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羊祜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羊祜一生的故事

羊祜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羊祜一生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14 更新时间:2023/12/14 2:57:43

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母亲蔡氏是汉末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同胞姐姐嫁司马昭,晋初尊为弘训太后。

羊祜博学多才,年轻时即有“今日之颜子”的美称。但他不愿为官,虽曾多次被征召,却从不就任。羊祜娶夏侯霸之女为妻,夏侯霸降蜀后,其姻亲多与告绝,独羊祜对妻仍然恩礼如常。

司马昭为大将军后,公车征拜羊祜为中书侍郎。羊祜身为内侍,但对曹魏王室不亲不疏,后主动要求转为外臣。司马昭诛钟会后,拜羊祜为相国从事中郎。不久,羊祜又升任中将军,“执兵之要,事兼内外”,成为司马氏的重臣。

司马炎称帝,封羊祜为中军将军,后又升尚书左仆射,卫将军。晋国为吞灭吴国,最后统一天下,于泰始五年(公元269年)任命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率本部兵马出镇襄阳。

荆州是晋、吴两国接壤对峙之地,双方多次争战,局势一直十分紧张。羊祜到任后,首先缓和边境的紧张局势。他下令设立乡学,鼓励读书;又开放边界,允许自由往来,受到了江汉百姓的普遍欢迎。

当时吴国在石城(湖北钟祥)设防。此地形势险要,威胁襄阳,是吴国东线的重要军事基地。石城吴军经常袭扰晋国边境,羊祜对此深为忧虑。他巧设诡计迫使吴国罢守石城,撤兵离去。此举使晋吴两国东线的对峙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羊祜占据石城,原来晋吴两国争执不下的汉水东面的大片土地就全部归晋所有。吴国再也无法直接威胁襄阳,只能转攻为守将东部防线南撤到长江岸边。晋军的防卫兵力也由此而减少一半,羊祜分派节省下来的兵力实行“军屯”,开垦荒田八百余顷,每年收获甚丰。羊祜初来荆州时,“军无百日之粮”;他离开时,已有“十年之积”。

羊祜在荆州任内,曾有一段时间常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外出渔猎而影响军政事务。一次又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戟挡住营门,大声说道:“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羊祜听后深为感动,改容相谢,从此很少再外出渔猎。

晋国荆州地区在羊祜的治理下,军事实力得到了迅速地增强。晋武帝将汉东江夏诸军都拨归羊祜指挥,并加封他为车骑将军。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吴国西陵都督步阐举城降晋。吴国将军陆抗发兵围攻西陵。羊祜奉命救援步阐,为陆抗所阻,失利而回,羊祜因而被降为平南将军。

羊祜由此得出教训:吞灭吴国还要作进一步的准备工作。他借鉴古代名将孟献、晏弱筑城控地,迫敌畏服的事例,派兵进据险要之地,修建五座城池“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对吴国形成了逼迫之势。

在加强军事压力的同时,羊祜进一步推行怀柔附远的政策。羊祜实行怀柔政策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对吴军,他约期而战,不施诡诈;对俘虏,他待之以礼,遣送回家;对吴民,他有侵必偿,不争小利;对陆抗,他使命交通,以诚相待,可以说是从上到下,从军到民,羊祜实行了全方位的怀柔政策。

最后,羊祜实行怀柔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削弱了吴国军民对晋国的抗拒心理,出现了“前后降者不绝”、“吴人翕然悦服”的局面;掩护了地域上的逐步推进,争取了必要的准备时间;制造了边境平静的假象,松懈了防守吴军的戒备。

总之,羊祜的怀柔政策为晋国的灭吴之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泰始十年(公元274年)七月,吴国名将大司马陆抗病卒。羊祜更加快了灭吴的军事准备,他认为攻取吴国,必须借助长江上游可以舟师疾进,顺流而下的地理优势。羊祜知益州刺史王浚有奇才大略,益州又正处长江上游,就上表晋武帝,将已征召入朝为大司农的王浚留任益州,加封龙骧将军。羊祜随即密令王浚修造水军舟舰,以便实施顺流之计。

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十月,随着灭吴准备工作的逐步完成,羊祜在受封为征南大将军之后,正式向晋武帝提出了他筹划已久的灭吴方略。

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病重,请求入朝。他带病向晋武帝面陈伐吴之计。晋武帝准备让羊祜“卧护诸将”,于病榻之上指挥伐吴大军,羊祜表示不需自己前往,而举荐杜预代己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不负众望,成为后来灭吴之战的主要指挥者。十一月,羊祜病逝,终年五十八岁。

标签: 名将

更多文章

  • 刘裕诛桓玄灭诸国,自立为帝东晋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东晋

    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出身于破落的低级士族。东晋初年,举家避难,从彭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刘裕幼年家境贫寒,不得读书,只好以耕地为生,有时也兼做樵夫、渔夫及贩卖鞋子的小贩。这种经历,使得刘裕既懂得劳动民众的疾苦,又具有冒险求利的性格。京口是从北方各地流

  • 蛋白质皇帝司马衷和他的黑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他的

    司马炎虽然玩过无以计数的女人,生下的儿子却不多;尤其倒霉的是,那位一生下来就由于是嫡长子,从而注定该继承革命事业的太子司马衷竟然是个白痴。按照现今网络时代的语言,那就是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关于司马衷,严肃的历史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两个关于他的并不那么严肃的故事。故事之一说,有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里

  • 桓玄之乱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桓玄之乱(两晋南北朝)大胖子桓玄一屁股将东晋王朝的江山坐塌,成全了一世英雄刘裕战争概述:元兴元年(402年)二月,东晋权臣桓玄发动叛乱,率部攻占了建康,并于元兴二年逼迫晋安帝禅让,自己称帝,国号楚。元兴三年,庶族出身的北府兵旧将刘裕联合中下级军官何无忌、魏咏之、檀凭之等二十七人起事,通过平定恒玄之乱

  • 晋朝也有“韩寒与郭敬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晋朝

    晋朝也有“韩寒与郭敬明”。不过,嵇康可比韩寒多了。论相貌,人家是国民花美男,“风姿特秀”的他,身高1.87米,“伟容色,美形仪”,他的好友山涛形容得更夸张,说他“站时如孤松独立,醉时似玉山将崩”。醉个酒都

  • 第十七章 南北朝文化的『百家讲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中南朝的历史,包括了四个朝代:宋、齐、梁、陈。有关这四个朝代的评价里,公认的看法是,刘宋是最强大的一个朝代。刘宋时期,在和北方王朝的战争中,虽然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惨败,但总体说来,刘宋时期的南朝,还是保持着收复北方的决心以及对北方政权的勃勃攻势,刘

  • 第四节 册立新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第四节

    曹髦被杀以后,司马昭立即面临着一个册立新君的问题。曹芳是曹睿名义上的儿子,而曹髦是曹芳弟弟曹霖的儿子,可以说都是曹丕的直系后裔。然而,目前的状况是,曹丕的直系后裔硕果仅存的并不多。曹丕一共生下9个儿子:嫡长子魏明帝曹睿;其次曹协,早死,其子曹寻也于正始九年就死了;老三曹蕤,青龙元年死去,以琅邪王子曹

  • 魏晋南北朝的儒学:儒学的玄学化,走上玄远道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儒学

    东汉末年以来的儒家政治的软弱无力、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社会发展的颓废气象,使得东汉末年的激荡人心的社会批判思潮,开始指向占据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儒家学说。这些批评者认为,儒家理想过于看重政治家的人格,过于依重政治家的个人人格的感召力去作为整合社会的力量。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家的个人人格微不足道,政治

  • 被臣子活活气死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臣子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司马睿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关于司马睿的身世,有一段非常有趣

  • 王羲之的岳父郗鉴保卫东晋政权,郗鉴吐哺,天下倾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羲之

    大家都听说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为了招览天下贤能之士,接见求见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来,后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饭三吐”等表示思贤如渴,礼贤下士,为招纳人才而操心忙碌。而中国古代除了周公吐哺之外,还有一位大贤人郗(xī)鉴也做过吐哺之事,最后天下人也都倾心于

  • 三国志中是如何评价刘备的?为何说刘备“爱才不惜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

    关于刘备的为人,实质上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要从多方面来讨论。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却是个十足的落魄贵族。虽说日子过得不富裕,但刘备的母亲却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所以节衣缩食,终于在刘备15岁这一年将其送到了名师卢植的门下。按理说,刘备能得到这个学习机会应该努力进学才是,可是,史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