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3、穆宗李恒

13、穆宗李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740 更新时间:2024/1/9 9:53:18

唐穆宗李恒(795~824),宪宗第三子,母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七月生于大明宫别殿。初名宥,封建安郡王。元和元年八月,进封遂王。元和五年三月,领彰义军节度大使。元和六年闰十二月,太子李宁去世。元和七年十月,李宥被册为皇太子,改名恒。

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宪宗崩,神策军护军中尉梁守谦与宦官马进潭、刘承偕、韦元素、王守澄等共立太子,杀主张立澧王李恽的宦官吐突承璀及澧王李恽,并赐左、右神策军、金吾军等钱。闰正月初三,太子在太极殿东序即皇帝位,是为穆宗。

穆宗即位的第二天便贬聚敛佞臣皇甫镈;初八,处死为宪宗炼丹药的柳泌和僧人大通。十二日,册生母、宪宗贵妃郭氏为皇太后。

穆宗喜欢玩乐,二月初五,上丹凤门楼,赦天下。事毕,盛陈倡优、杂戏在门内观看。十五日,又到左神策军观看手搏、杂戏。穆宗生性奢侈,又好游畋声色,拾遗李珏等上疏谏,穆宗不听。十月,穆宗在便殿见群臣,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进言:“陛下宴乐过多,畋游无度。今胡寇(指吐蕃)压境,忽有急奏,不知乘舆所在。又晨夕与倡优狎昵,赐与过厚。夫金帛皆百姓膏血,非有功不可与。虽内藏有余,愿陛下爱之,万一四方有事,不复使有司重敛百姓。”(《资治通鉴》卷24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穆宗知道是谏官言事,便行慰劳,并说“当依卿言”,接受批评。宰相见皇帝虚下纳谏,都很高兴,向皇帝表示祝贺。其实,穆宗只是说说而已,依旧以声色为事。

穆宗乘宪宗削藩之成效,朝廷威望仍在。十月,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死,部下想恢复子弟承继节帅的旧例,立王承宗之弟王承元。年刚二十的王承元不肯接受,哭着对众将士拜道,有事应与中使监军商议。王承元密表附监军的奏中,请朝廷委任节度使。穆宗即徙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王承元为义成节度使,义成节度使刘悟为昭义节度使,武宁节度使李愬为魏博节度使,以左金吾将军田布为河阳节度使。由于王承元坚决听命朝廷,对诸将及邻镇以“故事”(节帅父子兄弟部下继承)相劝,都不听,才使朝廷命令得以执行。

穆宗即位的第二年正月,改元长庆。这时卢龙节度使刘总奏请要弃官为僧。三月,以刘总兼侍中,充天平节度使,以宣武节度使张弘靖为卢龙节度使。刘总奏请为僧,以宅第为佛寺,穆宗诏赐刘总名大觉、寺名报恩。诏还未到,刘总已削发为僧,将士遮留,刘总杀死了为首的十几人,夜里将印节交给留后,便遁走了。几天后,发现刘总已死在定州。刘总交镇,对朝廷本是好事,但穆宗只知宴游,不留心国事,而宰相崔植杜元颖缺乏长远规划和谋略,不懂得安危大体,以为张弘靖可以倚重,便割瀛、莫二州让卢士玫为观察使,其余卢龙的七州统于张弘靖。刘总在离镇前,将镇内宿将、难制的如都知兵马使朱克融等送到京城,让朝廷奖用,使燕地之人羡慕朝廷禄位。朱克融等到京,未被安排官职,他们到宰相那里去要求安排,崔植、杜元颖却让他们随张弘靖回幽州本军。张弘靖在卢龙处置不当,七月,发生兵变,张弘靖被囚禁,乱军拥朱克融为留后。一乱未平,一乱又起。成德又发生兵变,都知兵马使王庭凑发动士兵杀节度使田弘正及僚佐、将吏、家属300余人。王庭凑称留后,逼监军为自己奏请节钺。八月,命魏博、横海、昭义、河东、义武五镇讨伐王庭凑。十月以裴度为镇州四面行营都招讨使,指挥讨伐。当时财政窘迫,穆宗赏赐左右和宿卫诸军无度,征伐卢龙、成德,府藏空竭。宰相认为:王庭凑杀节帅田弘正,朱克融只是幽禁张弘靖,依罪的轻重,建议赦朱克融,全力讨伐王庭凑,穆宗同意。年底,以朱克融为平卢节度使。

不意长庆二年正月魏博又发生变故,在长庆元年八月,穆宗命田弘正之子田布为魏博节度使,他信用牙将史宪诚,史见成德、平卢反叛,也希望魏博能像以前那样割据,忠于朝廷的田布无奈,只好以自杀表明心志。田布一死,史宪诚自遂为留后。穆宗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史宪诚为魏博节度使。史宪诚表面奉朝廷,暗与成德、平卢勾结。

朝廷征伐王庭凑,军事上失利。王庭凑兵围深州,官军三面救援,都因缺粮不能前进。在深州被围十分危急的情况下,穆宗对藩镇再次妥协,二月初二,命王庭凑为成德节度使。自此,唐朝廷再次失去河朔,直到唐亡。所以造成这一局面,是与穆宗和宰相崔植、杜元颖缺远见谋略、才干低庸、处置不当有关,亦有指挥失误、财力不足的原因。不久,又发生昭义节度使刘悟囚禁监军刘承偕之事。三月,武宁节度副使王智兴兵逐节度使崔群。穆宗只好流刘承偕于远州,命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

七月,宣武兵变,牙将李臣则作乱,节度使李愿逃奔郑州,乱兵杀李愿妻,推李介为留后。穆宗诏宰臣议宣武事,杜元颖仍主张妥协,授李介节钺。宣武所属宋、亳、颍三州各自上奏,请朝廷另外任节帅。很明显,李介不为属州认可。穆宗采纳李逢吉建议:命义成节度使韩充兼宣武节度使,以将军徵李介入朝。李介不奉诏,忠武节度使李光颜、兖海节度使曹华,发兵讨李介。李介部下李质斩杀李介、李臣则,宣武兵变平定。九月,浙西观察使窦易直诛杀作乱大将王国清。

穆宗在对叛镇的处置上,除宣武以武力平定,其他均以退让、妥协告终,藩镇割据回到宪宗以前局面。

穆宗在处理与回纥、吐蕃的关系上,有可道者。宪宗末年,回纥求婚,宪宗同意了。长庆元年五月,穆宗之妹、太和长公主和亲回纥。唐与回纥继续保持良好关系。吐蕃在长庆元年九月派礼部尚书论纳罗使唐,要求吐蕃与唐结盟,唐派大理卿刘元鼎为吐蕃会盟使。十月十日,穆宗命宰相及大臣17人与吐蕃论纳罗盟于京城西郊;派刘元鼎与论纳罗入吐蕃,与吐蕃宰相以下盟。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唐蕃会盟。在盟书上,双方与盟宰相、大臣都签名。盟约规定:双方屏去兵革,追崇舅甥,互不交侵。长庆三年立碑,在今西藏大昭寺门前、公主柳侧畔。碑文为汉藏两种文字。此碑称《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舅甥和盟碑》、《长庆会盟碑》,藏语原义为“大昭寺前之碑”。

贪玩不已、好声色的穆宗,长庆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宫中同宦官击毬,见有宦官从马上跌下,受惊,得了风疾。穆宗从此不能下地。十二月初五,穆宗在紫宸殿见群臣,穆宗坐在大绳床里,李逢吉、裴度都请立太子。初七,册立长子景王李湛为太子。穆宗病后,宦官内枢密使王守澄专制国事,势倾中外,宰相李逢吉与之勾结,排挤了裴度,又利用“台参”,排斥韩愈李绅。李逢吉对李绅受穆宗信任、排抑自己的意见不满,便荐李绅为御史中丞,而韩愈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按制,新除御史,京兆尹应率京兆官吏到御史台参见,谓之“台参”。韩愈以自己是御史台长官,不参;李绅认为韩愈是京兆尹,不台参违制。二人都正直,于是移文来往。李逢吉便说二人不协,都调任,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后穆宗还是留下了二人。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咸安公主】出塞和亲嫁四夫 客死回纥葬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要经受住异国风俗的挑战。身体要被几个男人们轮番占有的规矩,可不是能够欣然接受的。唐朝的咸安公主也先后嫁给了四任回纥可汗;不过,前三任丈夫是亲祖孙三代,最后一任是以前的臣属。这份离奇的婚姻经历,在中国和亲史上可以说是绝

  • 她身高有一米九?别样风采迷倒李世民娶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一米

    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贵妃也是命中显贵之人,因为她原本已经嫁人,但是丈夫早亡,她是个寡妇,后来不仅重嫁,还嫁给了李世民,所以说真是命中注定的显贵之人。韦贵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曾祖父叫韦孝宽,是北周太傅,据说还是非常着名的军事家,老当益壮,七十多岁高龄时还能骑马率军驰骋疆场。父亲和祖父也都是高

  •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十三年 为啥没能生出一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没能

    关于这个问题小编早就写过,但是还有人不明白,老问我,我再说一遍。说这个问题之前讲讲关于武则天影视的良心剧,小编首推范爷的《武媚娘传奇》。这部剧的长处并非所谓还原唐人穿露胸装,而是用最大篇幅讲了李世民和武媚娘的一段情。后世历史为尊者讳,将这段情抹杀了。而在当时,李治和武媚娘两位当事人为了自己二人能够名

  • 中国几千年来偏冷的历史知识你知道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几个

    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后,刘邦的元配——汉高后吕雉。2: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木乃伊皇帝。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南征灭晋后,在返程途中病死。文武大臣为了防止其尸体腐烂,就仿效牛羊羓的做法,将耶律德光的内脏掏空,用盐卤上,谓之“”帝羓“”。3:明朝大奸臣严嵩,刚步入仕途时,非但不是奸臣,

  • 唐朝朝廷重臣“二张”的咏史诗:张说的咏史诗、张九龄的咏史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史诗

    一、整体风貌盛唐时期,除了李白、杜甫等咏史大家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诗人进行咏史诗的创作,并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不仅有当朝皇帝唐玄宗及他的重臣兼文坛领袖张说、张九龄等,而且在盛唐时期颇有影响力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诗人也都参与咏史创作,如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储光羲、祖咏、孟浩然,边塞诗派的

  • 《别样晚唐史》第三篇 元和十五年春_第六章 道人柳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晚唐

    ——元和宫变是一桩中毒事件李纯(唐宪宗)罹难,道人柳泌难辞其咎。第二天,京兆府狱吏气势汹汹地闯进了兴唐观。这座道观地居长乐坊,当年,唐玄宗(李隆基)毁兴庆、大明两宫别殿,修建了兴唐观。这里一直是帝王家最喜爱的道观。一年来,青铜大釜下火光熊熊,经年不熄,为当今天子炼制传说中的仙丹。当狱吏猛地踹开丹房的

  • 唐朝末期人吃人现象探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

    在原始蒙昧时代,或封建社会的早期,以及现在还处于野蛮状态的未开化部落里,用活人作为祭祀品,然后分而食之;或将掳掠俘获的敌人,杀来吃掉的习俗,是屡见不鲜的。这种食人恶俗,至今还流行于西非和中非,及南太平洋群岛。据说,苏门答腊的巴塔克人,在由荷兰人完全控制以前,还在市场上出售人肉。而打了胜仗的毛利人,将

  • 唐玄宗文韬武略气吞四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韬武略

    有着“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李隆基,绝对是文武全才,文韬武略。他在文治之外,亦建立起显赫的武功,不仅进行兵制改革,而且收复许多失地。我国兵役制度古已有之。夏、商、西周时期,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据文献记载,夏朝已有服兵役的人。商朝的军队,除王室的警卫武装外,大多是在战时临

  • 李世民为什么要杀掉武则天 最终又没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又没

    唐太宗李世民,这个被称为盛世明君的帝皇,一直被后人所称颂,虽然他的一生也曾经沾染许多鲜血,包括他为了谋夺皇位,曾经弑兄逼父,造成玄武门的悲剧,但这些都已不再重要,因为他用他的政绩开创了“贞观之治”让大唐成为盛世局面,在他在位的23年,百姓们都过上了富足安逸的生活,但是他的一生有一个败笔,那就是没有杀

  • 她服侍过六个男人 年长李世民20岁竟仍被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恩宠

    历史上总有一些女人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比如说萧皇后,就是历史上少见的美女。萧皇后自幼算命就有人说她母仪天下,命带桃花。而萧皇后一生的生命轨迹也正是延续着这八个字进行的。萧皇后虽然人长相美丽但并不是狐媚之态,史书中记载她为人谦厚,知书达理,善懂医药,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才情容颜都堪比中国古代四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