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杀华佗?揭开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

曹操为什么杀华佗?揭开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765 更新时间:2024/1/10 16:27:11

曹操为什么杀华佗?揭开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操为什么杀死华佗?《

三国演义》对此的解释可谓深入人心。在该书的第七十八回中,罗贯中详细地描写了曹操杀华佗的经过。

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

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华佗本为“士人”,入仕为官才是他的人生目标,从医仅是“业余爱好”。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和“学而优则仕”是众多读书人的信条。华佗所生活的东汉时期,社会上读书做官的热潮已经达到顶点,公卿大多数是熟悉经术者,汉顺帝时太学生多达3万人,学儒读经成为社会风尚,而医药技术虽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却为士大夫所轻视,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名医弃医从政的例子很多。这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对华佗有所影响。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徐少锦的文章认为,同当时大多数读书人一样,入仕做官也是华佗的人生目标,从医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但是,该书还记载,沛国相陈荐举华佗为孝廉,太尉黄琬征辟他做官,他都不去。这又是为什么呢?林振清在文章中指出,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华佗才气大,颇自负,认为陈、黄琬荐举的官职都不大,不肯为之。二是他已经迷恋上医学,不愿为此小官而抛弃所喜好的医学。走上从医道路后,华佗深以为耻,经常后悔,时刻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该书的《方技传》中写道,“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一语道破了华佗走上从医道路以后的心态。在行医的过程中,华佗深深地感到医生地位的低下。他的医术是高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请他看病的高官权贵越来越多。在跟这些高官权贵的接触过程中,华佗的失落感更加强烈,性格也变得乖戾了,难以与人相处,因此,范晔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毫不客气地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在后悔和自责的同时,他在等待入仕为官的机遇的再度降临。《《一家之言,何以为信?》》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两度要挟,意图求取官爵。

曹操请华佗为他治疗“头风”顽症,华佗用针扎胭俞穴位,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于是,他想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曹操的病果真那么严重了吗?

据中医界人士讲,“头风”病确实比较顽固,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想要彻底治愈确实很困难,华佗虽为神医,也未必有治愈的良策。但若说即使“恒事攻治”,也只能苟延岁月,死期将近,就未免危言耸听了,很明显有要挟的成分在内。

在文章中,林振清认为,华佗正是想利用为曹操治病的机会,以医术为手段,要挟曹操给他官爵。曹操后来说,“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说,华佗能治好这病,他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这说明曹操当时是明白华佗的言外之意的。但是他并没有立即满足华佗的要求。于是,华佗便以收到家书,想回家小住几天为借口,请假回家,到家后又托辞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对曹操进行再度要挟。曹操依照汉律,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判处华佗死刑,华佗服罪伏诛。

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回家后,曹操曾经多次写信催他回来,还曾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是华佗还是不肯回来。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赐给四十斛小豆,并放宽期限;如果华佗说谎,就拘捕押送他回来。于是华佗就被交付许县监狱,审讯后本人认罪。荀替华佗向曹操求情,曹操不理,将华佗给处死了。

曹操杀华佗是不是一时意气用事呢?判处华佗死刑有法律依据吗?

曹操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在历史上以“动以王法从事”著称。无论是理政还是治军乃至齐家、诫子,曹操都以汉律为基本准则。徐少锦在文章中指出,依照汉律的规定,华佗犯了两宗罪:一是欺骗罪,二是不从征召罪。主要是后者。汉律中有“大不敬”罪,对“亏礼废节”之犯者要处以重刑,《汉书・申屠嘉传》便载有人“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的案例。“大不敬”的具体内容较多,其中“征召不到大不敬”适用于华佗所犯之罪。

标签: 华佗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在华

    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放走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赤壁大败的曹操为什么能逃跑?看过的朋友都知道,因为关羽为报当年曹操对他的恩惠所以放走了曹操还了人情!当孔明舌战群孺成功与吴联盟抗魏回到蜀国分配任务时,孔明为什么要将关羽守在华容道?孔明知道关羽曾经在无路可去时被曹操收留,但曹操是个爱惜人材的人

  • “边嗑瓜子边走路”,三国时期的减肥方法,由华佗所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佗

    “边嗑瓜子边走路”,三国时期的减肥方法,由华佗所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大部分人认为,只有现代人才会重视肥胖的问题,其实不是这样子的。早在我国古代,医学中就有很多治疗肥胖症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达到减肥的功效。东汉时期,名医华佗到野外踏青,他隐约发现前面有个大皮球朝自己滚来,渐渐近了才发现,原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未“桃园三结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桃园

    第一百二十五章历史上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未“桃园三结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虽然人们把视为义结金兰的榜样,但是历史的真相却是三人并没有结义。三人结义其实是《三国演义》作者根据民间传说以及小说情节内容所需而编造出来的。理由一:《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从未提及此事。《三国志·关羽传》记载,

  • 揭秘:赤壁之战中唯一识破黄盖诈降的曹营将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将领

    揭秘:赤壁之战中唯一识破黄盖诈降的曹营将领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他在赤壁之战中,一直劝曹操留意连环锁船、东南风起等事,防范吴军阴谋,可是曹操却认为毋须忧虑,不加提防;后来吴将黄盖诈降,讹称要亲驶粮船归顺时,亦是他最早悉破其船并非粮船,必然有诈。赤壁战后,他又在曹操危机时,在华容道中告诉曹

  • 揭秘:才女蔡文姬身后的六个男人 曹操最真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才女

    揭秘:才女蔡文姬身后的六个男人曹操最真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蔡文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可是后来,由于董卓被杀,父亲也失去了靠山,自己的生活也一落千丈,甚至被迫流落异乡,在匈奴生活十年之久后,又被曹操重金赎回,所以才有文姬归汉的故事。历史上

  •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因其既是丞相 还被封魏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相公

    “相公”称呼始于曹操:因其既是丞相还被封魏公,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新版的《神雕侠侣》18集,杨过和陆无双重逢,杨过自称“相公”,喊陆无双“媳妇”,小儿女天真烂漫,让观众不禁莞尔,但是,在宋朝,即使是开玩笑,这样的情景可能会出现吗?可惜不会,再过一百年才有可能。“相公”这个称呼在最开始的时候,是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汉末魏晋人眼中的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魏晋

    第一百二十七章汉末魏晋人眼中的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翻检有关汉末魏晋的史料,一个奇特的现象,令人惊诧不已:诸葛亮自隐居隆中,到随刘备走出茅庐,统兵治国,以及死后,人们对之都是几乎众口一词,誉美有加,偶尔有谁稍微说点诸葛亮的不足,立即会遭到反驳。在汉末魏晋人的眼中,诸葛亮差不多成了一个完美

  • 刘备、孙权、曹丕为什么都娶了二婚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之人

    刘备、孙权、曹丕为什么都娶了二婚之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自古美女爱英雄,英雄爱美女,可是杰出的一代枭雄刘皇叔在婚姻生活上却是非常的不幸,可以说是颠沛流离,数丧嫡室。刘备的老婆见于史书者4人:甘夫人(昭烈皇后)、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穆皇后)。可能刘备还有别的老婆,就如《志》中记载“先主甘

  • 刘备曾靠装死逃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

    刘备曾靠装死逃过一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中国历史上,身犯险境而又能够死里逃生的皇帝为数不少,其中在面临险境之时以装死的方式逃过劫难的皇帝却只有一人,他就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其此举虽说不够光明磊落,但不失为一个逃生的良策,然而却遭到了世人的诸多非议。刘备,公元161年出生于幽州涿郡

  •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人心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刘皇叔是个仁义之君,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终成帝业;曹操曹丞相则是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奸诈多疑的奸雄。不过现在为曹操打抱不平的越来越多,相比之下,刘备似乎相形见绌,成了个“以哭制胜”的懦弱之人。从小就听过一句话,叫做“刘备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