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

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3/12/20 3:45:29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

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本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已经投降。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不愿投降,招募了一千多壮士,占领了雍丘。令狐潮带了四万叛军来进攻。张巡和雍丘将士坚守六十多天,将士们穿戴着盔甲吃饭,包扎好创口再战,打退了叛军三百多次进攻,杀伤大批叛军,使令狐潮不得不退兵。

第二次,令狐潮又集合人马来攻城。这时候,长安失守的消息已传到雍丘。令狐潮十分高兴,送了一封信给张巡,劝张巡投降。长安失守的消息在唐军将士中传开了。雍丘城里有六名将领,看看这个形势,都动摇了。他们一起找张巡。张巡是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答应明天跟大伙一起商量。到了第二天,他召集了全县将士到厅堂,把六名将领喊到跟前,宣布他们犯了背叛国家、动摇军心的罪,当场把他们斩了。将士们看了,都很激动,表示坚决抵抗到底。

叛军不断攻城,张巡组织兵士在城头上射乱箭把叛军逼回去。但是,日子一长,城里的箭用完了。为了这件事,张巡在焦虑之中有了一个主意。

一天深夜,雍丘城头上隐隐约约有成百上千个穿着黑衣服的兵士,沿着绳索爬下墙来。这件事被令狐潮的兵士发现了,赶快报告主将。令狐潮断定是张巡派兵偷袭,就命令兵士向城头放箭,一直放到天色发白,叛军再仔细一看,才看清楚城墙上挂的全是草人。那边雍丘城头,张巡的兵士们高高兴兴地拉起草人。那千把个草人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箭。兵士们粗粗一点,竟有几十万支。这样一来,城里的箭就不用愁用光了。

又过了几天,还是像那天夜里一样,城墙上又出现了“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见了又好气,又好笑,认为张巡又来骗他们的箭了。大家谁也不去理它。哪儿知道这一次城上吊下来的是张巡派出的五百名勇士。这五百名勇士乘叛军不防备,向令狐潮的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令狐潮要想组织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几万叛军四下里乱奔。

令狐潮一连中计,气得咬牙切齿,回去后又增加了兵力攻城。张巡派他的部将雷万春在城头上指挥守城。叛军看到城头出现了一个将领,就放起箭来。雷万春没防备,一下子脸上中了六箭。他为了安定军心,忍住了疼痛,动也不动地站立着。叛军将士认为张巡诡计多端,这一次一定又放了什么木头人来骗他们。

后来,令狐潮从间谍那里得知,那个中箭后屹立不动的“木人”就是将军雷万春,不禁大吃一惊。令狐潮在城下喊话,请张巡见面。张巡上了城头,令狐潮对他说:“我看到雷将军的勇敢,知道你们的军纪确实严明。但是可惜你们不识天命啊!”

张巡冷笑一声回答说:“你们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还谈什么天命!”说着,就命令将士出城猛冲过去。令狐潮吓得拨转马头没命地逃跑,他手下的十四个叛将,都被张巡将士活捉了。

自那以后,令狐潮屯兵在雍丘北面,不断骚扰张巡的粮道。叛军经常有几万人,张巡的兵不过一千多,但是张巡瞅准机会就出击,总是打胜仗。

过了一年,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音suī)太守许远派人向张巡送来告急文书,说叛军大将尹子奇带领十三万大军要来进攻睢阳。张巡接到告急文书,赶紧带兵到睢阳去。

睢阳太守许远地位比张巡高,但是他知道张巡善于用兵,智勇双全,就请张巡指挥守城。叛将尹子奇带了十三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使尹子奇不得不退兵。

过了两个月,尹子奇得到了增援兵力,又把睢阳城紧紧围住,千方百计进攻。张巡虽然接连打了几次胜仗,但是叛军去了又来,形势越来越紧急。

一天夜里,张巡叫兵士敲起战鼓,号令整队。城外的叛军听到城里的鼓声,连忙摆开阵势,准备交锋。等到天亮,还没见唐军出城。尹子奇派人登上高处眺望,只见城里静悄悄的,一点动静都没有,就命令兵士卸了盔甲休息。许多叛军将士紧张了一夜,一倒在地上就呼呼地睡着了。

正在这时候,张巡和雷万春、南霁云等十几名将领,每人带领五十名骑兵,打开各城门杀出来,分路猛冲敌营。叛军没有防备,阵势大乱,又被唐军杀了五千多人。

张巡想在尹子奇出阵指挥的时候,射杀尹子奇。但是尹子奇是个狡猾的家伙,平时上阵,总让几个将领伴随着。他们穿着一色的战袍,骑着同样的战马,叫唐军没法辨认出哪个是主将。张巡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两军对阵的时候,张巡叫兵士把一支用野蒿削成的箭射到敌阵里,叛军兵士拾到这支箭,以为城里的箭已经使完了,高高兴兴地拿着箭报告尹子奇。

尹子奇刚刚把蒿箭接到手里,城头上的张巡看在眼里,立刻吩咐身边的南霁云对准尹子奇射箭。南霁云本来是个好箭手,他一箭射去,不偏不倚,正射中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捂住脸,大叫一声,跌下马来。张巡下令出城冲杀,又打了一个大胜仗。

尹子奇瞎了一只眼睛,哪里肯罢休。他回去养了一阵子伤,又带了几万大军,像箍铁桶一样把睢阳围住。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到后来,睢阳城里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又断了粮食,唐军兵士每天只分到一合(音ɡě,一升的十分之一)米,拿树皮、茶叶、纸张和着煮了吃。情况越来越危急。张巡没法,只好派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突出重重包围,到临淮(在今江苏盱眙西北)去借兵。

驻守临淮的大将贺兰进明(贺兰是姓)害怕叛军,不愿出兵救睢阳。他见南霁云是个勇将,想把南霁云留下来作自己的部下,特地为南霁云举行一次酒宴,请众将领作陪。

南霁云哪里喝得下酒。他把自己的一个手指咬了下来,咬得满口鲜血淋漓,气愤地说:“霁云不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使命,只好留下这个手指作证,回去也好有个交代。”然后,愤然离去。

南霁云离开临淮,至宁陵借廉坦兵三千回到睢阳。到了睢阳城边,冒围入城,损失惨重,只有千余人杀入城内。

张巡和许远反复商量,认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为了保卫江淮,不让叛军南下,决心死守睢阳。城里粮食断了,他们就煮树皮吃;树皮吃完,就杀战马;战马杀光了,只好捉麻雀老鼠给战士充饥。城里的将士、百姓被张巡的誓死战斗的精神感动了,他们明明知道守下去没有希望,也没有一个叛逃。

公元757年十月,睢阳城终于陷落。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名将领全部被俘。张巡等人都不肯屈服,叛军把他们杀害了。

由于张巡他们的坚守,睢阳以南的江淮地区才没遭到叛军的破坏。河南节度使张镐得到睢阳危急的消息,赶快发兵,急行军赶到睢阳,打退尹子奇叛军,睢阳城已经沦陷三天了。又过了七天,郭子仪带领唐军收复洛阳。

七品县令张巡以无穷的智慧屡败叛军,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标签: 胆略

更多文章

  • 争鸣: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药王给李世民留下稀世灵药 竟被武媚娘偷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药王

    药王孙思邈,京兆华原人氏,即现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自小聪明好学,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谈老庄,悟玄妙。北周宣帝宇文赟昏庸残暴,孙思邈便隐于太白山中,炼气养形,精究医药。这天,孙思貌外出,突然看见一个放牛娃手里揪了条蛇,心中一动,运气定睛观瞧,却见这条白蛇玉光闪烁,不似凡物,便用自己衣服换下了这条

  • 唐王朝积重难返,病入膏肓,昭宗李晔回天乏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回天乏术

    昭宗李晔(公元867年~公元904年)在位时间:公元888年~公元904年曾用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唐昭宗安葬地:和陵公元888年,唐僖宗在回到长安后不久就因病死去。唐懿宗第七子,僖宗的母兄弟李晔被军容杨复恭拥立为帝,是为唐昭宗。李晔即位后,励精图治

  • 唐朝宰相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的诗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官

    上官仪上官仪是初唐着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他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有“六对”、“八对”之说,对后世律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上官仪简介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

  • 唐代与移民有关的信仰与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代

    自东汉末年,经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大量迁入中原。史书中记载了唐代中州地区的人口来源:《旧唐书》卷144《李观传》:“李观,洛阳人,其先自赵郡徙焉,秋官员外郎敬仁侄孙也。”《旧唐书》卷190中《刘允济传》:“刘允济,洛州巩人,其先自沛国徙焉。”《旧唐书》

  • 李世民的心术:去世前贬谪重臣后让儿子去召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重臣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贞观之治”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氏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尽己所能为太子李治尽可能扫平前进途中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问

  • 唐朝上百年不立皇后,缘故竟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

    王后是古时候封建王朝时期女士的最大影响力和殊荣。(武侧天以外,从绝大多数看来)。皇上通常状况下都是立王后,要不是即位后娶正室,要不之前总有正室,立即册立。王后和别的嫔妃不同,别的妃子也仅仅皇上的妾,而王后有政冶影响力,许多场所必须参加。王后也会变成政党更替时关键的角色。依照古时候的承继规章制度,王后

  • 陕西发掘的唐昭陵陪葬墓,意外发现唐太宗和一个女人的惊天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陕西

    1972年6月的一天,这一天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在考古史上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考古专家在陕西礼泉县西周村的西边,唐昭陵陪葬墓之一阿史那·忠之墓进行了清理发掘,随着考古的一步一步进行,他们发现了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在历史资料上几乎都没有记载。阿史那·忠,突厥人,唐朝着名将领。他的一生,征战无数,做出了

  • 揭秘李世民凭借什么而开创了“贞观之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贞观之治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道理来,很多人

  • 古皇帝惩治贪官的独特方法 李世民这招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贪官

    自古以来不乏爱财者。“贪污”现象也是由来已久了。在古代最着名的贪官——和,据说他的家财富可敌国,比国库还要有钱。不过,历史上有一位有名的皇帝,不仅治国有方,连防腐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明代法律明文规定,只要地方官员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便会被斩首示众这位皇帝便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惩治贪官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