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四章 柔然民族的辉煌与没落

第十四章 柔然民族的辉煌与没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775 更新时间:2024/1/14 1:15:18

从公元294年匈奴反叛开始,中国就进入了着名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在西晋朝残暴的门阀统治下,内迁的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起义,在长江以北的中原汉地建立了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代表正统的“晋朝”被迫迁移到了长江以南。这之后,先是北方“五胡”政权轮流坐庄,这个灭亡那个又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唱到最后,由“五胡”中的鲜卑拓跋政权,最终建立北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南方的“正统”晋朝,则相继被刘宋、萧齐、萧梁、陈朝取代,这段南北并立的时代,即历史上的南北朝。从最初的“五胡十六国”到“南北对峙”,再到最后由隋朝混同南北,统一华夏,这段历史的演进,恰恰印证了“分久必合”的规律。

这段“分久必合”的历史演进中,有一个历史盲点,长期以来为人所忽视。中国分裂时代,既然是以内迁的少数民族起义为开始的,那么当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纷纷逐鹿中原的时候,他们原本的栖息地北方蒙古草原,又是由谁来统治呢?难道成了一片“真空”了吗?当然不是,当匈奴、鲜卑等原本的草原骄子纷纷南下,争夺中原的统治权时,广袤的蒙古草原上,有另一个民族拔地而起。无论中原地带由谁坐庄,他们始终是以一个统一的游牧民族政权的身份,与中原农业区继续对峙,延续着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明的和战剧本,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这个政权比先前的匈奴还要强大,一次次给逐鹿中原的枭雄们以沉重的打击。在北方游牧民族的花名册上,这个如今知名度不高的政权,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有一个极其响亮的名字柔然。

中国历史资料里,柔然民族并不被重视,然而在西方人的记录中,柔然民族,是一个足够比肩成吉思汗的民族,他们在后来西迁欧洲,一路势如破竹,无论东欧还是西欧,都被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他们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着名的政权阿瓦尔政权。阿瓦尔骑兵的赫赫武功,是整个欧洲历史里重要的一环,欧洲人在记录的时候,经常补充一句:阿瓦尔人,来自遥远的中国。

那么,这个起于中国北方大草原,一度横行漠北的柔然民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模样呢?他们是如何强大起来的,最后又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呢?

在中国历史的记录中,柔然有很多的名字。比如在北魏的史料里,他们曾经被称为“鬼方”、“凶奴”、“如如”等等,名字很多,身份却只有一个。五胡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政权北面最大的威胁。

柔然的起源,直到今天说法颇多。和柔然同时代的北魏名臣崔浩,认为柔然是当年鲜卑部落崛起时代的一支,和鲜卑人源出同宗,但是这个说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大部分史家的赞同。唐朝历史学家杜游认为,柔然是当年东胡的一支,也就是早年被匈奴奴役的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历史书里,则把柔然说成是匈奴的“别种”,即匈奴政权中滞留在漠北的一支。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民族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是属于老资格的,历史非常悠久。当然,五胡十六国之前,他们只是草原的小角色,无论是匈奴、鲜卑、乌丸,都是拿他们当小跟班的。

柔然民族的崛起,是在五胡十六国战乱爆发之后,那场中原地区的大动乱,给了长期以来蛰伏的柔然民族,前所未有的崛起良机。大量的少数民族政权南下中原,北方草原一下子成了“山中无老虎”。而且这时候的柔然,也不再是弱小的“猴子”,就是在中原“五胡十六国”打成一锅粥的时候,一直默默无闻的柔然民族中出现了一个杰出的领袖木骨闾。在柔然后人的眼中,甚至在现在居住于欧洲的阿瓦尔人眼里,木骨闾都是毫无疑问的“柔然之父”。他的起步与发家,与当时同时崛起的鲜卑拓跋家族,大有渊源。他在一次战斗中被鲜卑拓跋部俘虏,然后整整做了7年的奴隶。当时的鲜卑拓跋家族,是鲜卑民族中实力弱小的一支,那时候在中原争霸的鲜卑人,主要还是着名的“慕容鲜卑”部。之后的7年里,木骨闾生活在拓跋部,忍辱负重学习鲜卑民族先进的战争经验,终于找准机会成功脱逃。面对拓跋鲜卑的追杀,木骨闾聪明的集合部下,躲藏进了北方草原的大山之中,和擅长骑射的拓跋鲜卑打起了游击战,并且最终成功生存下来。那时候的木骨闾,面临的局势可以说特别凶险。当时他的部下只有几百人,随时都有全军覆没的可能,但大难不死的结果,就是后福来了。木骨闾率领数百部下,在阴山山脉坚持打游击,并且不断地招抚部众。那个时代,北方草原也为大量游牧民族内迁,原来的实力平衡被打破,整个草原战乱不断,先后有不少民族纷纷逃到阴山地区避难。当时的阴山地区虽然苦寒,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成为许多民族避难的首选,木骨闾也就趁机招募各族,在当地扎下了根。表面上,他是投靠了当地最大的鹘突部落,但事实上阴山地面广大,鹘突部落鞭长莫及,只能任由他在当地肆意扩展。公元316年左右,木骨闾去世,他的儿子召集部下集会,将这一支部族命名为“柔然”,柔然民族的历史,从此正式开始。这时候的柔然,已经不再是木骨闾早期几百人打游击的惨淡光景,当时他们已经拥有了数万骑兵,俨然草原一方枭雄。而看看柔然民族的发迹道路,便可发现其和先前的匈奴有着惊人的相似。匈奴在中国战国时代的时候,一度遭到北方赵国、秦国的打击,不得不退守到阴山地区喘息。也正是在阴山地区,他们实力重新扩张,终于在秦汉时代卷土重来,一度成为整个北方草原的霸主,这时候的柔然民族,复制了匈奴先前的成功轨迹。

但是比起匈奴在阴山壮大之后的迅速东扩,这时候的柔然很识相。此时和他们颇有渊源的拓跋鲜卑部也处于扩张时期,对于阴山地区的柔然,拓跋鲜卑自然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是柔然很聪明,他们主动向拓跋鲜卑求和,并且赠送贡品,确立了他们对于拓跋鲜卑的臣服地位。这时候的拓跋鲜卑,主要活动在中国北方的山西、陕西地区,和柔然遥遥相望,而山西陕西,终整个南北朝时代,都是中原政权与柔然作战的主战场。在得到与拓跋鲜卑暂时的和平之后,柔然继续发展,很快,实力上升的柔然,就开始了和拓跋鲜卑之间的“猫捉老鼠”游戏,趁着草青马肥的机会打劫中原地区。按照北魏开国名臣崔浩的叙述,柔然在冬天的时候,会老老实实地蛰伏在阴山地区,而当春秋季节,他们会成群结队,不断攻打北方汉地。而且这时候的柔然,机会比之前的匈奴好得多,北方这时候的主要矛盾,是与南方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相互之间的内战,对于北方的防御力不从心,柔然也因此大占便宜。到了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前秦的时候,柔然已经完全占有了水草丰美的河套草原地区,他们称霸北方草原的大势,已经不可扭转。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八节 博闻强记 晋朝就有声音共振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博闻强记

    有个成语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早的出处是张华的《鹪鹩赋》,赋中形容鹪鹩这种小鸟“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魏晋时的老庄之学很盛,“竹林七贤”就是这一门学问在当时的代表。张华也不能例外,他学老庄最着名的成就是一篇《鹪鹩赋》。鹪鹩

  • 嵇康怎么死的?嵇中散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鲁迅先生对魏晋人物,持好感者,一是曹操,二便是嵇康了。读鲁迅先生的日记知道,他为了编辑一部完整的《嵇康集》,所花费的时间,长达十数年。投注如此精力和心血,可见他对这位愤世嫉俗的文人,那种特别的敬仰之情。1913年9月23日下午往留黎厂搜《嵇中散集》不得,遂以托本立堂。10月1日午后往图书馆&hell

  • 司马炽有多少老婆 司马炽的老婆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

    晋怀帝司马炽(284年-313年3月14日),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母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公元307年-311年在位。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在此期间,五胡开始建立独立的政权,但是晋朝内部的权力斗

  • 元嘉之治,魏宋纷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嘉

    南朝刘宋时期,在宋文帝刘义隆的治理下,刘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之为“元嘉之治”。经济的发展,使文帝有了收复被北魏抢去的黄河南岸的想法。此时,北魏太武帝三跋焘已平定北方,统一天下的欲望渐渐增强,也时刻想将刘宋消灭。一个想南下,一个想北上,战争一触即发。魏宋的交

  • 乱世权臣,尔朱祸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权臣

    ■金戈铁马,身起秀容北魏初年,陕西境内有两个秀容城,其中的北秀容有个叫尔朱川的地方,那里水草丰美,很适宜放牧,有一支羯族部落居住于此。酋长划区而治,并将自家的姓氏定为尔朱,尔朱荣就生在这里。尔朱荣的祖父尔朱代勒目光远大,当初鲜卑拓跋氏建国时,他就跟着拓跋氏南征北战,并立下赫赫战功。此后他当上了肆州刺

  • 晋怀帝司马炽的儿子是谁 司马炽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

    西晋是一个文人墨客繁荣的朝代,文人墨客的繁多也说明了一个时代的动荡与开放,言论自由。这与一个国家的帝王不无关系,今日武林军事介绍西晋第三个皇帝晋怀帝司马炽,主要是在阐明晋怀帝司马炽的儿子是谁以及晋怀帝司马炽怎么死的这两个问题。晋怀帝司马炽的儿子据史料记载,晋怀帝司马炽一生都没有一个儿子,就连太子司马

  • 桓玄篡晋,终为逆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逆贼

    桓温死后,其子桓玄继承了他的爵位。桓温晚年的称帝欲望使得东晋朝廷对桓氏家族有了防范,桓玄因此受到排挤。但桓玄并没有沉沦,他来到荆州,韬光养晦,静待良机,准备东山再起。最后桓玄终于攻入建康,废去晋安帝司马德宗,自己登上了皇位。但在强敌环视之下,他宝座尚未坐稳,便成了他人的刀下之鬼。■豪门大族,杰出少年

  • 陶渊明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陶渊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陶渊明

    第一节生平与思想陶渊明(365~427年),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的人格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敬仰,他的诗文被后世无数读者所传诵;无论是他的人格精神,还是他的文学精神,都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许多诗文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文,从日本到新加坡,从美国到澳大利亚,从法

  • 王羲之岳丈郗鉴:一名儒雅的“草头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羲之

    有关东京着名书法家郗鉴的生平简介,在《晋书》中有所记载。据郗鉴生平简介描述,郗鉴是高平金乡人,原本是显赫的世家子弟,其高祖郗虑曾担任过东汉御史大夫。然而郗家到了郗鉴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只剩几亩薄田几件旧家具,于是,少年时期,郗鉴的大半光阴只能在田间劳动中度过。然而即使生活清贫,也没有令郗鉴丧失读书

  • 陈寿简介 西晋时期着名的史学家陈寿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西晋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着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