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代将领长孙晟:智勇双全安边定邦,联姻染干归附各部

隋代将领长孙晟:智勇双全安边定邦,联姻染干归附各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6 更新时间:2023/12/25 3:30:18

长孙晟(552~609),隋代将领。字季晟。他曾仕北周,入隋后亦颇受重用。曾被授予上开府仪同三司、右骁卫将军等职。谥号“献”。他有勇有谋,经营突厥事务,屡见奇功,深获好评。

一、智勇双全安边定邦

北周时,长孙晟18岁任司卫上士。当时深为杨坚所赏识。北周宣帝时(579),突厥首领摄图请婚于周,宣帝宇文赞以赵王招之女妻之。聘娶时,北周派遣长孙晟以汝南公宇文神庆的副手,送千金公主至摄图处。为此婚事,前后往返使者几十人,摄图多轻视不礼,却只喜次长孙晟,常常与其一起游猎,留住一年之久。摄图弟处罗侯颇得人心,而为摄图所猜忌(恐夺其主位)。处罗侯密托心腹,暗地与长孙晟结盟联谊。长孙晟在突厥游猎期间,注意察看山川形势、部众强弱,尽皆记之。归来后杨坚已为丞相,长孙晟将突厥情状详予叙述,杨坚大喜,迁长孙晟为奉车都尉。

隋开皇元年(581),摄图因与北周联姻,而隋代周时未能助周拒隋,自觉有失颜面,于是兴师报复。隋朝新立,杨坚大惧。长孙晟认为对付突厥难以力征,易可离间。于是上书,提出“远交近攻”之计。杨坚览表大悦,召长孙晟面议。长孙晟“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写其虚实,皆如指掌”。杨坚深感新奇,尽纳其议。于是,先使用离间计使玷厥(突厥别部)不听摄图指挥,引兵而去。长孙晟又用反问计让处罗侯之子染干诈告摄图,说后方铁勒等部反叛,欲袭摄图之所。摄图生惧,于是回军出塞。

后来突厥兵又大举入侵,隋朝发八道元帅分道拒敌。长孙晟以偏将之职协助窦荣定在凉州大胜阿波部,随即遣使劝其依附隋朝,于是阿波派人随长孙晟人朝。摄图为此大怒,与阿波对垒,阿波频胜,势力益增。相形之下,摄图由强变弱,于是又遣使向隋称臣朝贡。

开皇四年(584),文帝杨坚派遣长孙晟以副使职随虞庆则出使摄图。还朝后,授仪同三司、左勋卫车骑将军。

开皇七年(587),摄图死,朝廷派晟持节拜其弟处罗侯为莫何可汗,拜摄图之子雍间为叶护可汗,并嫁大义公主给他。开皇十三年(593),流民杨钦到雍闾部,谎称国内刘昶与宇文氏女共谋反隋,特派他来密告大义公主。雍闾相信此言,即不向隋进贡。长孙晟奉命出使。公主见了长孙晟,出言不逊,且派心腹与杨钦计议,煽动雍闾反隋。长孙晟返隋后将此事俱奏。文帝又派长孙晟前往索要杨钦。雍闾不愿交出,说并无此人。长孙晟便买通其帐下达官,趁夜抓获杨钦,带到雍闾面前质问,结果连同公主密谋策反之事一并暴露。向来与隋修好的突厥人以此为耻。雍闾不得已,拘执公主的心腹等人一齐交给长孙晟带回。文帝大喜,为长孙晟加授开府,并遣之再次入藩,诛杀大义公主。

二、联姻染干归附各部

雍间向隋朝上表请婚,长孙晟向文帝上奏称雍闾为人反复无信,不如处罗侯之子染干诚实,并说染干亦曾求婚于隋,应该答应他,并加以抚训,让他制衡雍闾,以保边安宁。于是派长孙晟告知染干许配公主。

开皇十七年(597),染干派五百骑随长孙晟来迎娶,隋朝以宗女封安义公主妻之。染干依长孙晟之说,率众南徙,居度斤旧镇。此时雍间气怒,常率部抄略隋境。染干察知其动静,即派人报隋,因此雍闾每次入边,隋朝都先有防备。开皇十九年,雍间与达头联盟,合力掩袭染干,大战于长城之下,染干败绩。

染干与长孙晟独以五骑趁夜南逃,天明时行百余里,收得散失百余骑,染干欲转投玷厥,犹豫不决之际,长孙晟使人点起烽烟,谎称追兵大至,心有余悸的染干便随长孙晟入朝。文帝大喜,授长孙晟左勋卫骠骑将军、持节护突厥。后有都速等部归附染干,前后至者男女万余口,长孙晟都予以安置,因此突厥悦附。于是拜染干为意和珍豆民可汗。后来安义公主去世,长孙晟持节又送义城公主妻于启民可汗。后遣启民部下分头招慰,突厥都兰部尽来归附。

此时,曾与雍阊联盟掩袭染干的达头又集大兵。文帝诏命长孙晟率归附各部,以秦川行军总管,与晋王杨广出征。达头与杨广对峙不下,长孙晟献计在上游水中放人药,达头人畜饮水后死亡众多,达头大惊,以为天下恶水欲令其亡,连夜逃走。长孙晟率兵追杀,斩首千余级,俘百余口,六畜数千头。凯旋回朝后,文帝遂授长孙晟上开府仪同三司。仁寿元年(601),长孙晟因天有异象,上表出兵。文帝诏杨素为行军元帅,长孙晟为受降使者,送启民可汗北伐。第二年,军至北河,敌帅思力俟斤等领兵拒战。长孙晟与大将军梁默击退敌军,转战六十余里,降者众多。长孙晟又教启民分遣使者,往北方铁勒等部招抚归附。第三年,达头溃不成军,西奔吐谷浑。长孙晟送启民可汗安置于碛口(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

隋文帝驾崩后,隋炀帝拜长孙晟为左领军将军。这时,炀帝的五弟杨谅起兵造反。炀帝命长孙晟以本官为相州刺史,发山东兵马与李雄等共讨之。还军后,炀帝加封长孙晟为武卫将军。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去世,时年58岁。唐贞观年间,长孙晟被追赠司空、上柱国、齐国公。

标签: 长孙

更多文章

  • 独孤天下冬曲原型是谁?冬曲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型

    独孤天下电视剧中冬曲是独孤伽罗捡回来的,觉得她聪明伶俐,便留在了身边,但是冬曲是不是真心的想要帮助伽罗呢?冬曲是不是好人?冬曲是好是坏冬曲从出场开始,就十分抓人眼球。看似年纪轻轻,感觉比伽罗还要小很多。但却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头脑,这种智慧尤其反映在商业上。与金钱有关的东西,她都可以了解得头头是道。她第

  • 选拔人才——惟才是与、舍短取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舍短取长

    李世民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选拔人才的总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计较人才来源于何种政治集团。他的手下有农民起义军将领,也有隋朝旧臣。2.不计较思想亲疏。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即位后曾提出辞官,但李世民坚持任用他为宰相;魏徵曾跟随李

  • 窦建德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杨广做皇帝期间,对内实行残酷的剥削压迫,对外实行侵略扩张,其结果是民不聊生,起义者、造反者层出不穷。其中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影响比较大,深受当地百姓欢迎。窦建德是漳南县(今山东省德州西南部)农民,有一副侠义心肠,愿意助人,他的这种性格,使广大起义者愿意投奔他;但是,他最终的失败,也是因为这

  • 开国皇帝杨坚是好皇帝吗?他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他的

    杨坚是汉族人,姓普六茹,弘农郡华阴人氏,杨坚是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也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即隋文帝。北周政权的开国元勋乃是杨坚之父杨忠,杨忠是西魏十二大将军其中的一个,建功无数,是国家的顶梁柱,封号随国公,杨坚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如何做官,后来父亲死了之后,杨坚便继承了父亲杨忠的爵位,后来又娶了

  • 隋朝有什么样的后妃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后妃

    我国封建王朝,各代皇帝大都三宫六院,所以必须建立必要的后妃制度,才能防止“后院起火”,但是大多数的后妃制度都比较混乱。隋文帝即位之后,对齐梁以来后妃制度混乱的现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整顿。当时,他规定“唯皇后正位,傍无私宠”,所以,在隋朝对于女官的称号,

  • 无视五伦——精心策划长幼之序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人生中总要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如家庭、性别、排行,与生俱来,既不可选择,又不可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命运。生在平民家里,休想当皇帝;生在帝王家里,却是个女儿身,也只能成为“泼出去的水”;即便男儿身,却非嫡非长,离帝位也是咫尺天涯。如此说来,晋王杨广生来本与皇位是无缘的

  • 隋代将领杨义臣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代

    杨义臣(生卒不详),隋代将领。北方代郡人。本姓尉迟,后被隋文帝赐姓杨氏。父迟崇,隋朝大将军、豫州刺史。在出击突厥时,力战而死。当时义臣年纪还小,养于宫中。义臣渐长,性格严谨敦厚,能骑马射箭,具有将帅才干,因此杨坚格外看重他,任为陕州刺史。开皇十九年(599)四月,突厥达头可汗拥兵人塞。杨义臣以行军总

  • 翟让做了什么事情,让他注定一生碌碌无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让他

    你真的了解翟让落草前的一件小事,注定他很难有所作为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看过《隋唐英雄传》的都知道,瓦岗英雄最早的首领是翟让,也有很多人对李密将他取而代之颇有微词。其实,以翟让的能力,不被李密取代,也很难有所作为。翟让,东郡韦城人(今河南滑县),年轻时基本没离开过本郡,逐渐混到郡里的法曹

  • 这位公主为何嫁了四个“怪男人” 还是一家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样的女人嫁什么样的男子,无论是娇贵的公主,还是低贱的民妇,都是类似的命运。查阅历史资料就能发现,隋朝有一位非常着名的义成公主,她既不像远嫁匈奴的王昭君那么有名,也不像许身吐蕃的文成公主那么神圣,同样是政治需要,隋文帝杨坚一句话,就把这位宗室之女,送到了突厥人那里。联姻也是艺术,依靠少女俊俏的面容

  • 隋末反王凉帝李轨简介:雄踞河西建凉称帝的军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河西

    李轨(?―619年),字处则,甘肃武威人。河西着名豪望,为人机智多谋,能言善辩,又能赈济贫穷,被乡里称道。隋大业末年被任为武威郡鹰扬府司马。隋唐年代甘肃河西地区割据者,曾称帝,后兵败于唐朝。崛起乱世李轨略知书籍,颇有智辩。其家以财富称雄于边郡,喜好周济别人,受到乡人称赞。隋大业年间(605年—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