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七章 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

第七章 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20 更新时间:2023/12/11 20:19:13

西晋的灭亡,是中国封建史上一件堪称奇耻大辱的事,无意之中,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许多“第一次”:西晋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灭亡在异族之手的大一统国家政权;西晋末代晋怀帝晋愍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和第二个被异族政权俘虏的中国皇帝。这样的第一次,对那个时代晋王朝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奇耻大辱。

西晋灭亡后的中国北方,内迁的各个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虽然他们打出了各种国号,但客观上说,这时候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还处于从游牧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制经济转化的阶段,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汉地来说,他们主要的角色还是破坏者。事实也确实如此,五胡十六国时代开始后,北方的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长江以北原本繁华无比的中原地区,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是一场由西晋政权内耗引发的,却由整个中国北方各民族百姓来承受的灾难。

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东晋政权迁移到了南方,对于这样的奇耻大辱,当时迁到南方的东晋权贵们,无论是身为皇帝的司马睿,还是那些如丧家犬的世家大族们,回想着这灾难的一切,自然是悲从心头起。一次在一个叫新亭的地方,东晋的君臣眼望北方,想起西晋灭亡前北方和平的时光和当年的繁华,一个个不禁潸然泪下,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新亭对泣”事件。然而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晋朝的危机,并没有因为他们的南迁而缓解。长江虽可以暂时保证晋朝的安全,但这个时期,北方的战乱在继续,大量的百姓南逃在继续,没有人知道,未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难道是南方继续沦陷,百姓继续遭到屠杀?没有人愿意这样,而且,在遭受亡国之耻的东晋人心中,也都有一个简单而共同的梦想:收复北方,光复河山。这不仅是东晋巩固政权统治,整合难民的口号,也是当时东晋老百姓们的愿望。这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次面临半壁江山沦陷的局面。

然而,也正是这么多的“第一次”,激发了中华民族最珍贵的风骨:坚忍。众所周知,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坚忍的民族,在每一次灾难威胁面前,都会有勇敢的人挺身而出,带领这个民族走出阴霾。在西晋灭亡,东晋建国的公元316年前后,当时在江南苦苦支撑的东晋王朝政权,确实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候”。北方各政权持续南进,南方东晋王朝立足未稳,局面危急,北方的百姓正遭到战争的肆虐和野蛮的屠杀,呻吟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如果只知道在新亭边上哭,晋朝的亡国,或许是很快就会发生的。

东晋最终渡过了这个最危险的时期,主流的说法是因为江南地区世家大族王家的支持,帮助东晋司马睿政权稳固了统治。但是,就在那些脑满肠肥的士族阶层还在相互观望,寻求这个非常时期最大利益时,却另有一些纯粹而勇敢的人,坚决地站了出来,召集起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军民们,向着战火连天的北方,肆虐中原的“五胡”敌人们,举起了复仇的马刀。当大批难民南逃避难,成为这个时期“主流情景”的时候,他们却逆流而上,虽然明知不敌,虽然强敌在北,却以一颗慷慨忠义之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战至流血凝肘而不退,只为一个那时代所有挣扎在战争铁蹄下的人们一个共同的愿望:收复国土,光复山河。

事实上,正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里,有这样一群人存在,早期立足不稳的东晋政权,才最终能够顶住北方敌人的进犯,稳定自己的统治,并且成为万千沦陷区军民心中的希望。这些以弱小的力量,挺身而出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们,虽然大多数都遭到了失败的命运,但是他们的奋斗与牺牲,即使经过千百年岁月的跌宕,也足够在今人心中,继续激荡起壮阔的波澜。

这其中最杰出的两个人,是祖逖刘琨

在东晋立国的早期,祖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重要的程度超乎想象,他没有崇高的官位,却是整个东晋政权得以稳定发展的关键人物。因为那时,经历无数次战火逃生的人们,正纷纷奔往南方的时候,他却掉头向北,望着沦陷的山河青锋出鞘,发出一声当时东晋政权已经集体失语的呐喊:北伐。

祖逖,生于西晋时代的公元265年,河北涞水县人,他的出身也不差,家族世代都是两千石的高官。他的父亲祖武做过上谷的太守,可以说,他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军人世家。这种家庭出身的人,身上自然带有汉族武人慷慨好义的性格,年轻时候的祖逖就是如此。他年轻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练武,并且经常拿着钱财周济乡里,性格也豁然大度,属于当地非常有名望的世家子弟。但和类似家庭里的“富二代”不同,祖逖从小就极其刻苦,不但精心研究兵法,更勤练武艺,有关他年轻时期一段最着名的典故就是“闻鸡起舞”。公元289年,24岁的祖逖,结识了同样是世家军人家庭出身,游历到此的刘琨,两个性格直爽的铁汉一见如故,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之后的许多时日里,他们同榻而眠,纵谈时事。这个时期,还是西晋的繁荣期,但是危机已经到来,当时的河北地区,已经“豪杰并起”。所谓的“豪杰”,大部分都是山贼草寇,也包括许多进入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西晋王朝繁荣的外表下,已经隐隐汹涌着暴乱的暗流。这种情况,自然让两个年轻人忧心忡忡,终于有一天,祖逖提议,以后每天早晨,只要鸡叫了,就要起床练武,从此之后,两个年轻人结伴练武,度过了人生中最快乐最充满磨练的一段时光。也有说法是,当时的两个人,同在当地司州处做主薄,属于工作上的同事。但无论哪种说法成立,两位后来魏晋南北朝早期最杰出的民族英雄,就是因为相同的对国家前途的忧心走到了一起,并且一道经历了年轻时代的成长磨练。

祖逖命运的改变,发生在漫长的八王之乱中。这场持续在中国北方的战乱,消耗掉了强大的西晋帝国大部分的兵力,西晋政权对于全国的控制力大幅度下降,外加常年战争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就像两个年轻人当年所担忧的那样,动乱很快发生了。祖逖的家乡河北,主要活动着羯族人石勒的羌族武装,以及当地鲜卑等部落势力,很快河北地区就陷入了大规模战争之中。在这场战争里,作为正统的西晋政权,他们在北方的首都洛阳,于公元311年沦陷,后来建立的首都长安,于公元316年沦陷,匈奴人建立的“汉”政权,将西晋彻底灭亡。与之同时发生的,就是战乱中大批北方汉人的南逃,以祖逖的家乡为例,当时的涞水地区,按照史书记载,大约有十分之七的百姓向南方逃亡,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死在了逃难的路上。祖逖也在这群难民之中,他率领亲族乡党几百人一路南下,历尽千辛万苦。这一段的逃亡路,让祖逖锤炼多年的军事才华,有了试验的机会,他作为家族的领头人,一路负责断后。从河北到江南的沿途,经常会遇到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游牧骑兵,但凡见到逃难的汉人,不但格杀勿论,财物也被席卷一空。在这次逃亡旅途上,祖逖带着家族里的300多个青年,多次保护家族中的老幼妇孺逃难,与敌人浴血奋战。等他们这一支难民队伍抵达南方时,祖逖率领的断后青年们,只剩下30多人。当时大部分的汉人南迁,就是这样的悲壮。

标签: 东晋

更多文章

  • 后主荒淫,陈氏丧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荒淫

    陈后主是南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生活奢侈腐化,不理朝政,整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谱歌度曲。他宠爱贵妃张丽华,所有军国政事,皆不闻不问。当时,“江东小朝廷,不知有陈叔宝,但知有张丽华”。陈叔宝创作的《玉树后庭花》,有“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rdquo

  • 氐族入关,苻氏建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在北方建立起来的16个政权之中,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氐族人苻洪为前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苻洪死后,他的儿子苻健继承了父位。此时,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政权正处于崩溃的边缘,于是苻健趁此时机,率兵进入关中。351年,苻健自称天王、大单于,翌年称帝,国号秦,定都长安,史称前秦。■中原飘摇,分

  • 我为钱狂:晋朝货币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晋朝

    第一次拜金主义高潮司马炎做了27年开国皇帝,天下安然无事,可是晋惠帝上台不到两年,就出了大乱子。他坐了皇位,哪里能执政?大政方针还不是一群小人说了算。社会上也乱了,“纲纪大坏,贿赂公行”,“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有权有势的人仗势欺人,小人们互相援引举荐

  • 王羲之的历史故事:笔法超逸的东晋名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羲之

    王羲之名人语录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着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笔法超逸,名辉文坛,震古烁今,为历代所敬仰,他被尊称为“书圣”。【名人历史】王羲之(303年-361年),

  • “牛继马后”的故事 使一代东晋开国皇帝身世成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晋

    西晋末年,司马氏的江山,正岌岌可危,晋愍帝司马邺即便投降后,也没得个善终,最终被刘聪所杀。而与此同时,在司马皇族的诸多子孙里,一颗皇族新星正冉冉升起,那便是琅琊王司马睿。不仅如此,因为此人的身世扑朔迷离,使得野史里一直流传着“牛继马后”的故事。注:“牛继马后”,即是指司马睿为牛氏之子,牛姓代司马氏继

  • 《天下一统:说说太康之治那些事》序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康

    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之长子,在司马昭死前三个月正式被确立为世子。公元265年,司马炎为自己荡平了一切阻碍,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为晋武帝。建立西晋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统一天下,曾派名将羊枯、杜预等攻打吴国。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顺利地夺取了灭吴战争的

  • 顾恺之为何在画人物的时候特别主张要求人物传神的效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是哪个朝代的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绘画大家,绘画理论家,诗人。曾经担任过参军、散骑常侍等职位,出生在一个士族的家庭,多才多艺,擅长写诗作赋,很深厚的书法功底,尤其擅长与绘画,主要擅长画人物的肖像、山水和飞禽走兽等相关的题材。顾恺之的在画人物的时候特别主张要求人物传神的效果,重视眼睛在传神的体现,认

  • 第三节 淮南三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淮南

    曹髦为皇帝时,曾下旨令司马师“登位相国,增邑九千,并前四万户;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赐钱五百万,帛五千匹,以彰元勋”。司马师辞谢不受。位极人臣的司马师用极大的权力换来了极大的满足,也换来了反对者的行动。当时全国武装力量基本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只有镇东

  • 草木皆兵的历史人物:草木皆兵的故事主人公是谁?苻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的故事主人公是谁?苻坚!草木皆兵,读作cǎomùjiē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

  • 为什么顾恺之一开始吃甘蔗,众人就开始嘻嘻笑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除了在绘画上有极高的成就之外,对诗书和书法也都颇有研究。作为画家的顾恺之不但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也留给了后世许多精品的绘画作品和潇洒、乐观的人生态度。其中顾恺之最负盛名的作品就应该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画作《洛神赋图》,而顾恺之倒吃甘蔗的态度也被后世广为流传。那么顾恺之的《洛神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