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趣闻:陈寿曲笔考之隐藏于历史中的名将牛金

趣闻:陈寿曲笔考之隐藏于历史中的名将牛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50 更新时间:2023/12/18 22:27:12

牛金者,其籍贯其字皆不可考,其事迹也散见于众人的史料中。然而这样一个人,是否就是一颗流星,只是突然闪过历史天际,就黯然不知其所归。小子以为不然,如果仔细研读史料,则牛金无愧于名将之谓也。

牛金首次出场应该是《三国志。卷九。诸夏侯曹传第九》中的“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试以周瑜曹操于赤壁,携战胜之威,而牛金却敢以寡兵与之相对垒,不可不谓之勇也。

牛金第二次出场则在《晋书。帝纪第一》中的“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诸葛亮出兵数,各家纷争不断,但保守估计也应该在五万左右,(按诸葛亮集载禅三月下诏,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除患宁乱,克复旧都,在此行也。诸葛亮四伐时虽不及一伐之多,而且诏书往往夸大其辞,如资治通鉴中“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但曹魏在赤壁之战时20万众应该是有的,“”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周瑜传》可以明之,因此诸葛亮四伐时5万数目应该是比较贴近的。)然而牛金本是诱敌之人,却敢以轻装的骑兵与诸葛亮交兵并将其击退,不可不谓之勇也(按轻骑轻装的骑兵《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举先遣轻骑挑战,贼见其众少,争出寨西击之。”可明轻骑之用。)

牛金第三次出场则同样出现在《晋书宣帝纪》中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武都氐王苻双、强端帅其属六千余人来降。

于此三次出场皆可见牛金武勇和能力,而其官拜后将军也是其能力证明。(有兴趣同学可参考《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撰《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刘祜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10月月第1版)而于三国中封后将军不过朱灵文聘曹洪黄忠等数人而已,而朱灵,文聘曹洪黄忠等人皆有传纪可明,而牛金则无传传于后世,岂不奇哉怪也。

或有同学以晋书帝纪第六难之,“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然而牛继马后最早出于东晋孙盛所着的《晋阳秋》,虽然“晋阳秋》词直而理正,咸称良史焉”但因犯了时讳,(如实记录枋头之战的战况而触怒桓温),而不得不送往前燕。而晋书又卖了一个大萌,盛写两定本,寄于慕容俊。(按慕容俊死于枋头之战前,安有死人能得活人之书乎。)而前燕为了诋毁东晋所谓正统性,与东晋争夺正统性而犯了时讳而又有良史之名晋阳秋正好提供一个让前燕一个给东晋泼脏水的机会,而添加一个莫须有牛继马后是大有可能的。

小子这绝非是凭空猜度,“太元中,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以相考校,多有不同,书遂两存。”如果只是因枋头之败而犯了时讳,岂会以相考校,多有不同。既然“诸子遂尔改之”,那么前燕统治者难道就不会对其改动吗,至于魏书魏收中的《魏书·列传第八十四·僭晋司马睿传》:僭晋司马睿,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邪武王伷,伷生冗从仆射、琅邪恭王觐。觐妃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金奸通,遂生睿,因冒姓司马,仍为觐子。由是自言河内温人。敌国之书,可笑而不值得一驳也。而晋书”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由是颇为学者所讥。”因此我们可以认定牛继马后可靠性不大,既然牛继马后可靠性不大,我实在想不出神马理由会让宣帝杀自己得力干将。

那么牛金无传记传于后世原因又是什么,依小子看来,应该是诸葛亮缘故。此一说法未必让人匪夷所思,然后仔细推敲,却不无道理。陈寿一直被误认为是亮黑,其实这是最大误解,(按晋书中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言:《晋书》谓“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被髡,故寿为《亮传》,谓将略非所长。此真无识之论也。亮之不可及处,原不必以用兵见长。观寿校定《诸葛集》,表言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至今梁、益之民,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过也。’又《亮传》后评曰:‘亮之为治也,开诚心,布公道,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恶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其颂孔明可谓独见其大矣。”赵翼可谓有识之论

可见陈寿是亮黑实乃大缪,陈寿可谓最大亮迷也。虽然陈寿言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然而马上为其军事辩护“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而且陈寿言(诸葛亮)用兵不戢,屡耀其武。显然陈寿是相当崇尚诸葛亮。而诸葛亮后期可能最大败绩俘斩万计中,牛金无疑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而牛金传记无载,导致诸葛亮在四伐时俨然成为一位胜利者,不得不说是陈寿表里春秋缘故。

由此观之,牛金无传记,正是陈寿曲笔缘故;而其曲笔原因正是为了诸葛亮!

标签: 名将

更多文章

  • 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艳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杨艳武帝司马炎皇后杨艳,字琼芝,弘农阴(陕西华阴东)人。她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父亲杨文宗,曾在曹魏做过通事郎,袭封了芬侯的爵位。母亲赵氏。杨艳出生不久。去世,父亲娶继室后,她被接到舅舅赵俊家抚养,在舅父母的精心培养下,杨艳不仅做得一手好女工,而且熟习古代典籍,工于书法。杨艳美丽动人。司马昭听说有这

  • 名将羊祜收买人心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人心

    羊祜公元263年,魏国平定蜀汉,延续数十年的天下三分之势,演变成魏、吴两国南北对抗的格局。两年后,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晋国。司马炎盱衡天下,南望长江,立下了统一天下的宏伟大志。司马炎作了相应的战略部署,调中军将军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出生名门,祖上九世做官,皆以清德着称。羊祜到荆州前线后,认真分析

  • 第二节 晋武帝司马炎三次选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二节

    要说司马炎的胃口还真的不小。登基不久,就下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美,这事不仅劳烦了晋国的行政系统,还平均到每个郡县都要积极参与,“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余人入宫选之”。一时间选了这么多姑娘进宫,这宫里的日子能是好日子么,预感到自己命运悲惨的老百姓都失声大哭,“母子号哭

  • 第四节 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借刀杀人

    杜预(公元222-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杜预出身在曹魏政府的高级冒僚家庭。祖父杜畿有大功于曹操,曾先后出任护羌校尉、河东太守、司隶校尉和尚书仆射等职,受封为丰乐亭侯。父亲杜恕官至幽州刺史,并以建武将军领护乌丸校慰的职务。

  • 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手工业

    西晋瓷塑文吏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比较动荡的一个时代,社会环境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战乱并不是随处发生,战乱也有平息的时候,比如北方战乱,南方不一定战乱,手工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来已有的生产力水平上,还是在向前发展的。魏晋南北朝的钢铁冶炼和铸造技术,获得了显着的发展。在地域分

  • 第八节 辅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臣

    当一个政权存在强大外患的时候,往往是这个政权最团结的时候,也是真正能够任人唯贤的时候。险恶的外部环境,恰恰是司马懿这样的才智之士发展事业的黄金阶段。所以,尽管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头号劲敌,但诸葛亮却不是司马懿的头号劲敌,司马懿真正的劲敌是曹操。论政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把握着道德和法律优势;论军事

  • 荀灌突围救城:成千古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佳话

    在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军中,一些有政治野心的地主官僚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趁机起兵反晋,扩张自己的势力。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荆州一带有个叫杜曾的小官僚,利用流民起义的力量,攻城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杜曾曾在西晋朝廷任过参军、县令等职。他起初跟随一个名叫胡亢的人,在竟陵(今湖北枣阳东)起兵。后

  • 司马绍怎么死的?晋明帝司马绍简介与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

    帝王档案司马绍:公元323年-公元325年在位,司马睿长子,聪明睿智,富有韬略,元帝死后即位,在位3年,礼贤下士,有勇有识,平定叛臣,使晋王朝得以延续。英年早逝,终年27岁,葬于武平陵。谥号明帝,庙号肃宗。张扬天子死因之谜明帝司马绍是个很有主见和个性的人。比方,在帝王之家,看重的不是什么血缘关系,而

  • 这位皇帝死的太窝囊,因酒后一句戏言,妃子竟用被子杀死一代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句

    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过去,本来一个人离世就是一件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事情了,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离世,就有点不一样了。对于他们的离世,难免会死的不明不白的,尤其是在古代,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底。在历史上有一个皇帝竟然是被自己女人害死的,这可是死的有点……据说是因为

  • 东晋名将祖逖的一生: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略定河南忧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忧愤

    祖逖(266~321),东晋名将。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他力主北伐,击楫中流,为实现统一作了积极的努力,他的爱国精神至今为人传颂。一、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祖逖家是北方大姓,祖上世代担任两千石的高官。父亲祖武,曾任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祖逖兄弟六人,兄长祖该、祖纳等都开朗爽直而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