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9、高丽

9、高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06 更新时间:2023/12/29 15:45:55

隋唐时期的高丽,占有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高丽民族,是从我国古代东北濊貊系统的夫民族分化发展而来。据传,高丽族的创始人叫朱蒙,朱蒙本夫余人,因受到夫余的猜忌,逃至“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西北),遂居焉。号曰高句丽,因以高为氏”(《北史》卷94《高丽传》)。

秦末,中原大乱,燕、齐、赵人数万口避居朝鲜,燕人韦满击败朝鲜侯准,自立为王,割据于辽东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灭韦氏朝鲜,于其地设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实行内地的郡县制度,并“以高句丽为县,使属玄菟。”在中原地区先进化的影响下,高丽人引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社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两汉之际,中原地区政权更迭,无暇东顾,高丽人乘机四周发展,建立民族政权。东汉时期的高丽国,大概占有今近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东南部一带,以丸都(吉林省集安市西北)为都城,“地方二千里”(《后汉书》卷85《高句丽传》)。仍向东汉纳贡称臣,接受东汉的封爵,成为地处东北边陲的藩属。魏晋时期,高丽王位宫,屡次进犯辽东地区,企图占据东北大平原,被毋丘俭等人率领的军队击溃。后虽复国,实力渐强,但在中原王朝的军事打击之下,其势力被限制在千山山脉以东地区。

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以鲜卑贵族为主与汉族上层人物联合执政,实行汉化政策,并以华夏正宗自居,试图进入江南,统一中国。此时,柔然部落在北方大草原勃然兴起,致使北魏政权处于南朝、柔然和吐谷浑三大势力的夹击与包围之中。为了自身的战略需要,北魏对高丽占据辽东采取了容忍态度,封高丽历代首领“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车骑大将军”、“领护东夷校尉”、“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魏书》卷100《高句丽传》)之类的官职爵位,以换取东北边境的安宁。在南北朝相互对峙的近300年间,高丽获得了较大发展。隋唐时期,高丽版图扩展至“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旧唐书》卷199上《高丽传》),在东北各少数民族政权中占有显着的优势。

开皇十八年(598),高丽进攻隋朝辽河以西地区,引发了近70年的隋唐与高丽的战争。隋炀帝曾经于大业八年(612)、九年(613)、十年(614)连续三次御驾亲征,均遭失败,足以说明高丽在这一时期的强大。

贞观十六年(642),高句丽宰相泉盖苏文发动政变,弑其国主高建武,另立高建武的侄儿高藏当傀儡国王。和所有的当权者一样,泉盖苏文希望能够通过战争来提高自己的威望。于是,高句丽和百济建立了联盟,于贞观十八年(644)进攻新罗,宣称要索回失去的国土。高句丽军队很快攻下新罗40余城,危在旦夕的新罗国王向唐告急。唐太宗派出使臣劝说高句丽停战,被泉盖苏文拒绝。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率军亲征,攻克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市)、白崖城、盖牟城(今辽宁抚顺市北)等城池。唐军在安市城遭到了高句丽名将杨万春的坚决抵抗。后由于冬天来临,唐军被迫撤退。

唐太宗撤军以后,制定了轮番扰袭辽东地区的军事策略,高宗继位后继续执行这一用兵方略。高句丽虽然抵住了唐军的轮番进攻,但也无力再向新罗发难。乾封元年(666),泉盖苏文去世后,高丽统治集团开始内讧,泉男生在他的两个弟弟的逼迫下投奔唐朝,请求唐朝发兵助他夺回权位。此时唐朝已经占据半岛西南部的百济之地,进攻高丽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唐军在泉男生的接应下与高丽展开决战。

唐军在大将?的统帅下,以泉男生为向导突破高丽的辽河防线进攻辽东各地,驻守百济的唐军与新罗联合进攻高丽南部城池。总章元年(668),唐军攻破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国王高藏被押解长安。唐朝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分高丽故地为9个都督府、42个羁縻州,将一部分高丽人迁至河南、陇右的空旷之地进行安置。新罗、渤海兴起后,高丽故地被他们分割占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新城公主 结局为何如此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凄惨

    《红楼梦》中有一个人叫孙绍祖,他在落难之日投奔贾家,孙绍祖飞黄腾达之后,娶了恩人的女儿贾迎春,但是他忘恩负义,最后竟然将贾迎春折磨致死。《红楼梦》是一本小说,孙绍祖只是一个虚构人物,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每一位读者的怒火。孙绍祖被曹雪芹称为"中山狼"。孙绍祖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历史上还真出现了一个类似

  • 鉴真简介:唐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律宗

    鉴真东渡路线鉴真(688-763),唐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创始人。扬州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十四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足戒。不久游洛阳、长安等地,遍研三藏,尤精律藏。后住扬州大明寺,专弘戒律。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本普照等邀请东渡,几经挫折,且双目失明。至天宝十二载,第六次航行成功,于日本天平胜宝

  • 李光弼誓死平叛军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李光弼与唐朝着名的将领郭子仪起初都在朔方镇当将军。两人都颇有才干,谁都不服气,彼此有些不和。安禄山叛乱不久,唐玄宗提升郭子仪当了朔方节度使,李光弼害怕郭子仪报复,曾经想到别的地方去。后来史思明在河北攻城掠地的时候,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能干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推荐李光弼。李光弼心想:郭子仪这不是在

  • 女皇武则天将篡李唐 李世民让他当了替罪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让他

    武则天篡夺李唐江山,其实早有预言。唐代贞观年间,长安民间流传一本叫《秘记》的书,上面就有关于武则天篡唐的预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后来,李淳风根据天象占卜,证实了这个预言。唐朝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初,长安城惊现“太白屡昼见”天象。时任太史令的李淳风根据此天象占卜,得出“帝传三世

  • 他为李世民受两百次鞭打、断6根肋骨,李世民为何还是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他为

    贞观二十年(646年)有人控告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证据是张亮豢养干儿子500人,还和几个江湖术士来往亲密,说自己的名字和神秘预言相合。李世民派马周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张亮谋反证据不足。但李世民不这样看,他认为张亮好端端养这么多干儿子,分明居心叵测!于是,在朝廷上发动百官来讨论,大家都一致认为张亮谋反属实

  • 趴一趴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干过的十大恶心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十大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所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国力最强势、民众最富庶的朝代之一。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历史是复杂的。李世民不是完人。他的一生,也干过不少恶心事。总结一下,大致有下面十点:1、李世民本来是做不到皇帝的。因为太子不是他

  • 韦后乱政是什么回事?唐朝多女人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回事

    嗣圣元年(684)五月二十三日,从均州(今湖北均县)通句房陵(今湖北房县)的乡间大道上,几辆马车在慢慢地行驶。第一辆车上坐着的一位青年男子,面容憔悴,目光呆滞,似乎有重重的心事和无限的忧愁。他就是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称帝以后,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幽禁在皇宫中一所冷落的庭院中。后来,又被流放到遥远的南方。

  • 6、田令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田令孜(?~893),字仲则,本姓陈氏,蜀人,唐僖宗时为左神策军中尉。僖宗年轻又昏庸,喜欢斗鹅走马,而把政事都交给田令孜去办,称田令孜为“阿父”。高力士、鱼朝恩等虽有权势,但也有功劳,田令孜则纯粹是一个争权害民的权阉。田令孜曾经让僖宗下令,长安城东西两市,不管是华商还是胡商,

  • 李存勖只能建“后唐”以继李氏衣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唐

    唐哀宗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宣武节度使朱温在汴州(今河南开封)取代唐朝称帝,改国号为梁(史称后梁)。其他割据势力也都纷纷称王称帝,开始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唐晋王李克用始终打着“兴复唐室”的旗号反对朱温,成为后梁的劲敌。908年,李克用死,23

  • 一生仗义的单二哥单雄信宁愿死不愿投降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不愿

    单雄信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有不少褒贬不一的说法。首先,单雄信是个仗义的人。在尚未反隋之前,作为北方各省绿林英豪头领的他,曾经不只一次扶危济困。受过他恩惠之人,有平民百姓,也有后来闻名遐迩的英雄人物。他与兄长所为的善举,被人们大加称颂,人们将他们并称为“二贤”。此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朝大将秦琼,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