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原来另有隐情:皆因与她偷情?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原来另有隐情:皆因与她偷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385 更新时间:2024/1/15 12:01:43

公元626年七月,唐帝国都城长安皇宫中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是皇家子嗣的争夺皇储的战争,是极为平常的,即便在其他朝代这样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但是,“玄武门之变”还有另外的一个方面的原因,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弟媳齐王妃偷情,直接的促使了“玄武门之变”的发生。

李世民弟媳李元吉的妻子杨珪媚,她原本是长安“红灯区”中最有名青楼歌妓,容貌秀美,风姿绰约,万种风情,千般妖娆,又通晓诗文,能歌擅舞,曾令长安无数公子哥儿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最终他还是嫁给了李元吉,成了李唐王朝的齐王妃。

唐高祖李渊膝下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和四子李元吉。因为李玄霸早年夭亡,李家四兄弟就只有三兄弟了。

在这三兄弟中最有才能的要算李世民。当初李渊在太原揭竿起兵反隋,用李世民为统兵大将。当进军隋都长安之时,李渊曾对他许下承诺:“事若有成,一定立你为太子。”然而当攻陷长安后,李渊即位成为唐高祖,封李世民为秦王,拜尚书令。

李渊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李世民自己也深以统一大业为重,并不十分追究名分,反而一再推让,建议立大哥李建成为太子。

长子继位,这原本是朝廷既定的纲常定例,既然李世民辞让再三,李渊也就顺水推舟立了长子为太子,并封三子李元吉为齐王。

但是,当李世民统帅大军为统一天下而南北征战的时候.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却在京城中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过着逍遥奢华的日子。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李元吉迎娶了长安名妓杨珪媚为妻。

与李世民高大伟岸的外貌、宽厚稳重的性格恰好相反,齐王李元吉是个相貌粗鄙丑陋、性格阴险狡诈而又十分花心的男人。婚后不久他便开始在外面猎艳调情,把一个花儿一般的娇妻冷落在空房中。

这使美艳多情的杨珪媚心里感到十分委屈。有时她百般逢迎,想重新讨回丈夫的柔情,但换来的却是李元吉横加指责。风情万种的齐王妃伤心至极,常独对春花秋月,哀叹自己悲惨的命运,婉惜自己虚度的芳华。

经过李世民统帅大军为期数年的南北征战,天下最后平定,江山终于一统,李世民回到了长安。为了给他接风洗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邀请李世民踏青赏春,尽享天伦之乐。

于是,在一个暖阳融融的春日,三兄弟各自携带家小一同到京城近郊的山坡上嬉游赏花。

春风拂面,清爽宜人,兰天白云下,大家驰马原野,追逐论戏,每个人都感到特别舒畅。秦王李世民平日里戎马倥偬,厮杀疆场,难得有今天这种悠闲宁静,因而心情特别爽朗,他扬鞭策马向远方的山脚飞驰而去。

开始尚有几骑人马追随着他,渐渐地都落后散开了,待到了山地的树林里,他回头一看,远远地只有一骑跟了上来,他感到十分快活。

等那匹马跑近一看,马上居然是他的弟媳齐王妃杨珪媚,他甚觉惊讶。马上的人儿因为追得太紧,显然体力已透支,只见得娇喘嘘嘘,脸色绯红,发髻和衣衫都有几分散乱。

李世民赶紧扶她下马,齐王妃脚下一软,趁势倒在了李世民怀中。

李世民一时不知所措,实际上,他对这位娇柔妩媚的弟媳早就有几分留心,尤其是每次欢宴中,独有她浅笑中总微露着一丝忧郁,李世民见了不免产生些怜香惜玉的念头,他也知道一些他们夫妻不睦的情况。

齐王妃斜倚在李世民怀中,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迷蒙地盯住李世民有些慌乱的双眼,几颗晶莹的泪珠无声地从她眼中泌出,挂在长长的睫毛上和桃花般的腮边。

其实,已经成为怨妇的齐王妃,早就对神勇英武的李世民产生了倾慕之情,再加上李元吉对她的冷落,使她一颗芳心暗为李世民而动。

一个是千般怜爱,一个是万种柔情,两个人终于紧紧拥抱在一起,齐王妃与李世民的孽情缘就在这片春天的绿树林中萌生了。

从这以后,李世民经常想办设法接近齐王妃。恰好李元吉整日纵情酒色,夜不归宿,给李世民与齐王妃的幽情提供了不少难得的机会,这种婚外之情,充满新奇与刺激,令李世民与齐王妃都沉醉不已。

由于太子李建成贪酒好色,无所作为,唐高祖时常加以训斥,并流露出改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的意图。

于是李建成开始惶惶不安,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他联络了三弟李元吉,阴谋策划除掉李世民;在手下谋臣的极力怂恿下,李世民迫不得已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一举杀死了李建成与李元吉。

一场骨肉相残的斗争,虽然令唐高祖痛心疾首,但他迅速面对现实,立李世民为太子。

而此时齐王妃已经年方二十三岁,正值千媚百娇、看花溅泪、观柳怀春的青春年华。李世民把她安置在太子府中,已经成为寡妇的杨珪媚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命运的摆布,成了秦王李世民的侧妃。

不久,唐高祖因年事已高,禅让皇位。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有一天,杨珪媚忽然向唐太宗提了个要求,要求恢复她前夫李元吉的爵位和太子李建成的封号,对唐太宗而言,这样做无疑相当于否定自己过去的行为,等于自己打上自己一巴掌;但他竟一口答应下来,并立即付之于行动,这一半是为了取悦于杨珪媚,一半也是为了追念兄弟骨肉之情。

从此,杨珪媚对唐太宗更加施以柔情和娇媚,整日整夜陪着唐太宗歌舞宴饮,轻歌曼舞,媚态勾人,放浪形骸,或吟诵着南朝的艳曲,撩拨得唐太宗心摇神迷。

唐太宗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是一个十分质朴正直的女性,对唐太宗也多是以礼相待,夫妻之间保持着淡雅如水的互敬互尊关系;如今对于和这个千娇百媚,动人心魄的杨珪媚的这一段不伦之恋,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竟然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公元637年,即贞观十年,杨珪媚为唐太宗生下一子,取名李明,唐太宗立杨珪媚为贵妃,并为他们母子建造了一座豪华的宫殿,自己一有时间就来到这里与他们母子一同寻欢作乐。

贤淑温婉的长孙皇后见皇夫似乎淡忘了兴业大志,整日迷恋于酒色之中,便出面劝阻唐太宗。

但是已经被杨珪媚迷惑住了的唐太宗一时不能自拔,反而准备废掉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改立杨珪媚为后与李明为太子。

然而,唐太宗的想法却遭到谏议大夫魏征极力的反对,他上书劝谏道,长孙皇后贤德可风,不可无过废立;况且长孙家族为大唐之兴立下了汗马功劳,怎能无故遭受打击?

杨氏曾为齐王妃,人尽皆知,立为贵妃尚且不妥,岂可立为皇后!倘若陛下一意孤行,必受天下之人非议。

而此时朝廷的不少大臣也多有微词,唐太宗仔细斟酌思量,最后不得不悄然地取消了自己的想法。

贞观二十三年夏月,唐太宗患痢疾久治不愈,崩逝于长安。失去了唐太宗,齐王妃杨珪媚也就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又因她在宫中名声不佳,于是被放出宫中,出家为尼。

就这样,这位从青楼走进皇宫的美丽尤物,从此便结束了她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充满爱恨情仇的不伦之恋。

标签: 隐情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何当了12年的才人 李世民不喜欢她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喜欢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倾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终身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

  • 李世民欲杀武媚娘:遭高人阻止背后有啥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机

    话说武则天出生不久,当地人都传,唐三代后,“武代李兴”,此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那里,开始李世民是深信不疑,但当时的唐朝处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局面,便也慢慢的淡忘了“武代李兴”的谣言。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显现异时天象,李世民想起民间传言不免有些心惊,于是他便秘密地把太史令李淳风召到宫里,商量对策。李

  • 想对付韦后的李隆基,为什么要取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她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

    唐玄宗在发动唐隆政变时,倘若没有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那他还真不一定敢对韦后下手。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确实厉害,从武则天到李显,再从李显到李旦,她历经三朝却始终能够屹立不倒,并且权势一步一步往上窜,唐睿宗李旦对她几乎已经言听计从。李隆基在没有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的情况下,之所以不敢出手对付韦后的原因便

  • 李世民爱女:历史上的高阳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是怎么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公主约贞观初年生人,《新唐书》称唐太宗第十七女,母不明.约贞观中期下嫁房玄龄次子房遗爱.房遗爱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唐高宗永徽初年晋封高阳长公主,永徽四年因谋反罪赐自尽不得陪葬昭陵,诸子配流岭表.唐显庆年间追封合浦公主.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

  • 唐中宗李显是个怎样的皇帝?戴绿帽还装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是个

    唐中宗武则天称帝以及在那之后的唐朝经历了很混乱的一段时期,唐中宗李显就是这时期中的皇帝。生为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并没有继承其母的能力,即便是称帝后也没有什么魄力。唐中宗李显身世的确非常显贵,自己本身是皇帝不说,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唐睿宗),儿子是皇帝(唐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命的是

  • 【唐朝?白居易】中唐诗歌的风云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白居易(772~846)生于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汉族,河南新郑(今河南省郑州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

  • 李世民称霸天下全靠这支玄甲军,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他们的

    唐朝可谓是中国第一个到达巅峰时期的王朝,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王朝之一。而这其中离不开唐朝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一直励精图治,而且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为唐朝的繁盛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也非常优秀,甚至有人断言,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皇帝中,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是第一位

  • 第三节 开辟道路,远交外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第三节

    在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南北的海陆两大国际都市广州和长安。而长安作为陆路交通的国际都市,实为当时亚洲文明的中心、东西文化交融的胜地。长安是唐王朝的国都,也是外侨聚居的国际大都市。各国的外交使团,是长安外籍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8世纪下半叶吐蕃占领河西、陇右时,中西交通被切断,居于长安的使团

  • 唐肃宗李亨大事年表,肃宗李亨一生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年表

    肃宗李亨(公元711年~公元762年)在位时间:公元756年~公元762年曾用年号:至德、乾元、上元谥号:不详庙号:肃宗安葬地:不详公元711年,居玄宗第三子李亨出生。公元738年,李亨因年长被立为太子。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李亨在灵武60位,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公元7

  • 【唐朝·柳宗元】文以载道的散文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文以载道

    柳宗元,唐(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