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三大慈父诗人

唐朝三大慈父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180 更新时间:2024/1/14 12:39:06

自古以来,家庭中在教育、管理下一代的分工上,我国的传统方法是“严父慈母”。换言之,父母亲二位大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父亲是严肃可畏的,而母亲则是慈祥可亲的。自然,有规则必有例外。当代文豪鲁迅,曾经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诗句。即使是唐朝那样的封建时代,为人父者也不一定个个都整天板着面孔过日子。

别的不说,就是着名诗人里边,也颇有为父不严的。杜甫韦应物、李商隐三位,不但不是严父,简直就是慈父。

有诗为证:

可以证明杜甫是慈父的诗不少。《月夜》中“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杜甫以嗔怪口吻表现自己对分居异地的小儿女的眷念。当时杜甫在长安求官,他的妻子儿女在鄜州随舅舅生活。鄜州,即今天陕西富县。《羌村三首》其二“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这两句我赞成着名杜甫研究专家萧涤非先生的解释:娇儿之所以缠绕膝下,是担心父亲再一次出远门,离开自己;我不赞成另一种解释:娇儿因为生疏,有点害怕诗人,想亲近又不敢。因此,我认为,杜甫在孩子面前,一定不是一个威严的父亲。这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里得到充分的印证。例如,《遣兴》诗有四句写到他小儿子宗武,是:“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欣赏、得意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八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关爱心疼之情,渗透纸背。《进艇》一诗中,“晴看稚子浴清江”一句,可以看出,杜甫儿子的淘气、野性通常情况,严父手下只有拘谨的孩子。

韦应物,早年在做唐玄宗李隆基侍卫的时候,那简直是仗势欺人的流氓无赖。他自己后来在诗中有如下描写:“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唐玄宗驾崩之后,他失去了靠山,情况倒了过来,“憔悴被人欺”。从此,韦应物折节读书,诗学陶渊明,终于成为一代着名诗人。他的性情也发生巨变,在妻子早逝之后,扮演起慈父的角色。他在长女出嫁之际所写的《送杨氏女》一诗,简直可以催人泪下:

永日方戚戚,出门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所谓“杨氏女”,指的是自己即将嫁往杨家的女儿。“尔辈况无恃”,说的是儿女们的母亲早逝,“抚念益慈柔”说的是自己充当慈母角色。“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是无奈之情;“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是担忧之情;“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是自我宽慰;“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是离别之情;“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送女儿出嫁回到家里,流泪哭泣的一定不是只有他的幼女!

李商隐,不但性情浪漫,擅长写朦胧情诗这一方面,古往今来无人能及他对自己儿子的宠爱,也是毫不含糊的。请看他的《骄儿诗》: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归来学客面,[门为]败秉爷笏。

或谑胡,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截得青筼筜,骑走恣唐突。或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

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

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昔爷好读书,恳苦自着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长大,探雏入虎穴。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从诗中不厌其烦描写、刻画儿子衮师的情状看,儿子的一举一动,在李商隐眼中,都是聪明伶俐、妩媚可人的;后一部分的期望,固然有诗人的感慨,但也见出对儿子未来人生的深切关心。通读全诗,李商隐的舔犊之情,是相当感人的。

大约因为李商隐这首诗中的儿子太聪明伶俐了,以至于后来有这样一种说法:衮师系投胎转世而来。《唐才子传》卷第七、《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六引《蔡宽夫诗话》,都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白居易退休后,非常喜欢读的诗文,曾经对李商隐说:“我死之后,倘若能够做你的儿子,就心满意足了。”白居易死去几年后,李商隐生了一个儿子,他就给儿子取名“白老”。可是,等到“白老”长大之后,却发现是个蠢笨之人。后来,李商隐又有了诗中聪明俊秀的衮师。于是,有人猜测,衮师才是白居易转世来的。

标签: 慈父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一定要把这个女子带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导语:古人经常用“母仪天下”这个词来形容皇后,意思是作为皇后的这个女人,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而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后中,长孙氏绝对是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女人。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小字观音婢,河南洛

  • 古代皇帝最忌讳的一件事:让李世民颜面尽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一件事

    古代很多皇帝心中,都有一个忌讳。大臣给皇帝提意见,什么难听话都有人敢说,唯独这个忌讳没人敢提一句。这个忌讳就是皇位传承是否名正言顺。从古到今,多少皇帝都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成为一生污点,跳进黄河洗不清。比如尽人皆知的赵匡胤陈桥兵变叛主自立,宋太宗赵光义烛影斧声杀兄疑案,朱棣靖难之役从侄儿手里抢江山

  • 为什么朱元璋治国不如李世民?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很简单

    核心提示: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了几十年,在历史上却没有出现堪与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唐代初年的“贞观之治”可比的“洪武之治”。所以然者何?残忍忮刻,疑心太重,杀人太多故也。李世民出身世家阀阅,故胸无城府;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故鸡肠狗肚,心胸狭窄。战国时的范蠡说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

  • 李世民把儿子过继给弟弟 造成七个儿子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儿子

    《隋唐演义》里面,有个开挂的角色李元霸,这家伙一对大锤秒杀群雄,打得各路反王没脾气。在正史上,李元霸的原型叫李玄霸,他是李渊的儿子。李玄霸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在大业十年,也就是李渊起兵造反前三年,就因为生病死了。李渊称帝后,李玄霸被追封为卫怀王。李玄霸的卫王虽然是被追封的,但是按照礼制,卫国还得建

  • 她身高一米九 李世民娶了她人生如同开挂!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米

    韦氏,唐太宗李世民的贵妃。韦贵妃也是命中显贵之人,因为她原本已经嫁人,但是丈夫早亡,她是个寡妇,后来不仅重嫁,还嫁给了李世民,所以说真是命中注定的显贵之人。韦贵妃出身于将门世家,她的曾祖父叫韦孝宽,是北周太傅,据说还是非常着名的军事家,老当益壮,七十多岁高龄时还能骑马率军驰骋疆场。父亲和祖父也都是高

  • 【唐朝·骆宾王】才华出众,讨伐檄文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檄文

    骆宾王(约619~687)姓骆,字观光,名宾王,唐代诗人。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在四杰中他的诗作最多。尤擅七言歌行,名作《帝京篇》为初唐罕有的长篇,当时以为绝唱。骆还曾久戍边城,写有不

  • 唐初大将尉迟恭简介:尉迟敬德怎么成为门神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门神

    尉迟恭尉迟恭(585―658)。唐初大将,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隋炀帝大业末年,在高阳参军讨伐乱兵众,武艺高强,能征善战。刘武周起兵,任用他为偏将,太宗李世民在柏壁城讨伐刘武周,刘武周命令尉迟敬德到介休县抵抗唐军。尉迟敬德据守介休县城。太宗派遣任城王李道宗去招降他,尉迟敬德和寻相献城投降

  • 萧皇后被五位皇帝宠幸 48岁还让李世民神魂颠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神魂颠倒

    说起千古一帝,人们很容易想到秦始皇和隋炀帝。2013年4月,江苏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一座简陋的唐初风格的墓地,最后经过考古专家对墓志铭的解读最终确认这是隋炀帝杨广和萧后的墓地。虽然两人贵为皇帝和皇后,但是寒酸的墓地还是让人唏嘘不已,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介绍萧后的故事。历史上的萧后一生堪

  • 唐太宗李世民孝顺并非事实 而昭陵也没“薄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也没

    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母亲是窦皇后。唐朝建立后,被封秦王,后来积极策划了玄武门之变,杀掉了自己的亲兄弟,并逼着自己的父亲退位。在位二十四年,649年,他得了很严重的痢疾,并很快死掉,死后葬于昭陵。李世民刚登基时,很是有作为。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勇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

  • 李世民的后宫:三千佳丽的妃子都是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而来

    李世民的皇后为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便没有再立皇后。李世民十五岁的时候,就和长孙氏喜结良缘。此后,李世民和长孙氏相敬如宾,恩爱有加。长孙皇后是隋朝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此后,长孙皇后被舅父收养,在她13岁的时候,嫁给了李世民。和李世民成婚后,长孙皇后勤俭节约,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