现蜀军营寨附近都是易燃之物,便设计火攻,结果蜀军
三国时期女人贞洁观不强 改嫁很平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贞洁
三国时期女人贞洁观不强改嫁很平常导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豪。当下,新版《三国》热播。1800年前的雄姿英才、英豪气概、谋略勇义再次变成大家注目的论题。新《三国》以三国年代为布景进行了从头的改编,介乎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而偏“演义”。世人热捧的三国故事,首要来自
谁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
谁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神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演义中说了,袁绍在得知曹操发布的檄文之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按照常理,既然袁绍聚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出征讨伐董卓,怎么可能不带上自己的得力武将?是因为颜良文丑另有要事?是因为颜良文丑要包围渤海?都不是。当时的渤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