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依法反贪——反腐败决不手软

依法反贪——反腐败决不手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227 更新时间:2023/12/20 9:50:34

一般说来,专制政体因为缺乏监督机制,官员腐败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怎样反腐败也就成了中国历代皇帝的重要课题。但是,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纲纪整肃,官员谨慎,贪赃枉法之事虽有发生。但并没有成为困扰最高当局的社会问题,没有形成不可遏止之势。

那么,唐太宗到底有哪些反腐举措呢?

首先,依法反贪,法不容情。

唐太宗主持制定的《贞观律》,明确了赏罚制度,长孙无忌又和其他人为其作注,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唐律疏议》,是古代成就最高的法典,而一直保存下来。

《唐律》第三卷是关于官员职务犯罪的法律条文,共59条。其中“受人财物代为请求”、“收临主司受财而枉法”、“凭官职威势讨要财物”等条,都是惩处受贿罪或索贿罪的法律条文。如《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条规定:凡监临主司官员(指对所处置的事情据有管辖、审核、主办权力的官员)接受贿路后作枉法处理的,受贿值绢1尺处杖打100,每多1匹加一等,满15匹处绞刑。受贿后未作枉法处理的,值绢1尺杖打90,每多2匹加一等,30匹加处役流。跟明太祖时期制定的《明律》相比,《唐律》从总体上讲,对官员职务犯罪的惩处要宽一些。明律规定:官员贪污银子60两以上者,果首示众,“剥皮实草”。受贿枉法者,1贯以下杖70,每多5贯加一等;20贯杖60,徒1年;45贯杖100,流2000里;满80贯处绞刑。监守自盗,1贯以下杖80;7贯500文杖60,徒1年120贯杖1肋,流2000里;满40贯处斩。又规定:官吏外出,如乘坐官府的车、船、马等,携带私人物品不得超过一定数量。如乘官船、官车,私载物不得超过30斤,违者治罪。轻则笞10下,重则杖70。

唐太宗不仅要求臣民们严格守法,而且他本人也能自觉地以国家法律约束自己。这里有一个着名的“罪己诏”的历史故事。

有一次,有一个叫党仁弘的大将,他做广州都督时,贪污了大量的钱财。这件事被告发后,主管司法的大理寺将他依法判处死刑,可是唐太宗以往很器重党仁弘。认为他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舍不得杀他,于是便下了一道圣旨,取消大理寺的判决,改为撤销职务、流放边疆的处分。

处理之后,唐太宗心里很不安,感到自己出于个人感情,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做得很不应该。于是他把大臣们召到金銮殿,心情沉重地向大臣检讨说:“国家的法律,皇帝应该带头执行,而不能有私念,不受法律制约。失信于民。我袒护党仁弘,实在是以私心乱国法啊。”

于是,唐太宗写了一道《罪己诏》,唐太宗在《罪己诏》中检讨说:“我在处理党仁弘这件事上,有三大过错:一是知人不明,错用了党仁弘;二是以私徇法,包庇了党仁弘;三是奖罚不明,处理得不公正。”唐太宗向大臣宣读后,立即下令将他的《罪己诏》向全国的百姓认错。

其次,强调德治,加强对官员的教育。

唐代史官吴兢编纂的《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太宗朝“政事之要”的史书。其小有篇题为《贪鄙》,篇幅很短,共6章(段),很是精彩。其内容用现代语言讲,为唐太宗对大臣们进行“反腐教育”。通篇循循善诱,言简意深,没有官话,没有说教,没有皇上对臣下的训诫口气。

有一段写道: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见得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量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合算吗?

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宰相名叫公仪休有爱吃鱼这种嗜好,但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他认为只有这样他就能长久吃到鱼。

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婪。如果君主贪婪,必定导致亡国;如果官员贪婪,必定招致身败。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污,倒霉的就不仅是贪者个人;主贪丧国,臣贪亡身。“贪者败类”,贪者一人,会贻害很多人。从大处讲,会殃及一国;从小处而言,会殃及家庭、家族。

唐太宗还给大臣们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载于《水经注·两水》,说的是战国时代秦惠王想攻打蜀国,苦于不知道到蜀国的路怎么走。于是想出一条计策,命人刻五头石牛,在石牛的屁股后面挂着黄金。蜀国的人见了,以为牛拉屎能拉出黄金。蜀国国主贪图黄金,乃派出5位大力士,将石牛拉到蜀国。这一来,就开辟了一条由秦国到蜀国的通道,这正是秦惠王所希望的。秦国的车队随后而至,攻打蜀国,蜀国很快被灭亡了。

第二个故事载于班固《汉书·酷吏传·田延年传》。说的是汉代担任大司农职务的田延年,征用民间牛车3万辆,用来租赁生利。每辆车租金原先为1000钱,田延年用欺诈手法增加至2000钱,共得6万钱,并将其中的一半即3000万私自吞没。他在做这件事情时。其冤家对头眼睛正盯着他,秘密地搜集其违法乱纪的材料。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冤家对头的掌握之中。于是田延年贪污3000万钱的事很快被揭发出来。

大将军霍光说:“先把他关到牢里,然后交由大臣们公议处置他的办法。”田延年自知罪孽深重,又害怕受到惩处,说道:“我何面目入牢狱”,遂自责而死。

讲完了这两个故事,唐太宗感慨颇深,叹道:像蜀国国主和田延年这样的人,在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啊,如今我要以蜀王为借鉴,你们也应当以田延年为前车之鉴,不学他们的样子。

唐太宗用历史上的这两件事,有力地印证了主贪丧国、臣贪亡身的道理。

标签: 手软

更多文章

  • 独孤天下伽罗的结局?年仅58岁就被杨坚小妾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独孤

    最近据说很多人非常迷恋《独孤天下》,小编也不幸入坑了,最喜欢安以轩和徐正曦这一对!不过,《孤独天下》的女主和男主并不是他们,而是由胡冰卿饰演的独孤伽罗和由张丹峰饰演的杨坚。毕竟,这两人最后成了皇后和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和开国皇后。问题来了,历史上的独孤迦罗和杨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中国那么多王朝,那

  • 隋代将领来护儿简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领来

    来护儿(?~617),隋代将领。字崇善。江都(今江苏江都)人。少年时聪明好动,胸有大志。来护儿家住长江北岸的白土村,紧靠江边,与南朝陈国隔江相望。大将军贺若弼镇守寿州时,常派来护儿渡江侦察。来护儿每次都冒险而去,机警地考察、记忆陈国的守军情况和水旱防卫设施。当时来护儿受衔大都督。当隋文帝实施平陈计划

  • 巧于伪装——杨广讨父母欢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欢心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权臣杨坚废周敬帝自立,改国号隋,他就是隋文帝。隋文帝即位后,几年间北逐强胡,南灭残陈,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中国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近400年的大分裂局面,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统一的帝国。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感情非常好。独孤皇后是鲜卑大贵族的后裔,有一定政治能力。隋文帝想通过她收揽

  • 第一节 八柱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上天注定不会让一个三百余年后重新统一的帝国就此再次陷入分裂,这个重新统一天下的重担就被放在了当时的唐国公李渊身上。说起李渊,就不得不说一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八柱国家”。“八柱国家”是西魏权臣宇文泰所创立的一个军事贵族系统,他以府兵制为基础,以当时新兴

  • 独孤天下宇文护被乱箭射杀,伽罗杨坚最终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天下

    由胡冰卿、张丹峰领衔主演的古装电视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这档泪点颇多的剧即将进入尾声,而备受大家关注的太师宇文护也将在今晚领盒饭。小编身边的很多小伙伴,追这部剧仅仅是为了看安以轩饰演的独孤般若和徐正溪饰演的宇文护,今晚阿护下线恐怕又要催人眼泪了吧!太师下线后本剧也正式进入收尾阶段,二姐独孤曼陀(李

  • 第四节 日本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日本

    就在唐军在辽东、百济等地频繁战斗的同时,对朝鲜半岛有极大野心的日本开始渐渐浮出水面。相对于高丽、新罗、百济这三国来说,在海峡另一边的日本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部族联合政权,史称大和政权。从三世纪后半叶起,这个政权开始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到四世纪的前半期,它不仅统

  • 第二节 黄山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山

    当西域被平定后,长安的高宗皇帝开始将目光转投到了东北亚,此时在朝鲜半岛上发生的战争让他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显庆五年(660)三月,百济依靠高丽援助,大举侵犯新罗。新罗王金春秋向唐高宗上表求救。在太宗征高丽的时候,当时新罗发兵五万相助,并攻取了高丽水口城,可是百济又跟隋朝伐高丽时一样,再度偷袭新罗,

  • 隋唐时期军事制度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

    隋唐时期军事制度隋唐两代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朝廷集权国家重新建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期,也是府兵制进一步完备并走向衰落,军事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朝廷对府兵制做了重要改革,在全国广设卫府,使军权逐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唐代整顿府兵制度,并重视对府兵的军事

  • 刚被隋文帝制定的制度,炀帝为啥一上台就改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改了

    于大业三年(607年)四月甲申时,通过隋炀帝的批准,大隋帝国颁布新律令,其中的内容涵盖了中央以及地方官职设置的诸多方面。律令颁布的同时,炀帝大赦天下,并宣布免除关中百姓三年赋役。没过几天,炀帝又密集地打出一套政策制度的组合拳。先是继续推行文帝朝的改州为郡政策,接着又依照古式改革度量权衡。这些改制,大

  • 大运河:杨广为何热衷大规模的工程建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运河

    在经过3年“战战兢兢,如临冰谷”的太子生涯后,杨广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作为隋朝的第二代君主,杨广无疑是幸运的,他的父亲以毕生的精力为他留下了一座丰厚的帝国宝库。在他登基之际,大隋王朝的财政实力居历代之冠。苏轼称:“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与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