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晋历史常识简介

西晋历史常识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3/12/24 13:51:00

司马炎称帝

魏帝曹髦被杀以后,司马昭将自己封为晋王,为自己称帝做好了准备。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命令魏的文武大臣都改任晋官。同年12月,司马炎迫使魏帝让位。正式称帝,建国号为晋,将洛阳定为都城,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西晋分封制

西晋统治者为了防止政权被外姓攫取,实行分封制。泰始元年(265年),分封宗室27个王。几年以后,又陆续增封。前后受封的一共有57个王。诸王以郡为国,规定大国有民户2万,置上中下三军,共5000人;次国民户1万,置上下二军,共3000人;小国民户5000以下,置一军,1500人。同时大封功臣和异姓世家大族为公侯,一次就封500多人。这些人在西晋形成一个庞大的贵族地主阶层。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建国后不久发生在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大祸乱,它自公元290年宫廷政变起,至公元306年东海王司马越立晋武帝第25子司马炽为晋怀帝止,前后持续了16年。“八王”指的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颐、长沙王司马义、东海王司马越。

永嘉之战

八王之乱中,北方少数民族贵族乘机反晋。建武元年(304年)匈奴贵族刘渊称大单,于永嘉二年(308年)称帝,迁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王弥和石勒都来归附。永嘉四年(310年)刘渊卒,其子刘聪杀兄夺位,命刘曜、王弥和石勒向洛阳进兵。东海王司马越率晋军主力弃洛阳而奔许昌。永嘉五年(311年)三月司马越在军中病死,太尉王衍率军行至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被石勒追及。石勒纵骑围射,全歼晋军10余万人。东海王司马越的儿子和晋宗室48王自洛阳出逃,也尽被石勒杀害。同年六月,洛阳被攻陷,晋百官士庶死者3万余人,城市沦为一片废墟。晋怀帝被俘,后被杀害。

西晋灭亡

晋愍帝司马邺14岁继皇帝位,匈奴汉国中山王刘曜驱军大进,向长安发动攻击。建兴四年(316年),晋愍帝向刘曜递交降表。第二天,愍帝乘羊车,光着上身,口衔玉璧,带着棺木,出长安东门,去刘曜军营投降。晋愍帝受到了刘曜的礼遇,刘曜焚烧了棺木,接受了玉璧,为他解开绑绳,表示接受他的投降。至此,西晋宣告灭亡。从司马炎称帝到司马邺投降,西晋共经历了52年。

西晋流民

西晋中期以来,世族官僚凭借官吏占田荫客制的特权,广置田产,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不可遏止的土地兼并狂潮。同时,统治阶级贪婪、奢侈、荒淫,巨大的开支,更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而元康以来,又是无年不旱。元康四年(294年)发生大饥荒。元康七年(297年),秦、雍二州旱情严重,粮价昂贵、米斛万钱。元康以后至永嘉年间,持续发生旱蝗灾害。永嘉元年至六年(公元307~312年),幽、并、司、冀、秦、雍六州大蝗,“草木牛马毛皆尽”,天灾人祸,终于导致了西晋末年的流民大迁徙和流民大起义。当时陕甘地区有10余万人流徙汉川,四五万人流徙鄂北、豫南,并州地区居民更是流迁四散,居民十不存二,或徙居河北,或流亡豫中。河北地区亦有四五万人流迁山东、兖州一带。四川地区有四五万人南奔湘、鄂,有一部分进入云南境内。全国流亡总数达30万户,约占西晋全国总户数(377万户)的1/12多。

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公元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人晋以后,历任着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标签: 西晋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上皇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炀帝曾被孙子杨侑尊为太上皇,武则天曾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辽末帝曾被女婿屈出律尊为太上皇,明英宗曾被弟弟明代宗尊为太上皇。或祖孙,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虽然不是传统的父子关系,但这些太上皇至少在辈分上还算恰当。相比之下,晋惠帝司马衷也曾当过太上皇,不

  • 祝英台情动天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祝英台生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即公元337年。祝家也是由于北方出现“五胡闹中华”的局面而南迁的士族,定居在山明水秀的上虞地方,即今天江苏南部,在一处荒僻的梅溪源头聚族而居,人们都把这里称之为祝家庄,传到祝英台已是南迁之后的第四代。了。祝家的上两代曾经数度为朝庭效力,追随祖逖、

  • 陶渊明的故事:青年时代的陶渊明是什么样子?为何贫困交加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陶渊明

    第一节青年时代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隐逸诗人之宗”。他从小“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有济苍生、复故土考由豪情壮志,却又因不肯为“乡里小儿”折腰而。“归去来”,过起了隐居田园的生

  • 褚蒜子——康帝司马岳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

    褚蒜子康帝司马岳皇后身为女人,褚蒜子实在是太可怜了,年轻时死了丈夫,人到中年又丧了儿子,寡居一生。可作为皇后、皇太后来讲,她又历经了三度垂帘,把持东晋朝政长达40年之久,与东晋历史上众多的着名人物如庚冰、何充、桓温、谢安等人或密切合作,或机智周旋,为稳定东晋司马氏家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褚蒜子河南

  • 皇帝摆驾京城大街 竟被强盗公然抢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京城

    如果能够预见到后来的命运,司马炽应该不会选择去当那个皇帝。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25个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的弟弟。按说皇位本没他的份,但司马皇族可能是感觉自家人太多,非要窝里斗,八个王爷互相砍来砍去,不但晋惠帝的太子被玩死,皇太孙也被灭掉,真真是断子绝孙。由于司马炽没怎么参与八王之乱,平日行事较为低

  • 审美压倒了伦理的年代:东晋最荒唐“副总理”企图当众强奸部长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晋

    周顗画像本文摘自《晋朝另类历史:出轨的王朝》作者:押沙龙出版社:鹭江出版社魏晋士人猛吃毒药,各种毒物郁结体内,兼之多半嗜酒如命(见《如何过日子是更重要的问题》一章),在药与酒的双重刺激下,做出了众多怪异之举,绝不是现在的新新人类所能比肩的。中国有史以来,从没有一个朝代的上流阶层像魏晋时代的士人那样贴

  • 东晋名将谢玄事迹:自建劲旅屡败强敌,淝水之战留名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晋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宰相谢安之侄。谢玄文武兼备,立志挽救危亡,以图恢复。他创建的“北府兵”,能征善战,特别能吃苦耐劳,成为东晋最为精锐的武装力量。在淝水之战中,“北府兵”军阵严整,使秦主望而生畏,可见其强

  • 揭秘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为何陈寿三国志没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中

    刘禅,刘备之子,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禅在刘备死后登基,成为蜀汉第二位皇帝。笔者在故纸堆里寻觅到一则逸闻,刘禅年少时曾流落汉中,遭人所卖,还娶妻生子。裴松子在为陈寿的《三国志·后主传》作注,详细记载了刘禅流落汉中被卖之事。刘禅在公元223年即位,公元263年时投降曹魏,

  • 晋代葛洪的养生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代

    重视身心锻炼葛洪指出,世上有许多人一方面热衷于追求富贵荣华、声色犬马。一方面又想着怎样可以长生不老,修道成仙,但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求长生,修至道,关键在于精神专一、情致静寂,世俗的权势及物质,都会妨碍人们的延年益寿。所以。最根本的“学仙之道”是四个方法,即&ldq

  • 晋明帝遗鞭脱身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元帝手下的大臣王敦起兵叛乱。第二年,晋明帝即位。明帝为了了解实情,决定亲自去王敦的军营探察。这天,晋明帝换上便装,暗中骑马到了王敦的军营外,探察之后走出营门。有人看出明帝举止、长相不平常,起了疑心,就将此情况报告了王敦。王敦听了手下人对明帝的长相的描述之后,确认他就是晋明帝,立即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