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并未“挥泪斩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并未“挥泪斩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59 更新时间:2024/1/10 2:05:58

诸葛亮并未“挥泪斩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马谡(公元190—228年),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都令、越太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为参军。他一生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失守街亭,被斩。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连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

说起马谡的死,人们历来都认为马谡是在街亭之战后,回到诸葛亮大营负荆请罪,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于军门,京剧《失街亭》就是讲的这一段。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第95、96回《马谡拒谏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描写马谡立下军令状,以王平为副将,率兵25000人出守街亭。马谡在街亭失败后,回到诸葛亮大营负荆请罪,诸葛亮挥泪将马谡斩于营门,这就是所谓“孔明挥泪斩马谡”。那么在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有没有挥泪斩马谡?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一个军纪严明的军师诸葛亮,形象自然高大;马谡本在历史上也算不上是大人物,但他失街亭回到诸葛亮军营负荆请罪,虽然招来杀身之祸,但知名度却得到大大提高。但是,对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史实与之有很大的出入。西晋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诸葛亮传》、《王平传》、《马谡传》、《向朗传》及后来裴松之为其作的注释中,记叙了“斩马谡”真相。

第一、《马谡传》中裴松之注,提及《襄阳记》中的记载说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做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还用禹一样,对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后诸葛亮待其遗孤如同己出。看这一段,就知道马谡死前未曾有机会再与诸葛亮谋面,否则也不必要写这么一封信,要诸葛亮效仿舜杀鲧而用禹的故事,将遗孤托付于诸葛亮了。而后又称“十万之众为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马谡的确是死了,但以上均未提及马谡是如何死的。在《诸葛亮传》中只称诸葛亮“戮谡以谢众”。

第二、《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d……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A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A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A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第三、《王平传》:“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A疑其伏兵,不往恳病l妒瞧叫煨焓蘸现钣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

从这三传来看,诸葛亮确实下令处死马谡,但到底有没有付诸实施,即使实施了,又在什么地方?都没有答案。但是,《三国志》卷41《向朗传》:“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后主践阼,为步兵校尉,代王连领丞相长史。丞相亮南征,朗留统后事。五年,随亮汉中。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在《向朗传》中还有这样记述:“向朗(时向朗为丞相长史)素与马谡善,随军征战街亭,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此段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街亭之战后,马谡并未投案自首,而是畏罪潜逃,而向朗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三国志》卷39《马良附马谡传》: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A战于街亭,为A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谡下狱物故”,即病死狱中。

综合以上史料,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谡不遵诸葛亮守街亭的指示,惨败而归,导致陇右三郡得而复失,蜀军退回汉中。马谡深知后果严重,因此便畏罪潜逃,而身为丞相长史的向朗碍于情面或出于爱才之心,知情不报,事泄后导致他被免官职,在家赋闲达20年之久,而马谡最终也被缉拿归案。后来,诸葛亮打算对其行刑,然而还未及行刑,马谡便病死在狱中,并非被诸葛亮名正典刑或说“斩马谡”了。

标签: 马谡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的这些大将原来是罗贯中吹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将

    《三国演义》中,由于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不自觉的便带上了个人的主观色彩,对一些人物不免按照自己的喜好评价。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三国中被罗贯中吹出来的四大人物。1.华雄演义上的华雄,可厉害的不得了,首先是华雄大破先锋大将孙坚,斩杀祖茂。再者就是勇武威震盟军,接连斩杀俞涉、潘凤。后被关羽斩杀。而其威名

  • 第一百一十九章 阆中张飞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阆中

    张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阆中市古城区西街,是纪念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因张飞死后,追谥为桓侯,故名。张飞,字翼德,涿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为三国时蜀汉重要开国功臣、五虎上将之一。官拜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刘备平定益州后,派张飞为巴西太守,领军驻守阆中,达七年

  • 三国马超怎么死的?历史上的马超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死因

    三国马超怎么死的?历史上的马超的死因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彭漾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恃才傲物,狂妄自大的彭漾被刘备贬官到外地,便满腹牢骚来找马超发泄。一开始,郁郁不得志的马超也随口附和了几句。彭漾以为遇到知己,便不知天高地厚地煽动马超: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这句话

  • 谁是袁绍身边危害最大的人?袁绍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绍

    谁是袁绍身边危害最大的人?袁绍是怎么处理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认为,袁绍身边最大的毒瘤乃是郭图,主要原因就在于官渡时出了个臭主意,不去救淳于琼,而是反攻曹操大营,结果导致乌巢失陷,全军崩溃。那么郭图这个人到底如何?还是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献帝传曰:沮授说绍云:「将军累叶

  • “特种部队“三国时就有了?看曹操的超级战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三国时就有了?看曹操的超级战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起“特种部队”,人们的潜意识里往往认为是西方国家的“发明创造”。其实不然,事实是中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自己的“特种部队”了。三国时代,魏蜀吴都有自己的特种兵,而这三股势力中,又以曹魏的“特种部队”最为强悍。这点,在史书《三国志

  • 为何说神医华佗可能是外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

    为何说神医华佗可能是外国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神医华佗的事迹流芳百世,更有华佗再世赞颂医生医术高明。虽然他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没有历史根据,但华佗真有其人,乃第一位使用麻醉药施手术的医生,不过可能并非汉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陈寅恪按名字发音,推断华佗来自古印度。因为天竺语的agada有医药的

  • 解读奸雄曹操为何最终没能统一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奸雄

    解读奸雄曹操为何最终没能统一中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战场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

  • 三国名人之东吴名将太史慈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吴

    三国名人之东吴名将太史慈简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太史慈(166-206),字子义,吴将。慈忠义,北海孔融敬之,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后归扬州刺史刘繇,於神亭同一小将斗孙策十三骑,更支身与策大战,奋勇莫当。后繇败死,策擒慈,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降。慈招谕繇残军归

  • 刘备墓被盗为何如此诡异?刘备死后到底葬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

    刘备墓被盗为何如此诡异?刘备死后到底葬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墓史称惠陵。在成都市南郊武侯祠内之正殿(刘备殿)西侧。史载,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死永安宫(在今重庆奉节县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墓拔地而起,呈圆堆形,高1

  • 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故事情节

    曹操,东汉末年的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带兵军纪十分严明,并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因此,他的军队很有战斗力,很快就消灭了多股强大的军阀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那么历史上关于他“割发代首”的故事情节到底是怎样的?关于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经过一次,麦熟时节,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