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统一和建立明朝

朱元璋的统一和建立明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23 更新时间:2024/1/10 10:13:49

一、朱元璋统一南方

(一)陈友谅的败亡

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月,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称大汉皇帝后,政治上,不仅放弃了反元斗争,还进而与红巾军的敌人、叛徒张士诚相勾结;军事上,他也不再对元残余据点用兵,而集中兵力进攻昔日的友军朱元璋;生活上,也十分腐朽,睡“镂金床”,玩珠宝玉器,妃嫔成群,他已蜕变为一个新生的地主阶级分子。因此,大汉皇帝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所进行的战争,不再只有反封建的性质,已演变为封建统一战争了。

朱元璋与天完红巾军之间的冲突是从至正十七年(1357年)

10月,双方争夺池州(今安徽贵池)开始的,天完大将赵普胜守池州,常遇春来攻,互有胜负。陈友谅杀赵普胜、徐寿辉称帝后,“将土皆离心”,力量有所削弱,但他却野心勃勃,联络张士诚,东攻朱元璋,扩大其势力范围。至正二年(1360年)闰5月,陈友谅自江州率兵东下,直取集庆(今江苏南京),朱元璋用康茂才致书陈友谅假降,设伏兵于集庆城外,大败陈友谅,其将张志雄、梁铉、喻国兴、刘世衍降,士兵战死、溺死者无数,生俘二万多人,获战船数百艘,陈友谅狼狈逃回江州(今江西九江)。朱元璋乘胜攻占安庆、太平、信州(今江西上饶)。

9月,徐寿辉旧将欧普祥以袁州(今江西宜春)降。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正月,小明王以战功封朱元璋为吴国公。5月,陈友谅反攻,派其将李明道取信州,7月,张定边攻占安庆。8月,朱元璋反击,夺回安庆,并攻占江州,陈友谅逃奔武昌。朱元璋又占南康(今江西星子)、东流、蕲州(今湖北蕲春)、黄州、广济、饶州(今江西波阳)、建昌(今江西南城),其守将纷纷以城降。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正月,大汉江西行省左丞相胡廷瑞以龙兴(今江西南昌)降。龙兴是江西重镇,得之可控江西全省,朱元璋异常高兴,亲至龙兴,对胡廷瑞奖勉有加,改龙兴为洪都。8月,陈友谅将熊天瑞攻占吉安,杀守将张本立,11月复为朱文正夺回。陈友谅的将领纷纷以城降,因而其“疆土日蹙”,处境日益困厄。

为了摆脱困境和侥幸打垮朱元璋,陈友谅派使者见张士诚,约其东西夹攻,张士诚虽应允,但“士诚欲守境观变,许使者,卒不行。”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4月,陈友谅气急败坏,在张士诚未出兵的情况下,率战舰数百艘,兵号六十万,向朱元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为了进行这次战役,陈友谅特造了大战舰,“舰高数丈,外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橹数十其中,上下人语不相闻,橹箱皆裹以铁”,十分坚固。当时,朱元璋正率领主力北援安丰,应天空虚,陈友谅认为必胜,故“载其家属、百官,空国而来”,要进行战略决战。

但是,陈友凉却没有乘虚直攻应天,而以大军包围洪都(今江西南昌市)。洪都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率众死守,陈军猛烈攻城,都被击退,各种攻城战术都用上了,历时八十五天,依然不能破城。这样一来,一方面使陈军锐气大挫,同时也给朱元璋提供了回兵救援的时间。朱元璋由安丰返回,在作好了东防张士诚的安排后,7月,便率冰师十二万西进,救援洪都。

陈友谅获悉后,离洪都入鄱阳湖,迎击朱元璋。由力量对比上看,陈军兵多船大,朱军兵少船小,陈军占绝对优势。但是,陈军也有许多弱点,首先是陈友谅弑主自立,大失人心,许多将士不愿为他卖命,军心离散,而朱军则上下团结一致,人人奋激,争立战功,在士气上大大超过了陈军;再者,陈军战船虽大,但用铁链相连,“艰于运转,朱军战船虽小,但机动灵活,进退迅速自如,在实战中反占优势;第三,在战术的运用上,朱元璋一开始就抓住了陈军的弱点,利用了火攻。这样,形势就大变了。

7月20月,朱军进入鄱阳湖,21日朱陈两军展开激战,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率兵奋战,败其前军,杀一千五百多人,首战告捷,军威大振;俞通海又乘风发火炮,焚陈战舰二十多艘,士兵死伤很多,朱军大将韩成、宋贵、陈兆先等亦战死。22日战斗更加激烈,朱元璋命敢死士以小舟载火药、荻苇,点燃后乘风冲入陈军战舰群当中,火乘风势,战舰数百艘被焚,陈友谅之弟友仁、友贵及平章陈普略和许多将领被烧死,数千人被杀,“友仁者,即所谓五王也,眇一目,有智数,枭勇善战,至是死,友谅为之丧气。”又经过23日,24日两天激战,陈军大败,已不能支,乃收集残兵取守势,朱军挑战亦不敢应。陈友谅感到无力再战,欲退兵,但入长江的湖口通道已为朱军封锁。陈军进退失据,朱元璋乘机加强与论攻势,瓦解将士,又接连致书陈友谅,重申约他“同讨夷狄”的主张,并责其既战端,又不敢决战,“无乃非丈夫乎?”陈得书大怒,“忿恚不能答”。陈军被围困湖中,欲出不能,欲守无粮,军心日益解体连陈友谅的左右金吾二将军也率众投降了朱元璋,“友谅失此二将,自是兵力益衰。”两军相持至8月26日,陈友谅已经绝粮,欲奔武昌,在湖口突围时,中流矢身死,其太子善儿,平章姚天祥等被俘。27日,其平章陈荣、参政鲁某、枢密使李才等率众五万余人投降。太尉张定边乘黑夜以小舟载陈友谅尸及其子陈理奔还武昌,朱元璋取得了鄱阳湖决战的胜利。9月,朱元璋马步舟师水陆并进,10月包围武昌,并分兵攻汉阳、德安诸州县。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1日,李善长率群臣劝进,朱元璋即吴王位。2月,经过长期围困后,朱元璋对武昌发起总攻。大汉丞相张必先自岳州来援,被常遇春败于洪山,张必先本人亦被俘。武昌城内粮尽援绝,2月6日“陈理衔壁肉袒,率其太尉张定边等出降。”陈友谅大汉政权灭亡。

(二)张士诚的覆灭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2月,张士诚袭击安丰小明王,表明他已经完全倒向元朝统治者一边,坚决与农民军为敌。安丰战役后,朱元璋率军回救洪都,张士诚乘机再占安丰。9月,他自称吴王,要求元廷承认,未被批准,元廷向其索粮,他亦拒绝。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8月,为了进一步控制江浙,张士诚还逼迫元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睦迩让位于其弟张士诚。让位后,达识帖睦迩被软禁于嘉兴,不久,被迫饮鸩自杀。张士诚身为左丞相,但昏庸无能,只知寻欢作乐,政事全委黄敬天、蔡颜文、叶德新三名腐儒办理,政治极勾腐败,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丞相作事业,专用黄菜叶,一朝西风起,干瘪!”人民对他十分痛恨,洗他必亡。张士诚也日益腐朽,他“不理政事”,居深宫享乐,其部下将领,热衷于官爵田宅,“凡出兵遣将,当出者或卧不起,邀求官爵、美田宅,即厚肠之,始起任事。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机智的才女管道升通过写词化解婚姻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机智

    管道升“你侬我侬”出自管道升创作的元曲《我侬词》。赵孟頫想要那小妾,于是写了一首词给管道升,而《我侬词》是管道升为了打消赵孟頫娶妾的念头而回写的一首词。这首词自此打消了赵孟頫想娶妾的念头。管道升《我侬词》:“你侬我侬……死同一个椁”。此曲大意为,我们夫妻二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伉俪情深。我们的情意就

  • 第四节 征讨安南,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南

    为了扩大疆域,忽必烈在征伐高丽的时候,对安南国同样志在必得。安南本为唐朝安南都护府辖地,五代后晋时独立,建国号为瞿越、大越等。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封其王为交趾郡王,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改封为安南国王,此后即称其国为安南,也称交趾,地处今越南北部。忽必烈即位前后,安南已进入陈氏统治时期。元宪

  • 历史上真实的“张无忌”,朱元璋到底也有没有谋杀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也有

    我们都知道,金庸大师的《倚天屠龙记》中主角叫张无忌,是明教教主,在元朝末年起兵反抗元朝,麾下有百万兵马,只不过后来朱元璋收买人心,掌握了军权,张无忌才和赵敏一起去隐居江湖了。张无忌和赵敏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个张无忌呢?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张无忌的原型——小明王韩林儿和朱元璋的故事。小明王韩林儿话说元

  • 《西厢记》里张生的形象是唐朝大诗人元稹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厢记

    《西厢记》小说中的男主角便是张生,张生在小说中是一位身份低微的书生,由于早年的在普救寺中勇敢地救出了崔莺莺,之后与崔莺莺发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关于《西厢记》张生历来的说法都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张生实际更是《莺莺传》中的张生,其实际上是元稹的化身,也就是说元稹其实就是张生,只不过张生活在了《西

  • 王祯简介:元代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活版

    不平凡的生平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1295-1300)为旌德、永丰县尹时,提倡种植桑、棉、麻等经济作物和改良农具,并撰《农书》37卷(现存36卷)。当时已有木活字,他设计转轮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大德二年用木活字排印《旌

  • 明宗和世王束传:明宗和世王束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明宗和世王束(公元1300年~公元1329年)在位时间:公元1329年曾用年号:至顺谥号:翼献景孝皇帝庙号:明宗安葬地:起辇谷元明宗和王束本来就不是当皇帝的命,如果事情发展顺利,他本该在叔父元仁宗死后就能当上皇帝,当时,海山兄弟俩之间曾达成协议: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即在仁宗死后,由海山的长子和世王束

  • 黄道婆的故事: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纺织业

    元朝统一之后,国内安定下来,经济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棉花的种植很普遍,所以棉纺织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在江南的松江乌泥泾镇,长期流传着这样一首颂扬纺织能手黄道婆的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黄婆婆是谁呢?她就是元朝初年劳动人民出身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关于黄道婆的身世,史书上

  • 忽必烈灭宋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政局

    蒙古人灭宋,征服中国,与蒙古大帝国统治之完成,皆在元世祖忽必烈之时。而蒙古之一切开国规模与各项政治制度之建立,亦在元世祖之时。忽必烈是继承铁木真窝阔台后之一位英明君主,在位三十五年(公元1260~1294年)活到八十多岁,是元朝入主中国之第一任皇帝。兹将元世祖之开国规模、政治建设、军事改革分别说明如

  • 五、面向世界的海上贸易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面向世界

    在元朝空前大一统的环境下,重视商业发展的元代,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元朝采用南宋旧制,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海外贸易。1277年曾在泉州、庆元、上海、澉浦四市设市舶司。1293年又增设温州、杭州、广东三处市舶司。元政府还制定了“市舶法22条”。元代市舶法规定:出海贸易的船只、

  • 二、元代的水利学与工程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利学

    元代在水利学与工程技术方面,不仅郭守敬的贡献突出,贾鲁在水利方面也有着相当的成就。尽管贾鲁在水利工程上的兴建引发了后来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过还是应该对他的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元代黄河曾多次泛滥,有记载表明,在元统治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竟然多达200余次。1344年,黄河洪水冲垮白茅堤,时任元朝水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