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马驿之祸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白马驿之祸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881 更新时间:2023/12/25 4:44:58

白马驿之祸又称白马之祸,是唐朝末期朱温诛杀朝官的一次事件。

事件发生在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事后两年的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二百九十年。

背景

朱温打败李克用后。在篡唐的路上,已经不必再担心李克用与他角逐了。唐昭宗又封朱温为宣武、宣义、天平、护国(河中)四镇节度使。于是,自蒲、陕东到海滨,南起淮水直到黄河诸镇都为朱温所有。

当时凤翔、昭义节度使李茂贞也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

朱温于天复三年(902年)引兵入关,并打败了李茂贞,抢到唐昭宗,迁都至洛阳。随后又在天佑元年(904年)秘密刺杀了唐昭宗。立昭宣帝,又称哀帝,并且控制了唐朝政权。自此后,唐室衰微,朝臣官僚仅仅备员而已。同时,一些旧臣百官见所倚之主倍受凌辱,因而阴私悲愤之志,又对那些新发迹的官僚看不起。朱温为了打击旧日的高门望族,扫清妨碍他篡唐称帝的社会势力,一方面培养自己的心腹,一方面也想清除朝内旧臣。

就是这样,这场“屠戮”开始了。

经过

永为浊流

李振在“咸通”(860年874年)、“乾符”(874年879年)二十年间(860年879年)屡次不第,由是痛恨士大夫,对朱温说:“这些官僚自命不凡,说自己是什么清流,现在将他们杀后投入黄河,让他们永远成为浊流。”朱温笑而从之。

缢杀王子

天佑二年(905年)二月,安南节度使、同平章事朱全昱为太师,之后退休。朱全昱,是朱温之兄,憨厚朴实,没有能力,却统领着领安南,朱温亲自请求罢免他。

在同一天,朱温指使蒋玄晖邀请唐昭宗诸子:德王裕、棣王祤、虔王禊、沂王禋、遂王祎、景王祕、祁王祺、雅王禛、琼王祥,并在九曲池摆酒,待诸王子饮酒尽兴后,蒋将他们全部勒死,投尸池中。

罢免朝臣

三月戊寅,朱温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独孤损,充任静海节度使;任命礼部侍郎河间张文蔚为平章政事。甲申,任命门下侍郎、同平章政事裴枢为左仆射,崔远为右仆射,并同时罢免他们的政事。

当初,柳璨及第,不到四年为宰相,性情倾巧轻佻。当时天子左右的人都是朱温的亲信,柳璨委曲己意而奉承朱温。同裴枢、崔远、独孤损共事朝廷,他们都在朝廷有重望,但朱温不同意,柳璨以此为恨。王傅张廷范,本为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因被朱温所宠幸,朱温便奏请任命他为太常卿。裴枢说:“张廷范成为朝廷勋臣,是得益于他拥有方镇,他凭什么能成为太常卿!恐怕这不是元帅的意思。”相持不下。朱温听后,对宾客们说:“我常常把裴十四才能真正纯,不入浮薄的党派,听此议论,你们本来的面目显露出来了。“柳璨借此把裴枢以及崔远、独孤损三人全部诬陷,所以三人都被罢免。

任命吏部侍郎杨涉为同平章事。杨涉,杨收之孙,为人谦和厚道恭敬谨慎,听闻要为相,便和家里人相对哭泣,并对他的儿子杨凝式说:“这是我们家的不幸,并且这一定是你的累赘。”并任命清海节度使刘隐为同平章事。

三月乙丑,彗星长竟天。

柳璨仗恃朱温的趋势,姿作威福。恰逢有星象变化,占卜的人说:“君臣都将会有大灾,应该以诛杀以响应上天。“柳璨因此对疏远自己并且平素不喜欢的人对朱温说:“这些人都聚集在一起抱怨、怨恨不满,应该把他们全都杀了以堵塞灾异。李振也对朱温说:“朝廷之所以不理,是由于这些轻浮浅薄的人紊乱法纪;况且大王想要图谋大事,这些人都是制造朝廷困难的人,不如把他们全都杀了。”朱温也是这样认为的。

癸酉,贬独孤损为棣州刺史,裴枢为登州刺史,崔远为莱州刺史。

乙亥,贬吏部尚书陆康为濮州司户,工部尚书王溥为淄州司户。

庚辰,被贬为太子太保退休的赵崇任曹州司户,兵部侍郎王赞为潍州司户。其余有的人门第高贵华丽,有的科举中第,在三省台阁,以名节自居,比较着名的人,都被说为浮薄之人,贬逐指日可待,士大夫这个职位为之一空。

辛巳,再贬裴枢为泷州司户,独孤损为琼州司户,崔远为白州司户。

杀尽臣子

天佑二年(905年)六月,戊子朔,敕令裴枢、独孤损、崔远、陆康、王溥、赵崇、王赞等自杀。

当时朱温又聚集了裴枢等被贬官的朝廷之士三十余人。之后朱温在亲信李振鼓动下,于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境),一夕尽杀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衣冠清流”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白马之祸”,又称“白马驿之祸”。

李振每次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到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朝廷一定有被驱逐的人,当时人称他为猫头鹰。他接见朝士都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事件余波

己丑,已退休的司空裴贽,被贬为青州司户,不久赐死。

柳璨将余怒所倾注进此次事件,他好像还没有杀够大臣,张文蔚便尽力劝阻他,他才停止了杀戮的念头。

当时士大夫避乱,大多都不入朝。壬辰,敕令所在州县督谴,不得延误。前司勋员外郎李延古,即李德裕孙子,离职在平泉庄,皇帝下诏未到。戊申,责令授予卫尉寺主簿。

秋,七月,癸亥,太子宾客退休的柳逊贬为曹州司马。后来又敕令密县令裴练贬为登州牟平尉,长水令崔仁略为淄州高苑尉,福昌主簿陆珣为沂州新泰尉,泥水令独孤韬为范县尉,同时将他们放置于外地。只是因为他们都是裴枢、崔远、陆扆宗党而已。七月,唐哀帝的使臣到来,赐给朱温“迎銮纪功碑”。并立于长安城内。

天祐二年(905年)十二月,朱全忠借故处死了枢密使蒋玄晖,又借口“玄晖私侍积善宫皇太后何氏,又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求兴唐祚”,将哀帝母后何氏杀死,并废黜为庶人。不久,贬宰相柳璨为登州刺史,后被贬赐死,其弟兄也被全部处死。太常卿张廷范被五马分尸,其同伙被除名赐死者若干。朱温已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了。

宜为车毂

朱温曾经和自己的幕僚及游客坐在大柳下,朱温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应该做车毂。”大家都应。有几个游客起身回答说:“应该做车毂。”朱温勃然大怒,大声说:“书生们喜欢顺口玩弄别人,你们都是这一类的人!车毂必须用榆木制作,柳木岂能做!”他便对左右的人说:“还等什么!”左右数十人嚷嚷说“应该做车毂”的人,全部都被打死了

结果

白马之祸后,唐朝政府的势力基本被扫除。唐哀帝以朱温为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平卢、忠武、匡国、镇国、武宁、荆南等21道69州为魏国,进封朱温为魏王,加九锡。

两年以后的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为皇帝,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朱温也成为了梁太祖,唐朝正式灭亡。

哀帝先被降为济阴王,迁于开封以北的曹州(今山东菏泽),安置在朱温亲信氏叔琮的宅第。由于太原李克用、凤翔李茂贞、西川王建等仍然奉天祐正朔,不承认他的梁朝,朱全忠担心各地军阀的拥立会使废帝成为身边的定时炸弹,就一不做,二不休,于开平二年(908年)将年仅17岁的唐哀帝鸩杀。朱全忠为加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定陶乡(今山东定陶县)。

评价

白马驿之祸是对唐朝旧臣的一次较彻底的清除,唐朝政府的势力基本被扫除。也因此结束了绵延多年的唐朝官僚集团的党争。这次事件实际上扫除了他篡位过程中的一大障碍。

当朝士们的尸体在浑浊的黄河水中随波浮沉的时候,帝国的一切道德准则、礼法规范也随之而被埋葬,帝国本身便再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了。

标签: 历史背景

更多文章

  • 唐朝名将李靖简介 李靖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名将

    李靖画像或许很多人得知李靖这个名字是从《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中来的,但是这些毕竟是小说,不是真正的历史。在真实的历史中,李靖是隋末唐初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能谋善断,机智过人,为唐朝的疆域拓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唐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唐朝名将李靖简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李靖并不应该被称为是唐

  • 痛心!李世民最爱的女儿因为和尚而自杀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痛心

    李世民的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可是他的下场凄凉,死于自尽,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高阳公主。而对于高阳公主,最有名的就是她和辩机的故事了,这些事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其实,

  • 盘点中国八大姓氏,一直辉煌从未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姓氏

    泱泱中华人口众多,足迹遍布全世界,姓氏也是不计其数。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显赫一时的大姓,有的坚挺至今,有的却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从未衰落的八大姓氏。第一位,李姓。相信大家对于李姓的第一印象来自唐朝,没错,李姓是唐朝的国姓。李姓的名人实在太多,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医圣

  • 跟哪个皇帝驰骋沙场最过瘾?李世民仅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沙场

    在那个狼烟四起,群雄争霸的乱世里,战士们跟着将军拼死战场,自古江山本是将军定,但并不是所有将军立了战功就可以无忧的度过此生了,在历史上有许多将军并不是战死在沙场的,而是被江山的带头大哥给整死的,所以跟着一位好的带头人尤为重要,今天小编给大家说说这几位有领导才能并且爱将士的几位江山带头人吧。TOP5宋

  • 唐朝编年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编年史

    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执政时期:公元618年:戊寅,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隋炀帝杨广大业十四年,隋恭帝杨侑义宁二年,隋越帝杨侗皇泰元年公元619年:己卯,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隋越帝杨侗皇泰元年,王世充废隋越帝杨侗公元620年:庚辰,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1年:辛巳,唐高祖李渊武

  • 如果这人真的是在谋反,李世民会让这二人去与他诀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在

    贞观二十年(646年)有人控告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证据是张亮豢养干儿子500人,还和几个江湖术士来往亲密,说自己的名字和神秘预言相合。李世民派马周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张亮谋反证据不足。但李世民不这样看,他认为张亮好端端养这么多干儿子,分明居心叵测!于是,在朝廷上发动百官来讨论,大家都一致认为张亮谋反属实

  • 安禄山的故事: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渔阳鼙鼓

    安禄山(703757)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安禄山长大以后,性情残忍,狡诈多智,善于揣度人意,开始任诸市牙郎,长期生活在北方多民族杂居地,习&ld

  • 冯道恪尽职守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恪尽职守

    冯道的政治气节到底该如何保守,才不至于如同薛居正所说的那样一女事了二夫,我们暂且搁下不表,倒是不妨先看看冯道在五朝十帝的政府里身居要职时,到底都做了些什么。不论是欧阳修还是薛居正,都在他们为冯道所撰写的传记里承认,冯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r

  • 李世民与康熙皇帝究竟为何要公开贬低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长城

    长城就像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中国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作历史的陈迹,却一直都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象征,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被历代帝王沿用长达两千余年,可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长城却被废弃了。这是为什么呢,皇帝为何不需要长城了?不过觉得长城用处不大的并非只有康熙一个皇帝

  • 6、睿宗李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唐睿宗李旦(662~716),中宗之弟,是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所生之第四子。他生于龙朔二年(626)六月,生下当年封殷王,乾封元年(666)徙封豫王,总章二年(669)改封冀王。他原名李旭轮,是年去“旭”,为李轮。上元二年(675)改封相王,仪凤三年(678)又改名李旦,封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