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三节 淮南三叛

第三节 淮南三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281 更新时间:2023/12/17 20:54:50

曹髦为皇帝时,曾下旨令司马师“登位相国,增邑九千,并前四万户;进号大都督、假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赐钱五百万,帛五千匹,以彰元勋”。司马师辞谢不受。位极人臣的司马师用极大的权力换来了极大的满足,也换来了反对者的行动。

当时全国武装力量基本掌握在司马氏手中,只有镇东将军毌丘俭掌握了一部分兵力。毌丘俭平时和夏侯玄、李丰关系友好,夏侯玄等人被杀后,毌丘俭对司马师深感不满,对自己的处境也常感不安。扬州刺史文钦英勇善战,武艺绝伦,他和曹爽是同乡,以前很得曹爽厚爱,就依仗曹爽威势欺压别人,曹爽被杀,失去靠山的文钦经常受司马师打压,因此而生怨恨之心。毌丘俭与文钦一拍即合,决定反抗司马师,这次的行动也是历史上所谓“淮南三叛”之一。

毌丘俭、文钦发布起兵檄文,历数司马师的十一条罪状:其一,“盛年在职,无疾托病,坐拥强兵,无有臣礼,朝臣非之,义士讥之,天下所闻”;其二,“懿造计取贼,多舂军粮,克期有日。师为大臣,当除国难,又为人子,当卒父业。哀声未绝而便罢息,为臣不忠,为子不孝”;其三,“贼退过东关,坐自起众,三征同进,丧众败绩,历年军实,一旦而尽,致使贼来,天下骚动,死伤流离”;其四,“师遂意自由,不论封赏,权势自在,无所领录”;其五,诛杀李丰;其六,不顾大义;其七,杀张缉,逼走张皇后;其八,不奉法度;其九,“领军许允当为镇北,以厨钱给赐,而师举奏加辟,虽云流徙,道路饿杀,天下闻之,莫不哀伤”;其十,“三方之守,一朝阙废,多选精兵,以自营卫,五营领兵,阙而不补,多载器杖,充聚本营,天下所闻,人怀愤怨,讹言盈路,以疑海内”;其十一,“合聚诸藩王公以着邺,欲悉诛之,一旦举事废主”。

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春正月,毌丘俭、文钦举兵作乱,并把自己的四个儿子当成人质送到东吴,向孙亮讨好,希望东吴给予支持,却事与愿反,却并未得到东吴的大力支援。二月,毌丘俭、文钦集合了五六万人渡过淮河由寿春向西进发,没有办法直捣洛阳,也不能占领许昌,走到了河南项城被迫停住了。

毋丘俭、文钦兴兵作乱的消息传到洛阳,司马师召集百官公卿商议退敌之法,“朝议多谓可遣诸将击之”,大部分的大臣建议派遣可靠的将领引兵出击,但是王肃及尚书傅嘏、中书侍郎钟会“劝帝自行”,觉得司马师亲自挂帅更为妥当。司马师最终听取了王肃等人的建议,“统中军步骑十余万以征之”。他“倍道兼行,召三方兵,大会于陈许之郊”。多年前关羽在汉水之滨水淹七军,生擒于禁,蜀国取得如此大胜,大有向北争夺曹魏天下之势。后来关羽被吕蒙算计,东吴夺取荆州时,攻击蜀军将士家属,蜀军因此变得不堪一击,瞬间被东吴瓦解。王肃引用关羽的例子向司马师建议,下令淮南地区将士的父母妻子禁止与母丘俭、文钦军中的一切联系,失去骨肉至亲消息的叛军自然新生厌战,也会很快像关羽一样迅速瓦解。

司马师率大军到达隐桥,毋丘俭、文钦军中的将领史招、李绩相次来降。司马师派遣荆州刺史王基进据南顿,占领战略高地。之后司马师屯兵汝阳,采用光禄勋郑袤计策,“帝深壁高垒,以待东军之集”,并不着急用兵。“诸将请进军攻其城”,司马师手下的人很是心急,纷纷劝司马师用兵出击。然而对此,司马师分析到:“诸君得其一,未知其二。淮南将士本无反志。且俭、钦欲蹈纵横之迹,乏仪秦之说,谓远近必应。而事起之日,淮北不从,史招、李绩前后瓦解。内乖外叛,自知必败,困兽思斗,速战更合其志。虽云必克,伤人亦多。且俭等欺诳将士,诡变万端,小与持久,诈情自露,此不战而克之也。”司马师希望时间可以让毌丘俭、文钦军中自生内乱,之后一举荡平。同时派出“诸葛诞督豫州诸军自安凤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谯宋之间,绝其归路。”

毌丘俭、文钦已身处司马师军战略包围之中,进攻,不能取胜;退兵,害怕寿春被攻击,陷人了进退两难无计可施的境地。加上淮南将士家属大多在北地,现两相隔绝,军中人心涣散,全无斗志,联络投降司马师的络绎不绝。

另外,司马师“遣竞州刺史邓艾督太山诸军进屯乐嘉,示弱以诱之”,另外,邓艾带了一万多名“泰山诸军”,故意做出不堪一击的样子,引诱毋丘俭、文钦出击,一面架设浮桥迎接司马师大军。毌丘俭果然中计,派文钦率军争夺乐嘉,当文钦部队向乐嘉疯狂扑来时,却发现司马师大军早已“潜军衔枚,轻造乐嘉”,隐秘赶到,文钦军顿时惊慌失措。

文钦之子文鸯此时刚满十八岁,血气方刚,“勇冠三军”,主动请战趁夜暗偷袭敌营,跟文钦说:“及其未定,请登城鼓噪,击之可破也”。文鸳击鼓三噪,文钦却未能看准时机发兵出击,文鸳只能退走东去。之前司马师“目有瘤疾,使医割之”,出兵之前刚刚做了肿瘤切除手术,这时又目疾发作,头痛如裂,正在帐中痛苦煎熬,得知敌人突然来袭,一惊之下眼球怦然突出,他为了不乱军心,强忍住剧痛,用被子蒙住头,牙齿紧紧咬住被子一角,被子都他咬破,“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

获悉文鸳退兵,司马师抓住时机,对诸将说:“钦走矣。”下令派遣精锐部队乘胜追击。诸将却说:“钦旧将,鸯少而锐,引军内人,未有失利,必不走也。”显然担心文鸳有诈,劝说司马师不要追击,以免中计。司马师不以为然,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鸯三鼓,钦不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文钦果然准备率军逃跑,文鸯不服,跟父亲说:“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文鸳亲自率数十名骁骑回头冲击魏兵,“所向皆披靡”,所到之处,魏兵无人能敌,“遂引去”,只能纷纷向后避退。司马师派勇将“左长史司马琏督骁骑八千翼而追之,使将军乐林等督步兵继其后”,“频陷钦阵,弩矢雨下,钦蒙盾而驰,大破其军,众皆投戈而降。”文钦、文鸳夫子“与麾下走保项”。“俭闻钦败,弃众宵遁淮南”。

毌丘俭听到文钦战败的消息大为惊恐,丢弃部队连夜逃走,随行的兵马并没有多少,一路上众叛亲离,最后只得孤身一人躲在路边水草中,被随后赶上的魏安丰津都尉张属搜出来,杀死。文钦父子走投无路,被迫投奔东吴。吴国授予文钦幽州牧,又封他为谯侯,号“镇北大将军”。毌丘俭的弟弟毋丘秀,也逃去了东吴。而留在魏国的毋丘氏与文氏两家的人,毫无例外被司马师屠杀,并被灭三族,淮南之乱至此得到平息。司马师班师,“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将军队大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司马昭。至许昌,病卒,时年四十八岁。

标签: 淮南

更多文章

  • 草木皆兵的历史人物:草木皆兵的故事主人公是谁?苻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的故事主人公是谁?苻坚!草木皆兵,读作cǎomùjiēbīng。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

  • 为什么顾恺之一开始吃甘蔗,众人就开始嘻嘻笑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除了在绘画上有极高的成就之外,对诗书和书法也都颇有研究。作为画家的顾恺之不但推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也留给了后世许多精品的绘画作品和潇洒、乐观的人生态度。其中顾恺之最负盛名的作品就应该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画作《洛神赋图》,而顾恺之倒吃甘蔗的态度也被后世广为流传。那么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 被废立10次 中国古代“上岗”次数最多的皇后羊献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古代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不论是被废掉的皇帝还是被废掉的皇后,能重新再上岗的都是寥寥无几。就拿皇帝来说,前前后后加起来不过三位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明英宗朱祁镇,至于皇后就更少了。但有一位皇后却非常特别,她一共被废了五次,却又奇迹般地被立了五次,而且还有幸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做过两国皇后的女性。她就是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帝国,竟然是这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强国,当属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开创的大隋帝国。只因为他们是第一个击败过当时世界最强对手——突厥帝国,达成天下无敌成就的伟大王朝。而即使辉煌如大秦帝国、伟大如大汉王朝,也没有获得和地球另一端的强敌直接交手的幸运机会。因此「大秦帝国和亚历山大帝国谁赢谁输?」「大汉帝国和罗马

  • 第二十一章 西魏的『脱贫』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西魏

    说起南北朝分裂局面的结束,世人说得比较多的,都是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9年挥师南下,灭掉了苟延残喘的南陈政权,从此一举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然而细观历史,我们却很自然地得出结论,隋文帝完成大一统的伟业,可以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杨坚栽树的,就

  • 第十三章 梁武帝时代的『世界蚕丝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蚕丝

    在现代社会,“经济危机”已经是一个大家熟悉的词语,尤其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来说,可以说感同身受。然而在每一次经济危机中,说到危机的核心,大家都会自然而然想到美国。作为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经济形势变化,经济政策的改变,都会深切影响到整

  • 第二十章 本是汉人,缘何『错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人

    在北魏末年的中原大起义风暴中,原来的北魏皇朝奄奄一息,而一个“错位”的汉人却趁机而起,成为北方的枭雄,他所建立的王朝,虽然未能统一北方,却对整个南北朝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齐政权的“太祖”高欢。说到高欢的“错位”,其实这也

  • 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北魏孝文帝(471499在位)拓跋宏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的第六位国君,一个目光远大、气度恢弘的少数民族改革者。魏孝文帝因改姓元,又叫元宏。他在执政期间,对北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推动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公元47

  • 两晋赋税制度与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徭役

    两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尽管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但是社会物质生产仍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明确赋税制度。西晋在赋税制度上实行占田制,实行户调法。东晋允许官僚占山封山带泽良田万顷,奴婢数千,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赋税制度。两晋时期,社会经济特点是江南迅速开发

  • 第二节 齐王司马攸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

    司马炎篡魏称帝、建立晋朝后,封司马攸为齐王,对他还算尊崇,让他掌握部分军权,参与议定国家大事,官职由卫将军迁骠骑将军,又转镇军大将军,后由武官转为文官,任太子太傅、司空等职。但到了武帝晚年,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武帝共有二十六子,其中皇后杨艳所生仅三人,并且长子司马轨夭折后,次子司马衷遂以年长被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