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是怎样找到富爸爸的

刘备是怎样找到富爸爸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689 更新时间:2023/12/20 8:34:08

不是高富帅,那就伪装;没有富爸爸,那就塑造一个富爸爸。

刘备就是这么干上去的。

东汉也是个拼爹的年代,有个孩子,本来应该名叫夏侯操,他的爹本来应该名叫夏侯嵩,为了发展,认了一个叫曹腾的太监当爹,于是,夏侯嵩改名曹嵩,夏侯操自然也就成了曹操。

刘备这孩子没曹操这个运气,要说拼爹,他连爹都没有了,那个穷爹,留给他的只是一门做鞋子织草席的手艺。

贩履织席的刘备,却天生懂得吸引力法则,他很会积极地暗示自己,尽管家里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只是堆放着一层层的草席草鞋,他却善于利用一切自然的现成的道具,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刘备的寒舍东南角,有一棵五丈高的桑树,树冠长得好,自然形成车盖状,“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一株天生天养的树,跟刘备的个人前途有什么关系?刘备却将其塑造成自己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帝王车盖。我刘玄德将来一定能成为帝王,用上这样的车盖。

不懂刘备的人,只当他是狂妄;稍懂刘备的人,知道他是有志向;最懂的刘备的人,明白他是在自然而然地运用吸引力法则。

估计不知道有多少次,刘备站在桑树下面,把自己想象成九五之尊的皇帝,把头顶上的树冠想象成皇帝的黄罗伞盖,可能还会虚拟出一大群文臣武将山呼万岁。

从家里的桑树树冠出发,刘备上路了,一路吸收多少正能量,终于,在公元221年,与“百寮登坛,受皇帝玺绶”。不知道当这位后世称为先主,或者称为汉昭烈帝的励志哥,当年看到自己头上真正的天子车盖时,是不是会想起家乡的那株激发他正能量的桑树呢?

当然,在屌丝奋斗的路上,光靠对一棵桑树的想象还是不行的,多少太唯心,也得来点实在的。

刘备没有爹,怎么办?曹操的老爹可以认一个爹改变家族的命运,袁绍孙权的爹本来就是高富帅,刘备是找不到这样的爹了。不急,给自己塑造一个爹。

他找到了,西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

当然,应该算是刘备的老祖宗,是他老爹的老爹的老爹……,然而,从政治背景意义上而言,就是他爹。

认定了这个八竿子都打不着的爹,刘备又吸收不少正能量。大家都以为刘备只是拿这个中山靖王印在名片上,拿出去忽悠人而已,内心深处才不把他当真。其实不然,内心深处把这个爹当成爹,才会有能量产生,如果很多次地坚持认为中山靖王就是自己的祖先,久而久之,刘备的气度会变,如果不变气度,他会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皇室身份;跟着,刘备的着装会变,如果不穿气派点,觉得对不起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大汉王朝。一旦认定自己就是皇室后裔,刘备的一举一动就会朝着皇室成员的标准努力,这不是我乱说,史书有证:“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瞧瞧,人家还真把自己当皇室之胄了,玩的都是贵族范,遛狗,时髦音乐和时装。暗示自己是贵族,还真成贵族了。

于是,吸引力法则起作用,《三国志》记载,“年少争附之”,社会上的英雄豪杰都来归附他,因为他有贵族范。不仅吸引了社会正能量,还吸引了神一般的能量,关羽张飞这样天神级别的战将,也归到他麾下,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刘备真的只是将自己当成织草席卖鞋子的,能吸引这样神一样的队友和兄弟吗?

坚持正能量,坚持对自己的美好神圣定位,日子一久,不仅自己感觉是皇族,连皇室也承认你的想象,终于,刘备的想象有了法律效力,东汉天子刘协承认刘备是他叔,刘皇叔的封号新鲜出炉,从此天下皆知刘皇叔,后人也皆知刘皇叔。

其实,刘备对自己打出中山靖王之后的牌子之后的效应,是相当在意的,他一直在观察这个品牌的吸引力,因此当社会名流孔融写信向他求救时,刘备兴奋得一拍而起,说:“孔融也知道我刘玄德啊。”吸引力法则得到良好的回应,刘皇叔焉得不喜?

将自己打造成皇室贵族,不只是风范和衣着爱好上跟得上,在志向和使命感上也得跟上。刘备的身份得到孔融和汉献帝的承认后,他整个人生的境界也拔高了,对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了。把自己当成贵族,当然得干点贵族该干的事。

因此,当年曹操假汉庭之手封他为豫州刺史,并且和他同车出入,和他同桌吃饭的时候,我们的刘皇叔并没有把自己停留在屌丝翻身的定位上,他灵魂的本质已经皇室化了,贵族化了,他不会满足于曹操对他的收买,他要做跟皇叔身份吻合的大事业。因此,他出走了,拉起大旗跟曹操唱对台戏。试想如果刘备只是为自己一介小手工匠翻身而窃喜,那就没有以后的三分天下和汉昭烈帝了。

刘皇叔的使命是什么呢?当然,肯定不是拿着这个身份去忽悠善良的人们,去坑蒙拐骗,而是要干点有益的事业,就是他三顾茅庐时跟诸葛亮说的“欲伸大义于天下。”虽然屡次收到挫折,但是“志犹未已”,心中雄心壮志没有消停。如果他不把自己定位在皇叔的位置,估计一个县令的职务就把他的事业状态终止了。正因为如此,他才敢弃安喜县尉的官职,鞭打督邮。

在认定自己是皇室贵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到为天下伸张正义的地步,这样才能得到卧龙诸葛亮的认可,才有诸葛亮这种天下奇才为他策划“隆中对”这样超一流的企划。刘备终于吸引到了卧龙凤雏这样宇宙级的能量。

常人说刘备的成功,总爱说他谦逊,爱才,爱民,这些素质诚然是对的,然而,这是所然,却不是所以然,一个草鞋手工制作者,为什么有这些素质?就是因为刘备有积极的暗示心理,他真把自己当回事,这个有志气的孩子,从家乡的一棵大树出发,总是顽固地认定自己的贵族身份,然后真正进入贵族的精神境界,担当一个皇室成员应该有的重担,吸引的能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强,以至于在长坂坡撤退时,数十万百姓对他不离不弃,这时候,天下百姓都承认他的皇室贵族身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得民心者,自然就是皇叔,不管血缘上真实与否,百姓看中的是刘备那份担当和使命感。

标签: 是怎样

更多文章

  • 三国历史盘点:孙权时期的五任丞相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丞相

    三国历史盘点:孙权时期的五任丞相的最终结局是怎样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权对武将能推心置腹,文臣就远远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如同房间里的花盆,虽然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但更多的是为了美观,是种摆设,最重要的是:请靠边站。来看看文臣之首,孙权的开国功臣张昭和几任丞相的命运。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孙

  • 张辽威震逍遥津是怎么回事?又取得怎样的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威震

    跟随曹操以后,张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让张辽一战成名的逍遥津在历

  • 曹操也曾三顾茅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茅庐

    “三顾茅庐”典故说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争夺天下的故事,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然而,最近翻阅一些资料,却意外的发现,“三顾茅庐”并非是刘备的专利,而一代枭雄曹操也曾“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那么,曹操是如何“三顾茅庐”的呢?而诸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于吉和《太平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

    东汉末年,山东地方有个名叫于吉的人,浑身上下生满了疮癞。十余年间,百药难愈,百医难治。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露出一种鄙夷厌恶的神情,所以他的身体和心理上均十分痛苦。有一天,他在药市上遇到一位很同情他的名叫帛和卖药翁,于是就向他求救治疗自己恶疾的良方妙药。卖药翁帛和看了他满头满脸不堪入目的的疮癞症,对

  •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让庞统当县令是否有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县令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让庞统当县令是否有意为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此人爱才、重才,并且识才。在汉末诸侯中,论起有伯乐之明的诸侯,首推曹操和刘备。于是刘备虽然起身微末,却能够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骁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能够拥有诸葛亮这样的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当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

  • 揭秘曹操诡诈残忍 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

    揭秘曹操诡诈残忍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大明王朝是“间谍组织”最多、间谍最猖獗和社会最漆黑的年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隐秘探听音讯、监督官与民的“间谍准则”吗?其实,这有点儿“看重”朱元璋及大明王朝

  • 谁是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的最强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草鞋

    谁是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的最强高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谁是隐遁在三国中的真正高手?若问您,谁是三国中文武双全的真正高手,可能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您脑中飞速闪过各类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把他与“文武双全”的高手联系在一起,依我看来,这个人就是刘备。有人笑我愚:在群雄逐鹿

  • 蔡文姬的丈夫是谁 汉末才女蔡文姬的男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的丈夫是谁汉末才女蔡文姬的男人都有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蔡文姬的丈夫是谁?蔡文姬,是苍茫的东汉末年的一个才女,让人倍感亲切。在那个苍茫的时代,命运总是如此的苍凉,她总是高高地站立在那,手拿书卷,目送飞鸿,遥望着北方。白衣飘飘,如凌波的仙子。这样的一个女子,她会有着怎样的丈夫呢?她的丈夫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魏国坐山观虎,错失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国

    第一百二十一章魏国坐山观虎,错失良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21年8月,孙权派遣使者称臣于魏国,并送还荆州被关羽抓住当俘虏的于禁,朝臣皆贺,独刘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

  • 孙权“火烧”张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火烧

    孙权“火烧”张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一次,不听张昭的意见,与他反复辩驳,而张昭的口气越来越严厉和不客气,孙权实在难以忍受,终于手按着刀愤怒地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可能会杀死张昭。张昭对自己的话没有被采纳十分气愤,便称病不朝。后来公孙渊果然背盟,杀了张弥、许晏。孙权多次向张昭表示歉意,请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