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深谋远虑的淮泗名士

张:深谋远虑的淮泗名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3/12/22 5:14:58

东吴集团草创时期可谓历经艰险,之所以能够在短期之内获得成功,离不开两位重要谋士。一位是彭城人张昭,另一位则是广陵人张。自加盟东吴集团之后,两人分工明确,一人在幕后运筹帷幄,一人在阵前临机决断,在他们的协助下,孙策的平定江东之战才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之中,张的历史作用更为显著。他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为孙策指明了东吴集团的发展方向,同时还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出使曹魏,成为刚刚崛起的东吴集团与日渐强大的曹魏集团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他的周旋之下,东吴集团与曹操集团结成了短暂的战略同盟关系,这也为东吴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张是一位对于东吴集团的草创、建立和巩固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的谋略家。>>一>>张,字子纲,汉末徐州广陵郡人,出生于元嘉三年(公元153年)。>>张青少年时期就前往当时东汉的最高学府——太学读书,并拜博士韩宗为师,专研西汉学者京房《易经》及欧阳氏《尚书》,后来又在外黄县跟随名士学习韩氏《诗经》、《礼记》、《左氏春秋》,早年就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张的学业结束之后回到了家乡,不久便为广陵太守、琅邪人赵昱所赏识,被推荐为孝廉,后来又被推荐为茂才,不过张却没有去应试。到了中平年间,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等三公府都征召张担任属吏,但张也称病不去就任,而是继续留在家乡一心学问。>>张推辞官职的这一段时间,汉末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大将军何进联合各地知识分子及士大夫与宦官争权失败被杀,之后是袁绍、袁术为首的世家大族在京城洛阳诛杀宦官,一夜之间外戚集团及宦官集团突然在汉末政治舞台上完全消失。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来自西北地区的凉州军阀董卓趁着朝廷出现政治真空的有利时机一举攫取朝政,引发了士大夫及各地诸侯的不满,一场征讨董卓的战争在中原大地逐渐展开。不过由于讨董联军的内讧,这场战争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群雄争霸,东汉政权也从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张所在的徐州自然也难逃战争的厄运。自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开始,徐州便已经成为曹操集团的攻击目标。在随后的数年间,徐州先后数次遭到曹操的进攻,徐州百姓伤亡惨重,不少人被迫逃往局势较为平静的徐州南部地区。>>此时的张一面注视着徐州局势的变幻,一面还在悉心照顾自己年迈多病的母亲。母亲的病情也让张不得不放弃离开徐州这块是非之地、举家南迁的打算,后来张的母亲病逝,张又按照当时的风俗为母亲守孝。也就在同一时间,年仅十七岁的原豫州刺史、破虏将军孙坚之子孙策来到了距离广陵不远的江都。孙策来到江都,是为了安葬自己在军阀混战中意外身亡的父亲并将家小迁至江都定居,同时孙策还肩负着一个家族的使命: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孙策遍访当地的能人异士,为自己的复仇大计寻找能人辅佐,定居广陵且闻名遐迩的张自然也成为孙策求贤的主要人选之一。>>孙策来到广陵之后,曾经多次前往张家中拜访,并向张进行请教。孙策表示,目前天下大乱,汉室倾覆,各路军阀纷纷拥兵自重图谋一己之私,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扶危救困协助朝廷平息叛乱。自己的父亲孙坚当年曾经与关东联军一起征讨董卓并在夺取洛阳一役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来打算利用夺取洛阳的有利时机一举消灭董卓这个祸乱朝廷的奸贼,但父亲的理想却因为关东联军的内讧而破灭,孙坚自己也在征讨荆州刘表的战斗中意外地被黄祖杀害,如今自己虽然年少愚昧,但却有着平定天下叛乱的远大志向,打算向袁术讨还父亲当年留下的兵马去投奔在丹杨担任太守的舅舅吴景,然后招兵买马,占据扬州东部的吴郡、会稽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之后向刘表盘踞的荆州发起进攻,为父亲报仇雪恨,并协助朝廷实现天下太平的理想。>>对于孙策这位未满弱冠的少年英雄,张还是非常了解的。孙策此时尽管年轻,但已经在江淮一带具有极高的声誉,不少世家大族和名士都与其交往密切,其前途不可限量。不过,老成的张还是打算考验一下孙策这位年轻人的耐性,于是他平静地表示自己无才无能,加上又处于居丧期间,没有什么可以帮到孙策的。>>张的推辞显然没有减弱孙策急切的求才之心,孙策又诚恳地对张表示:先生的大名早已闻名江淮,很多人都称赞先生的深谋远虑。自己是真心诚意向先生请教,希望先生能够坦诚相告。孙策激动之下,言谈之中不禁泪流满面。>>听到孙策发自肺腑的表白,张终于被感动了。于是,他为孙策提出了一整套发展方略。张说道:>>春秋时期国运衰落,齐桓公晋文公先后称霸一时,延续了周朝数百年的基业。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在这种局势下将军你打算秉承父亲的遗志,可谓正当其时。以将军骁勇善战的特点,可以前往丹杨投奔舅舅吴景并在那里招兵买马,积蓄和发展自己的力量,然后向扬州和荆州方向发展,将这两个地区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后再凭借长江天险发展自己的势力。到那时再平定各地的叛乱、匡扶汉室,其功绩等同于当年的齐桓公和晋文公。如果将军按照这个发展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就一番伟业,到那时我也一定会与好友一起渡江南下协助将军。>>张的这一套完整而具体的策略,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与十余年后诸葛亮对刘备所提出的“隆中对”>>相比,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这个战略当中,既有短期规划,又有中长期的发展策略,是东吴集团草创、发展的宏伟蓝图。难怪孙策听完之后深受发,感慨万千,对张表示自己将遵循这个策略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同时,孙策还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张,双方也结成了忘年之交。>>“广陵对”之后,张便加入了孙策所创立的东吴集团,成为孙策幕府中最为重要的谋士之一,并被孙策授予正义校尉之一。是年为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此时的张四十二岁。>>二>>随着张昭、张等人的陆续加入,孙策的力量逐渐壮大。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事正式开始了。此时的张与张昭一起成为孙策的左膀右臂。两人分工明确,一人在幕后运筹帷幄,一人在阵前临机决断。在他们的辅佐之下,孙策在江东地区的发展非常顺利,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完全占领了丹杨、吴郡、会稽这江东三郡,为统一江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时间也是张人生中最为忙碌的时刻。就在张积极为东吴集团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的时候,从徐州传来了一则噩耗,让张悲愤不已。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年底徐州牧陶谦病故,豫州刺史刘备接受陶谦的遗命继任徐州牧,但是徐州的混乱局势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好转。就在第二年年中,张早年的伯乐、时任徐州广陵太守的赵昱被笮融杀害。对于赵昱的死,张满腔悲愤,但又无力为赵昱报仇,只能派人去广陵打探赵昱是否有家人在战乱中幸存。

标签: 深谋远虑

更多文章

  •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黑锅应该谁来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蜀中无大将

    且看曹操、刘备、孙权用人之比较,题目所提问题自然有答案:发现人才的眼力——曹操最高,刘备最弱曹操用人靠眼睛,他是个实用主义者,发现和甄别人才的办法是实践,只要能为他开疆拓土、守城治民的人,不问出身来路,均予重用。刘备用人靠耳朵,诸葛亮是徐庶推荐的,庞统是司马徽推荐的,而且刘备在初期对庞统是不赏识的:

  • 因势而下杜预平东吴:晋终于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吴

    晋主一直就有灭吴之意,因朝议多不同意,因此。羊祜镇守襄阳时,因为陆抗反战被撤职,又见孙皓失德,认为有可乘之机,于是上表请伐吴,大臣贾充、荀勖等人力言不可,因此没被批准。羊祜病危,荐杜预以代,司马炎于是拜杜预为镇南大将都督荆州事务。这时吴国大将丁奉、陆逊已死,吴主孙皓暴虐,国政日坏,人心怨弃,杜预便上

  • 刘备身上出现过哪些典故?这些典故都与谁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典故

    刘备身上出现过哪些典故?这些典故都与谁有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问裴潜《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死里逃生《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

  • 司马懿竟承认自己败给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承认自己

    刘禅称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 揭秘曹叡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侍从?曹叡杀皇后谜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后

    揭秘曹叡为何执意弄死皇后和侍从?曹叡杀皇后谜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明悼毛皇后(?―237年),毛氏,河内郡人,魏明帝曹叡第一任皇后。黄初年间,因才貌入选太子宫。当时魏明帝还是平原王,对毛氏非常宠爱,进出常同乘一副辇同车。黄初七年(226年),魏明帝即位,封为贵嫔。太和元年(227年),封为皇

  • 谁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凶

    谁是张飞遇刺的幕后元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四大名著”研究学者汪宏华撰文指出,《三国演义》对张飞之死做了隐讳处理,以迎合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他人恶意放纵的外因;除了有下属范疆、张达近身操刀之外,还有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远程攻心,长

  • 揭秘三国真实历史: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神

    揭秘三国真实历史:孙权最喜爱的江东战神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这个人很有本事,年少就继承江东霸主的位置。尽管大多是孙策留下的老臣,不过经过孙权的努力,这些人都对孙权心悦诚服,后来在孙权的领导下,居然联合刘备,在赤壁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孙权手下有很多名将,早期的程普黄盖周瑜鲁肃,接着是

  • 曹操优秀的儿子众多,为何选曹丕为皇位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皇位

    三国时期的曹丕是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他的父亲就是枭雄曹操。曹丕和父亲曹操,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曹植,在文学上都有着非凡的造诣,因此后世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曹。曹丕在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亲一起出征打仗,出生入死,所以在后来被曹操选为接班人。曹丕虽然贵为太子,且在文学上造诣极高,但是其人却非常有意思。喜欢读

  • 一代英才周瑜真的如《三国演义》中一样是肚量小的人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肚量

    大家都知道一个歇后语,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有就是三气。其实啊史料中记载的周瑜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也是个宽宏大量之人,并不是《演义》中的那种肚量小的。今天(qiwen.org)小编就为您揭秘一代英才周瑜。据史料记载,公元208年,亲率80万大军攻打东吴,命周瑜为大都督应战,双方对峙于三江口南北两岸

  • 陆逊火烧连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火烧

    “火烧连营”选自《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火烧连营”主要讲述了为报吴夺荆州、被杀之仇,率军攻打吴国时的一个故事,当时正是酷夏,陆逊坚守不战,刘备的队伍士气低落,酷热难耐,于是他们就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躲避暑热。吴国大将陆逊发现蜀军营寨附近都是易燃之物,便设计火攻,结果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