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六节 击灭高丽

第六节 击灭高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2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1:33

“不及九百年,当有八十大将灭之。”这是一个神秘的预言,它预言了高丽的国寿以及亡于谁手。今天看来我们可以斥之为封建迷信,可是隋唐之际,此类预言特别盛行,而且准确度奇高,例如李唐建立、武后称帝无不被准确地预测出来,高丽最后的命运也不幸被言中,享国达九百载的高丽国和年近八十的绝代名将李世□,他们最后的光辉给东北这片黑土地留下了流传千古的传奇。

乾封元年(666)五月,一代枭雄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辞世,虽然他生前西抗强唐、南据新罗,可是他留给后代的却是一个残破的国家。高丽国此时已经如风中之烛,不但连年被唐军攻击,国内经济崩溃,人相掠卖,而且唐军灭掉百济之后已经成功地从西面和南面对高丽进行了战略包围,高丽在国际上陷入了彻彻底底的孤立,周边的契丹、新罗无不是高丽的死敌,唯一可以指望的日本,也在将举国精锐丢在朝鲜半岛之后不敢介入东北亚事务。岌岌可危的高丽此时唯一缺的就是推倒大厦的那最后一把力,泉盖苏文可能不会想到,这最后一把力来得那么快,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们最终将高丽埋葬。

泉盖苏文死后长子泉男生继承了他的职位。男生初掌国政,出巡诸城,令其弟男建、男产执留后事。可是男生以前就跟他这两个弟弟不睦,于是有人乘机调唆,男建、男产因此集中力量突然出击,将都城内的男生亲信一网打尽,杀其子献忠,并以王命征召男生,企图将男生骗入都城然后进行抓捕。男生得到了都城巨变的消息,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恐遭不测,不敢返京。男建看计划失败,于是自为莫离支,并发兵讨伐男生,想以武力解决最后的麻烦。男生无法只能逃到国内城(今吉林集安),遣其子泉献诚入唐求救。

高丽国的内讧给唐帝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于是六月七日,唐高宗派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率兵援救男生,以泉献诚为右武卫将军,充当向导,又以右金吾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率左武卫将军薛仁贵及左监门将军李瑾行等,再一次组成了征伐高丽的大军。

当年九月,庞同泰率部首先渡过辽水,大败高丽守军,与泉男生在国内城会合。高宗诏以男生为特进辽东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抚大使,封玄菟郡公。

十二月十八日,为了加强唐军兵力,高宗又以李世□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司列少常伯郝处俊为副,与庞同善及契*何力等,并力同击高丽。其水陆诸军总管及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等,并受李世□调遣。河北诸州租赋全部调归辽东军用。帝国上下都深深地相信,这一次的大军征讨,必然能毕其功于一役。

经过多年的辽东作战,唐军对冬季作战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已经完全适应了东北的气候。这时,严寒的冬季再也不是唐军的障碍,反而成为了唐军的好帮手。因此在经过数个月的准备之后,唐军于乾封二年(667)的夏末才正式出动,当年九月,李世□率部渡辽水后,向“高丽西边要害”――新城发起进攻,这个新城我们已经很了解了,隋唐两代征伐高丽,新城都是作为第一线的防御力量,从未陷落过,对于这个重要门户,此次李世□决心将之拔除。唐军并没有急攻猛打,而是修筑了重重营寨将新城包围了起来,隔绝了新城的外援,然后每日攻打。新城孤立无援之下,形势逐渐危急。唐军虽然并不猛攻,但是新城的守城力量依然在每天失血,于是绝望的居民不断缒城投降。最后,城内终于忍受不住唐军的攻击开始了反叛,城人师夫仇等缚城主投降,唐军遂拔新城。

拔除了新城这个钉子,李世□留庞同善和高侃留守新城,自率本部兵马出击,高丽国内此时已经极为衰弱,丝毫的抵抗能力都没有。李世□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十六城。这时,泉男建也知道现在已经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了,他不敢和李世□亲率的主力硬拼,而是绕了个圈,率国兵夜袭庞同善、高侃军,企图断唐军的后路。新城告急文书一到,李世□当即派薛仁贵率部援救。薛仁贵率兵连夜赶回新城,突袭高丽军背后,斩首数百,泉男建败走。于是庞同善与高侃会同薛仁贵进行追击,行至金山(今辽宁本溪东北之老秃顶山),终于追上高丽军。高丽军眼见逃不掉,于是回身死战。唐军初战不利,且战且走,并留薛仁贵于山上埋伏,高丽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拼命追击,阵形于是散乱。这时,薛仁贵麾军自山上冲下,将高丽追兵拦腰截断,高侃、同善乘机回军夹击,高丽军大败,被歼五万余众。唐军乘胜攻占南苏、木底、苍岩(今辽宁新宾境内)三城,与泉男生部会合,赢得了金山之战的胜利。后来,唐高宗手诏嘉奖说:“金山大阵,凶党实繁。卿(指薛仁贵)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左冲右击,所向无敌,诸军贾勇,致斯克捷。宜善建功业,全此令名也。”

在金山大战的同时,唐军行军副大总管郝处俊也在向安市城进军当中。在太宗伐高丽的时候,大家一定记得唐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的战场趣闻,这一次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唐军刚到安市城下,突然遭到三万敌军出城突袭,唐军来不及结阵,军心惶惶。这时候郝处俊正坐在胡床上吃干粮,一口还没咽下去就听见四面的喊杀声,不过郝处俊不像张亮那样吓得呆如木鸡,而是饭照吃、汤照喝,他一面啃着半块饼,一面怒调精锐进行反击,高丽军在这样的反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很快就一溃千里,再不敢出城。

薛仁贵金山大捷之后乘胜追杀,于总章元年(668)二月,仅率兵两千进攻扶余城(今吉林四平)。诸将皆言兵少,纷纷劝阻。但薛仁贵却说:“兵不在多,看你怎么用而已。”于是亲为前锋,抵达扶余城下后,城内守军倾城而出,与薛仁贵大战于扶余川。唐军不畏生死,逆击大破其众,杀获万余人,于二月二十八日攻拔该城。扶余川四十余城一时俱惊,纷纷向唐纳款请降。泉男建听说扶余有失,遂派五万劲旅往救,与李世□部在薛贺水(今辽宁太子河)遭遇,两军大战于薛贺水。年近八十岁的李世□领军奋击,所向无敌,阵斩首五千余级,俘获三万余人,器械牛马不可胜计,乘胜攻占了大行城(今辽宁凤城西南)。

李世□攻占大行城之后,各路唐军均与之会合。会合之后唐军主力进至鸭绿江后,遇到了高丽守军的拼死抵扰。李世□麾军进击,大破其众,追杀二百余里,并攻占了辱夷城,沿途诸城守军逃遁,归降者相继不断。

同年八月,唐军前锋辽东道安抚大使兼副行军大总管契*何力率先引兵抵达平壤城下,李世□等亦率部继至,将平壤团团包围。卑列道行军总管刘仁愿却因贻误军期,按律当斩,以功被流放于姚州(治今云南姚安)。

唐军将平壤包围一月有余,城内粮食将尽,高丽王高藏只得遣泉男产率首领九十八人,持白旗向唐军请降,李世□以军礼接待。但泉男建却依然闭城拒守,多次遣兵出战,屡遭失败。见力实在不能及,泉男建遂委军事于僧人信诚,信诚暗中派人来到李世□军营,约定五日之内,开门投降。信诚如期于九月十二日领兵打开城门,李世□纵兵乘城鼓噪,焚烧城楼,完全摧毁了平壤城的城防。泉男建自知城池不守,引刀自杀但未遂,被唐军俘获。高丽国的历史到此终结,辽东再一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老英雄李世□善始善终,本人也在完成了这最后的心愿后仅隔一年便与世长辞,真可谓是英雄的一生。

唐高宗诏令先以高丽王高藏等献于昭陵,以慰太宗在天英灵。然后整顿军容,高奏凯歌,进入京师,献于太庙,告慰列祖列宗。十二月七日,唐高宗在大明宫含元殿接受降俘。以高丽王高藏政非己出,赦而不罪,并任为司平太常伯(即工部尚书)员外同正,以泉男产、僧信诚和泉男生能主动归降,分别任为司宰少卿(即光禄少卿)、银青光禄大夫和右卫大将军;以泉男建顽抗不降,流放于黔中(今贵州省内)。分辽东和高丽五部、一七六城、六十九万余户为新城州(治今辽宁沈阳东)、辽城州(治今辽宁辽阳东北)、哥勿州(治今吉林通化西北)、居素州(治今辽宁抚顺东)、建安州(治今辽宁盖州)、卫乐州、舍利州、越喜州、去旦州等九都督府,南苏(治今辽宁新宾)、盖牟、代那、仓岩(治今吉林通化)、磨米、积利(治今辽宁瓦房店)、黎山、延津、木底、安市、诸北、识利、拂涅、拜汉等四十二州,一百个县,又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以统之。选拔其有功酋帅担任都督、刺史、县令,与华人共同治理。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检校安东都护,总兵两万镇守平壤。李世□以下有功将士,均有封赏。唐收复辽东和对高丽的战争至此结束,此战共计历时二十五年,实为唐历时最久的边疆战争。

高丽虽然灭亡了,但是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并没有结束。高丽的灭亡也就意味着新唐联盟的彻底瓦解,两国的关系转为对抗,新罗于是不断煽动原高丽、百济的人民进行叛乱,并且蚕食原百济和高丽的土地,企图驱逐唐军,统一朝鲜半岛。于是两国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开始了激烈的斗争。

咸亨元年(670)四月,唐安东都护薛仁贵奉命归国,征讨吐蕃。高丽酋长剑牟岑趁机拥众起义,立高丽王外孙安舜为主。唐高宗遂以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为燕山道总管,率兵分道征讨。在唐军大举压境之时,安舜杀剑牟岑,逃奔新罗。

咸亨二年(671)七月初一,高侃部在安市城大败高丽余众。接着,又麾军南下,转战一年有余,于咸亨三年十二月,又败高丽和百济余众于白水山(今韩国全州西),新罗王金法敏派兵援救,企图牵制唐军,亦被高侃击败。

咸亨四年(673)闰五月,燕山道总管李谨行亦破高丽与百济起义军民于瓠泸河(今韩国洛东江中游)之西,俘获数千人,余众皆奔新罗。这时,谨行之妻刘氏留守伐奴城(今朝鲜平壤西北),高丽军民引**之众来攻。刘氏身披甲胄,率众守城,高丽与**之众久攻不克,只得撤退。高宗闻奏,深嘉其功,封其为燕国夫人。

新罗如此不断得寸进尺当然要招致唐朝的反击,上元元年(674)正月,唐高宗诏削法敏官爵,以其弟、右晓卫员外大将军、临海郡公金仁间为新罗王,从长安归国即位,接着,又以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卫尉卿李弼、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为副大总管,发兵征讨新罗。

上元二年(675)二月,刘仁轨率部在七重城(今韩国大丘北)大破新罗兵。又派**之众渡海,进攻新罗南部边境。接着,高宗又诏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驻新罗买肖城(今韩国陕川)以经略之。谨行率部对新罗发起三次进攻,三战皆捷。新罗只得遣使入贡、谢罪。

如果没有其他的因素,新罗的结局跟高丽、百济将没什么两样,可是此时在唐朝西面的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强大帝国――吐蕃国。虽然吐蕃国的经济制度文化等各方面都很原始,但是它强大的军事实力已经可以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大帝国,唐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分庭抗礼。形势比人强,因此讨灭新罗的计划胎死腹中。

由于唐军抽调了大批军队防御西部重地,因此在东北亚的军力空虚,新罗抓紧此千载难逢的良机,终于并吞了原百济全境,另外还蚕食了原高丽南面的部分土地。当然新罗的扩张非常有分寸,在取得了这些土地之后,新罗很明智地停止了扩张,和唐朝的边境稳定在了大同江一线。唐帝国本来就对百济的土地没有什么野心,否则也不会让扶余隆回到百济继续当国王,还强令新罗与之会盟。唐帝国所不能容忍的是再出现一个类似于高丽那样的在东北亚对帝国形成强大威胁的国家。因此新罗既然向唐朝表明了自己没有什么大的野心,唐朝也就很容易地默认了新罗在朝鲜半岛的疆土。于是两国关系在短暂的冰冻期之后很快就重新恢复,不但又重建了稳固的军事同盟,更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交流,双方的友好关系可以说善始善终,一直维持到了最后。

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之后,无论是后三国、王氏高丽还是李氏朝鲜时代一直到现在,朝鲜半岛上建立的均是以三韩民族为主体的国家,和我国古代辽东的古朝鲜以及高句丽国除了疆域上有所交集之外关系不大,并没有正统的继承关系。虽然国名依旧,但是此高丽非彼高丽,此朝鲜非彼朝鲜了。

尾声

无论是智慧和汗水还是血与火,无数人付出了他们可以付出的一切,换来了一个强大帝国的重新崛起。在之后的历史中,不论这个国家如何沉浮,遥望那生机勃勃,辉煌灿烂的时代,总有一股不竭的民族意气让我们激动、让我们奋发。

国脉微如缕,

问长缨何时入手,

缚将戎主?

未必人间无好汉,

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

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

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

自古一贤能制难,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快投笔,莫题柱。

――〔贺新郎〕南宋刘克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隋朝末年的着名将领裴仁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隋朝

    裴仁基是隋朝末年的将领,字德本,河东郡人(今天在山西)是北周汾州刺史裴伯风的孙子,父亲是裴定。裴元庆是《说唐》中的人物,在历史中的人物原型是裴行俨,是裴仁基的儿子。裴元庆在《说唐》、《兴唐传》等书中,是隋唐第三条好汉,是裴仁基的第三个儿子,裴元绍和裴元福的弟弟,裴元庆的姐姐嫁给书中的另一个英雄程咬金

  • 第三节 结好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既然死里逃生,李渊更是加紧了造反的准备。要造反就必须打仗,要打仗最关键的就是两样,一个是兵,一个是粮。太原是边塞重镇,粮草不成问题,但是兵员就很成问题。隋炀帝给李渊的兵员额度只有数千人,靠这点兵马想要造反是不可能的,必须招兵买马。可是李渊身边的两个副留守都是隋炀帝的心腹,责任就是监视李渊,因此李渊无

  • 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三征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穷兵黩武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北周随国公杨坚篡位,立国为隋,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同年十二月,高丽王高阳(即平原王高汤)遣使朝贡,杨坚授高阳大将军、辽东郡公,改封高丽王。从这以后,高句丽遣使纳贡不绝。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原。平原王高汤怕祸事临头,积极练兵积粮,为守拒之策,引起隋文帝的不满,

  • 名相高颎有着怎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北周末年,杨坚被任命为左大丞相,总揽国家朝政。杨坚向来知道高颎强干明察,又习兵事,非常有计谋,想要用他为辅佐,派杨惠前往去表明自己的意思。高颎欣然承命说:“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颎亦不辞灭族。”这样,高颎就做了相府司录,成为杨坚的心腹,为之后杨坚成就大业作出了很多不朽的贡献

  • 善窥上意,适时转舵代代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改朝换代屡见不鲜。每朝皇帝不多,官僚却不少,国君亡国后,虽然这些大臣们未必要跟着作亡国奴,但想在下一朝继续走红也不是件易事。可有的人,身在官场多年经验丰富,就算是改朝换代也能继续走红,他们究竟有何法宝呢?封德彝本来是隋朝的一个不起眼的臣子。隋朝立国不久,隋文帝命令宰相杨素负责修建仁寿宫,杨素任

  • 第五节 战薛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就在李渊夺取长安不久,另外一个有能力有机会夺取关中的隋末豪强薛举的前锋也打到了与长安近在咫尺的扶风。薛举原为河东汾阳(今山东万荣西)人,后随父迁居金城(今甘肃兰州附近),是当地一个大土豪,号称拥有“家产巨万”。此人跟武士*有点类似,财雄势大后,便开始向军队钻营,后来当上了金城

  • 《独孤天下》独孤曼陀因谁“洗心革面”?最后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独孤

    正在热播的《独孤天下》是何澍培和蓝志伟共同执导,由安以轩、胡冰卿、张丹峰、徐正溪、李依晓等联袂主演的古装宫廷权谋剧,讲述的是北周时期一代贤臣独孤信因“独孤天下”的预言的故事。他膝下三个女儿,堪称绝世佳人,其中他的二女儿独孤曼陀(李依晓饰)被受争议,有说她是三姐妹中过得最差的那个,一人远嫁陇西,性格极

  • 第二节 太原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原

    身在太原,不管李渊是否愿意,突厥都是他必须要正视的一个大问题。李渊到了太原不久,隋炀帝就为了震慑突厥而巡边雁门,结果非但不能震慑突厥,反而被突厥所震慑。就在隋炀帝父子在雁门抱头痛哭之际,李渊的次子、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却在隋炀帝被围的雁门之役中初露头角。为了解救皇帝的危难,李渊不但派出了能够派出的兵马

  • 发现一墓碑,证明秦琼并非名门之后,反而出身低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低微

    隋唐更替期间,群雄并起,遍地狼烟,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因为一部《隋唐演义》,更是让大家记住宇文化及、秦琼、罗成、李元霸、程咬金、罗士信、尉迟敬德、王君可、侯君集、史大奈……等等虎将的名字。其实,演义与历史大多数时候是脱节的,比如其中的无人敌李元霸,史上并不其人。而演义中战功赫赫的秦琼,在真实的历史中,

  • 独孤皇后历史原型是什么 独孤伽罗历史结局如何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独孤

    《独孤皇后》是根据历史人物改编的,所以独孤皇后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独孤皇后原型是隋朝的文献皇后,是鲜卑人,北周魏国公独孤信的嫡女。那么这是她的真名吗?根据历史记载,应该是的。独孤皇后出生在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正在普遍推崇佛教思想。独孤信也是佛教徒,所以给女儿取名富有佛教色彩。伽罗,在梵语中是T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