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肃宗李亨大事年表,肃宗李亨一生概述

唐肃宗李亨大事年表,肃宗李亨一生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54 更新时间:2024/1/4 13:55:01

肃宗李亨

(公元711年~公元762年)

在位时间:公元756年~公元762年

曾用年号:至德、乾元、上元

谥号:不详

庙号:肃宗

安葬地:不详

公元711年,居玄宗第三子李亨出生。

公元738年,李亨因年长被立为太子。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公元755年,李亨在灵武60位,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

公元757,睢阳守将张巡和许远在坚守一年有余之后.最终因粮尽援绝失陷。同年,唐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

公元758年,郭子仪等大将率20万大军攻讨安庆绪,结果在安阳被叛唐的史思明打得溃不成军。

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并在洛阳称帝,从此失去与唐朝相抗衡的实力。

公元762年,李亨病死。

李亨能做皇帝,并且得到大多数官员和百姓的支持,只不过是他本来就是太子,唐玄宗当皇帝当得大久了,再加上唐玄宗当政的后期,朝纲紊乱,官员贪污行贿之事日盛,人民不堪困苦,这时候有个新君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些希望,于是急病乱投医,逮着李亨就不放了。

但这李亨确实没有什么本事。当皇帝的期间除了与安史叛军屡战屡败之外。就是将当太子时的怒气一股脑撤在自己兄弟的身上,不带兵与叛军作战,反而将大量兵力投入到剿灭兄弟永王起兵勤王的部队,而且还开了宦官专权的先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后被宦官吓死。活该!

争位称帝宠信宦官

李亨作为唐玄宗36个儿子中第三个儿子,应该是很难有机会被立为皇太子的,毕竟唐玄宗做皇帝的时间大长,宠过的妃子又多,即是被立为太子,也很难熬到登基的那一天。

唐玄宗最初立的太子是李瑛,他的母亲张丽妃原是倡妓。后来武惠妃受到玄宗的宠爱,又生了寿王李瑁。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做皇太子,武惠妃指使人诽谤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图谋不轨,再加上自己在枕头旁边把风一吹,竟让唐玄宗在一天之间连杀三子。这时李瑁做皇太子的呼声是日渐增高,没想到这武惠妃害人并没有利己,不久也被三个皇子给索了命去,李瑁的太子梦就这样化为泡影。李亨也算是得渔翁之利,因为自己年龄比较大而被立为太子,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他马上成为宫廷斗争的众矢之的。先是宰相李林甫因为讨好武惠妃,曾建议立李瑁为太子,后来李亨被立为太子,害怕将来李亨报复他,于是千方百计地陷害李亨,使得李亨惶惶不可终日;后来又有杨贵妃、杨国忠兄妹想方设法对付他。李亨就这样担惊受怕地在太子位置上苦熬了18年。不过他确实有这当皇帝的命,苦日子熬着熬着总算有了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李亨从宫廷斗争中解脱出来,并当上了皇帝。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后期军政荒废,政务混乱,在叛军的冲击下,养尊处优的官兵们望风而逃。安禄山的大军很快就攻下潼关,吓得唐玄宗出逃四川。到了马嵬驿后,被哗变的士兵逼着赐死杨贵妃。史称“马嵬驿兵变”。

这时李亨在儿子建宁王李及宦官李辅国为首等人的建议下,决定留下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北上灵武。公元756年七月甲子日,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提心吊胆过了18年之后,终于脱离唐玄宗自立,翻身跃龙门了。

新皇帝一即位,各地抗击安史叛军的唐朝势力望有所归,战有所为,并给了他们一线光复唐朝的希望。诸道得知复国有望,尽努力坚守长安,百姓也日夜盼望太子收复长安,京郊附近的绿林豪杰也群起不断地偷袭安史官兵,安史叛军虽攻克长安,由于人民的反抗,势力所及仅长安附近很小的地区。

公元756年,叛军四万在大将令狐潮的率领下,包围雍丘,守将张巡率雍丘城内三千余守军死守,屡败叛军,使其不得上前一步。令狐潮无奈之下,只得率兵撤退,结果又被张巡一阵穷追猛打,又有2000余人做了张巡的俘虏。张巡名声大震。

睢阳太守许远请张巡指挥守城。公元757年。叛军又由尹子奇率领13万人攻城,张巡、许远的兵力合起来才六千多人,双方兵力相差很大。张巡带兵坚守,和叛军激战十六天,俘获敌将六十多人,歼灭敌军二万多人。但城外的兵越聚越多,城里的兵越打越少。到后来,睢阳城里只剩下一千六百多人,又断了粮食,情况越来越危急。张巡没法,只好派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突出重重包围,到临淮去借兵。

驻守临淮的大将贺兰进明害怕叛军,不愿出兵救睢阳。他见南霁云是个勇将,想把南霁云留下来作自己的部下,特地为南霁云单行一次酒宴,请众将领作陪。南霁云心里急得像火烧,哪里喝得下酒。他流着眼泪激动地说:“睢阳的军民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进一粒米了,我在这里怎能忍心吃饭;就是吃了,又怎么能咽得下呀?将军手下有的是兵,眼看睢阳城陷落,不肯分兵救援,难道是忠臣义士所该做的吗?”说着,他把自己的一个于指咬了下来,咬得满口鲜血淋漓,气愤地说:“霁云不能完成主将交给我的使命,只好留下这个手指作证,回去也好有个交代。”南霁云起身就走,从别处借了三千士兵回到睢阳。到了睢阳城边,被叛军发现,又把他们围了起来。南霁云带着人马在城下展开了一场血战。张巡听到城外厮杀声,知道南将军回来,就打开城门,杀退敌人,把南霁云和一批士兵接应进城,结果借来的士兵这时只剩下1000人。

就这样,在粮绝缺援的情况下,张巡和许远率领士兵坚守睢阳半年有余,到了最后,全城只剩下枷人,尹子奇再率领叛军用云梯爬上城头,城墙上的守军饿得连拉弓射箭的力气都没有了,睢阳城就这样被攻陷了。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等三十六名将领全部被俘。

叛将把他们一个个绑了起来,逼他们投降。他们把刀架在张巡脖子上,张巡冷笑一声,把叛将痛骂一顿。接下来轮到南霁云,南霁云没有作声。张巡转过脸朝着南霁云高喊说:“南八(南霁云排行第八)!男子汉死就死,可不能在叛贼面前屈服啊!”南霁云笑笑说:“张公放心吧。我心里在盘算用什么办法来收拾他们。哪会怕死?”叛将知道他们都不肯屈服,终于把他们杀害了。

河南节度使张镐得到睢阳危急的消息,赶快发兵,急行军赶到睢阳,打退尹子奇叛军,睢阳城已经陷落三天了。又过了七天,郭子仪带领唐军收复洛阳。由于张巡他们的坚守,睢阳以南的江淮地区才没遭到叛军的破坏。

睢阳陷落时,安史集团已丢失长安,无力南进了。与此同时,安史叛将武令、田承嗣相继率军攻南阳,守将苦守一年。南阳失陷后又退保襄阳。

李亨即位后,开始调集各路兵马,进讨安史。河西节度使李嗣业、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相继发兵至灵武,郭子仪亦率军五万自河北而至。为了声张军势,又派人去回纥、西域请兵,并与回纥约定,收复长安之日,子女玉帛皆归回纥,这就为回纥后来烧杀抢掠提供了口实。但不管怎么讲,现在肃宗的军队开始强盛起来。

然而,肃宗既没有经略天下的本事,又无知人善任之能。在收复长安之前,谋士李泌建议,派李光弼自太原出井径,郭子仪自冯如出河东,肃宗率兵据扶风,牵制各路叛军,使敌人疲于奔命。然后派建宁王率军由长城与李光弼南北夹击,先捣毁安史集团的巢穴,再调集大军四合而攻之,可以彻底平定安史叛军。对这样一条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力案,李亨没有接纳,反而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听信宰相房唁的妄言,让他统帅军队,收复长安。结果唐军一败涂地。后来,由于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拥有重兵的史思明驻范阳,不听调遣,安史集团出现分裂。郭子仪这才率军终于攻克居两京之间的河东郡,掌握了主动权。李亨以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在回纥派来的大军支持下,郭子仪等人终于收复洛阳和长安。

此后,安史叛军内部进一步分化,史思明与安庆绪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为了保存实力以图再举,史思明归降唐朝。李亨大喜过望,竟不夺史思明的兵权,致使公元758年,郭子仪等人讨伐安庆绪的时候,史思明重又反唐,郭子仪等人率领的60万大军措手不及,再加上李亨不设元帅,仅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节制诸军这样一个致命错误,在安阳被史思明打得溃不成军,甲仗、战马遗弃殆尽。公元761年,史思明在邙山大败李光弼,乘胜向长安进犯,在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在洛阳称帝,叛军内部更加分裂,从此再也没有力量向唐朝发动进攻了。

这时李亨总算是长出一口气,享享做皇帝的滋味了。可是不久,宫廷内的争斗又起,李亨也在这场争斗中惊惧而死。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宫廷斗争的主角一个是拥戴李亨上台的宦官李辅国;一个是患难夫妻皇后张氏。李辅国在拥戴李亨称帝后,逐渐专权用事,甚至在收复长安后,唐玄宗归住兴庆宫,李辅国竟敢矫诏把这个太上皇赶出兴庆官。后来李辅国任兵部尚书,又与李亨的张皇后互相勾结,共同擅权。张皇后在李亨开始抗击安史叛军时还是良娣,她一直跟随在身边,表现出与李亨同生死的热情,因而受到李亨的宠爱。这一宠爱,使得她的权力欲慢慢膨胀。并与李泌、建宁王渐渐有了矛盾;宦官李辅国和张皇后两人都得宠,都怀恨李泌与建宁王,因而两人就为了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他们干的第一件恶事,就是进谗害死建宁王,除掉了专权的一大障碍。

后来,张良娣升为淑妃,又由淑妃立为皇后。便想害死广平王。可是,天不遂人愿,她的长子不巧死了,另一个儿子李侗年幼,广平王又有大功,其阴谋才没有得逞。

就这样,张皇后与李辅国互为表里,狼狈为奸,专权用事达数年之久,而懦弱的肃宗只得听之任之。但到了公元762早,由于李亨病重,张皇后与李辅国为能继续专权反目成仇。张皇后想除掉李辅国,结果偷鸡不成反蚀米,被李辅国抢了先,带兵逮捕张皇后党羽百余人。张皇后闻变,逃入李亨寝宫躲避。李辅国带兵入寝宫逼张皇后出宫。李亨受此惊吓,当天就病死了。

标签: 年表

更多文章

  • 【唐朝·柳宗元】文以载道的散文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文以载道

    柳宗元,唐(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ldqu

  • 七品县令张巡胆略过人立功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胆略

    唐玄宗逃出长安后,安禄山叛军攻进长安。郭子仪、李光弼听到长安失守,不得不放弃河北,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仪回到灵武。原来已经收复的河北郡县又重新陷落在叛军手里。叛军进潼关之前,安禄山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去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本来是雍丘县令,安禄山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就已经投降。雍丘附近有个真

  • 争鸣: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亲手砸掉魏征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墓碑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

  • 药王给李世民留下稀世灵药 竟被武媚娘偷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药王

    药王孙思邈,京兆华原人氏,即现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自小聪明好学,七岁时就能日诵千言,谈老庄,悟玄妙。北周宣帝宇文赟昏庸残暴,孙思邈便隐于太白山中,炼气养形,精究医药。这天,孙思貌外出,突然看见一个放牛娃手里揪了条蛇,心中一动,运气定睛观瞧,却见这条白蛇玉光闪烁,不似凡物,便用自己衣服换下了这条

  • 唐王朝积重难返,病入膏肓,昭宗李晔回天乏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回天乏术

    昭宗李晔(公元867年~公元904年)在位时间:公元888年~公元904年曾用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唐昭宗安葬地:和陵公元888年,唐僖宗在回到长安后不久就因病死去。唐懿宗第七子,僖宗的母兄弟李晔被军容杨复恭拥立为帝,是为唐昭宗。李晔即位后,励精图治

  • 唐朝宰相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的诗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官

    上官仪上官仪是初唐着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他归纳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有“六对”、“八对”之说,对后世律诗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上官仪简介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

  • 唐代与移民有关的信仰与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代

    自东汉末年,经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大量迁入中原。史书中记载了唐代中州地区的人口来源:《旧唐书》卷144《李观传》:“李观,洛阳人,其先自赵郡徙焉,秋官员外郎敬仁侄孙也。”《旧唐书》卷190中《刘允济传》:“刘允济,洛州巩人,其先自沛国徙焉。”《旧唐书》

  • 李世民的心术:去世前贬谪重臣后让儿子去召回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重臣

    李世民虽然对李治进行了全面的太子教育,但由于李治忠厚温良的品质已形成,李治是否能面对严酷的政治斗争,是否能让跟随自己的大臣心甘情愿地辅助李治把“贞观之治”进行下去,这一切,使他对李氏王朝的未来忧心忡忡。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尽己所能为太子李治尽可能扫平前进途中的障碍,而这些障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问

  • 唐朝上百年不立皇后,缘故竟是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

    王后是古时候封建王朝时期女士的最大影响力和殊荣。(武侧天以外,从绝大多数看来)。皇上通常状况下都是立王后,要不是即位后娶正室,要不之前总有正室,立即册立。王后和别的嫔妃不同,别的妃子也仅仅皇上的妾,而王后有政冶影响力,许多场所必须参加。王后也会变成政党更替时关键的角色。依照古时候的承继规章制度,王后

  • 陕西发掘的唐昭陵陪葬墓,意外发现唐太宗和一个女人的惊天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陕西

    1972年6月的一天,这一天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在考古史上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考古专家在陕西礼泉县西周村的西边,唐昭陵陪葬墓之一阿史那·忠之墓进行了清理发掘,随着考古的一步一步进行,他们发现了一些秘密,这些秘密,在历史资料上几乎都没有记载。阿史那·忠,突厥人,唐朝着名将领。他的一生,征战无数,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