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乱世权臣,尔朱祸国

乱世权臣,尔朱祸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58 更新时间:2023/12/25 1:18:33

■金戈铁马,身起秀容

北魏初年,陕西境内有两个秀容城,其中的北秀容有个叫尔朱川的地方,那里水草丰美,很适宜放牧,有一支羯族部落居住于此。酋长划区而治,并将自家的姓氏定为尔朱,尔朱荣就生在这里。尔朱荣的祖父尔朱代勒目光远大,当初鲜卑拓跋氏建国时,他就跟着拓跋氏南征北战,并立下赫赫战功。此后他当上了肆州刺史,还被封为梁国公。在他的带领下,尔朱氏家族开始兴盛起来,并以极快的速度壮大。

尔朱荣生于493年,字天宝。由于羯族是个游牧民族,因此尔朱荣也就有着家族血统里的骁勇和强悍。不过,据《北史》和《魏书》记载,尔朱荣“洁白、美容貌,幼而神机明决”,可见他是个皮肤很白,长相俊朗,而且聪慧机敏的人,绝不是只会逞匹夫之勇的一介武夫。尔朱荣继承父业后,胸怀大志,重视培植作战力强的将士。此后,他带领4000名骑车北上征讨柔然,铲除了南秀容万子乞真的叛军,平定了秀容郡乞扶莫于的叛乱,金戈铁骑,一往无前。朝廷非常赏识尔朱荣,于是他从平北将军、安北将军一直做到了镇北将军,在官场上可谓平步青云。到鲜于修礼发起叛乱时,他已是都督六州军务的侯王了。

■河阴之变,诛杀朝臣

此时,正当北魏宗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太后胡承华乱政,四方兵起,天下大乱。尔朱荣招兵买马,先后征讨柔然可汗阿那瑰,平定乞扶莫于、万子乞真、敕勒的北列步若等多处叛乱。朝廷对这位能征善战的酋长很看重,加封他为北道都督,武卫将军,使持节,都督恒朔讨虏诸军,加封抚军将军,进封博陵郡公,增邑500户。然而正是在这些南征北讨之中,尔朱荣发现了北魏军队虽然庞大但却虚弱不堪、不堪一击,悄然增长了野心。他招募骁勇武士,暗结豪杰,不断地镇压六镇的暴动组织,扩充自己的实力,伺机以待,渐渐地成为震慑一方的军阀势力。

当时北魏朝廷由胡太后把持,胡太后重用宠臣小人,政治腐败不堪,境内内乱不止,朝廷毫无威信。儿子孝明帝随着逐渐年长,对权力被剥夺深感不满,对于胡太后的秽行也极度厌恶,母子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孝明帝作了一个后来证明是极端错误的决定:发密诏召尔朱荣进洛阳,帮助自己战胜母后。尔朱荣见诏书大喜,于是立即带兵进军洛阳,走到半路上,就得到了孝明帝驾崩的消息,原来太后胡承华,这位被历史学家称为“最为贪婪和荒淫的女人”已经下毒毒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另立了一个三岁的小皇帝临洮王的儿子元钊为帝。孝明帝死时年仅19岁,天下愕然。

兴冲冲而来的尔朱荣闻讯大怒,便与他的左右手元天穆等商议,准备进军洛阳。他上书严词控诉,宣称自己要“匡扶朝廷”,铲除奸佞郑俨、徐纥,为孝明帝报仇。为了使自己的行动更加名正言顺,他与元天穆谋划另立新帝。他在上书指控胡太后的同时,派侄子尔朱天光秘密入京,与堂弟尔朱世隆商议废立之事,最终决定拥立长乐王元子攸(就是后来的孝庄帝)为帝,以此和胡太后及幼帝对抗。

此时,尔朱荣已经名正言顺,于是欣然向京师洛阳杀来。胡太后的“面首”们一哄而散,胡太后十分恐惧,急忙命令都督李神轨率军抵抗。但李神轨临阵脱逃,另一个将领费穆也投降了尔朱荣。尔朱荣大军顺利入京,胡太后剃光了头发,见到尔朱荣时,为自己极力辩解,而昔日连见到天颜机会都极少的尔朱荣一言不发,拂袖而去,随后将胡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扔进黄河之中淹死。

此时,已经掌握北魏中枢权力的尔朱荣想独揽大权,但考虑到自己在朝廷根基尚浅,怕今后不好控制,想诛杀立威,恰好降将费穆建议:“您的军队不超过一万人,现在长驱直入洛阳,既没有遇到抵抗,也没有打胜仗后的军威,因此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洛阳人口众多,人才鼎盛,如果一旦知道您的底细,恐怕会有轻视的想法。如果不大肆诛杀,树立自己的党羽,恐怕您北返时,不等越过太行山,政权就会再次生变。”这正好迎合了尔朱荣的心理,他准备举起屠刀,亲信慕容绍宗虽然极力劝阻,指出此非长远之计,但尔朱荣听不进去,于是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发生了。

尔朱荣先请孝庄帝沿黄河西行抵达河阴,然后把出迎的文武百官引向行宫西北,宣称要祭天,让百官集合,不准请假。等文武百官集合以后,尔朱荣派骑兵将他们团团包围,大声宣布:“天下大乱,明帝之死,都是由于官员们贪污残暴,虐待人民,不能辅佐矫正。”然后下令将他们全部杀死。几千铁骑来回冲杀,刀锋铁蹄,无情地残杀践踏。一时哀号连天,鲜血直溅,河阴成了血的世界,自无上王元劭至公卿以下2000余人(一说1400余人)全部被杀光,北魏朝廷的实力在这场大屠杀中为之一空。

接着,尔朱荣又让士兵鼓噪:“元氏既灭,尔朱氏兴!”他还派人软禁了孝庄帝,杀掉了孝庄帝的两个兄弟。尔朱荣的部下高欢劝尔朱荣称帝,但另一将领贺拔岳认为不妥。北魏王朝凡作重大抉择时,为将要立为君主的人铸像以请示天意,金像铸成,说明此人受命于天,可立为君;金像铸不成,则此人不得为君。尔朱荣很迷信,便令人铸他的金像,一共铸了四次,金像都没有铸成,又叫术士占卜,术士也说天命未到。冷静下来的尔朱荣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无可挽回的大错误,自己的人马仅仅过万,无力充当自己称帝的后盾。经过这场大屠杀,和北魏朝廷和皇室之间已经没有调和的可能,尔朱荣也注定要成为北魏的乱臣贼子。于是他开始精神恍惚,一天深夜四更时分,他又迎庄帝还宫时,从马上滚落,向庄帝叩头请死,此时庄帝只是个傀儡,自己能保住性命已然万幸,哪里还敢让尔朱荣死。

尔朱荣带兵回到洛阳,他的兵士因屠杀过多不敢进城。此时在河阴的大屠杀已经震惊天下,京师里谣言四起,谣传尔朱荣将派兵大肆烧杀掠夺,又有传闻说要迁都,人们纷纷逃亡,剩下的人不足十分之一二。朝廷也空空荡荡,活着的官员不敢露面,缺少人处理公务,洛阳全城一片惨淡。尔朱荣为安定人心,巩固自己的权位,就上书皇帝,声称自己在河阴的行为是由于大军推进,难于控制,并表示自己非常忏悔这件事,请求皇帝追赠河阴丧生者的官职。追谥无上王元劭为皇帝,其余死于河阴者的“诸王、刺史赠三司,三品者令仆,五品者刺史,七品以下及庶人郡、镇”。尔朱荣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庄帝为皇后,虽然庄帝心中不愿意,但也不敢说个“不”字。

标签: 权臣

更多文章

  • 晋怀帝司马炽的儿子是谁 司马炽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

    西晋是一个文人墨客繁荣的朝代,文人墨客的繁多也说明了一个时代的动荡与开放,言论自由。这与一个国家的帝王不无关系,今日武林军事介绍西晋第三个皇帝晋怀帝司马炽,主要是在阐明晋怀帝司马炽的儿子是谁以及晋怀帝司马炽怎么死的这两个问题。晋怀帝司马炽的儿子据史料记载,晋怀帝司马炽一生都没有一个儿子,就连太子司马

  • 桓玄篡晋,终为逆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逆贼

    桓温死后,其子桓玄继承了他的爵位。桓温晚年的称帝欲望使得东晋朝廷对桓氏家族有了防范,桓玄因此受到排挤。但桓玄并没有沉沦,他来到荆州,韬光养晦,静待良机,准备东山再起。最后桓玄终于攻入建康,废去晋安帝司马德宗,自己登上了皇位。但在强敌环视之下,他宝座尚未坐稳,便成了他人的刀下之鬼。■豪门大族,杰出少年

  • 陶渊明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陶渊明

    第一节生平与思想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人格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敬仰,他的诗文被后世无数读者所传诵;无论是他的人格精神,还是他的文学精神,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许多诗文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从日本到新加坡,从美国到澳大利亚,从法

  • 王羲之岳丈郗鉴:一名儒雅的“草头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羲之

    有关东京着名书法家郗鉴的生平简介,在《晋书》中有所记载。据郗鉴生平简介描述,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原本是显赫的世家子弟,其高祖郗虑曾担任过东汉御史大夫。然而郗家到了郗鉴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只剩几亩薄田几件旧家具,于是,少年时期,郗鉴的大半光阴只能在田间劳动中度过。然而即使生活清贫,也没有令郗鉴丧失读书

  • 陈寿简介 西晋时期着名的史学家陈寿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着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

  • 顾恺之施舍 清贫之身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顾恺之

    身无分文的刘邦“贺钱万”曾经赴吕太公宴。历史上这样“不差钱”的人物不少,比如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虽没有刘邦有名,但大家恐怕也不会太陌生,历史课本里有他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堪称旷世名作。顾恺之(字长康)在当时就以画闻名。《世说新语》载,谢安对顾恺之画作的评价是,“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顾

  • 八王之祸乱天下与西晋的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祸乱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他担心自己也遭到曹氏家族灭亡的命运,称帝以后便大封同姓宗族为王。追封司马懿为宣皇帝,司马师为景皇帝,司马昭为文皇帝。封司马孚为安平王,司马斡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汝南王,司马骏为赵王,司马伦为琅琊王,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又封司马孚等子侄17人为王,一共封了大大小

  • 第四节 革新律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律令

    晋武帝登基以后,还对其父司马昭以来就在进行的律令改革作出过贡献。两汉时期的律令极为烦杂,律令和解说合在一起,有26272条,共700多万字,言数益繁,览者益难。于是在曹魏时代,魏文帝曹丕就曾下诏,“但用郑氏章句,不得杂用余家”。所谓“郑氏章句”是指:对

  •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特点与着名建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建筑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战乱的时期,政权分裂,战争频繁。公元220年,腐朽的东汉政权被三国鼎立的局面代替,国内暂时安定。司马氏篡魏自立,并于265年统一全国,史称西晋。西晋覆亡后,一批官僚、士族逃往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处于西北部边境的几个少数民族领袖,率部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史称十

  • 两家分魏,对抗之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两家

    尔朱荣被孝庄帝害死后,他的侄子尔朱兆又杀死了孝庄帝。大将高欢曾是尔朱荣的部下,他的势力增长后,除掉了尔朱氏家族,毒死节闵帝元恭,改立孝武帝元修,执掌了朝政。后来,孝武帝以为高欢要图谋不轨,便带兵入关中投奔大将宇文泰,高欢于是又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并将都城迁到了邺城,是为东魏,与以宇文泰为首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