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张无忌”,朱元璋到底也有没有谋杀他呢

历史上真实的“张无忌”,朱元璋到底也有没有谋杀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4/1/2 23:43:42

我们都知道,金庸大师的《倚天屠龙记》中主角叫张无忌,是明教教主,在元朝末年起兵反抗元朝,麾下有百万兵马,只不过后来朱元璋收买人心,掌握了军权,张无忌才和赵敏一起去隐居江湖了。

张无忌和赵敏

那么历史上,是不是真的有个张无忌呢?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张无忌的原型——小明王韩林儿和朱元璋的故事。

小明王韩林儿

话说元朝末年,苛政繁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小明王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用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和刘福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人合作,自称是弥勒佛转世,是宋徽宗的八世孙。起义军都头戴红巾,所以被称为红巾军。

没想到,刚起义,韩山童就被元朝官吏拘捕处死,刘福通率领剩下的人马却打开了局面,找到了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他做皇帝,国号是宋,被称为小明王,因为年号是龙凤,所以也被称为龙凤皇帝。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图

这个时候,红巾军大将手下的亲兵队长朱元璋开始向南独立发展,以应天府(南京)为基地,势力发展很快。刘福通却在元朝大将孛罗帖木儿、王保保张士诚等的打击下战死,韩林儿幸亏得到朱元璋的支援,虽然没有被俘或战死,但是已经没有什么势力了。朱元璋表示要接韩林儿到应天府,派大将廖永忠保护,没想到经过瓜州的时候船沉了,韩林儿也淹死了。

那么,韩林儿到底是不是被朱元璋谋杀的呢?从《明史》中也可以了解到,朱元璋非常的心狠手辣。心狠手辣的朱元璋让人秘密的将韩林儿杀害掉的推测,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关于韩林儿怎么死的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是很多人都相信,朱元璋是为了自己称帝,而杀死了老上级,小明王韩林儿。

标签: 也有

更多文章

  • 《西厢记》里张生的形象是唐朝大诗人元稹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厢记

    《西厢记》小说中的男主角便是张生,张生在小说中是一位身份低微的书生,由于早年的在普救寺中勇敢地救出了崔莺莺,之后与崔莺莺发生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关于《西厢记》张生历来的说法都是褒贬不一的,很多人认为张生实际更是《莺莺传》中的张生,其实际上是元稹的化身,也就是说元稹其实就是张生,只不过张生活在了《西

  • 王祯简介:元代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活版

    不平凡的生平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元贞元年至大德四年(1295-1300)为旌德、永丰县尹时,提倡种植桑、棉、麻等经济作物和改良农具,并撰《农书》37卷(现存36卷)。当时已有木活字,他设计转轮排字架,活字依韵排列,排版时转动轮盘,以字就人。大德二年用木活字排印《旌

  • 明宗和世王束传:明宗和世王束的故事以及人物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明宗和世王束(公元1300年~公元1329年)在位时间:公元1329年曾用年号:至顺谥号:翼献景孝皇帝庙号:明宗安葬地:起辇谷元明宗和王束本来就不是当皇帝的命,如果事情发展顺利,他本该在叔父元仁宗死后就能当上皇帝,当时,海山兄弟俩之间曾达成协议:兄终弟及、叔侄相承。即在仁宗死后,由海山的长子和世王束

  • 黄道婆的故事:对我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纺织业

    元朝统一之后,国内安定下来,经济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棉花的种植很普遍,所以棉纺织业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在江南的松江乌泥泾镇,长期流传着这样一首颂扬纺织能手黄道婆的民谣: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黄婆婆是谁呢?她就是元朝初年劳动人民出身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关于黄道婆的身世,史书上

  • 忽必烈灭宋战后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政局

    蒙古人灭宋,征服中国,与蒙古大帝国统治之完成,皆在元世祖忽必烈之时。而蒙古之一切开国规模与各项政治制度之建立,亦在元世祖之时。忽必烈是继承铁木真窝阔台后之一位英明君主,在位三十五年(公元1260~1294年)活到八十多岁,是元朝入主中国之第一任皇帝。兹将元世祖之开国规模、政治建设、军事改革分别说明如

  • 五、面向世界的海上贸易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面向世界

    在元朝空前大一统的环境下,重视商业发展的元代,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元朝采用南宋旧制,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海外贸易。1277年曾在泉州、庆元、上海、澉浦四市设市舶司。1293年又增设温州、杭州、广东三处市舶司。元政府还制定了“市舶法22条”。元代市舶法规定:出海贸易的船只、

  • 二、元代的水利学与工程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利学

    元代在水利学与工程技术方面,不仅郭守敬的贡献突出,贾鲁在水利方面也有着相当的成就。尽管贾鲁在水利工程上的兴建引发了后来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不过还是应该对他的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元代黄河曾多次泛滥,有记载表明,在元统治不到百年的时间里,竟然多达200余次。1344年,黄河洪水冲垮白茅堤,时任元朝水监的

  • 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太监朴不花:险些颠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

    朴不花路遇美人中国历史上有番邦属国向朝庭奉送宦官的习惯,高丽人朴不花,生于元朝文宗时代。他七岁时净身,随后就被人家辗转送到了中国。同时送到中国的除了太监还有宫女。其中有个小宫女是他的同乡,名叫奇洛。在道路上奔波辛苦的朴不花做梦也想不到,今后他的前途竟与这个小美人有很大的关系。刚进宫时,朴不花只是一名

  • 揭秘元朝初年的文学大亨元好问文学成就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就有

    元好问是我国金末元初着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宋金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生于1190年,字裕之,太原秀容人(今天在山西),号遗山,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元好问一生的成就涉猎很广,他在诗、文、曲、词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其代表作品有《论诗》、《遗山集》等。文学家元好问元好问的家世背景相当强大,元好

  • 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中

    杨基,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生长于吴中〔今江苏苏州〕,约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一三七三年〕前后在世。九岁能背诵六经。元末,曾入张士诚幕,为张士诚记室。洪武初,〔明初,公元一三六八年〕起为荥阳县知县,历官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少时曾着《论鉴》十万余言