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身上出现过哪些典故?这些典故都与谁有关?

刘备身上出现过哪些典故?这些典故都与谁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752 更新时间:2024/1/3 0:00:55

刘备身上出现过哪些典故?这些典故都与谁有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操裴潜

《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

死里逃生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提到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感化刺客

《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髀肉之叹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

耻杀宋忠

《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刘备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虽然很生气,仍然能保持镇静,像宋忠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动手杀死,于是让宋忠走了。

孝直避箭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裴松之引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

身份不明的刺客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

求田问舍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沦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说解: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后以求田问舍形容专营私利而胸无大志之士。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典故

更多文章

  • 司马懿竟承认自己败给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承认自己

    刘禅称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 揭秘曹叡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侍从?曹叡杀皇后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后

    揭秘曹叡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侍从?曹叡杀皇后谜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明悼毛皇后(?―237年),毛氏,河内郡人,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黄初年间,因才貌入选太子宫。当时魏明帝还是平原王,对毛氏非常宠爱,进出常同乘一副辇同车。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即位,封为贵嫔。太和元年(227年),封为皇

  • 谁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凶

    谁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四大名著”研究学者汪宏华撰文指出,《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他人恶意放纵的外因;除了有下属范疆、张达近身操刀之外,还有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远程攻心,长

  • 揭秘三国真实历史: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神

    揭秘三国真实历史: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这个人很有本事,年少就继承江东霸主的位置。尽管大多是孙策留下的老臣,不过经过孙权的努力,这些人都对孙权心悦诚服,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居然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

  • 曹操优秀的儿子众多,为何选曹丕为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位

    三国时期的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就是枭雄曹操。曹丕和父亲曹操,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曹植,在文学上都有着非凡的造诣,因此后世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曹丕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出征打仗,出生入死,所以在后来被曹操选为接班人。曹丕虽然贵为太子,且在文学上造诣极高,但是其人却非常有意思。喜欢读

  • 一代英才周瑜真的如《三国演义》中一样是肚量小的人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肚量

    大家都知道一个歇后语,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就是三气。其实啊史料中记载的周瑜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也是个宽宏大量之人,并不是《演义》中的那种肚量小的。今天(qiwen.org)小编就为您揭秘一代英才周瑜。据史料记载,公元208年,亲率80万大军攻打东吴,命周瑜为大都督应战,双方对峙于三江口南北两岸

  • 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火烧

    “火烧连营”选自《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火烧连营”主要讲述了为报吴夺荆州、被杀之仇,率军攻打吴国时的一个故事,当时正是酷夏,陆逊坚守不战,刘备的队伍士气低落,酷热难耐,于是他们就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躲避暑热。吴国大将陆逊发现蜀军营寨附近都是易燃之物,便设计火攻,结果蜀军

  • 三国时期女人贞洁观不强 改嫁很平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贞洁

    三国时期女人贞洁观不强改嫁很平常导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豪。当下,新版《三国》热播。1800年前的雄姿英才、英豪气概、谋略勇义再次变成大家注目的论题。新《三国》以三国年代为布景进行了从头的改编,介乎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而偏“演义”。世人热捧的三国故事,首要来自

  • 谁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

    谁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神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演义中说了,袁绍在得知曹操发布的檄文之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按照常理,既然袁绍聚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出征讨伐董卓,怎么可能不带上自己的得力武将?是因为颜良文丑另有要事?是因为颜良文丑要包围渤海?都不是。当时的渤海郡

  • 古今猜想:三国历史上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今

    古今猜想:三国历史上关羽若败向上庸,结局会如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大败,两个女儿被俘,自己都差点成了曹操的阶下囚,因关张赵奋力保卫,得以退兵到夏口,和江夏太守刘表的长子刘琦互为犄角。当时情况,夏口只有关羽的一万水军,这支部队算是刘备军团的最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