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上百年不立皇后,缘故竟是如此?

唐朝上百年不立皇后,缘故竟是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491 更新时间:2024/1/14 16:25:16

王后是古时候封建王朝时期女士的最大影响力和殊荣。(武侧天以外,从绝大多数看来)。皇上通常状况下都是立王后,要不是即位后娶正室,要不之前总有正室,立即册立。王后和别的嫔妃不同,别的妃子也仅仅皇上的妾,而王后有政冶影响力,许多场所必须参加。王后也会变成政党更替时关键的角色。依照古时候的承继规章制度,王后生的大儿子是嫡子,有着继承权。古时候我觉得是子以母贵。汉景帝刘彻为皇太子以前,都是先把王夫人立以便王后,那样刘彻变成皇太子才顺理成章。在唐代后半期,有个怪异的状况,自唐徳宗后,上百年没有立国王后,直至唐昭宗中后期,也就是说大唐快灭绝了,忽然立王后了,它是为什么?

唐徳宗册立的王皇后运气不是很好,当了三天皇后就去世了。唐宪宗则是坚持不立后。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立了皇后,那就有人限制他了。有了皇后之后,便有了区分,正妻和妾的区分,他太宠爱其他的嫔妃就被指责,毕竟皇帝要注意形象。没有皇后,大家都是妾,都是一样的,皇帝因为没有皇后,宠幸哪个妃嫔别人都无法说什么,没有皇后对皇帝来说比较自由。立皇后不能随便,废皇后,换皇后更不能随便,这已经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要和大臣们商量。唐宪宗不想被束缚,便不立皇后。后来的皇帝也学会了,就不立皇后,随便宠爱哪个妃嫔,谁也没有借口。更没有皇后打压后宫妃嫔,皇帝当然开心。就这样,大唐上百年没有皇后。

唐朝末年,唐昭宗立皇后其实也是顺带的事。并不是专门为了立皇后。其实唐朝中后期不仅不立皇后,唐武宗之后还不立储君。新登基的皇帝被宦官限制,宦官操控着未来皇帝的人选,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拥立新君。有的皇帝去世得太早,还没想这事呢。有的皇帝登基的时候自己还没长大呢。唐昭宗在华州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被挟持了。唐昭宗也是没有话语权,华州的韩建才是掌权的人。韩建挟持天子之后就按照自己的意思随便下令,排除异己,消除昭宗的武装力量,把昭宗欺负得很惨。韩建后来有些怕了,这样做确实有些过分了,当时各地有那么多武装力量,谁随便用个名头就讨伐他。于是韩建想安抚一下昭宗,让外人看着他还挺忠心。这才提出了让昭宗立太子。昭宗想着立就立吧,外一哪天他就驾崩了呢。昭宗的长子成了太子。而这位太子却也成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帝,这也不能怪他。何淑妃是太子的母亲,立太子和立皇后都是一套活,昭宗就把皇后也立了,这样更加名正言顺。而上百年不立皇后,一立,便成了大唐最后一位皇后。后来何皇后又当了太后,日子很不好过,朱温已经掌控了大局,她也只是傀儡。哀帝和何皇后都被朱温杀了。

不过这个事件倒是说明了皇后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皇后,便没有嫡子,而唐武宗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又没有立太子。这便更加给了宦官们机会,随便拥立,谁听话,谁年纪小就立谁。如果有皇后的话,她的儿子即使没有被立为太子那被人的孩子也没资格和皇后的儿子争。即使皇后没有儿子,她也是太后,有参政的权力,也不至于让宦官随便把持朝政,至少在名义上,宦官说不过去。虽然当时大唐皇帝已经没有人愿意当了,但各地节度使都还没完全和唐中央撕破脸,名义上都是唐朝的臣子。所以昭宗立了太子后,太子便当了皇帝,虽然是被控制的。大唐走向黄昏已经不可避免,不立皇后,不立太子只是加速了进程。上百年不立皇后倒也是一个奇观。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陕西发掘的唐昭陵陪葬墓,意外发现唐太宗和一个女人的惊天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陕西

    1972年6月的一天,这一天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在考古史上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考古专家在陕西礼泉县西周村的西边,唐昭陵陪葬墓之一阿史那·忠之墓进行了清理发掘,随着考古的一步一步进行,他们发现了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在历史资料上几乎都没有记载。阿史那·忠,突厥人,唐朝着名将领。他的一生,征战无数,做出了

  • 揭秘李世民凭借什么而开创了“贞观之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贞观之治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道理来,很多人

  • 古皇帝惩治贪官的独特方法 李世民这招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贪官

    自古以来不乏爱财者。“贪污”现象也是由来已久了。在古代最着名的贪官——和,据说他的家财富可敌国,比国库还要有钱。不过,历史上有一位有名的皇帝,不仅治国有方,连防腐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明代法律明文规定,只要地方官员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便会被斩首示众这位皇帝便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惩治贪官这一

  • 第七讲 用人之策与政治斗争的“悲喜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悲喜剧

    用人之策历来为古今为政之人所重视,“夫尚贤,政之本也”。可以说,如何用人是政治斗争中成功与否的关键。显赫与悲凉,喜剧与悲剧,只不过是世间轮回生灭的一幕,逃不过的是命运天意的安排。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不管是仁义礼忠的儒家文化,还是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都闪烁着古人的智慧。&ldqu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要把这个柔弱女子带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要把

    古人经常用“母仪天下”这个词来形容皇后,意思是作为皇后的这个女人,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而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后中,长孙氏绝对是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女人。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阳,隋

  • 唐太宗不爱武媚娘:原来李世民没有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不爱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离不开奸臣 魏徵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奸臣

    唐太宗贞观一朝的政治生态,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光明的时期之一,没有那么多见不得光的事。即使是有玄武门之变的血腥,也只是首恶必办,魏徵、王珪等人没有因为和前太子李建成有过工作上的深度交集而被一网打尽,反而是委以重任,步步高升。太宗君臣之间都能掏心掏肺,坦诚相对,不用非要到民主生活会的时候才能红红脸、出

  • 隋唐时期的佛教概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佛教

    隋唐时期,中国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统一后,形成了高度繁荣局面,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随即进入鼎盛时期。隋唐统治者对佛教采取了扶植的方针。隋文帝上台后,立即改变北周武帝灭佛的政策,他曾下诏令在全国各地兴建寺院、佛塔,鼓励民众出家为僧,组织学者翻译佛经,还设置了各级僧官

  • 玄武门之变真相浮出水面:李世民也有阴暗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也有

    唐武德九年农历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逼迫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这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这次政变的经过在史书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十分隐晦。所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一直饱受人们争议……唐朝统一全国以后,李世民因其军功卓着,被李渊封为“天策

  • 唐朝后宫宫官六尚的设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宫

    (一)历史渊源所谓宫官,在这里是指宫中女官,由她们掌管宫中各种具体事务,通常由宫人中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才干者充任。从现有文献来看,有关宫官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一书,《周礼注疏·春官宗伯·世妇》:“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