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暴虐成性——荒淫无道终亡身

暴虐成性——荒淫无道终亡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56 更新时间:2024/1/15 6:38:06

“江南多美女”。为了饱览江南秀色,隋炀帝下令凿通了连接苏杭的大运河,然后带领萧皇后及众多佳丽浩浩荡荡幸游江都。

隋炀帝下江南时,只见运河中船只相接绵延两百余里;骑兵沿岸护卫,旌旗蔽野;龙船摇橹拉纤的都是年轻的宫女,柳腰款摆,姿态曼妙,让隋炀帝大饱眼福,谓之“秀色可餐”。而宫女们梳妆洗下的脂粉流满了运河,香气数月都不散尽。大业六年(610年),扬州的离宫落成,隋炀帝偕同萧皇后再次游幸江都,隋炀帝还写下了着名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据统计,他在位12年,居京城时间不足1年,其余11年时间均在游巡玩乐中度过。当时,隋炀帝开凿运河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其游玩享乐,所以他规定运河水面宽度要能通过“龙舟”,两岸必须筑“御道”,并于沿线建置许多专供皇帝“御用”工程和军事据点。如开通济渠就规定,两千余里树荫相交,每两驿置一离宫,为停息之所。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所。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云游江都”,“两驾辽东”,“两巡张掖”。每次巡游都像爆发的山洪一般,无论城市或村庄无一幸免。

如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为“游”江都,命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千艘,于六月中旬,亲率皇后、妃嫔、百官、僧尼、道士两万余人起驾去江都,船只前后相衔达两百余里,骑兵夹岸护送。几十万人的队伍水陆并进,旌旗蔽野,照耀川陆。所经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奉办者加官晋爵,不力者严惩不贷。

大业元年(605年)春,隋炀帝命内史舍人宇文恺与封德彝营洛阳显仁官,疏浚河道,南接皂涧,北跨洛水,集江南、五岭奇材异石、佳木异草、珍禽怪兽,运入洛阳,充实园苑。大业元年,杨广下诏发200万民工修运河,引谷水、洛水达于黄河,开通洛阳至板诸之间的河道,引黄河水通之;又在山东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最终流入淮河;同时又诏发淮南民工十万开通邪沟、凿通白山阳至扬子江的河道。于是,连接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的运河终于开成,全长两千里,历时近十年,但修河民工十不存二,几乎全部饿毙、劳毙在工地上。

杨广在乘船游玩时,突发奇想,在自己所过的地方要羽毛铺地,于是州、县皆争献羽毛,远近鸟兽被网罗无遗;晚上,杨广要看夜景、游山,命州郡捕荧火虫,待夜故之,光遏岩谷。

大业后期,由于隋王朝政治黑暗,贪官遍地,民不聊生,于是隋末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但杨广丝毫不以农民起义为忧,而且不准别人在自己面前提起义军之事。大业十二年(616年),新的巨舟造成,大臣宇文述劝杨广去江都,杨广从之。这时,右候卫大将军赵才劝谏说:“现在百姓疲乏劳顿,国库空虚,起义的军队风起云涌,他人不遵循禁令。皇上您不适合长时间游玩,应该早些回到都城来安抚天下百姓。”杨广大怒,命人把赵才抓入大牢。第二天,建节尉任宗劝谏杨广以天下为重,语极激切,被杨广当场杀于朝堂。

有一次,杨广问老兵苏威:“天下多言盗贼,现盗贼还有多少?”苏威不敢以实对,只好说:“天下虽有小股盗贼,赖陛下天威,不久即可平定。”杨广一听,更不悦,对人说:“老革进朕,孰不可忍。”意思是这个老兵怠慢了他,就下令格杀,后经人求情,只好把苏威及子孙子世皆除名。

还有一次,杨广内侍王必对杨广哭谏说:“现天下大乱,陛下帝星不明,太原有王气。望陛下以社稷为重,节欲清心宽民举贤,于是则帝星复明,天下可安。”杨广说:“别人都想以直谏而邀忠贞之名,朕非常恨之,你不怕死吗?”王必哭着说:“我如怕死,就不会说了。”并磕头以致流血。

杨广见王必忠心可嘉,就说:“好,我一定改。”于是,就命人把自己与众妃嫔分开,每天清心寡欲,不饮酒,专心政事。这样的日子仅过了7天,杨广就受不了,故态复萌,依然如故,更有过之。并对王必说:“这样的日子我受不了,人生如白驹过隙,为什么与自己过不去?”继续淫暴如故。

当然,天下已大乱,杨广并非一点不知,只是束手无策,只好得过且过。有一次,他与萧皇后在一起喝酒,一边喝,一边对着镜子摇头晃脑,说:“好头颅,谁来砍。”萧后大惊。

杨广说:“自古以来,无有不亡的朝代,无有百年不死的君王。外边大有人要杀我,就让他们来杀好了。我们只管喝酒,即使情况再坏,我也能当个陈后主,了却后半生。”杨广心中十分清楚他当时的处境,而且连退路也找好了。

其实,这时的萧皇后也给自己找好了靠山和退路。

早在隋炀帝左拥右抱、沉溺酒色之际,萧皇后却冷冷清清地度过一个又一个寂寞的长夜。这时萧皇后才二十来岁,其心并没泯灭,虽然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她那充满激情的心仍觉得空荡荡的。不久,海山殿的护卫校尉宇文化及年轻英俊的身影深深映入了她的眼帘,也逐渐走进她孤寂的心底,于是她不时对他暗送秋波,施以恩爱。

不久,宇文化及把萧皇后抱进了她的卧室,在那张锦绣大床上,两人共作了一场鸳鸯梦。从此,两人借宇文化及职责之便,乘隋炀帝梦醉迷宫时,他们就悄悄共度春宵。

大业十二年(616年)秋天,隋炀帝准备和萧皇后第三次游江都时,众大臣苦苦劝谏:“若再纵情游乐,天下恐生变故!”隋炀帝却心不在焉地说:“人生自古谁无死,年过半百不为天。”他觉得只需自己享尽了繁华,即使国破人亡也不足惜。

第三次来到江都,可惜江都的繁花已看尽,隋炀帝又想东游会稽,命人开凿通会稽的江南河。谁料运河尚未凿成,天下已经大乱。太原留守李渊攻下长安;宇文化及与弟弟宇文智及在扬州起兵造反,率兵进入离宫,刚满50岁的炀帝在寝殿被杀。

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也有出于迫不及待地要与萧皇后重修旧好的心愿。萧皇后万万没有想到领兵作乱的贼子竟是自己昔日的情人,她责备他的恩将仇报,愤怒地要求他为隋炀帝按天子之礼进行厚葬。宇文化及满足了她的要求,在一切妥当之后,萧皇后则无可奈何地成为宇文化及的偏房。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三节 白衣从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三节

    苏定方平了百济,风光地回到了国内,可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此时一员未来的名将正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后来成为中国抗日第一将的刘仁轨。刘仁轨其实是一个文臣,少年时期谦恭好学,即便是在隋末大乱时期,他依旧好学不辍,最终博涉文史。隋唐之际讲究文武合一,因此刘仁轨对于军略同样十分精通。他在太宗时

  • 第四节 英雄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第四节

    就在李渊处心积虑地准备出兵之时,隋炀帝杨广正在江都醉生梦死。终炀帝一生,他对于长安的恶感要远远大于好感,这种不可思议的感情其实源自其父亲隋文帝杨坚。杨坚当年篡了北周的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可是他这个皇帝的位子坐得却不是那么稳。杨坚的父亲是上文提到过的杨忠,在西魏的“八柱国”军事

  • 高熲传:文武兼备 国之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文武兼备

    隋文帝杨坚原来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政权的宰相,后来作了隋朝的开国皇帝。在文帝身边有一位文武兼备的重要人物,他帮助文帝登上帝位,又协助其打理国家大事;后来又辅佐了炀帝,这个人就是高熲。尤其是在建国之初,隋文帝无论什么事都是先与他商量后才开始做,国家的法律也是由他带头制定而后施行的。隋文帝从来不称呼高熲的名

  • 大征高丽——一败杨广面子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大业七年(611年)二月十九日,隋炀帝自江都乘龙舟北上,从“通济渠”人“永济渠”,北上至涿郡(今北京)。隋炀帝为什么过东都之门而不入,径往涿郡呢?他在二月二十六日于途中下达的诏书里说得一清二楚;“高丽王高元、缺矢藩札,联将歌问罪辽左(辽东)

  • 贺若弼智慧灭南陈,贺若弼是如何瞒天过海渡长江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瞒天过海

    隋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杨坚决意消灭南面的陈朝,实现统一全国的伟业。这一年是陈祯明二年,在位的皇帝是大家熟悉的陈后主陈叔宝。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出师伐陈,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二十八日。太庙祭祖后,隋军在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的率领下,兵分多路,直取江南。大敌当前,荒淫骄侈的陈叔宝没有

  • 当年科举考上第一名的状元,当官10年后发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科举

    自从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在明清时期逐渐成熟之后,状元的含金量便开始不断的上升。就从考试的难易度来说,要想得到状元,必须要经过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这一步步的关卡,最后才能得到第一名的位置。三年一次的会试,需要跟全国学子比拼。种种难度,一般人都熬不过来。而且,科举越往后面发展,就越注重考试过程是否公

  • 究竟谁才是隋唐群雄中的第一猛将?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是他

    在《隋唐演义》中虚构的故事中,天底下最厉害的有十八条好汉,其中李元霸就是天下第一条好汉,而罗士信是当时唯一能与李元霸匹敌的人,不知是不是为了给他们点缺陷,这二人都是力大无穷却又憨中带傻的人物。想想也是,又勇又猛还聪明无比,那还让不让人活了?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有真实居多的人物,唯独李元霸是虚构的,所以

  • 至公无私——天下为公享太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天下为公

    626年八月,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元“贞观”,但他面临的政治形势却并不是那么美妙。那时候,农民战争刚刚结束,政府对各地区的统治还不稳固,加之连年灾荒,生产萧条,人口流动,许多农民军的头目还隐匿在民间,仍然是战斗风暴的沃土。如何避免百姓起来暴动,仍然是当务之急,这就牵涉到对百姓的

  • 隋王朝短命竟缘于杨坚惧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王朝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揭示出中国封建王朝史的一条铁律,所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且,纵观秦汉以降两千年历史,真正全国统一的时间要少于分裂,真正统一的朝代也要少于分裂。自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这九个相对统一的王朝中(其中北宋实际上

  • 第四节 平吐谷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吐谷浑

    消灭突厥之后,唐朝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唐贞观四年(630),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今新疆哈密)主率所属七城归顺唐朝,唐朝设西伊州(后改称伊州)。此时挡在唐朝面前的就是一直与唐朝作对的吐谷浑。吐谷浑在西魏之时曾被突魏联军所重创,可是游牧民族的恢复能力很强,经过多年的休生养息,在唐朝初年渐趋强大。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