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历史盘点:孙权时期的五任丞相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三国历史盘点:孙权时期的五任丞相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800 更新时间:2023/12/24 19:52:19

三国历史盘点:孙权时期的五任丞相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

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

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

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

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时,都拱手说恭喜恭喜,预祝将登丞相大位,张昭也自信满满。不久任职通知公布,大家都傻眼了,丞相叫孙邵。这可是孙权称帝后第一任大管家,但好多人还搞不清楚,这是谁啊?

他确实没有什么名气,在北方时曾担任过大名人孔融的秘书,孔融称赞过他有廊庙才,也就是国家的栋梁。后来跟着刘繇到了江东,追随孙权后担任过庐江太守。这样的人在孙权阵营一抓一大把。他任丞相三年,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无声无息地去世了。

那为什么不选张昭呢?孙权刚继位的时候,危机四伏,人心惶惶,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挽狂澜于既倒,对稳定江东居功至伟,说是擎天柱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孙权登基后一次宴会上,口口声声只提周瑜,让张昭的老脸往哪里摆。他几次想站起来为自己辩驳,孙权都没有理他,张昭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站了出来。孙权没有等他出口,冷冷地说:如果听张公的话,我们就要到别人那里要饭了。

这句话戳到了张昭的痛处,因为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是主张投降的,这是他一生的污点。张昭知道大势已去,大惭,伏地流汗。

孙权难道真不知道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吗?完全不是,冷落是与张昭的性格有关。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其实从另一角度理解,就是他这个人缺少修养。

张昭说话就直,常常摆老资格,把自己当成是孙权的老师。看到孙权打猎,就说不要逞匹夫之勇;看到孙权喝酒,就说你难道想做商纣吗。要么是让孙权羞愧难堪,要么是逼着孙权当众检讨。孙权年轻时勉强能接受,随着年龄增长,对他的讨厌与日俱增。

这次谈话后,张昭很知趣,先是担任了一些虚职,后来以老病为借口,上书请求回家养老,孙权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张昭大多数时间就在家写书了。

顾雍做了19年丞相

孙权任孙邵为丞相是想告诉大臣:这个位置是个摆设,不要来跟我争权。

孙邵去世以后,孙权的第二任丞相叫顾雍。

顾雍小时拜蔡邕为老师,就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学习弹琴和书法。他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调,沉默寡言。他被孙权提拔为尚书令的时候,他回家也不说,正常上下班。家人毫不知情,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

他越是低调,孙权对他越是尊敬,越是信任。他平时不怎么讲话,但开口必说到要害处。孙权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了言必有中。

孙权遇到棘手问题,就会派中书郎到他家里去请教。顾雍如果是赞成孙权的意见,就会请中书郎吃饭,反反复复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客客气气地送他离开;如果不赞成孙权意见,就不请中书郎吃饭,也闭口不言。所以每次中书郎回来后,孙权就问:顾雍请你吃饭了吗?

正因为他小心谨慎,从来没有当面顶撞过孙权,太太平平做了19年的丞相。

陆逊因说话直被扣罪名

第三任丞相是名将陆逊。

陆逊是浴血疆场的人,自然不会像顾雍唯唯诺诺,而且他战功赫赫,名望又高,信念就是武死战,文死谏。习惯了讲话很冲,直来直去,不会顾及到孙权面子。他对自己要求也严格,一个从来不犯错误、又没有缺点的人,怎么可能在领导头脑中留下好印象呢?

孙权对他这种一根筋虽然明里不说,但可以耍阴招。他任命陆逊做丞相,但一直没让他回建业,始终驻守在武昌。名义是上游的位置太重要了,离开了陆逊不行。实际上是要他远离朝廷,眼不见为净。

不久,陆逊又卷入两宫之争(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的斗争,后面还会提到),孙权终于抓到了他的把柄,也是担心他威望太高,子孙们控制不住他,给他扣上大量莫须有罪名。狡兔死、走狗烹,陆逊无以辩白,忧愤而死。陆逊死后,家无余财。

步骘性格宽厚爱读书

第四任丞相是步骘。步骘是淮阴士族步氏的后人,和孙权的步夫人是同族。

他最大的特点也是忍辱负重。年轻的时候,地方有个豪强叫焦矫,步骘为了和他处好关系,和一个朋友卫旌带了礼物去拜访他。到了他家焦矫正在室内睡觉,两人就在外面等待。

等了很久,卫旌受不了了,想要回去,步骘却很淡定,劝他要忍。焦矫醒来后看见了他们,也不请他们进来,让人在外面铺上席子,叫他们坐在室外。吃饭的时候,自己桌前堆满了佳肴美味,步骘、卫旌盘里只有很少的蔬菜。卫旌愤闷得吃不下去,步骘却把饭菜全部吃光。

能忍辱者必能成大事,步骘担任过交州(今两广及越南部分地区)刺史,交州比较乱,步骘去后逐一消灭了地方势力。步骘后驻守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有20年,曹魏的边境将士都敬仰他的威信。

他性格特点是比较宽厚,喜怒不形于色,不论是对谁都特别恭敬,衣饰、居处简单朴素,平时手不释卷。属于孙权欣赏的人。但是他担任丞相时间也很短,8个月后就死了。

第五任丞相是朱据。朱据长得帅,文武双全,屡立战功,孙权把他当作吕蒙的继承人,还把女儿孙鲁育嫁给了他。朱据的特点也是为人谦虚,朋友很多,不看重钱财,俸禄赏赐很多但经常不够用。但他也只担任丞相一年,就卷入了两宫之争被陷害至死。

标签: 丞相

更多文章

  •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怎么回事?又取得怎样的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威震

    跟随曹操以后,张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让张辽一战成名的逍遥津在历

  • 曹操也曾三顾茅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茅庐

    “三顾茅庐”典故说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争夺天下的故事,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然而,最近翻阅一些资料,却意外的发现,“三顾茅庐”并非是刘备的专利,而一代枭雄曹操也曾“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那么,曹操是如何“三顾茅庐”的呢?而诸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于吉和《太平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

    东汉末年,山东地方有个名叫于吉的人,浑身上下生满了疮癞。十余年间,百药难愈,百医难治。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露出一种鄙夷厌恶的神情,所以他的身体和心理上均十分痛苦。有一天,他在药市上遇到一位很同情他的名叫帛和卖药翁,于是就向他求救治疗自己恶疾的良方妙药。卖药翁帛和看了他满头满脸不堪入目的的疮癞症,对

  •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让庞统当县令是否有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县令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让庞统当县令是否有意为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此人爱才、重才,并且识才。在汉末诸侯中,论起有伯乐之明的诸侯,首推曹操和刘备。于是刘备虽然起身微末,却能够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骁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能够拥有诸葛亮这样的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当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

  • 揭秘曹操诡诈残忍 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

    揭秘曹操诡诈残忍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大明王朝是“间谍组织”最多、间谍最猖獗和社会最漆黑的年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隐秘探听音讯、监督官与民的“间谍准则”吗?其实,这有点儿“看重”朱元璋及大明王朝

  • 谁是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的最强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草鞋

    谁是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的最强高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谁是隐遁在三国中的真正高手?若问您,谁是三国中文武双全的真正高手,可能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您脑中飞速闪过各类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把他与“文武双全”的高手联系在一起,依我看来,这个人就是刘备。有人笑我愚:在群雄逐鹿

  • 蔡文姬的丈夫是谁 汉末才女蔡文姬的男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的丈夫是谁汉末才女蔡文姬的男人都有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蔡文姬的丈夫是谁?蔡文姬,是苍茫的东汉末年的一个才女,让人倍感亲切。在那个苍茫的时代,命运总是如此的苍凉,她总是高高地站立在那,手拿书卷,目送飞鸿,遥望着北方。白衣飘飘,如凌波的仙子。这样的一个女子,她会有着怎样的丈夫呢?她的丈夫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魏国坐山观虎,错失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国

    第一百二十一章魏国坐山观虎,错失良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21年8月,孙权派遣使者称臣于魏国,并送还荆州被关羽抓住当俘虏的于禁,朝臣皆贺,独刘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

  • 孙权“火烧”张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火烧

    孙权“火烧”张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一次,不听张昭的意见,与他反复辩驳,而张昭的口气越来越严厉和不客气,孙权实在难以忍受,终于手按着刀愤怒地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可能会杀死张昭。张昭对自己的话没有被采纳十分气愤,便称病不朝。后来公孙渊果然背盟,杀了张弥、许晏。孙权多次向张昭表示歉意,请他出

  • 三国姜维简介 历史上三国姜维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简介

    三国姜维简介历史上三国姜维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重用。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