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5、契苾何力

5、契苾何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461 更新时间:2023/12/24 2:30:10

契苾何力(?~677),铁勒契苾部人,唐太宗和唐高宗时期着名的少数民族将领。他的父亲契苾葛在隋末莫贺咄特勤(突厥、铁勒等汗国官名,多由可汗子弟担任,统部落不领兵马),契苾何力9岁时,他父亲去世,何力降号大俟利发(铁勒官名,由王族兄弟担任,掌一方军政,位在特勤之下)。唐太宗贞观六年(632),何力和他母亲率领1000多人来到沙州(今甘肃敦煌)投降唐朝,太宗任命何力为左领军卫将军。从此何力作为唐朝大将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贞观九年(635),今青海境内的吐谷浑扣押了唐朝使者鸿胪寺丞赵德楷等人,唐太宗多次派人交涉,吐谷浑就是不释放使者。于是唐太宗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督率侯君集李道宗、何力以及李大亮和薛万彻、薛万均等将领进攻吐谷浑。双方在赤水川这个地方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当时薛万彻、薛万均兄弟率领唐朝骑兵作为先锋冲击敌阵,结果被吐谷浑军队包围,兄弟俩都受伤落马,徒步边战边退,士兵战死十分之六七。眼看这支唐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危急关头,何力率领一些敢死之士跃马大呼,突入敌阵,奋勇冲击,终于迫使吐谷浑撤围而去,将薛氏兄弟救了回来。当时吐谷浑王伏允驻兵突沦川,何力建议出兵直捣敌巢,可是薛万均有了一次失败的教训,认为不可轻进,不想配合何力的行动。何力只好自己挑选了精锐骑兵1000多人,轻兵直攻伏允的大帐,杀了吐谷浑人一个措手不及,最后斩首几千级,缴获马牛羊骆驼等牲畜20多万头,俘伏允的妻子儿女,只有伏允侥幸漏网。可以说何力在这次击平吐谷浑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亲征高丽,任命何力为前军总管。这年五月,进攻高丽的白岩城(今辽宁海城),何力身先士卒,率领八百精锐骑兵攻打敌阵,结果腰部被敌人用枪刺中,唐将薛万备单骑突阵,将何力救回。何力不顾伤痛,斗志愈盛,将伤口草率地包扎一下,又率领骑兵杀入敌阵,终于大破高丽兵,追击数十里,斩首1000多级,一直杀到天黑才罢兵。回营以后,何力才感到伤口剧痛,他伤得不轻,唐太宗非常伤心,亲自为何力包扎、上药。最后在俘虏中找到了刺伤何力的高丽人,名叫高突勃,唐太宗让何力亲自把他杀掉,但是何力却说:“高突勃与我本不相识,没什么怨仇,他能为了自己的君主在白刃丛中将我刺伤,也是个忠勇之士,还是将他释放的好。”最后释放了高突勃。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率领处月、处密、姑苏、歌逻禄、弩失毕等五部反叛。于是唐高宗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为弓月道行军大总管,统率秦、雍等府兵3万,并会合回纥骑兵5万,一共8万军队前去讨伐贺鲁。贺鲁属下处月部的酋长朱邪孤注占据险要的牢山死守,契苾何力分兵数道,让士兵攀援葛藤偷偷登山,击敌不备,最后偷袭成功,将敌人全歼,朱邪孤注趁天黑只身逃走。契苾何力又派一支轻骑穷追猛打,一口气追出500里,终于击斩朱邪孤注。这次战役俘虏敌酋60人,俘斩敌兵万余,夺其牛马等牲畜七万头,取得大胜。凯旋后契苾何力迁为左骁卫大将军,封郕国公。

唐高宗显庆五年(660)和龙朔元年(661)契苾何力又两次受命与苏定方等攻打高丽,都取得一定战果。从高丽班师后,契苾何力进位镇军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改封凉国公。

契苾何力一直受到唐太宗和唐高宗的信任,多次让他领重兵外出征讨便是明证。契苾何力也不辜负两朝皇帝的信任,对朝廷是忠心耿耿,凡事能以大局为重。

在贞观九年(635)攻打吐谷浑的战役中,本来是契苾何力救了薛万彻、薛万均兄弟,功劳最大,但是薛万均不够大度,耻于列名契苾何力之下,而把首功据为己有。契苾何力当时非常愤怒,拔刀要杀薛万均,被其他将领劝止。后来唐太宗也听说了契苾何力欲杀薛万均的事,等他们班师回朝以后,太宗责备契苾何力,问他什么原因,契苾何力把薛万均战败被自己救出反而自以为功的事倾诉一番,唐太宗听后大怒,要把薛万均免官,将薛万均的官职转授给契苾何力。契苾何力虽然恼恨薛万均,但他考虑得很长远,劝太宗不要这样。契苾何力说:“如果因为我一个蕃将的缘故,将万均免官,恐怕四方夷人听说以后,会认为陛下您重视蕃将、轻视汉将,这样一来,诬告汉将的现象就会增多。另外,夷人想问题比较简单,他们会认为汉将都像薛万均一样既贪功又少谋,这对于安抚夷狄是很不利的。”唐太宗认为契苾何力分析得很正确,便没有这样做。

契苾何力投唐以后,他的母亲以及他弟弟契苾沙门留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契苾沙门被唐朝任命为贺兰都督。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体恤母子分别之情,让契苾何力到凉州看望母亲。当时漠北铁勒诸部之一薛延陀部的毗伽可汗实力强盛,凉州一带铁勒契苾部的酋长们争相依附,他们挟持契苾何力的母亲和弟弟往投薛延陀。契苾何力说:“皇帝对我契苾部有大恩,待我也非常好,你们为什么要背叛?”坚决不从。最后契苾部酋长们把契苾何力绑起来,一起来到了毗伽可汗的大帐。契苾何力坐在地上,神色高傲,凛然不惧。他拔出佩刀,向东遥望朝廷,大呼道:“岂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廷,天地日月,愿知我心!”说完,契苾何力挥刀割下自己的左耳,流血满地,以明其志。毗伽可汗大怒,要把他杀掉,被自己的妻子劝止。(《旧唐书》卷109《契苾何力传》)

契苾何力被执送薛延陀的消息传到唐廷以后,有人向唐太宗进谗言说:“契苾何力到了薛延陀,如涸辙之鱼入水,必然马上背叛。”唐太宗相信契苾何力,他说:“何力是个心如铁石的义士,必不叛我!”等使者把何力誓死不屈的消息传回来以后,太宗感动得落泪。于是太宗派兵部侍郎崔敦礼持节出使薛延陀,答应薛延陀娶唐朝的公主,但要求释放契苾何力。何力回朝以后,被授以右骁卫大将军之职。

唐太宗准备把公主出嫁给薛延陀,契苾何力认为这是胁迫签订的盟约,不能答应。唐太宗说:“天子无戏言,已经答应了,怎么办呢?”契苾何力献计说:“按照礼制规定,男方需要亲自来迎新娘。陛下可以下诏让毗伽亲自来京师或者到灵武,他怕被扣留,肯定不敢来,这样这门亲事就成不了了。与我大唐联姻不成,毗伽必然忧愤,忧愤转而暴怒,臣下就会产生离叛之心。不到一年,其国内将大乱。毗伽脾气暴躁,必会忧恨而死,他死后两个儿子就要争国,这样薛延陀自顾不暇,依附诸部也会脱离他。他内外离叛,我们乘势而动,必会成功。”唐太宗依计而行。毗伽可汗果然不敢来迎亲,最后抑郁愤恨而死,他死后,二子争立,国内大乱。一切都在契苾何力的预料之中!在唐朝与薛延陀关系史上,契苾何力以自己少数民族将领的身份及敏感性,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宫廷政变午门事变:李世民早知无法合法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午门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着名的宫廷政变午门事变,这也导致了李渊对这个儿子的忌惮,李渊曾说过一句话让李世民深知,自己无法合法继承皇位。那么李渊究竟说了什么呢?李渊最先要面对的,就是对事件操盘者李世民的处理。其实,当李渊离开玉华山,有惊无险地度过那一夜后,李世民便清楚地知道,他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没有逃过老爹的眼

  • 李世民与后宫妃嫔、子女们的复杂的家庭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妃嫔

    唐朝是个民风开放的朝代,哪怕是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朝也是相当的绚烂,有些习惯在今天人看来都是很难接受的,比如说皇帝的妻子儿女之间的复杂关系,今天就以李世民为例来仔细看一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玄武门内异常沸腾,一场惊天事变正在上演,主角李世民亲手杀死了哥哥李建成,随后李元吉也被杀,胜利者的桂冠戴到了李

  • 科举科举介绍:唐代取士各科总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科举

    一所谓科举,也就是设科取士的意思。封建朝廷按照不同的行政管理的需要,规定不同的考核内容,设置一定数量的科目,使地主阶级文人根据各人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志趣,分别选择一项科目,进行考试,并通过考试而进入仕途。关于唐代的取士各科,《新唐书选举志》有一个概括的叙述,这一段文字也是为历来论唐代科举者所经常援引的

  • 大太监鱼朝恩:率神策军护驾有功、升为天下观军容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军容

    鱼朝恩是泸川(今四川泸州)人,出生在玄宗开元十年(722)。天宝末年,他进入宦官机构内侍省供职。鱼朝恩生性聪明而为人狡猾阴毒,在内侍省应差期间,以粗通文书,传达诏令,逐渐受到信用。宦官本是在宫内侍奉皇帝及后妃的贱役奴仆,对军事完全是门外汉。但宦官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在外统军大将手握兵权,皇帝虽委以重任

  • 不能退出的权力游戏:李世民为何必须要争皇帝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是名垂史册的“千古帝范”,但是李世民为了能当上皇帝而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也成为唐太宗至今都在被有些人攻击的“人生污点”。那么当时已经身为朝廷第一亲王,大唐第一功臣的李世民为什么宁可“杀兄戮弟、囚父屠侄”也要争皇帝之位呢?一,个人志向根据各种史料可以知道,李世民是一个进取心非常强的人,几乎

  • 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简介 武攸暨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平

    太平公主剧照武攸暨(663712年),女皇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封武士让为楚王,封武攸暨为千乘郡王。赐爵实封三百户。封其兄武攸宁为建昌郡王,唐朝驸马。为武则天之堂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最初为右卫中郎将,武则天杀攸暨之妻以配太平公主。武攸暨娶太平公主后,授驸马都尉。累迁右卫将军,进封定王,又加实

  • 揭千古第一淫帝到底是隋炀帝杨广还是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谩骂和攻击,连隋炀帝这个谥号也是唐朝恩赐的,充满贬义。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非多余的事,实际上这

  • 从古代的继承制度入手,浅谈大唐政治乱局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浅谈

    读唐史的时候,人们会发觉1个怪异的状况:唐朝的皇帝常常被废,造成政冶错乱不堪入目。唐代不但出了个女皇武则天,太后当权、外戚当权、公主当权、宦官当权,这种状况在唐代应有尽有,最后压垮了大唐的国运。是什么原因导致唐朝有如此政治乱象呢?翻开唐朝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个祸根其实从唐太宗李世民那里就早早埋下了。因

  • 玄武门之变真相浮出水面 李世民也有阴暗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也有

    唐武德九年农历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逼迫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这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这次政变的经过在史书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十分隐晦。所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一直饱受人们争议……唐朝统一全国以后,李世民因其军功卓着,被李渊封为“天策

  • 唐宪宗之死:宦官专权、藩镇分而治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分而治之

    第三天子唐顺宗受宦官们逼迫,把皇位传给太子李纯,是为宪宗。李纯的童年时期,大唐已处于兵荒马乱、风雨飘摇之中。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兵马途经长安,军士们因没有得到赏赐发生哗变,德宗闻讯仓皇逃跑,以致滞留长安的皇室成员有70多人遭叛军杀戮,年幼的李纯就是被遗弃的一分子。后来,德宗返回长安,把李纯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