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欲杀武媚娘:遭高人阻止背后有啥玄机?

李世民欲杀武媚娘:遭高人阻止背后有啥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581 更新时间:2023/12/20 22:16:22

话说武则天出生不久,当地人都传,唐三代后,“武代李兴”,此话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那里,开始李世民是深信不疑,但当时的唐朝处于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局面,便也慢慢的淡忘了“武代李兴”的谣言。贞观二十二年,太白星显现异时天象,李世民想起民间传言不免有些心惊,于是他便秘密地把太史令李淳风召到宫里,商量对策。

李淳风说:“臣经过观测与推算,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在陛下的宫里,恐怕就是皇帝的某一位眷属。不出三十年后,她就要取代陛下,代掌陛下的大好河山,而且还要诛杀李唐皇室的子孙。”李世民听后,既然预言和天象都一致了,那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彻底清理宫中,凡是姓武的、跟“武”沾边的全都要杀死。

李淳风说上天既然派这么一个人下来,就会保护她,就算您把她杀了,上天还会再派一个人来。现在的她肯定已经是成年人,三十年后变老,说不定会比较仁慈,可能对陛下的子孙会留有余地。如果您现在把她杀了,上天又生出一个新的人来,那这个人三十年之后可是年轻人,年轻人心狠,杀起陛下的子孙恐怕就毫不留情了。但李淳风的一番解说并没有消除李世民的杀心,结果玄武门守将李君羡就做了替死鬼。

原因是这样的,一次,李世民在宫内宴请武将,他让大将们都说说自己的小名,左武卫将军李君羡说自己的小名是“五娘子。”李世民突然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预言,而这个人是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还是武将,玄武门又是个重要的地方,他本人从那里登上皇位,就觉得那个预言说的肯定是这个人。所以不久,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君羡处死了。

这是李世民不杀武媚娘的其中一个版本,下面是另一个版本。

武则天刚出生不久,唐朝相面大师袁天纲就来到其父武士彟的官邸,当时在襁褓中的武则天穿着男孩的衣服。袁天纲看过后大惊:“龙睛凤颈,极贵之相。若是女孩,当为天下主!”说完,没分清男女的袁大师走了,空留下武士彟在那里愣神。而本故事,说的是袁天纲的老友,着名预言家李淳风的故事。

这年冬天,负责天象的太史令李淳风正在校正大唐新历,推算出正月初一将要发生日食。关于日食,现代人当然有科学的解释:当月球转至太阳和地球之间,且地球、月球、太阳呈一条直线时,太阳光被月球挡住,对地球而言即发生了日食。在古代,日食出现算得上是大事,因为古人无法理解为什么天空中的太阳突然消失不见。李淳风立即将自己的推算禀报皇帝。在新年的第一天发生日食,当然被认为是凶兆,唐太宗李世民很不高兴,问李淳风:“你预测的天象真的会出现吗?假如正月初一没有日食发生怎么办?”

李淳风道:“如果那样,我愿被处死。”

正月初一到了,上午的时候,皇帝在庭院中等候日食,但天空毫无变化征兆。皇帝有些不耐烦,对李淳风说:“我现在放你回家,与妻儿作别。”

“不忙。”李淳风微笑,“此时尚早,陛下莫急。”说着,他在墙壁上做了个记号,告诉皇帝,当日头照到那个记号时,当有日食发生。正如我们所猜测的,后来就真的有日食发生了,不差分毫。皇帝大惊,更多的是高兴,因为他身边有这样一位大师。在此之前,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贞观年间,李世民得到一本秘谶,也就是一本预言书,里面对唐朝的未来作了这样的推测:“唐三代后,有女武代王!”说的是唐朝三代之后,皇帝羸弱,有武姓女子取代李家,成为新皇帝。天下初定无多,江山真的会迅速埋葬于一个武姓女子之手吗?世民深为不安,大喊:“快快给我找到这个该死的女人!”怒吼在深宫回荡。有近侍劝皇帝安静一下,建议传李淳风入宫,询问究竟。

“李淳风?”皇帝疲倦地翻了一下眼珠。

“是啊。”近侍说,“他不是我们大唐第一号预言大师吗?听听他的看法,也许有不错的收获哦。”

世民点头称是。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皇帝秘密召见了我们的主人公太史令、预言家李淳风先生。李淳风坐在幽暗的室中,面对着曾天下无敌的李世民。世民将所得预言书展示给李淳风看。李淳风看后回答:“书中预测的征兆已生成,这个武姓女子现在就生活在皇宫!四十年后,她将成为帝国的统治者,李家子孙会被她诛杀很多。”

世民道:“那我现在就找到她,斩杀之!如何?”

李淳风说:“不可。武姓女子为帝,乃天命,不可改。天命不绝此女,假如妄加行动,会伤害及无辜。而且,此女为皇帝,当在四十年后。到那时,她也老了,会仁慈一些。大唐朝王朝中途易姓,只是暂时的,此女人终不能彻底断绝唐朝。但如果现在就寻找此女,捕而杀之,那么还会出现其他人篡夺李唐江山。而据我推算,新出现的人,会比那武姓女子更强力和凶狠,到那时您的后代恐怕就不会有遗留了。所以,相比较而言,留着武姓女子之命比现在杀了她更有利。”

世民低头不语。

唐太宗之代有《秘记》,云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李淳风以询其事,淳风对曰:“臣据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将歼尽。”帝曰:“求而杀之如何“淳风曰:“天之所命,不可废也。王者不死,虽求恐不可得。且据占已长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四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壮严毒,杀之为血仇,即陛下子孙无遗类矣。”(《朝野佥载》)

世民最终采纳了李淳风的建议。于是,在后宫一角战栗的武则天得活了。事实上,世民皇帝的恐惧并未到此为止。

贞观年间,有大将李君羡,原籍河北武安,被封为武连郡公,又出任左武卫将军,守卫玄武门。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李君羡跟皇帝所厌恶的“武”字太有缘分了。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一幕出现在这天晚上:李世民在宫内宴请他的武将,行酒令时,叫大家各自报出自己的小名,轮到李君羡,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的小名:“我叫五娘子……”众人大笑,男人竟有此女人名。但李世民心里紧了一下,当然没流露出来,而是打趣道:“李君羡,你是何样的女子啊,如此勇猛?!”夜宴散了,众武将告别皇帝,李君羡也走了,他还要去玄武门值夜班。在偌大的皇宫中,李世民难以入睡。后来,找了个借口,把李君羡给处死了。直到武则天时期,女皇得知原委,叹息良久,下令给李君羡平反。

接着说李淳风。当时他非常受李世民信任。皇帝病危时,令淳风入见。后者流泪无言。皇帝问,对道:“陛下今晚当驾崩!”

世民道:“生死由命,有什么可忧伤的?”

在世民死的当晚,他被留宿宫中。这是极大的信任。李淳风是陕西岐州人,小时就聪颖秀彻,博览群书,尤精天文、历算和占卜学。早年有过漫游经历,曾在浙江天台山学道,得高人秘传。入仕途后,贞观十五年,任太史丞,掌管天象与历算。七年后转为太史令。按我们现在的看法,精通天象的他是这个地球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比欧洲早了千年。李淳风最大的名头,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预言家,着有《推背图》,该书被认为是古中国最神奇的预言书,据说很多都灵验了。在匪夷所思的同时,令人不寒而栗。李淳风写作《推背图》,大约还是受到那个风雨交加的黑夜的发。在那个夜里,他被皇帝传去询问关于“武女代唐”的事情。在说服了皇帝不要轻易捕杀身边姓武的女子后,也深感武女祸国之乱象,于是突然想写一部关于后世的预言书。关于此书的写作过程,我们不得而知,按史上零星记载,只知道那段时间他一直把自己关在秘室,直到有一天好友袁天纲闯进来,在他后背上推了一下,说:“别预测了,天机不可泄漏!”他才打住。这时候,已预测到近两千年之后了。

现在流传下来的《推背图》共有60卦,每卦一幅图象,每幅图象旁是神秘玄奥的四言谶语,并配以进一步解释的七言诗。除了首尾外,共有58卦预言。到了明末,名士金圣叹对《推背图》进行解读,该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此前,有人认为这是部伪书,但实际上,早在《宋书》“艺文志”中就有关于此书的记载了。而金圣叹批注也没什么问题,是一段史实。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推背图》在元朝以前就已存在。当然,由于书中涉及朝代兴衰,所以在后世被列为禁书。

标签: 玄机

更多文章

  • 想对付韦后的李隆基,为什么要取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她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平

    唐玄宗在发动唐隆政变时,倘若没有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那他还真不一定敢对韦后下手。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确实厉害,从武则天到李显,再从李显到李旦,她历经三朝却始终能够屹立不倒,并且权势一步一步往上窜,唐睿宗李旦对她几乎已经言听计从。李隆基在没有得到太平公主的支持的情况下,之所以不敢出手对付韦后的原因便

  • 李世民爱女:历史上的高阳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是怎么

    高阳公主(?―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爱女。公主约贞观初年生人,《新唐书》称唐太宗第十七女,母不明.约贞观中期下嫁房玄龄次子房遗爱.房遗爱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唐高宗永徽初年晋封高阳长公主,永徽四年因谋反罪赐自尽不得陪葬昭陵,诸子配流岭表.唐显庆年间追封合浦公主.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嫁

  • 唐中宗李显是个怎样的皇帝?戴绿帽还装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是个

    唐中宗武则天称帝以及在那之后的唐朝经历了很混乱的一段时期,唐中宗李显就是这时期中的皇帝。生为武则天的儿子,唐中宗李显并没有继承其母的能力,即便是称帝后也没有什么魄力。唐中宗李显身世的确非常显贵,自己本身是皇帝不说,父亲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唐睿宗),儿子是皇帝(唐殇帝),侄儿是皇帝(),更要命的是

  • 【唐朝?白居易】中唐诗歌的风云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白居易(772~846)生于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汉族,河南新郑(今河南省郑州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

  • 李世民称霸天下全靠这支玄甲军,他们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他们的

    唐朝可谓是中国第一个到达巅峰时期的王朝,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王朝之一。而这其中离不开唐朝的一个皇帝,那就是李世民。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一直励精图治,而且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为唐朝的繁盛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李世民在军事上的才能也非常优秀,甚至有人断言,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皇帝中,李世民的军事才能是第一位

  • 第三节 开辟道路,远交外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第三节

    在唐朝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形成了南北的海陆两大国际都市广州和长安。而长安作为陆路交通的国际都市,实为当时亚洲文明的中心、东西文化交融的胜地。长安是唐王朝的国都,也是外侨聚居的国际大都市。各国的外交使团,是长安外籍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当8世纪下半叶吐蕃占领河西、陇右时,中西交通被切断,居于长安的使团

  • 唐肃宗李亨大事年表,肃宗李亨一生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年表

    肃宗李亨(公元711年~公元762年)在位时间:公元756年~公元762年曾用年号:至德、乾元、上元谥号:不详庙号:肃宗安葬地:不详公元711年,居玄宗第三子李亨出生。公元738年,李亨因年长被立为太子。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李亨在灵武60位,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公元7

  • 【唐朝·柳宗元】文以载道的散文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文以载道

    柳宗元,唐(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ldqu

  • 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胆略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本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已经投降。雍丘附近有个真

  • 争鸣: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