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崇比富的故事

石崇比富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12 更新时间:2024/1/13 10:48:46

晋武帝司马炎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甚至一度出现了卖官鬻爵的现象。他将各级官衔明码标价,按给钱多少决定封官大小。有的人为了当官,甚至拉着成车的金银财宝去贿赂武帝,而武帝也来者不拒,今天收了银子,明天就给送钱者封官。

朝中也不乏有识之士,对武帝的这种做法感到担忧,屡次相劝。武帝不但不听,有时甚至大发雷霆,将劝谏者大骂一通,然后治罪。众人见状,都心灰意冷,无人再劝。

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渐渐也都安于享乐,搜刮民脂民膏。这还不算,朝廷中竟渐渐掀起了一股比富之风。今天看你家的车用5匹马拉着,明天我一定驾着10匹马拉的车出去。今天见你的大门用银子镀成,明天我家的大门就改为镀金的了。更有甚者,竟然用人奶喂猪,总之奢靡之风盛行,晋朝已呈现国将不国的颓势。

而在众多的大臣中,有一个名叫石崇的,是皇帝的顾问,钱财最多,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钱财。为了显示财富,他每每寻找对手与之相比,参比者总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石崇为此洋洋得意。

石崇的这一行动激怒了一个人,那就是皇帝的舅舅恺。贵为皇亲国戚,王恺家里也富豪无比。连他家的下人、干粗活的,穿的都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王恺心想:我身为皇亲国戚,不信就比不过他石崇。

石崇也听说了王恺有与他比富的意思,毫不示弱,两个人就暗暗较上了劲儿。为此,石崇还专门派一个人去探听王恺家的情况。探听的人回来报告说,王恺家洗碗涮锅用糖水,石崇便立刻命令家人用蜡烛当柴烧;说王恺家用上好的胭脂粉墙,石崇便立刻要家人用金粉将门外的院墙再重新粉刷一遍……

如此这般,暗地里较量了几次,王恺便沉不住气了。他决定公开与石崇比试一番。这一天,王恺家张灯结彩,热闹异常。原来是王恺要出去游玩,借此机会炫耀一番,杀一杀石崇的锐气。他命家人把那马棚里的宝马牵出10匹,全给配上金络头,再将家里那顶用180颗珍珠串成轿帘的红顶轿子抬出来跟在身后。然后,在已用细黄土铺过的路两旁设了40里的紫丝布步障。

一切准备就绪,王恺这才雄赳赳、气昂昂地上路了。他满以为这次一定可以比过石崇,所以特意从石崇门口绕了一圈,岂知一看便傻了眼。

原来,石崇早就得到了消息,命家人在马棚内牵出50匹宝马配上金鞍、金络头,又抬出10顶八抬大轿,那轿帘竟都是用两百颗大小相同、小拇指肚大小的珍珠串成。然后用净水泼街,再铺上一指厚的珍珠粉,路两旁设了50里长的锦锻步障。布置完毕,石崇便稳稳地坐在轿中,专等王恺来此。

再说王恺,见石崇样样将自己比了下去,游玩的兴致也没有了,二话没说,掉转马头,便打道回府。身后传来石崇“哈哈”的笑声。

王恺回到府中,越想越不是滋味。一气之下,竟然病倒了。家人见了,都很着急。其中有一个机灵的家人,便附在王恺耳边,悄悄说了一计。王恺听后大喜,第二天病就好了,整理衣冠,匆匆奔皇宫而去。

原来,那个家人是叫王恺去宫中看看。皇上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有谁能比得过呢?而且王恺是皇上的亲舅舅,向他借一两件,皇上没有不给的。果然,王恺向武帝诉说了比富惨败的事后,武帝不但不为他们的奢靡生气,反而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武帝叫人取出一株域外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让他再去与石崇一比高低。并且对他说:“珊瑚树生于海底,本不易得到。况且这棵珊瑚树颜色鲜艳,长得又高,更是少之又少。你拿去和石崇比,定能将他比下去。”

王恺听了,满心高兴,立刻带着珊瑚树去了石崇家。落座片刻,王恺便说:“石兄,近来小弟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品,不敢一个人独享,特送来与石兄赏玩一番。”说完,命人将珊瑚树小心翼翼地抬进来。

石崇早知他的来意。见了之后,毫不搭话,随手抄起茶几上的金如意一扔,居然将那珊瑚树砸碎了。王恺见状,勃然大怒,骂道:“石崇老贼,你比不过我,也不该将这稀世珍品砸碎啊……”

石崇微笑着等他骂完,也不分辩,只命令家人道:“去,将咱家后院摆的那几棵应景的珊瑚树抬上来,给王将军随便看看。”家人下去后,不多久,厅中便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珊瑚树,棵棵都比王恺带来的那棵不知要好多少倍。

见王恺脸色忽青忽白,石崇笑着说:“王兄若喜欢,就请赏脸带几棵去,随便摆在院子里应个景吧!”王恺明知石崇在奚落自己,但又不好发作,只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便起身回府了。

石崇跟王恺斗富,以王恺的惨败而告终。而石崇因此大出风头,但他也好景不长,不久就因与参与宫廷斗争的贾谧有联系而丢了官,最终在西晋频繁的宫廷斗争中葬送了性命。

【精彩直击】透过石崇比富这一事例,从中可以看出朝政一些贪官污吏奢靡和腐朽的生活,他们鱼肉人民,中饱私囊,爱慕虚荣,贪得无厌。当然,这与皇上对他们的放纵也是密不可分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四节 贾氏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第四节

    司马衷傻是傻了点,但是谁叫人家是太子,但是太子也有太子的痛苦,那就是,自己想娶什么样的人做妻子,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由父母做主,父母这一挑,就挑出来一个“奇葩”。为什么要加个引号,这事还得慢慢说来。晋武帝司马炎整日为了北边边境的战事忧心,他派出的将领最总是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下

  • 残暴变态,宋末废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残暴

    刘子业是南朝刘宋政权的第五位皇帝,他登上皇位后,不顾伦理纲常,胡作非为,种种无德无道之行最终使他走上绝路。465年,将军柳光世、寿寂之等合谋将刘子业杀死,这个残暴无德之君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不肖子孙,难成帝业大明八年(464年)5月,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病去世,17岁的太子刘子业登基即位。刘子业生

  • 朝堂相争,内乱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内乱

    东晋初年,皇权微弱,皇室凋零。晋元帝司马睿依赖王导、王敦兄弟的扶持,君临江南,但中央和地方的大权主要控制在王氏家族的手中。王导居中为相,身兼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书监、录尚书事、散骑常侍和扬州刺史等职。■王敦之乱,野心毕现王敦则统领东晋当时实有的江、扬、荆、湘、交、广六州,任都督六州诸军事、江荆二州刺

  • 身为皇后到底能有什么可怕之处,连皇帝都怕的离家出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处

    独孤伽罗是隋朝隋文帝的皇后,也是隋文帝杨坚后宫中唯一的女子,区别于其他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在整个古代历史之中是绝无仅有的,杨坚对独孤伽罗宠爱程度可见一斑,而且杨坚和百官们还很怕独孤伽罗,杨坚称帝之后甚至发生了一件事,身为皇帝的杨坚,竟然下决心不理朝政,皇帝都不当了要离家出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纷争之始,流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流民

    西晋中期以来,世族官僚凭借官吏占田荫客制的特权,广置田产,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土地兼并的狂潮,造成了“天下千城,人多游食”的局面。同时,上层统治者贪婪、奢侈、荒淫,巨大的开支,沉重地压在人民的身上。而晋惠帝元康以来,又是无年不旱。■天灾人祸,流民遍野晋惠帝元康二年(292年),

  • 吴隐之——《晋书》卷九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书

    吴隐之(?413)字处默,濮阳鄄城人,是三国时期魏国待中吴质的六世孙。他少时家中贫困,却清高廉洁,从不非分妄取。在为父母守丧时,以孝着称,并由此得到当时有权势者的赏识,因而一出仕就担任士族所任的清官。以后,他在朝内外历任要职,但俸禄大部分给亲戚与族人,自己的生活与庶民一样。朝廷因历任广州刺史皆贪赃枉

  • 羊祜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羊祜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

    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母亲蔡氏是汉末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同胞姐姐嫁司马昭,晋初尊为弘训太后。羊祜博学多才,年轻时即有“今日之颜子”的美称。但他不愿为官,虽曾多次被征召,却从不就任。羊祜娶夏侯霸之女为妻,夏侯霸降蜀后,其姻亲多与告绝,独羊祜对妻仍然恩礼如常。司马昭为大将军后,公车征

  • 刘裕诛桓玄灭诸国,自立为帝东晋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晋

    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出身于破落的低级士族。东晋初年,举家避难,从彭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刘裕幼年家境贫寒,不得读书,只好以耕地为生,有时也兼做樵夫、渔夫及贩卖鞋子的小贩。这种经历,使得刘裕既懂得劳动民众的疾苦,又具有冒险求利的性格。京口是从北方各地流

  • 蛋白质皇帝司马衷和他的黑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他的

    司马炎虽然玩过无以计数的女人,生下的儿子却不多;尤其倒霉的是,那位一生下来就由于是嫡长子,从而注定该继承革命事业的太子司马衷竟然是个白痴。按照现今网络时代的语言,那就是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关于司马衷,严肃的历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关于他的并不那么严肃的故事。故事之一说,有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里

  • 桓玄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桓玄之乱(两晋南北朝)大胖子桓玄一屁股将东晋王朝的江山坐塌,成全了一世英雄刘裕战争概述:元兴元年(402年)二月,东晋权臣桓玄发动叛乱,率部攻占了建康,并于元兴二年逼迫晋安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楚。元兴三年,庶族出身的北府兵旧将刘裕联合中下级军官何无忌、魏咏之、檀凭之等二十七人起事,通过平定恒玄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