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羊祜收买人心的故事

名将羊祜收买人心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50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6:19

羊祜

公元263年,魏国平定蜀汉,延续数十年的天下三分之势,演变成魏、吴两国南北对抗的格局。两年后,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晋国。司马炎盱衡天下,南望长江,立下了统一天下的宏伟大志。司马炎作了相应的战略部署,调中军将军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羊祜出生名门,祖上九世做官,皆以清德着称。

羊祜到荆州前线后,认真分析了东吴政权的政治、军事状况。从政治上看,枭雄一世的东吴国主孙权,已经逝世了,孙皓继任后,政治逐渐走向腐败;从军事上看,东吴一代名将陆逊程普等都相继逝世,但陆逊的儿子陆抗却仍有乃父遗风,才略不减前人。东吴拥有军队二十万,善于水战,凭借长江天险与晋国抗衡,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考虑到这些,羊祜暗暗定下了争取民心的策略。

羊祜出镇南夏,开垦土地,开设学校,访贫问苦,救济危难,做了许多利民便民的好事,深得江汉人心。羊祜还对东吴开诚布公。每次与东吴军队交战,他都事先通知对方,从来不偷袭掩杀。吴国士兵投降晋国后,如果愿意还乡,羊祜随时放他们回乡。一天,晋军士兵抓来两个俘虏,羊祜了解到他们是一对兄弟,家中还有年迈的父亲,便立即把他释放了,不久,吴军将领夏祥、邵铠率领部下投降,那对被释放的兄弟的父亲,带领全族的人跟随降军向晋国投诚。

秋天来了,晋军为了储存冬季的粮草,进入吴国境内收粮割草,羊祜要求全军在收割粮草时必须严格遵守纪律,认真计算粮草的数量,并以同等价值的丝绢偿还农户。当时,食品非常匮乏,晋军的将领们经常带领士兵们打猎,羊祜严令各军,只能在晋国地盘上射猎,不准擅自进入吴国境内。有时,士兵们眼睁睁地看着带伤的猎物逃入吴国境内,却不得不停止追击。然而,对吴国士兵打伤而逃入晋国境内的禽兽,羊祜则规定必须归还吴国士兵。于是,吴国人心悦诚服,感恩戴德。江汉一带的百姓,都称羊祜为“羊公”,却忘记了他的名字。

陆抗是东吴末年难得的优秀将领,他虽然与羊祜隔界对抗,以兵戈相见,但内心十分敬佩羊祜,暗自叹服道:“羊公的德量,即使是乐毅诸葛亮也未必能够超过。”一次,陆抗生了病,羊祜知道后,便派人前去看望,还送去一罐汤药,陆抗端起药就要喝,左右的人忙制止道:“晋国人送的药,哪里能随便喝呢?”陆抗却说:“羊公怎么会在药里下毒呢?”于是将药一饮而尽。

此时,东吴政权日趋腐败,孙皓荒淫骄虐,残害忠良,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陆抗痛感国事日非,却无回天之力。孙皓多次下诏催促陆抗发兵攻晋,陆抗上书道:“即使是在一个乡邑,对百姓都不能不讲恩义,何况作为一个大国呢?我如果劳师兴众,对羊祜实际上并不会有什么伤害,反而张扬了他的恩德。”陆抗坚持约兵自卫,吴晋两国军队相安无事。

公元277年,羊祜得了重病,他感到时间已不多了,便请求入朝谒见晋武帝司马炎,面陈伐吴之计。司马炎因羊祜染病不宜入宫,特地派遣中书令张华前往南夏,听取筹策。

当时,对进兵江南,朝廷中有不少官员持反对态度,羊祜对张华说:“天下不如意的事十居七八,机遇是不多的。现在吴国虐政日甚一日,而陆抗已去世三年,这真是天赐良机,如果出兵,可以不战而克。苍天给予而我们却不取,将来是要后悔的。假如孙皓不幸而死,吴国人更立明主,到那时,即使有百万甲兵,也难以越过长江,还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后患。”张华深表赞同,对羊祜说:“圣上进军江南的决心已定,并决定由你担任征南军队的统师,你可以坐卧在车船之上,指挥诸军作战。”羊祜答道:“收取江南不一定非要我亲自去做,立功扬名的事,我不敢自居。”他推荐杜预担任统帅,并一再告诫张华说:“平定江南易如反掌,这件事圣上不用操心。但在平定吴国后,将军们可能会争功,这件事一定要处理得当。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还要慎重地选择辅国的人才,这些都有劳圣虑了。”

第二年,羊祜病逝,晋国举国哀悼。大殡的那天,司马炎身着素服,亲自送殡。当时正值严寒的冬季,司马炎久久不愿离去,悲伤的涕泪洒在须发上,全部凝结成冰粒。江汉的百姓得知羊祜病逝的消息,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赶集的人自动罢市,哭声响成一片,连吴国守边的将士们都流下伤心的眼泪。

百姓们为了纪念羊祜,在砚山上为他建碑立庙,清明时节,成千上万的人来到砚山缅怀羊祜。见到羊公碑,人们没有不落泪的。因此,后人把羊公碑改称“坠泪碑”。

羊祜逝世后,司马炎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公元279年,也就是羊祜逝世后一年,晋国军队分三路大举伐吴,杜预攻占了东乡(今湖北松滋县东),吴国军民投降万余人。接着,杜预又攻占了江陵(今湖北枝江、潜江县一带),于是,湘江、沅江以南,直至交州、广州(相当今天广东的大部、广西的一部分,越南东北部的地带),吴国的大小郡邑都望风归命,纷纷投降,局势很快就稳定下来。第二年,晋国将军王濬,指挥水军攻克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市),孙皓投降,立国五十七年的东吴从此灭亡。

捷报传到晋国朝廷,文武群臣都来向司马炎祝贺。司马炎手执酒杯,流着泪对群臣说:“这都是羊将军的功劳啊!”接着,司马炎带领文武大臣到羊祜的墓前去祭奠,把胜利的喜讯告慰已经长眠地下的羊祜。

标签: 人心

更多文章

  • 第二节 晋武帝司马炎三次选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第二节

    要说司马炎的胃口还真的不小。登基不久,就下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选美,这事不仅劳烦了晋国的行政系统,还平均到每个郡县都要积极参与,“取良家及小将吏女五千余人入宫选之”。一时间选了这么多姑娘进宫,这宫里的日子能是好日子么,预感到自己命运悲惨的老百姓都失声大哭,“母子号哭

  • 第四节 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借刀杀人

    杜预(公元222-285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杜预出身在曹魏政府的高级冒僚家庭。祖父杜畿有大功于曹操,曾先后出任护羌校尉、河东太守、司隶校尉和尚书仆射等职,受封为丰乐亭侯。父亲杜恕官至幽州刺史,并以建武将军领护乌丸校慰的职务。

  • 魏晋南北朝的手工业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手工业

    西晋瓷塑文吏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比较动荡的一个时代,社会环境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战乱并不是随处发生,战乱也有平息的时候,比如北方战乱,南方不一定战乱,手工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来已有的生产力水平上,还是在向前发展的。魏晋南北朝的钢铁冶炼和铸造技术,获得了显着的发展。在地域分

  • 第八节 辅政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臣

    当一个政权存在强大外患的时候,往往是这个政权最团结的时候,也是真正能够任人唯贤的时候。险恶的外部环境,恰恰是司马懿这样的才智之士发展事业的黄金阶段。所以,尽管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头号劲敌,但诸葛亮却不是司马懿的头号劲敌,司马懿真正的劲敌是曹操。论政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把握着道德和法律优势;论军事

  • 荀灌突围救城:成千古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佳话

    在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军中,一些有政治野心的地主官僚和少数民族上层人物,趁机起兵反晋,扩张自己的势力。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荆州一带有个叫杜曾的小官僚,利用流民起义的力量,攻城夺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杜曾曾在西晋朝廷任过参军、县令等职。他起初跟随一个名叫胡亢的人,在竟陵(今湖北枣阳东)起兵。后

  • 司马绍怎么死的?晋明帝司马绍简介与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

    帝王档案司马绍:公元323年-公元325年在位,司马睿长子,聪明睿智,富有韬略,元帝死后即位,在位3年,礼贤下士,有勇有识,平定叛臣,使晋王朝得以延续。英年早逝,终年27岁,葬于武平陵。谥号明帝,庙号肃宗。张扬天子死因之谜明帝司马绍是个很有主见和个性的人。比方,在帝王之家,看重的不是什么血缘关系,而

  • 这位皇帝死的太窝囊,因酒后一句戏言,妃子竟用被子杀死一代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句

    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过去,本来一个人离世就是一件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事情了,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人物离世,就有点不一样了。对于他们的离世,难免会死的不明不白的,尤其是在古代,一直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底。在历史上有一个皇帝竟然是被自己女人害死的,这可是死的有点……据说是因为

  • 东晋名将祖逖的一生: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略定河南忧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忧愤

    祖逖(266~321),东晋名将。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他力主北伐,击楫中流,为实现统一作了积极的努力,他的爱国精神至今为人传颂。一、闻鸡起舞避乱江淮祖逖家是北方大姓,祖上世代担任两千石的高官。父亲祖武,曾任上谷太守。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祖逖兄弟六人,兄长祖该、祖纳等都开朗爽直而有才

  •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在线阅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两晋

    《不容青史尽成灰——三国两晋南北朝卷》第一章王濬,三分天下自他终第二章为刘备做嫁裳的刘表第三章欧洲最景仰的中国医生第四章三国时期中国人口锐减解密第五章东吴特殊的坞堡部曲军制第六章『八王』其实可以很和谐第七章东晋早期的『北伐双璧』第八章东晋桓温,『奸臣』的英雄人生第九章刘裕,贵族中国的叛逆者第十章北魏

  • 晋朝皇帝不满足后宫佳丽,恋上一女童,最终“宠溺”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晋朝

    坚信大伙儿都十分羡慕嫉妒古时候的皇上,皇上古时候的那时候都是遭受了大伙儿的争夺。假如变成了皇上得话就有着了任何,1个国家里边要是有的事儿自身能够获得,此外后宫里边也有许多的嫔妃,用餐的那时候都和一般的皇室是不同的,一餐饭必须上千道的菜,在大伙儿的眼中见到皇上的衣食住行是实在太的光鲜。但是成为了皇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