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庞统:曾被刘备要求“滚出去”

三国庞统:曾被刘备要求“滚出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802 更新时间:2024/1/13 22:41:14

三国庞统:曾被刘备要求“滚出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公元212年,在西蜀做客的刘备与西蜀主人刘璋反目,刘备依据军师庞统的计策,干脆进攻四川。庞统刘备献出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派出一股奇兵,出其不意突袭成都,一次性解决问题,免得夜长梦多,“大军卒至,一举便定”。

这是颇有风险但也是见效最快、成果最大的策略;中策是假装要撤回荆州,约刘璋守将怀、高沛来相见,诱杀二人,占据关隘,取得其手下的兵力,再向成都进兵;下策就回师荆州,再慢慢图谋西川。

策略有没有用,往往要看执行者的性格。刘备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批创业者,敢于冒险,也讲究周全。他的这种性格不适合在北方发展,因为北方的局势瞬息万变,又没有天险,难以做到周全;但在四川则行得通,因为四川地势险要,敌人明确,局势发展相对较缓慢,可以从容实施战略计划。庞统也是看中了老板的这种性格,才提出上中下三策供其选择。

刘备最终实施了中策,一路顺利地攻向成都。在一次庆功宴上,刘备不免有些得意忘形,对庞统说:今儿真呀么真欢乐,“今日之会,可谓乐矣”。

庞统的回应如果放到现在,倒是有点像传说中的小明。他敲打老板说:侵略别人的地盘,做得很不地道,你还好意思这么开心。刘备怒了,说:滚出去,“宜速起出”。庞统依言滚出去。

过了没多久,刘备后悔起来,想着自己能得四川,全靠这位军师的好谋略,这样粗野对待人家,实在不该,于是又把庞统请回来。庞统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也不向老板道歉,继续若无其事地饮酒欢笑。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为何说诸葛亮曾酿成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蜀国

    诸葛亮集智慧、忠恕、正直、廉洁于一身。但诸葛亮有一个“荆州不该失”的情结和“云长——文长移情”,并因此酿成了蜀国的一桩冤案!“荆州不该失”情结使诸葛亮惆怅万分“荆州不该失”情结是什么?这首先要看什么是情结。心理学对情结的定义是:由一系列被压抑的无意识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意念倾向。情结会在

  • 为什么只有关羽才可以镇守荆州?而赵云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荆州

    为什么只有关羽才可以镇守荆州?而赵云不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为什么只有关羽可以镇守荆州,赵云不可。1、用人角度的必然性:看关羽:关羽与刘备的关系虽然不是兄弟,但是关系之好。确实存在。这点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就可以看出一斑。假如你是刘备,你面对这样的选择你会选谁?你也不知道关羽在后来会有

  • 曹操虽未能一统天下,却成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游牧民族

    曹操虽未能一统天下,却成为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克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最大的外患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对于北方异族,中国在统一的时候往往用和亲、结盟来维持关系,而当中国衰落或分裂时期,这些马背上的异民族会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军事优势进攻中原,烧杀劫掠,对汉民族造成巨大伤害。中国历史几千年,只有

  •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妙答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演义

    盘点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妙答,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位:秦宓的“天辩之对”秦宓和张温的“天辩”在整部《演义》里是最精彩的辩论,我感觉要超过舌战群儒。因为舌战群儒中的诸葛亮多是以气质和强辩取胜,而秦宓则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巧妙地将对手的无理之问化解,解答了天头,天耳,天足,天姓几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

  • 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结局

    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

  •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谁更厉害?诸葛在军事上不如司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顶级的人才。可谓是棋逢对手。但是两个人的性格和作风,却是截然不同。如果从胜者王,败者寇的角度来看待谁厉害,这样的话,自然是司马懿比较厉害的,因为三国最终是被司马氏手里统一了。从史料记载

  • 第九十九章 铜雀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九章

    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筑铜雀台。《水经注·卷五·浊漳水》记载:在邺城的西北隅,以墙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魏武望奉常王叔治处也。严才叛乱,攻掖门,王修闻变,率领部属急奔宫门救援,曹操在铜雀台上望见之说:“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王修字叔治)从此记载看,铜雀台不但是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的地方,

  • 趣谈三国: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了

    趣谈三国: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咏跳了、白燕升跳了、王凯跳了、乐嘉跳了、李湘跳了,传言中连撒贝宁也即将要跳槽了……进入3月以来,不管央视还是卫视,几乎每天都会传出某某主持人跳槽的新闻,“跳槽”也成了大热词。其实历史上不乏此现象,就拿三国时期说说。创业型跳槽者这类

  • 曹操是如何一步步击败群雄 取得了挟天子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群雄

    曹操是如何一步步击败群雄取得了挟天子的地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虽然也是官宦家庭出身,但是比起那位四世三公的袁绍差得远。在董卓西归之后,曹操还是一个没有地盘的穷人。但是在短短的7年时间之内,曹操一步步击败了吕布等强悍的对手。还迎回了汉献帝,取得了携天子以令不臣的目的。在他的那些对手中,也不

  • 夺取徐州,转危为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转危为安

    夺取徐州,转危为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在与张绣反复较量的同时,也与袁术、吕布进行了周旋。虽然袁术与吕布一个在扬州,一个在徐州,并且结为儿女亲家,但关系时好时坏。袁术自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割据淮南后,一直有称帝的野心。袁术青年时,曾因侠义而闻名于天下,后来被举为孝廉,官拜郎中,曾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